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排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595发布日期:2018-09-25 20:5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排插。



背景技术:

现排插就是移动的插座,也叫插线板,拖线板等。一般用于电脑电源连通或者家庭某处需集中使用好几个插座的情况等。而现有的排插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容易导致排插出现短路、雷击等现象,使排插极易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排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排插,包括上盖、上模块、两孔防尘盖、弹簧、三孔防尘盖、下模块、铜片A、铜片B、铜片C、下盖和脚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柱、按键、SR接头、PCB板、固定板和电源线;所述上盖、上模块、两孔防尘盖、弹簧、三孔防尘盖、下模块、铜片A、铜片B、铜片C、下盖和脚垫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一起,所述导光柱和按键共同安装在上盖上,所述PCB板和固定板安装在排插的右边部分,所述电源线通过SR接头连接在排插右端;

所述PCB板包括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WiFi模组、3.3V稳压模块、LED指示灯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多模式开关模块、整流滤波模块、USB供电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安规电容(CX1)、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陶瓷保险丝(F2)、过载保护器(Y)、继电器(K)和二极管(DK),所述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和安规电容(CX1)并联,所述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陶瓷保险丝(F2)、继电器(K)和过载保护器(Y)串联,所述继电器(K)线圈端和二极管(DK)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方形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1)、整流桥(BD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二极管(D5)、开关变压器(EE19)和第一驱动芯片(U1),所述方形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1)、整流桥(BD1)、二极管(D5)、开关变压器(EE19)和第一驱动芯片(U1)串联,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和第二电解电容(C2)串联;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第五电解电容(C5)、外围元器件(Q2)和驱动芯片(U2),所述第五电解电容(C5)、外围元器件(Q2)和驱动芯片(U2)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3.3V稳压模块包括稳压器芯片(U)和第一贴片电容(DC)、第二贴片电容(DC2)和第三贴片电容(DC3),所述第二贴片电容(DC2)和第三贴片电容(DC3)并联;所述LED指示灯模块包括驱动芯片(IC)和2个LED灯(RGB),所述LED灯(RGB)串联在驱动芯片(IC)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上拉电阻(DHR1)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所述第一上拉电阻(DHR1)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串联;所述多模式开关模块包括开关(SC)和第二上拉电阻(SCR1),所述开关(SC)和第二上拉电阻(SCR1)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组包括串口数据芯片(ESP),所述串口数据芯片(ESP)的1、3、17和18号引脚连接有第一上拉电阻(WR1)、第二上拉电阻(WR2)、第四上拉电阻(WR4)和第五上拉电阻(WR5),16号引脚上连接有下拉电阻(WR3)。

进一步的,所述USB供电模块包括第四电解电容(C4)、USB1、USB2、压敏电阻(CY1)和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所述USB1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串联,所述USB2和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串联,所述第五电解电容(C5)、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并联。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PCB板上增设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USB供电电流智能识别的电路,使排插更加安全,同时增设WiFi模组,可通过WiFi联网APP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和温湿度传感器的环境温湿度数据读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逻辑图。

图3是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图4是WiFi模组的原理图。

图5是3.3V稳压模块的原理图。

图6是LED指示灯模块的原理图。

图7是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的原理图。

图8是多模式开关模块的原理图。

图9是整流滤波模块的原理图。

图10是USB供电模块的原理图。

图11是开关电源模块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为:

1、上盖;2、上模块;3、两孔防尘盖;4、弹簧;5、三孔防尘盖;6、下模块;7、铜片A;8、铜片B;9、铜片C;10、下盖;11、脚垫;12、导光柱;13、按键;14、SR接头;15、PCB板;16、固定片;17、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7所示,一种智能排插,包括上盖1、上模块2、两孔防尘盖3、弹簧4、三孔防尘盖5、下模块6、铜片A7、铜片B8、铜片C9、下盖10和脚垫11,还包括导光柱12、按键13、SR接头14、PCB板15、固定板16和电源线17;所述上盖1、上模块2、两孔防尘盖3、弹簧4、三孔防尘盖5、下模块6、铜片A7、铜片B8、铜片C9、下盖10和脚垫11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一起,所述导光柱12和按键13共同安装在上盖1上,所述PCB板15和固定板16安装在排插的右边部分,所述电源线17通过SR接头14连接在排插右端;

所述PCB板15包括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WiFi模组、3.3V稳压模块、LED指示灯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多模式开关模块、整流滤波模块、USB供电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

所述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安规电容(CX1)、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陶瓷保险丝(F2)、过载保护器(Y)、继电器(K)和二极管(DK),所述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和安规电容(CX1)并联,所述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陶瓷保险丝(F2)、继电器(K)和过载保护器(Y)串联,所述继电器(K)线圈端和二极管(DK)并联,其中电流从L-IN和N-IN进入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所述热保护压敏电阻(TMOV)为热保护型压敏电阻,起到防雷、防电涌的作用,并联在压敏电阻(TMOV)上的安规电容(CX1)起到抗干扰电路中的滤波作用;从压敏电阻(TMOV)输出的电流依次通过陶瓷保险丝(F2)、继电器(K)和过载保护器(Y),其中陶瓷保险丝(F2)起到过流熔断的作用,过载保护器(Y)是过流切断线路,处理故障后可以手动恢复工作,继电器(K)控制插座电源的通断,继电器(K)线圈端所并联的二极管(DK)可以保护元器件不被感应电压击穿或烧坏。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方形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1)、整流桥(BD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二极管(D5)、开关变压器(EE19)和第一驱动芯片(U1),所述方形保险丝(F1)、热敏电阻(NT1)、整流桥(BD1)、二极管(D5)、开关变压器(EE19)和第一驱动芯片(U1)串联,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和第二电解电容(C2)串联,其中方形保险丝(F1)和热敏电阻(NT1)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整流桥(BD1)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解电容(C1)和第二电解电容(C2)阻交流通直流并且起到滤波的作用,整个电路中的开关变压器(EE19)配合贴片电阻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中设有LDC和NDC处设有两个测试点,用来测试直流电压;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第五电解电容(C5)、外围元器件(Q2)和驱动芯片(U2),所述第五电解电容(C5)、外围元器件(Q2)和驱动芯片(U2)串联,该模块是将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降压至5V输出。

所述3.3V稳压模块包括稳压器芯片(U)和第一贴片电容(DC)、第二贴片电容(DC2)和第三贴片电容(DC3),所述第二贴片电容(DC2)和第三贴片电容(DC3)并联,通过稳压器芯片(U)和贴片电容将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的5V电压降到3.3V并保持稳定;所述LED指示灯模块包括驱动芯片(IC)和2个LED灯(RGB),所述LED灯(RGB)串联在驱动芯片(IC)上,LED灯显示电源的开关状态;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上拉电阻(DHR1)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所述第一上拉电阻(DHR1)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串联,反映出环境的温湿度;所述多模式开关模块包括开关(SC)和第二上拉电阻(SCR1),所述开关(SC)和第二上拉电阻(SCR1)串联,其中开关(SC)起到切换高、低电平的作用。

所述WiFi模组包括串口数据芯片(ESP),所述串口数据芯片(ESP)的1、3、17和18号引脚连接有第一上拉电阻(WR1)、第二上拉电阻(WR2)、第四上拉电阻(WR4)和第五上拉电阻(WR5),16号引脚上连接有下拉电阻(WR3),整个WiFi模组用来接收、发送信号,起到数据传输的作用。

所述USB供电模块包括第四电解电容(C4)、USB1、USB2、压敏电阻(CY1)和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所述USB1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串联,所述USB2和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串联,所述第五电解电容(C5)、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和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并联,其中第一自动转换芯片(U3)为双通道识别IC-USB充电而设计的智能识别及自动转换芯片,第二自动转换芯片(U4)为单通道识别IC-USB充电而设计的智能识别及自动转换芯片,USB1和USB2用来连接UBS接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电源输入后,先经过防雷、防电涌、抗干扰、过载保护、智能控制模块,然后经过开关电源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降压,再经过整流滤波模块将电压降到5V,5V的电压一部分供给USB供电模块,另一部分经过3.3V稳压模块将电压降到3.3V并稳定,3.3V的电压供给WiFi模组,WiFi模组又将数据输出至模式开关模块、LED指示灯模块和接收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其中多模式开关模块与WiFi模组的数据传输为双向的,温湿度传感器模块与WiFi模组的数据传输为单向的;WiFi模组实现数据传输(接收和发送),从而实现智能化操作和温湿度传感器的环境温湿度数据读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