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115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骨干网、城域网、固定宽带接入网、移动宽带接入网的推进,线路敷设凌乱,给用户造成了不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兴起,流量激增给信息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对数据传输容量、传输速度等要也越来越高。

目前光缆的主导产品结构单一,容量和速率适应不了新的通信发展需求,具有高容量、高速度和长距离等优点的复合光电缆的重要性逐渐显出,将并被广泛的应用到军事、金融等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和2~8个光信号单元2设置在中心加强件1的外围,填充物5与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光信号单元2和中心加强件1绞合组成圆形横截面的缆芯;缆芯外,从里向外依次包覆内护套层6、内屏蔽层7、铠装层8、外屏蔽层9和外护套层10构成复合光电缆;

所述中心加强件1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或者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与阻水细纱绞合而成;

所述光信号单元2,光纤带21设置在松套管23内,吸水树脂22填充在松套管23内将光纤带21包覆,所述光纤带21为光纤按平行叠加排列组成的矩形横截面光纤带,所述光纤为超强超低损耗弯曲不敏感的馈温光纤,所述吸水树脂22为阻水型丙烯酸酯树脂与载体树脂混合而成,所述松套管23的材料为工程热塑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所述控制信号单元3,包括2条具有绝缘外皮的铜导线31和绝缘层32,2条铜导线31互相绞合,绝缘层32将2条铜导线31包覆,所述绝缘层32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塑料;

所述射频信号单元4为同轴线结构,内导体41置于圆柱形的射频绝缘层42的轴线上,外导体即射频屏蔽层43用铜包铝丝编织在射频绝缘层42的圆柱面上,射频护套层44将射频屏蔽层43包覆,所述内导体1的材料为铜包钢,所述射频绝缘层42的材料为聚乙烯塑料,所述射频护套层44的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

所述填充物5由阻水绳和阻水细纱组成,所述阻水绳为阻水带绕包的芳纶丝,所述阻水带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阻水绳和阻水细纱与光信号单元2、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和中心加强件1绞合在一起,填充在内护套层6内;

所述内护套层6挤包在缆芯上,所述外护套层10挤包在外屏蔽层9上,内护套层6和外护套层10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与氟塑料的复合材料;

所述内屏蔽层7的材料为双面麦拉铝箔,采用绕包的方式包覆在内护套层6的外表面上;

所述铠装层8由钢带间隙绕包在内屏蔽层7上构成;

所述外屏蔽层9由直径为0.08mm~0.30mm的镀锌铁丝编织在铠装层8上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光信号单元、控制信号单元、射频信号单元同时组合在一起,实现多种信号传输。

2、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强超低损耗弯曲不敏感的馈温光纤,具有优异的传输性能和良好的抗弯曲性能,实现低损耗传输。

3、本实用新型的光信号单元采用高密度大容量的光纤带,实现不增大缆径,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容量。

4、本实用新型的光信号单元中光纤为馈温光纤,能对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运行时获取空间温度分布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实时分析和环境温度趋势监测功能。

5、本实用新型的射频信号单元内导体采用由铜包钢材料制成,铜包钢材料中的铜可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而钢的抗拉力非常强,因此具有较大的抗拉力,在光电缆移动过程中不容易断裂。

6、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屏蔽层为绕包的双面麦拉铝箔和外屏蔽层为编织的镀锌铁丝复合屏蔽层以及钢带铠装层结构,增强了对外界干扰信号的屏蔽,提高了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屏蔽性能。

7、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绕包芳纶丝的阻水绳和阻水细纱填充,提高了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阻水性能。

8、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加强件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或者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与阻水细纱绞合而成,光信号单元、控制信号单元、射频信号单元和中心加强件均与阻水绳和阻水细纱绞合在一起,各护套层均采用聚乙烯与氟塑料的复合绝缘的耐磨弹性体材料,加强了对缆身的保护和支撑作用,提高了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柔软性和抗压能力,能在更广的环境温度范围铺设和使用。

9、本实用新型的内外护套层采用聚乙烯与氟塑料的复合绝缘方式,具有薄壁高绝缘和高抗外力作用,能使复合光电缆的抗压等级提升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光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射频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加强件,2—光信号单元,3—控制信号单元,4—射频信号单元,5—填充物,6—内护套层;7—内屏蔽层,8—铠装层,9—外屏蔽层,10—外护套层,21—光纤带,22—吸水树脂,23—松套管,31—铜导线,32—绝缘层,41—内导体,42—射频绝缘层,43—射频屏蔽层,44—射频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截面示意图,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中间是中心加强件1,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和4个光信号单元2设置在中心加强件1外围,填充物5与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光信号单元2和中心加强件1绞合组成圆形横截面的缆芯;缆芯外,从里向外依次包覆内护套层6、内屏蔽层7、铠装层8、外屏蔽层9和外护套层10构成复合光电缆。中心加强件1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或者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与阻水细纱绞合而成,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从而改善复合光电缆的柔软性,有利于铺设。填充物5由阻水绳和阻水细纱组成,阻水绳为阻水带绕包的芳纶丝,阻水带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阻水绳和阻水细纱与光信号单元2、控制信号单元3、射频信号单元4和中心加强件1绞合在一起,填充在内护套层6内,提高了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柔软性和抗压能力。内护套层6挤包在缆芯上,外护套层10挤包在外屏蔽层9上,内护套层6和外护套层10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与氟塑料的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光电缆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内屏蔽层7的材料为双面麦拉铝箔,采用绕包的方式包覆在内护套层6的外表面上。铠装层8由钢带间隙绕包在内屏蔽层7上构成。外屏蔽层9由直径为0.08mm~0.30mm的镀锌铁丝编织在铠装层8上构成。

内屏蔽层7的双面麦拉铝箔绕包结构和外屏蔽层9的镀锌铁丝编织结构构成的复合屏蔽层以及钢带铠装层结构,增强对外界干扰信号的屏蔽,提高了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的屏蔽性能。

如图2所示的光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光纤带21设置在松套管23内,吸水树脂22填充在松套管23内将光纤带包覆,光纤带21为光纤按平行叠加排列组成的矩形横截面光纤带,光纤为超强超低损耗弯曲不敏感的馈温光纤,吸水树脂22为阻水型丙烯酸酯树脂与载体树脂混合而成,松套管23的材料为工程热塑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光纤带21中的光纤为G654光纤,该光纤为超强超低损耗弯曲不敏感的馈温光纤,具有优异的传输性能和良好的抗弯曲性能,实现低损耗传输。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密度的大容量光纤带的光信号单元结构,实现不增大缆径,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容量的要求。光信号单元中光纤具有馈温功能,能够对大容量智能高速复合光电缆运行时获取空间温度分布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实时分析、环境温度趋势监测功能。吸水树脂22为阻水型丙烯酸酯树脂与载体树脂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并能阻止水沿套管向内部渗流,保护光纤免受水的侵蚀,延长光纤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的控制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控制信号单元3包括2条具有绝缘外皮的铜导线31和绝缘层32,2条铜导线31互相绞合,绝缘层32将2条铜导线31包覆,绝缘层32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塑料。

如图4所示的射频信号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射频信号单元4为同轴线结构,内导体41置于圆柱形的射频绝缘层42的轴线上,射频护套层44将射频屏蔽层43包覆,内导体1的材料为铜包钢,铜包钢材料中的铜可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而钢的抗拉力非常强,因此具有较大的抗拉力,在复合光电缆移动过程中不容易断裂。外导体即射频屏蔽层43用铜包铝丝编织在射频绝缘层42的圆柱面上,编织结构能够在保证电缆屏蔽性能的基础上,更大程度上降低电缆自身重量,减小复合光电缆移动场合下与外部环境的正接触力。射频绝缘层42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塑料,所述射频护套层44的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同轴线结构的射频信号单元能传送电视信号。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军事和金融等领域数据传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