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变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591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变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变频电缆,具体来说是一种设有双层绝缘的防火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变频电机具有较多的优点,如设备投资费用少,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节能,调速范围大,具有恒功率、恒转速的特性,使用方便,容量大等等。变频装置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在大功率电机中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整个发电机组可节电30%。并且使用变频调速后,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使电机工作平稳,电机轴承磨损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因此当前在冶金、矿山、铁路等工业方面广泛地使用,最近在家用电器同样也大量应用。

电缆屏蔽的有效性规则是,屏蔽层越紧密电磁辐射的水平就越低。传统电缆的屏蔽结构:电缆的屏蔽层采用铜丝缠绕在三芯或四芯相线的外面,带有一个螺旋形铜带,减小了屏蔽层孔的大小。但是,屏蔽不是全屏蔽样式,依然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变频电缆,通过对电缆内电缆芯体和外包层的设置,旨在显著提高电缆绝缘性和耐高温性和优异的屏蔽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电缆包括至少3根线芯组成电缆芯体,电缆芯体表面包裹有防火屏蔽层,每一根线芯由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导体绕包层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防火屏蔽层为一个复合包裹层,防火屏蔽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防火带、无碱玻纤带和低烟无卤护套。

优选的,所述的导体绕包层是一个复合包裹层,导体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铝管屏蔽层和PE隔离套。

进一步,所述的内绝缘层采用云母带绕包而成,外绝缘层采用硅胶带绕包而成,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铝管屏蔽层之间的厚度之比为1:1:1.5-2.45。

进一步,所述的电缆芯体包括三根线芯和三根绝缘小线芯,三根线芯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在等边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上设有一绝缘小线芯,三根绝缘小线芯组成呈另一个等边三角形。

更进一步,线芯的直径与绝缘线芯的直径之比为1:2.5-4.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体积电阻率可达1×1015Ω·cm,击穿强度150~230KV/mm,介电损耗正切10-4,可以用于绝缘;同时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性,具体来说,长期工作温度-40~200℃,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使用年限可达20~70 年不等;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优异的屏蔽效果,护套提供了一个均匀一致的电场,该电场能够在电压倍增之前增大了电机和传动器之间的允许长度;高强度绝缘材料的使用,使得电缆能够承受由于反射导致的巨大电压峰值(2-3X);铝护套起到一种有效的屏蔽作用,从而减小了相邻电路间的串扰;铝护套为一种低阻抗的路径,可防止产生的高频噪音扩散到地面的电网。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具有环境友好型:无重金属、无毒、无味,对人体、环境不产生影响;防蚁、防鼠咬,防水、抗油;

4、良好的隔热性,导热系数0.09W/Mk,特别是烧蚀后的内部是均匀的蜂窝状,具有更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

5、优异的防火性能,耐火等级可达到GB12666.6的A级标准,即在950~1000℃火焰中燃烧90min,3A保险丝不熔断;也可达到英国BS6387的C W Z最高级别,即C——在950℃火焰中燃烧3H,W——水喷淋,Z——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导体、2内绝缘层、3外绝缘层、4铝管屏蔽层、5 PE隔离套;

6绝缘线芯、7防火带、8无碱玻纤带、9低烟无卤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变频电缆,参考图2中,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变频电缆包括至少3根线芯组成电缆芯体,电缆芯体表面包裹有防火屏蔽层,每一根线芯由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导体绕包层构成。

所述的防火屏蔽层为一个复合包裹层,防火屏蔽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防火带、铝管屏蔽层、无碱玻纤带和低烟无卤护套。所述的导体绕包层是一个复合包裹层,导体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铝管屏蔽层和PE隔离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优异的屏蔽效果,护套提供了一个均匀一致的电场,该电场能够在电压倍增之前增大了电机和传动器之间的允许长度;高强度绝缘材料的使用,使得电缆能够承受由于反射导致的巨大电压峰值(2-3X);铝护套起到一种有效的屏蔽作用,从而减小了相邻电路间的串扰;铝护套为一种低阻抗的路径,可防止产生的高频噪音扩散到地面的电网。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火屏蔽层为一个复合包裹层,防火屏蔽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防火带、无碱玻纤带和低烟无卤护套。挤包防火层的同时,出模口后同时重叠绕包两层高阻燃包带,以防防火泥滴落溢出。防火层材料采用氢氧化铝水合物(或氢氧化镁水合物)与硅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由于混合物含有大量氢氧化铝水合物(或氢氧化镁水合物),高温时分解产生大量水分形成水务,从而起到降温和防火的作用。

进一步,可以在防火带和无碱玻纤带之间挤包一层外部铝管屏蔽层。具体来说挤包铝管屏蔽层,使用铝管连续挤包生产设备,在绝缘线芯外面包覆一层铝管,铝管厚度根据截面大小选用1.0-1.5mm。铝材选用A2铝杆。绝缘线芯包覆铝管后,一是可以屏蔽内部和外部电场、磁场的干扰;铝护套提供了一个均匀一致的电场,该电场能够在电压倍增之前增大了电机和传动器之间的允许长度;高强度绝缘材料的使用,使得电缆能够承受由于反射导致的巨大电压峰值(2-3X);铝护套起到一种有效的屏蔽作用,从而减小了相邻电路间的串扰;低烟无卤护套采用铝护套,铝护套为一种低阻抗的路径,可防止产生的高频噪音扩散到地面的电网,可以横向阻水,同时铝管并联后,可以作为接地线使用,降低电缆成本。外护套采用挤包方式挤包在防火层上,厚度2~5mm。根据不同需要,可以选用阻燃聚乙烯或低烟无卤护套料。外护套起到保护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变频器与变频电机用电缆采用对称电缆结构,对称电缆结构有3芯的形式,所述的三芯形式是指三根线芯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成为电缆芯体。这里每一根导体表面均设有导体绕包层,所述的导体绕包层是一个复合包裹层,导体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内绝缘层、外绝缘层、铝管屏蔽层和PE隔离套。所述的内绝缘层采用云母带绕包而成,外绝缘层采用硅胶带绕包而成,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铝管屏蔽层之间的厚度之比为1:1:1.85。这里绝缘层为双层绝缘结构,绝缘材料选用合成云母带和陶瓷化硅胶带。根据不同截面,绕包不同层数。内绝缘紧贴导体,云母带绕包2-5层;外绝缘绕包陶瓷化硅胶带,硅胶带绕包2层。其中,合成云母带厚度0.14mm,硅胶带厚度0.2mm。每层采用重叠绕包,重叠率35%~50%。合成云母带除具有天然云母带的特性即: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均匀以外,其主要特点是耐热等级高,可达到A级耐火水平(950~1000℃)。另外,合成云母带比天然云母带质地柔软、绕包服贴、抗拉强度大,是耐火防火电线电缆理想的耐火包带。几年来,国内不少重点工程都指定必须用A级合成云母带制造耐火电缆。陶瓷化硅橡胶带的性能:温燃烧后可烧成陶瓷状,形成坚硬的陶瓷铠装,保护线路畅通,温度越高,烧蚀时间越长,陶瓷铠体越坚硬,而且陶瓷化硅胶带具有柔韧性,不易折断开裂,有防水作用,对合成云母带有保护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变频器与变频电机用电缆采用对称电缆结构,对称电缆结构有3芯和3+3芯两种,3+3芯电缆结构是将三大一小四芯绝缘线芯中第四芯(中性线芯)分解为三个截面较小的绝缘线芯,把三大三小线芯对称成缆。对称电缆结构由于导线的互换性,有更好的电磁相容性,对抑制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抵消高次谐波中的奇次频率,提高变频电机专用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系统中的电磁辐射。具体来说,所述的电缆芯体包括三根线芯和三根绝缘小线芯,三根线芯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在等边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上设有一绝缘小线芯,三根绝缘小线芯组成呈另一个等边三角形。导体的直径与绝缘线芯的线芯直径之比为1:2.5-4.8。导体绞合时,采用圆形紧压铜导体,导体结构密实,同样导体截面积下,紧压后导体外径缩小10%左右,从而减小产品外径,便于安装、敷设。PE隔离套厚度为1mm,在挤包隔离套时,对线芯进行数字或分色标志,分色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也可以采用色带区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