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10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相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相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自动控制中,时常遇到控制电路需要多个输出的情况,此时需要为每个输出端分别配置继电器,造成资源浪费且电路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一个磁路系统控制两个电路的双相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相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电磁铁、转动的衔铁及吸附于衔铁的永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轭铁,第一轭铁用于吸附衔铁的一端,所述电磁铁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轭铁,第二轭铁用于吸附衔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单元、第二接触单元均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动弹片,所述动弹片与第一端子连接,动弹片的另一端用于导通第二端子;所述衔铁用于驱动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及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推片,所述衔铁经由推片驱动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及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的两端均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触点部,第一轭铁突伸于衔铁一端的两个触点部之间,第二轭铁突伸于衔铁另一端的两个触点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设有传动部,所述推片设有供所述传动部伸入的凹孔。

作为优选,所述推片设有用于容设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的第一容槽,所述推片设有用于容设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的第二容槽。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设有增压弹片,所述增压弹片与所述推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双相继电器还包括绝缘本体,磁路系统、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均装设于绝缘本体,推片滑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磁路系统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的绝缘块,衔铁及永磁铁均装设于绝缘块,绝缘块用于驱动推片,增压弹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绝缘块及推片。

作为优选,所述双相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绝缘本体的绝缘盖,绝缘本体设有容置盲槽,磁路系统、动簧片及推片均容设于盲槽内,第一端子的一端、第二端子的一端均容设于容置盲槽内,第一端子的另一端、第二端子的另一端均突伸出绝缘本体,绝缘盖用于遮盖容置盲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单元的第二端子、第二接触单元的第一端子及第二接触单元的第二端子分别设有用于容设所述推片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及第三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子或/和第二端子设有突伸出绝缘盖的焊脚,焊脚突伸出绝缘盖的一端设有爬锡孔,爬锡孔贯穿焊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一个磁路系统控制两个接触单元,实现利用一个继电器控制两个电路的效果,有效节省资源,并简化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磁路系统,11—电磁铁,111—第一轭铁,112—第二轭铁,12—衔铁,121—触点部,122—传动部,123—增压弹片,13—推片,131—凹孔,132—第一容槽,133—第二容槽,21—第一端子,211—第二卡槽,22—第二端子,221—第一卡槽,222—第三卡槽,23—动弹片,4—绝缘本体,5—绝缘盖,6—焊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相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1、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所述磁路系统1包括电磁铁11、转动的衔铁12及吸附于衔铁12的永磁铁,所述电磁铁11的一端设有第一轭铁111,第一轭铁111用于吸附衔铁12的一端,所述电磁铁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轭铁112,第二轭铁112用于吸附衔铁1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单元、第二接触单元均包括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以及动弹片23,所述动弹片23与第一端子21连接,动弹片23的另一端用于导通第二端子22;所述衔铁12用于驱动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及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

电磁铁11电流使得第一轭铁111和第二轭铁112获得极性相反的磁性,且第一轭铁111和第二轭铁112的极性随着电磁铁11通入电流方向不同而变化。第一衔铁12用于吸附衔铁12的左端,第二衔铁12用于吸附衔铁12的右端。衔铁12的内的永磁铁使得衔铁12上下两端的极性相反,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一轭铁111和第二轭铁112极性改变使得衔铁12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及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移动。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的第一端子21均设有静触点,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均设有动触点,通过动弹片23的移动,实现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之间的导通和断开,达到利用一个磁路系统1控制两个接触单元的通断的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磁路系统1还包括推片13,所述衔铁12经由推片13驱动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及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通过一块推片13同时驱动两块动弹片23移动,结构简单而效果好。

如图1所示,所述衔铁12的两端均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触点部121,第一轭铁111突伸于衔铁12一端的两个触点部121之间,第二轭铁112突伸于衔铁12另一端的两个触点部121之间。设置触点部121能够有效增大衔铁12与轭铁的接触面积,保证有足够的磁力使得衔铁12转动。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触点部121极性相反,衔铁12对一个触点部121产生引力的同时对另一个触点部121产生斥力,这种设置有效增大轭铁对衔铁12的作用力,保证衔铁12能够转动,从而保证衔铁12能够有效驱动动弹片23。

如图1所示,所述衔铁12设有传动部122,所述推片13设有供所述传动部122伸入的凹孔131。衔铁12通过推片13驱动动弹片23。推片13改变了衔铁12的作用力的方向,使得衔铁12能够以垂直动弹片23的方向使得动弹片23受力,令动弹片23受力最大化。

如图1所示,所述推片13设有用于容设第一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的第一容槽132,所述推片13设有用于容设第二接触单元的动弹片23的第二容槽133。利用容槽对动弹片23进行限位,防止动弹片23移位造成驱动失效。

如图1所示,所述衔铁12设有增压弹片123,所述增压弹片123与所述推片13连接。通过增压弹片123增强衔铁12对推片13的作用力。

如图1所示,所述双相继电器还包括绝缘本体4,磁路系统1、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均装设于绝缘本体4,推片13滑动连接于绝缘本体4;磁路系统1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绝缘本体4的绝缘块,衔铁12及永磁铁均装设于绝缘块,绝缘块用于驱动推片13,增压弹片1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绝缘块及推片13。通过绝缘本体4将磁路系统1、第一接触单元和第二接触单元与外界隔离,防止继电器漏电造成意外。继电器的本质是利用较小的电路控制大电流的通断,绝缘块有效分隔输入端和输出端,保证继电器的使用安全。

如图2所示,所述双相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绝缘本体4的绝缘盖5,绝缘本体4设有容置盲槽,磁路系统1、动簧片及推片13均容设于盲槽内,第一端子21的一端、第二端子22的一端均容设于容置盲槽内,第一端子21的另一端、第二端子22的另一端均突伸出绝缘本体4,绝缘盖5用于遮盖容置盲槽。绝缘盖5和绝缘本体4形成绝缘的封闭盒体,一面起到保护继电器元件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继电器漏电造成意外。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均有一端突伸出绝缘本体4,以便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接触单元的第二端子22、第二接触单元的第一端子21及第二接触单元的第二端子22分别设有用于容设所述推片13的第一卡槽221、第二卡槽211及第三卡槽222。卡槽为推片13让位,保证推片13顺利移动;同时利用推片13固定端子,防止结构散架。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1或/和第二端子22设有突伸出绝缘盖5的焊脚6,焊脚6突伸出绝缘盖5的一端设有爬锡孔,爬锡孔贯穿焊脚6。焊脚6用于将继电器固定在其它装置和设备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