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接头及具有该导线接头的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985发布日期:2018-07-25 00:1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的防折断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导线接头,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导线接头的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存的导线与接头结构,比如耳机线、电源线、USB线、信号线、数据线等,在导线连接插头的部分,导线外径陡然增大,导致使用过程中,导线向一侧弯曲时的弯折点恰好在连接处,由于该处位置直径变化大,承受弯曲的能力较差,导线在连接处的弯曲程度常处于极限弯曲状态甚至超过极限弯曲状态,最终导致导线外皮过早破裂,内部金属接线过早断裂。

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连接处增加外护套的方式来增加弯曲的弧度,护套的形状多种多样,用于避免导线处于极限弯曲状态,但是这些护套结构与导线是分离的,导线受到保护的程度有限,导线仍然容易处于一种极限弯曲状态从而受损。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使导线连接插头部位的弯折弧度增大、受力均匀、防止导线在连接插头部位折断的防止导线折断的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接头,它包括内芯和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包括主体部分和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包括呈圆锥状逐渐增粗的防折段,所述接线部分的初始增粗位置与绝缘外皮的主体部分平滑过渡,所述防折段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

基上所述,所述接线部分还包括自所述防折段的最粗端水平向外延伸的一段水平段。

基上所述,所述防折段的最粗端向外延伸一台肩结构,所述台肩结构为一直径突然变小的水平延伸段。

基上所述,所述水平延伸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凸起。

基上所述,所述防折段包括主体部分延伸段和圆锥形护套,所述主体部分延伸段和所述圆锥形护套热塑粘连在一起。

一种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和导线,所述导线的接头部为所述的导线接头,所述防折段的最粗处外径与所述插头的接线端的外径相同。

基上所述,所述防折段的最粗端水平延伸一段长度后与所述插头的接线端对接。

基上所述,所述防折段的最粗端向外延伸一台肩结构,所述台肩结构为一直径突然变小的水平延伸段,所述水平延伸段嵌入所述插头内部设置。

基上所述,所述水平延伸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插头内部对应所述凸起设有若干配合的凹陷。

基上所述,所述插头与所述绝缘外皮连接处通过护套封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导线连接插头的部分设置一段逐渐增粗的防折段,防折段与绝缘外皮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且平滑过渡,在应用时,插头接线端外径与防折段最粗处外径相同,保证弯曲时导线的受力均匀,这种结构保证了导线不会出现弯折点过于集中的问题,使得导线的弯曲受力分布均匀,增大导线的弯曲半径,最终防止导线过早受损。

其具有设计科学、使导线连接插头部位的弯折弧度增大、受力均匀、防止导线在连接插头部位折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插头与导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部分;2.防折段;3.内芯;4.插头;5.水平段;6.台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导线接头,包括内芯3和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包括主体部分1和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包括呈圆锥状逐渐增粗的防折段2,所述接线部分的初始增粗位置与绝缘外皮的主体部分1平滑过渡,所述防折段2与所述主体部分1一体成型。

在生产时,每段导线的绝缘外皮单独成型,在最末端逐渐增厚增粗,形成防折段2,防折段2对接插头的接线端,在弯曲发生时,防折段有效缓解了导线的弯曲受力情况,使弯曲压力均匀的分布到防折段,增大弯曲半径,有效避免了导线弯曲点过于集中导致的绝缘外皮和内芯过早断裂的问题。

至于插头4的接线端,其外径设计的与所述防折段2的最粗处外径相同,目的是避免防折段2相较于插头4的接线端更细所导致的根部过渡易折断问题。

该导线基于但不限于耳机线、电源线、USB线、信号线、数据线设计,而且不仅可以用于插头端,也可以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的一端,如耳机头等。

在具体场景应用中,为提升产品的完整性,所述插头与所述绝缘外皮连接处通过护套封装固定,封装手段采用热封,将护套成型在连接位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折段2的最粗端水平延伸一段长度后与所述插头的接线端对接,这是为了方便接线,水平段5与插头的4接线端外径相同,对接匹配度更高,且由于其厚度较厚,弯折不会在该区域发生。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折段2的最粗端向外延伸一台肩结构6,所述台肩结构6嵌入所述插头内部设置,台肩结构6为直径陡然缩小的直径突然变小的水平延伸段,所述水平延伸段嵌入所述插头内部设置,所述水平延伸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插头内部对应所述凸起设有若干配合的凹陷,使得插头4和绝缘外皮的连接固定更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接线部分无缝过渡,没有缝隙,没有台阶,平滑过渡,保证受力的均匀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折段包括主体部分延伸段和圆锥形护套,所述主体部分延伸段和所述圆锥形护套热塑粘连在一起,这是为了便于加工,设计护套结构,然后通过热塑的方式将其套装在导线上,更易成型,节省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