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889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小型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常用于工业、商业、民用住宅等场所,根据用户需求,小型断路器壳体侧面通常连接有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壳体内安装有漏电脱扣驱动器、漏电锁扣、漏电跳扣及与小型断路器手柄相连接的联动机构,漏电跳扣与连接轴的一端相连,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小型断路器的壳体与小型断路器的锁扣相连,漏电时零序互感器产生感应电流,经电路板上的功能元件放大后驱使漏电脱扣驱动器动,漏电脱扣驱动器中的铁芯推动漏电锁扣与漏电跳扣脱离,漏电跳扣动作并通过连接轴带动小型断路器的锁扣与小型断路器的跳扣脱离,使小型断路器实现漏电脱扣。当小型断路器闭合时由手柄带动联动机构使漏电锁扣和漏电跳扣复位。这种具有漏电保护器存在以下缺陷: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不便于装配,并且漏电锁扣和漏电跳扣之间配合要求高,且易磨损,在使用时易出现故障,出现漏电不脱扣或误操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装配方便的小型漏电保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漏电保护器,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漏电脱扣驱动器和漏电脱扣组件,漏电脱扣驱动器内设有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组件包括脱扣杆、脱扣板、联动板,联动板包括连接端、以及与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联动连接的联动端,联动板的连接端通过弹簧安装于壳体内,联动板与脱扣板同轴连接,脱扣板包括与联动板同轴配合的铰接端,铰接端转动装配于壳体内部,脱扣板的配合端设有长槽孔,长槽孔的长轴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脱扣杆一端延伸至与铁芯相对应处,脱扣杆另一端设有活动装配于长槽孔中的连接轴,连接轴与长槽孔形成可沿长槽孔轴向相对移动的活动配合,连接轴上端设有抵触端,所述脱扣板的配合端还设有位于抵触端下方且与抵触端接触的抵接端部,脱扣板下端延伸有与小型断路器上的脱扣轴对应的脱扣动作块,脱扣板的抵接端部在脱扣杆受漏电脱扣驱动器的铁芯驱动发生转动时而与脱扣杆的抵触端形成驱使脱扣板沿长槽孔方向带动脱扣块向下运动促使小型断路器的脱扣轴发生动作的联动配合关系。该漏电保护器当出现漏电情况时,漏电脱扣驱动器伸出铁芯使得铁芯抵住脱扣杆的延伸端,使得延伸端带动脱扣杆发生转动,脱扣杆转动过程中,其连接轴上的抵触端向下挤压脱扣板的抵接端部使得脱扣板转动并带动脱扣动作块向下运动触压小型断路器上的脱扣轴使得小型断路器实现漏电脱扣动作;当小型断路器闭合时则由手柄带动联动板实现脱扣杆和脱扣板的复位;上述漏电保护器中的漏电脱扣组件主要通过机械配合实现脱扣动作的完成,减少了弹簧等弹性件的使用,在使用寿命上可以大幅度延长,同时部件配合少,成本更低,装配更方便,同时节约了内部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脱扣杆包括由连接轴下端面延伸而出的倾斜段和由倾斜段向下延伸至与铁芯对应处的铁芯配合段,所述抵触端包括由连接轴上端面延伸而出的倾斜过渡段、由过渡段水平延伸的水平抵触段,所述抵触端与脱扣杆等宽且同一平面重合设置。脱扣杆的铁芯配合段还可以设置扩大端面来增加其与铁芯的接触面积,使其受到铁芯抵触时,动作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脱扣板的抵接端部由长槽孔外壁水平延伸而出插入脱扣杆的水平抵触端下方,该脱扣板的抵接端部为L型抵接块。L型抵接块与脱扣杆的水平抵触段形成十字型异面交叉接触,两者抵触配合更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脱扣板的铰接端包括扩大轴端,扩大轴端的局部外周设有加厚壁,加厚壁位于脱扣板朝向联动板的一端,所述脱扣动作块由加厚壁向下且朝小型断路器的脱扣轴方向延伸形成,脱扣动作块具有与小型断路器的脱扣轴平行的配合端面。加厚壁的设置可以起到增强脱扣板结构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板的联动端为呈三角形状扩大的联动块,所述连接端包括由联动块下方延伸而出的且呈两侧分布的侧壁,两侧壁之间留有可供弹簧座容纳的空隙,两侧壁自由端通过同一连杆铰接于壳体上。联动板的联动块上部通过连杆与小型断路器上的锁扣联动配合,联动块的下部则通过连杆与小型断路器上的跳扣联动配合,弹簧座呈片状结构插入两侧壁的空隙中,弹簧座的上下两端均套接于两个连杆上,弹簧座侧壁则延伸处突起部供弹簧一端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漏电脱扣组件结构简单、部件少、机械配合实现漏电脱扣动作,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漏电保护器安装于小型断路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漏电脱扣组件安装于壳体中合闸状态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附图2的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漏电脱扣组件与小型断路器中操作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漏电脱扣组件与漏电脱扣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漏电脱扣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脱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联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漏电脱扣驱动器2、脱扣杆3、脱扣板4、联动板5、弹簧7、小型断路器8、脱扣轴81、锁扣82、跳扣83、

联动板5:连接端51、侧壁511、空隙512、弹簧座71、突起部711、联动端52、

脱扣板4:铰接端41、扩大轴端411、加厚壁412、配合端42、长槽孔421、抵接端部422、脱扣动作块43、

脱扣杆3:连接轴31、抵触端32、倾斜过渡段321、水平抵触段322、倾斜段331、铁芯配合段332、接触杆33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带漏电保护器的小型断路器,其包括小型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如图2-8所示,其包括壳体1,壳体1中设有漏电脱扣驱动器2和漏电脱扣组件,漏电脱扣驱动器2内设有铁芯,漏电脱扣组件包括脱扣杆3、脱扣板4、联动板5。

上述联动板5包括连接端51、以及与小型断路器8的操作机构联动连接的联动端52,联动板5的连接端51通过弹簧7安装于壳体1内,联动板5与脱扣板4同轴连接,脱扣板4包括与联动板5同轴配合的铰接端41,铰接端41转动装配于壳体1内部,脱扣板4的配合端42设有长槽孔421,长槽孔421的长轴呈倾斜向上设置,脱扣杆3一端延伸至与铁芯相对应处,脱扣杆3另一端设有活动装配于长槽孔421中的连接轴31,连接轴31与长槽孔421形成可沿长槽孔421轴向相对移动的活动配合,连接轴31上端设有抵触端32,脱扣板4的配合端42还设有位于抵触端32下方且与抵触端32接触的抵接端部422。脱扣板4下端延伸有与小型断路器8上的脱扣轴81对应的脱扣动作块43,脱扣板4的抵接端部422在脱扣杆3受漏电脱扣驱动器2的铁芯驱动发生转动时而与脱扣杆3的抵触端32形成驱使脱扣板4沿长槽孔421方向带动脱扣块向下运动促使小型断路器8的脱扣轴81发生动作的联动配合关系。该漏电保护器当断路器出现漏电情况时,漏电脱扣驱动器2中的铁芯伸出使得铁芯抵住脱扣杆3的延伸端,使得延伸端带动脱扣杆3发生转动,脱扣杆3转动过程中,其连接轴31上的抵触端32向下挤压脱扣板4的抵接端部422使得脱扣板4转动并带动脱扣动作块43向下运动触压小型断路器8上的脱扣轴81使得小型断路器8实现漏电脱扣动作;当小型断路器8闭合时则由手柄带动联动板5实现脱扣杆3和脱扣板4的复位;上述漏电保护器中的漏电脱扣组件主要通过机械配合实现脱扣动作的完成,减少了弹簧7等弹性件的使用,在使用寿命上可以大幅度延长,同时部件配合少,成本更低,装配更方便,同时节约了内部安装空间。

上述脱扣杆3包括由连接轴31下端面延伸而出的倾斜段331和由倾斜段331向下延伸至与铁芯对应处的铁芯配合段332,抵触端32包括由连接轴31上端面延伸而出的倾斜过渡段321、由过渡段水平延伸的水平抵触段322,抵触端32与脱扣杆3等宽且同一平面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脱扣杆3的铁芯配合段332还设置了伸入脱扣驱动器中与铁芯配合的接触杆333来达到有效的抵触效果。

脱扣板4的抵接端部422由长槽孔421外壁水平延伸而出插入脱扣杆3的水平抵触端32下方,该脱扣板4的抵接端部422为L型抵接块形状,L型抵接块与脱扣杆3的水平抵触段322形成十字型异面交叉接触,两者抵触配合更有效。脱扣板4的铰接端41包括扩大轴端411,扩大轴端411的局部外周设有加厚壁412,加厚壁412位于脱扣板4朝向联动板5的一端,脱扣动作块43由加厚壁412向下且朝小型断路器8的脱扣轴81方向延伸形成,脱扣动作块43具有与小型断路器8的脱扣轴81平行的配合端42面。加厚壁412的设置可以起到增强脱扣板4结构强度的作用。

上述联动板5的联动端52为呈三角形状扩大的联动块,连接端51包括由联动块下方延伸而出的且呈两侧分布的侧壁511,两侧壁511之间留有可供弹簧座71容纳的空隙512,两侧壁511自由端通过同一连杆铰接于壳体1上。联动板5的联动块上部通过连杆与小型断路器8上的锁扣82联动配合,联动块的下部则通过连杆与小型断路器8上的跳扣83联动配合,弹簧座71呈片状结构插入两侧壁511的空隙512中,弹簧座71的上下两端均套接于两个连杆上,弹簧座71侧壁511则延伸处突起部711供弹簧7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