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41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及聚光光伏电站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时会因为太阳光的照射及组件自身光电转化工作而产生热量,但由于常规光伏组件结构的特殊性,光伏组件的热量无法有效地散出,往往使光伏组件在工作时的温度超过其最佳工作温度,过高的温度会严重影响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跟踪式聚光光伏系统中,聚光系统的光照强度可以达到常规光伏系统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以上,这会使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剧烈升高,严重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

现有的跟踪聚光系统通常在光伏组件的背部加装散热翅征的方法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对于常规的单面光伏组件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但对于双面电池组件,就无法在光伏组件的其中一面安装散热翅片。在聚光光伏系统中,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照,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使用双面电池组件是一种有效的降本增效途径,而双面电池组件,特别是应用在跟踪聚光系统的双面电池组件的散热问题一直是制约双面电池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

目前在跟踪聚光光伏系统中,为了解决组件的散热问题,常采用风冷、水冷的方式进行被动散热以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但风冷、水冷的散热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第三方设备,增加跟踪聚光系统的投资及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影响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干旱少雨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制约水冷方式的应用。

如何解决光伏组件特别是用于聚光系统的双面电池组件的散热问题是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以解决光伏组件的散热问题,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钢化玻璃、EVA层与电池片,所述的钢化玻璃位于上下两侧,构成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的电池片位于中间,所述的EVA层位于钢化玻璃与电池片之间,所述的钢化玻璃、EVA层与电池片均呈矩形设置,在钢化玻璃、EVA层与电池片的三个侧面均设有散热边框,在散热边框内侧设有嵌入EVA层的导热片,在散热边框外侧设有散热翅片。

所述的散热翅片在散热边框外侧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的散热翅片垂直于散热边框的表面。

所述的散热翅片垂直于钢化玻璃表面而设置。

所述的散热边框与钢化玻璃通过结构胶或热熔胶结合在一起。

所述的导热片与散热边框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散热翅片与散热边框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钢化玻璃、EVA层及电池片的侧边与散热边框之间均留有间隔。

钢化玻璃、EVA层与电池片没有设置散热边框的一侧用于固定在光伏系统的支架上。

EVA层材料即为EVA,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在生产时,在层叠工艺段将散热边框通过结构胶或热熔胶与钢化玻璃、EVA层、电池片层叠在一起,其中的导热片内嵌于EAV层中。在层压工艺过程中,通过高温的作用使散热边框与钢化玻璃、EVA层以及电池片层压在一起,从整个组件的生产工艺角度减少了组件削边以及装框的工艺,从而提高该种组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钢化玻璃、EVA层与电池片没有设置散热边框的一侧侧边固定在光伏系统的支架上,当光伏组件工作时,电池片所在区域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内嵌在EVA层中的导热片将热量传给散热边框,再由散热翅片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散出,达到降低组件工作温度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的优点,而且在组件生产的层压过程便将散热边框与组件结合在一起,减少了组件封装的流程,提高该种类型组件的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组件内部的导热问题。与被动式的风冷、水冷散热方式相比,该种散热方式属于免维护的散热方式,无需额外增加第三方设备及资金投入,更便于推广应用,提高组件乃至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1、散热边框,2、导热片,3、散热翅片,4、钢化玻璃,5、EVA层,6、电池片,7、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光伏组件,如图1、2所示,包括层叠设置的钢化玻璃4、EVA层5与电池片6,钢化玻璃4位于上下两侧,构成上表面与下表面,电池片6位于中间,EVA层5位于钢化玻璃4与电池片6之间,钢化玻璃4、EVA层5与电池片6均呈矩形设置,在钢化玻璃4、EVA层5与电池片6的三个侧面均设有散热边框1,在散热边框1内侧设有嵌入EVA层5的导热片2,在散热边框1外侧设有散热翅片3。散热翅片3在散热边框1外侧平行间隔设置,且散热翅片3垂直于散热边框1的表面。散热翅片3垂直于钢化玻璃4表面而设置。散热边框1与钢化玻璃4通过结构胶或热熔胶结合在一起。导热片2与散热边框1为一体成型结构。散热翅片3与散热边框1为一体成型结构。钢化玻璃4、EVA层5及电池片6的侧边与散热边框1之间均留有间隔。

钢化玻璃4、EVA层5与电池片6没有设置散热边框1的一侧用于固定在光伏系统的支架上。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在生产时,在层叠工艺段将散热边框1通过结构胶或热熔胶与钢化玻璃4、EVA层5、电池片6层叠在一起,其中的导热片2内嵌于EAV层5中。在层压工艺过程中,通过高温的作用使散热边框1与钢化玻璃4、EVA层5以及电池片6层压在一起,从整个组件的生产工艺角度减少了组件削边以及装框的工艺,从而提高该种组件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钢化玻璃4、EVA层5与电池片6没有设置散热边框1的一侧侧边7固定在光伏系统的支架上,当光伏组件工作时,电池片6所在区域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内嵌在EVA层5中的导热片2将热量传给散热边框1,再由散热翅片3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散出,达到降低组件工作温度的目的。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