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0284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



背景技术:

上汽1000MW机组在汽轮机危机遮断系统(ETS)中设置了就地机头事故按钮,ETS是保障汽轮机组安全的保护控制系统,当汽轮机出现危机情况时ETS遮断系统动作关闭汽轮机进汽阀门,汽轮机立即跳闸进而联跳发电机,机组与电网解列,以避免汽轮机因故障而造成重大设备安全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

汽轮机就地机头事故按钮在汽轮机机头位置,如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就地按下机头事故按钮(打闸按钮),ETS危急遮断系统动作触发汽轮机跳闸及相关系统动作。

现有技术中,就地机头事故按钮的回路图如图1所示,按钮包含有四组触点。一组常开触点作为对应DCS首出状态信号,由于汽轮机对安全的敏感性,当汽轮机发生各种始发跳闸条件、继发跳闸条件后,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引发汽轮机跳闸的第一个故障原因,也就是所谓的首出功能。运行人员可以根据首出状态识别出第一个故障原因。三组常闭触点分别串联接入ETS硬回路(ETS回路1、ETS回路2和 ETS回路3)。其中,每组触点中“C”端接入启动控制线,“NO”表示常开触点,“NC”表示常闭触点。

但是,机头事故按钮是单按钮多触点型按钮,往往存在碰撞或误动的可能,一旦机头事故按钮触发,汽轮机会立即跳闸进而联跳发电机,机组与电网解列。机头事故按钮误动触发,会影响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可见,如何减少机头事故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可以减少机头事故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包括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包括四组触点,第一组触点为常开触点,第二组触点、第三组触点和第四组触点分别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组触点、所述第三组触点和所述第四组触点分别串联接入ETS 硬电路,还包括第二按钮。

所述第二按钮包括四组触点,第五组触点与所述第一组触点串联连接;第六组触点与所述第二组触点并联连接;第七组触点与所述第三组触点并联连接;第八组触点与所述第四组触点并联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上,并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紧密贴合。

可选的,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覆盖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上,并且在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个数为一个,在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个数为一个,在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第一个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按钮所在的位置,第二个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按钮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个数为两个,第一个防护罩覆盖在所述第一按钮上,在所述第一个防护罩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并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按钮所在的位置;第二个防护罩覆盖在所述第二按钮上,在所述第二个防护罩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并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二按钮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还包括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上。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防护盖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上。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的个数为两个,第一个防护盖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一按钮上,第二个防护盖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二按钮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

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按钮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按钮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

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按钮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按钮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中包括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其中,第一按钮包括有四组触点,第一组触点为常开触点,第二组触点、第三组触点和第四组触点分别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组触点、所述第三组触点和所述第四组触点分别串联接入ETS 硬电路。其中,第二按钮包括有四组触点,第五组触点与所述第一组触点串联连接;第六组触点与所述第二组触点并联连接;第七组触点与所述第三组触点并联连接;第八组触点与所述第四组触点并联连接。通过设计双按钮控制回路,即使两个按钮中其中一个按钮,如第一按钮被碰撞或误动,导致接入ETS硬电路的第二组触点、第三组触点和第四组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但是第二按钮中的第六组触点、第七组触点和第八组触点仍处于闭合状态,仍旧可以保证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有效的减小了单个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在需要紧急打闸时,将双按钮同时按下触发ETS动作从而遮断汽轮机,既能减少机头事故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同时也保证了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单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按钮1,所述第一按钮1包括四组触点,分别为第一组触点11、第二组触点12、第三组触点13和第四组触点 14。第一组触点11为常开触点,第二组触点12、第三组触点13和第四组触点14分别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组触点12、所述第三组触点 13和所述第四组触点14分别串联接入ETS硬电路,该ETS硬电路中包括有ETS回路1、ETS回路2和ETS回路3。其中,第二组触点12 串联接入ETS回路1,第三组触点13串联接入ETS回路2,第四组触点14串联接入ETS回路3。

该双按钮中除包含第一按钮1外,还包括第二按钮2,所述第二按钮2包括四组触点,分别为第五组触点21、第六组触点22、第七组触点23和第八组触点24,第五组触点21与所述第一组触点11串联连接;第六组触点22与所述第二组触点12并联连接;第七组触点23 与所述第三组触点13并联连接;第八组触点24与所述第四组触点14 并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按钮2中的三组常闭触点(第六组触点22、第七组触点23和第八组触点24)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并联接入第一按钮1中的三组常闭触点(第二组触点12、第三组触点 13和第四组触点14),将原来由一组触点控制对应的ETS回路动作,转变为通过两组触点控制对应的ETS回路动作。

以ETS回路1为例,只有当第二组触点12和第六组触点22同时断开时,才会触发ETS回路1动作,只要这两组触点中有任意一组触点未断开,由于未断开的该组触点与ETS回路1串联连接,从而可以保证ETS回路1的正常运行。

通过图2所示的两个按钮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只有当第一按钮1 和第二按钮2同时按下时,才会触发汽轮机组跳闸,从而有效减小单个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

例如,当第一按钮处于按下状态,第二按钮未被按下时,第一按钮中的三组常闭触点会处于断开状态,即每组触点中“C”端与“NC”端断开。但是由于第二按钮中的三组常闭触点仍处于闭合状态,此时, ETS硬回路通过第二按钮中的三组常闭触点仍可以正常运行,因此不会触发汽轮机组跳闸。同理,当第二按钮处于按下状态,第一按钮未被按下时,由于第一按钮中的三组常闭触点仍处于闭合状态,此时, ETS硬回路通过第一按钮中的三组常闭触点仍可以正常运行,因此不会触发汽轮机组跳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中包括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其中,第一按钮包括有四组触点,第一组触点为常开触点,第二组触点、第三组触点和第四组触点分别为常闭触点,所述第二组触点、所述第三组触点和所述第四组触点分别串联接入ETS 硬电路。其中,第二按钮包括有四组触点,第五组触点与所述第一组触点串联连接;第六组触点与所述第二组触点并联连接;第七组触点与所述第三组触点并联连接;第八组触点与所述第四组触点并联连接。通过设计双按钮控制回路,即使两个按钮中其中一个按钮,如第一按钮被碰撞或误动,导致接入ETS硬电路的第二组触点、第三组触点和第四组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但是第二按钮中的第六组触点、第七组触点和第八组触点仍处于闭合状态,仍旧可以保证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有效的减小了单个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在需要紧急打闸时,将双按钮同时按下触发ETS动作从而遮断汽轮机,既能减少机头事故按钮误动触发汽轮机组跳闸的概率,同时也保证了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方便用户按动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可以分别在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上设置橡胶套,该橡胶套可以与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紧密贴合。同时在该橡胶套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与手指相吻合的凹槽,从而更加便于用户操作。

为后续介绍方便,可以将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简称为双按钮。双按钮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时,会存在被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的风险,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低双按钮误动的概率,可以在双按钮上设置保护装置,利用该保护装置来避免双按钮被误动。

该保护装置可以是一个防护罩,该所述防护罩可以覆盖于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上,并且在该防护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第一按钮1和所述第二按钮2所在的位置。

其中,通孔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通孔的个数为一个时,该通孔的大小可以设置的相对大一些,以便于用户通过该通孔可以同时按下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当通孔的个数为两个时,可以在防护罩上垂直于第一按钮1的位置处设置一个通孔,在防护罩上垂直于第二按钮2的位置处设置另一个通孔。用户通过这两个通孔也可以实现同时按下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

除了设置一个可以同时覆盖在第一按钮1和第二按钮2上的防护罩外,也可以设置两个防护罩,一个防护罩覆盖在第一按钮1上,并且在该防护罩上垂直于第一按钮1的位置处设置通孔;另一个防护罩覆盖在第二按钮2上,并且在该防护罩上垂直于第二按钮2的位置处设置通孔。

除了上述设置防护罩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可翻转的防护盖来实现对双按钮的防误动保护。

具体的,可以将防护盖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钮1和所述第二按钮2上。

与防护罩类似,该防护盖的个数可以设置为一个或两个。当防护盖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防护盖可以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一按钮1和所述第二按钮2上。当防护盖的个数为两个,可以将第一个防护盖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一按钮1上,第二个防护盖可翻转的覆盖在所述第二按钮2上。

为了便于运行人员直观的查看到双按钮的工作状态,可以设置相应的指示灯。当双按钮未被按下时,指示灯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当双按钮被按下后,指示灯点亮。

具体的,可以设置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按钮1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按钮1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指示灯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按钮2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按钮2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二指示灯点亮。其中,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可以采用LED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汽轮机机头事故双按钮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