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弹式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439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弹式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座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弹式电池座。



背景技术:

侧弹式电池座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与电池的正极连接,适用于GPS导航、手持POS机、MID、数码相机和相框、手机、安防、监控、数码眼镜、云处理器、黑匣子等数码产品;目前的电池座在安装时,导电端子安装在电池座内,与导电端子连接的支撑壁胶位采用0.15mm的厚度,太薄容易裂开,造成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次品率高,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侧弹式电池座,该电池座的支撑壁厚度采用0.25mm,该厚度与导电端子配合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座主体的强度,避免生产安装时支撑壁破裂,并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侧弹式电池座,包括电池座主体以及安装在该电池座主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电池座主体的前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所述导电端子的支撑壁,且所述支撑壁的厚度为0.25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主体采用液晶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电池座主体开设有若干固定腔,且所述固定腔从前向后贯穿所述电池座主体;所述固定腔内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呈阶梯型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第二支撑部后端两侧开设有卡槽;

所述支撑壁上设有第三支撑部,且所述第三支撑部设在所述固定腔的两侧;所述电池座主体下方开设有限位槽,用于与限位块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固定腔内均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斜臂、第二斜臂、第三斜臂、U型臂和卡位部,所述第一斜臂与所述第二斜臂之间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且所述第一斜臂、所述第二斜臂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形成V型结构并凸出所述固定腔外部;该V型结构上设有接触凸起,用于与电池正极接触;所述第一斜臂的后端连接有向下弯曲的第三斜臂,该第三斜臂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斜臂并由所述支撑壁支撑;

所述第二斜臂连接着所述U型臂,所述U型臂的后端连接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位部,该卡位部中间设有向下凸起且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弹性片;所述卡位部后端连接有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主体的两侧还设有焊接片,用于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导电端子安装在所述电池座本体的内部,并利用所述支撑壁支撑导电端子的前部,采用0.25mm厚度的支撑壁可以在安装和使用时提高电池座主体的强度,避免电池座主体的破裂。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的电池座相比,所述支撑壁采用0.25mm厚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座主体的强度,并且在安装和使用导电端子时,可以保证导电端子充分与电池正极的接触,降低了生产的次品率,并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本体轴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本体正面立体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本体背面立体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池座主体;101、固定腔;102、支撑壁;103、第三支撑部;104、限位孔;105、卡槽;106、限位槽;107、第二支撑部;108、第一支撑部;2、导电端子;201、第一斜臂;202、第二斜臂;203、第一弯曲部;204、第三斜臂;205、接触凸起;206、U型臂;207、卡位部;208、弹性片;209、固定部;3、焊接片;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弹式电池座,包括电池座主体1以及安装在该电池座主体1上的导电端子2,所述电池座主体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所述导电端子2的支撑壁102,且所述支撑壁102的厚度为0.25mm,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座主体1的强度,避免在安装和使用导电端子2时破裂。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主体1采用液晶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电池座主体1开设有若干固定腔101,且所述固定腔101从前向后贯穿所述电池座主体1,所述导电端子2可以从固定腔101的后端装入;所述固定腔101内设有第一支撑部108和第二支撑部107,所述第一支撑部108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7呈阶梯型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108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7可以支撑U型臂206,使U型臂206呈倾斜的状态;所述第二支撑部107上开设有限位孔104,且所述第二支撑部107后端两侧开设有卡槽105;

所述支撑壁102上设有第三支撑部103,且所述第三支撑部103设在所述固定腔101的两侧,在装电池时,导电端子2与电池正极接触,所述第三支撑部103可以支撑第三斜臂204,具有限位的作用;所述电池座主体1下方开设有限位槽106,用于与限位块4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固定腔101内均设有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斜臂201、第二斜臂202、第三斜臂204、U型臂206和卡位部207,所述第一斜臂201与所述第二斜臂202之间通过第一弯曲部203连接,且所述第一斜臂201、所述第二斜臂202与所述第一弯曲部203形成V型结构并凸出所述固定腔101外部;该V型结构上设有接触凸起205,用于与电池正极接触;所述第一斜臂201的后端连接有向下弯曲的第三斜臂204,该第三斜臂204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斜臂201并由所述支撑壁102支撑;

所述第二斜臂202连接着所述U型臂206,U型臂206可以使导电端子2具有弹性;所述U型臂206的后端连接有与所述卡槽105配合的卡位部207,该卡位部207中间设有向下凸起且与所述限位孔104配合的弹性片208;所述卡位部207后端连接有固定部209。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主体1的两侧还设有焊接片3,用于焊接。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导电端子2安装在所述电池座本体的内部,并利用所述支撑壁102支撑导电端子2的前部,采用0.25mm厚度的支撑壁102可以在安装和使用时提高电池座主体1的强度,避免电池座主体1的破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