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471发布日期:2018-07-07 10:2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充电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为掌上型电子装置充电使用的可调整充电座。



背景技术:

一般掌上型电子装置(如:手持式扫描仪、移动电话机、无线对讲机等)内部设置有电池,用以提供电子装置操作所需电力,因此需要搭配一充电座,用以为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一般充电座的结构通常会具有一本体部,本体部上设置有一充电插槽,充电插槽内设置有充电端子。当电子装置充电时,需将电子装置插置于充电插槽内,且使得电子装置的充电部和充电端子接触并形成电性连接。因此,充电座的充电插槽的形状必须和配合使用的电子装置的形状相配合,方能够使得电子装置稳固设置于充电座上,并且和充电端子正确地接触。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各种不同的充电器之间不具有互换性,而且每一种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往往需要搭配不同形式的充电器使用。因此,对生产者而言,如果电子装置的形状改变,或者是生产新规格的电子装置时,便必须重新设计充电座,其一方面造成生产管理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使得旧规格的充电器无法和新规格的电子装置搭配使用,而成为无用的存货,因此造成无谓的浪费。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现有的电子装置的充电座使用上种种不便,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改善现有充电座的缺点,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转接模块,使得同一形式的充电座能够和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搭配使用,借以达到简化生产作业,并减少浪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整充电座,用以和一电子装置配合并为所述电子装置充电,其中所述可调整充电座包括一充电座、一调整基座、一调整内座以及一转接连接器,所述充电座具有一充电插槽,用以容纳所述电子装置,所述充电插槽的底部具有一内底面,在所述内底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端子部;所述调整基座设置于所述充电插槽的底部,所述调整基座的上端形成一承载部,当所述电子装置插置于所述充电插槽内时,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底端容纳于所述承载部内;所述调整基座还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从所述调整基座的底部贯穿到所述承载部;所述调整内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调整内座具有一穿孔部,所述穿孔部的位置对应所述充电座的所述第一端子部,且所述穿孔部从所述调整内座的底面贯穿到所述调整内座的顶面;所述转接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调整内座的所述穿孔部内,所述转接连接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子部,且所述转接连接器的上端露出于所述调整内座的上端,且当所述电子装置插置于所述充电插槽内时,所述电子装置底端的一充电部能够和所述转接连接器的上端连接,且通过所述转接连接器使得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充电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内底面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部外围的区域定义为中心部分,所述内底面环绕于所述中心部分外侧的区域定义为外围部分;所述调整基座的底面具有一第一底面,当所述调整基座设置于所述充电插槽内时,所述第一底面能够接触于所述内底面的所述外围部分;所述调整内座的底面具有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能够接触于所述内底面的所述中心部分。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内底面的中心部分形成一凹槽部,所述调整内座的第二底面设置有一和所述凹槽部相对应的底面凸块,所述底面凸块能够卡合于所述凹槽部内。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调整基座的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内底面的所述外围部分之间设置有一第一黏着片,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内底面的所述外围部分黏合在一起;以及所述调整内座的第二底面和所述内底面的所述中心部分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黏着片,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底面和所述内底面的所述中心部分黏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黏着片和所述第二黏着片分别为具有弹性的双面胶体。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调整内座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肋部,多个所述肋部的方向和所述调整内座于所述容置槽内滑动的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对应于所述肋部的位置设置多个定位槽,当所述调整内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多个所述肋部卡合于多个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转接连接器具有一上连接部及一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及所述下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连接器的上端及下端,所述下连接部具有多个下接触端子,当所述转接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调整内座的所述穿孔部内时,所述下连接部的所述下接触端子和所述充电座的所述第一端子部电性连接;所述上连接部具有多个上接触端子,当所述电子装置插置于所述充电插槽内时,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充电部和所述上接触端子接触;以及一连接基板,所述连接基板连接于所述上接触端子和所述下接触端子之间,使得所述上接触端子和所述下接触端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充电座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部的两侧边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凸部,所述转接连接器的所述下连接部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凹孔,当所述下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端子部连接时,两个所述定位凹孔和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部相互卡合。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充电座的立体部分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充电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转接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转接模块从另一角度所取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转接模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充电座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充电座,其中主要包括一充电座10以及一转接模块20。

其中,所述充电座10具有一本体部11,所述本体部11上方设置一充电插槽12,用以供一电子装置30插置于所述充电插槽12中(如图6所示),所述充电插槽12的底部具有一内底面13,且在所述内底面13上设置有一第一端子部15。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转接模块20包括一调整基座21、一调整内座22及一转接连接器23。所述调整基座21和所述调整内座22能够设置于所述内底面13上,所述转接连接器23设置于所述调整内座22上,且所述转接模块20设置于所述充电插槽12内时,所述转接连接器23能够和所述第一端子部15电性连接。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所述调整基座21调整基座21的下端形成一第一底面214,当所述调整基座21设置于所述充电插槽12的底部时,所述第一底面214能够靠近于所述内底面13。所述调整基座21的上端形成一承载部211,所述承载部211概略形成一形状和所述电子装置30的底部配合的凹陷形状,当所述电子装置30插置于充电插槽12内时,电子装置30的底部能够容纳于所述承载部211内。

该实施例中,调整基座21具有一垂直突出于调整基座21顶面的垂直壁212,所述垂直壁212概略围绕呈矩形,且垂直壁212的内侧壁形成一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从调整基座21的第一底面214贯穿至上端的承载部211。所述容置槽213的形状和调整内座22的形状相互配合,因此使得调整内座22能够容纳于所述容置槽213中。

所述调整内座22可滑动地设置于调整基座21的容置槽213中,因此使得调整内座22和调整基座21能够沿着和容置槽213的中心轴线平形的方向相对位移。调整内座具有一第二底面223,且所述调整内座22的中央设有一从第二底面223贯穿到调整内座22的顶面的穿孔部222,所述穿孔部222的形状和所述转接连接器23相配合,用以供所述转接连接器23设置于所述穿孔部222中。

如图1所示,充电插槽12的内底面13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部15外围的部分定义为中心部分132,所述内底面13环绕于所述中心部分132外侧的部分定义为外围部分131,当所述转接模块20设置于充电插槽12底部时,所述调整基座21的第一底面214接触于所述内底面13的外围部分131,且所述调整内座22的第二底面223接触于内底面的中心部分132。

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模块20是由可相对滑动的调整基座21及调整内座22共同组成,因此使得所述转接模块20安装在不同形式的充电座10上时,所述调整基座21的第一底面214和调整内座22的第二底面223的相对位置能够依照内底面13的形状而变化,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模块20能够搭配多种不同形式的充电座10使用。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调整基座21的第一底面214和所述内底面13的外围部分131之间设置有一第一黏着片216,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底面214和所述内底面13的外围部分黏合在一起;以及所述调整内座22的第二底面223和所述内底面13的中心部分132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黏着片224,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底面223和所述内底面13的中心部分黏合在一起。所述第一黏着片216及第二黏着片224较佳者为具有弹性的双面胶,以使得第一黏着片216和第二黏着片224具有可被压缩变形的弹性,且使得第一黏着片216和第二黏着片224能够依照所述调整基座21及调整内座22的底面和内底面13之间的间隙形状产生变形,以达到使得调整基座21和调整内座22的底部能够被稳固地黏合于内底面13的目的。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内底面13的中心部分形成一凹槽部14,所述调整内座22的第二底面223设置有一和所述凹槽部14相对应的底面凸块226,所述底面凸块226能够卡合于所述凹槽部14内,借以使得调整内座22能够被定位于正确的位置上。此外,所述调整内座22的侧壁面221设置有多个肋部225,多个所述肋部225的方向和调整内座22于所述容置槽222内滑动的方向相互平行,同时在容置槽222的内侧壁对应于多个所述肋部225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槽215,当所述调整内座2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22内时,多个所述肋部卡合于多个所述定位槽215内。通过肋部225和定位槽215相配合,能够引导调整内座22滑动的方向,并增加调整内座22位移动作的稳定性。

所述调整内座22中心的穿孔部222的位置和所述充电座10的第一端子部15相配合,因此使得转接连接器23设置于穿孔部222内时,所述转接连接器23的底端能够和所述第一端子部15接触。如图3及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转接连接器23具有一上连接部233及一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233及所述下连接部24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连接器23的上端及下端。所述下连接部24具有多个下接触端子241,当所述转接连接器23设置于所述调整内座22的所述穿孔部222内时,所述下连接部24的下接触端子241和所述充电座10的第一端子部15电性连接。

转接连接器23的上连接部233具有多个上接触端子231,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转接连接器23的上连接部233以及多个所述上接触端子231局部地露出于调整内座22的上端,且当电子装置30插置在充电插槽12内时,所述电子装置30底端的一充电部31能够和所述上接触端子231接触。

如图4所示,所述转接连接器23还具有一连接基板25,所述连接基板25连接于上接触端子231和下接触端子241之间,且使得上接触端子231和下接触端子241形成电性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上接触端子231、连接基板25、和下接触端子241,能够构成一电连接通道,且使得充电座10的第一端子部15和电子装置30的充电部31能够通过所述上接触端子231、连接基板25、和下接触端子241达成电性连接。

如图1及图4所示,为增进下连接部24和第一端子部15接合的稳固性,所述充电座10于第一端子部15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凸部16,且于下连接部24底面对应于第一定位凸部16的位置设置两个定位凹孔242,通过定位凹孔242和第一定位凸部16相互卡合,能够使得转接连接器23的底端能够被稳固定位于内底面13上,且确保下接触端子241和第一端子部15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转接连接器23的上连接部233的顶面位于所述上接触端子23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凸部16,两个所述定位凸部16用以和电子装置30底端充电部31的定位孔(图中未示)相配合,用以使得电子装置30的充电部31能够和上接触端子231稳固接合,避免产生相对位移。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使得充电座10能够通过转接模块20的调整,而和不同规格的电子装置30搭配使用,因此变更电子装置30的规格时,只需要重新设计转接模块20,而不需要重新设计整个充电座10,因此使得简化了生产作业,也避免了旧有规格的充电座10无法搭配新规格电子装置30使用所造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