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370发布日期:2018-07-25 00:06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属于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接线柱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人触碰而发生触电危险,且容易受潮腐蚀,减短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与电线连接时需要使用螺栓拧紧,操作繁琐,容易松动,连接稳定性不足,所以需要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护性好,电线连接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安装槽、防护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继电器本体左端以及右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护组件装配在安装槽内部,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防护组件前端,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接线柱、导体环、绝缘套一、绝缘压帽、连接架、螺杆一、固定板以及导体杆,所述接线柱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所述导体杆固定在导体环环形侧面前端,所述导体环以及导体杆均装配在绝缘套一内部,所述绝缘套一以及导体环均安装在导体杆环形侧面,所述绝缘压帽设置在绝缘套一上侧面,所述连接架安装在绝缘压帽上端面,所述螺杆一下端安装在连接架内部,所述螺杆一上端穿过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上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套二、开口、微型电动推杆、螺杆二、移动环、上夹环、螺杆三以及下夹环,所述绝缘套二固定在绝缘套一前端,所述绝缘套二环形侧面上端以及下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右端连接在绝缘套一前侧面,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前端连接移动环后侧面,所述螺杆二装配在移动环环形侧面上端,且螺杆二上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绝缘套二上侧,所述上夹环通过弹簧一与移动环内部上侧面相连接,且弹簧一设置在螺杆二环形侧面,所述螺杆三装配在绝缘套二环形侧面下端,所述螺杆三下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绝缘套二下侧,所述下夹环通过弹簧二与绝缘套二内部下侧面相连接,且弹簧二设置在螺杆二环形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杆一装配在螺纹孔二内部,所述移动环环形侧面上端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杆二装配在螺纹孔二内部,所述移动环环形侧面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三,所述螺杆三装配在螺纹孔三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一上端固定有海绵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一下端固定有挡台,所述挡台设置在连接架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夹环下侧面以及下夹环上侧面均加工有防滑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型电动推杆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接线柱、导体环、绝缘套一、绝缘压帽、连接架、螺杆一、固定板以及导体杆,该设计实现了接线柱的防护功能,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接线柱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人触碰而发生触电危险,且容易受潮腐蚀,减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绝缘套二、开口、微型电动推杆、螺杆二、移动环、上夹环、螺杆三以及下夹环,该设计便于本装置与电线的连接,连接效率高,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连接时需要使用螺栓拧紧,操作繁琐,容易松动,连接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因添加了螺纹孔一,该设计便于螺杆一的装配,因添加了螺纹孔二,该设计便于螺杆二的装配,因添加了螺纹孔三,该设计便于螺杆三的装配,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提高了电线固定的稳定性,因添加了挡台,该设计提高了螺杆与连接架连接的稳定性,因添加了海绵套,该设计便于使用人员转动螺杆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护性好,电线连接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继电器本体、2-安装槽、3-防护组件、4-连接组件、31-接线柱、32-导体环、33-绝缘套一、34-绝缘压帽、35-连接架、36-螺杆一、37-固定板、38-导体杆、41-绝缘套二、42-开口、43-微型电动推杆、44-螺杆二、45-移动环、46-上夹环、47-螺杆三、48-下夹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1、安装槽2、防护组件3以及连接组件4,继电器本体1左端以及右端均开设有安装槽2,防护组件3装配在安装槽2内部,连接组件4安装在防护组件3前端。

防护组件3包括接线柱31、导体环32、绝缘套一33、绝缘压帽34、连接架35、螺杆一36、固定板37以及导体杆38,接线柱31安装在安装槽2内部,导体杆38固定在导体环32环形侧面前端,导体环32以及导体杆38均装配在绝缘套一33内部,绝缘套一33以及导体环32均安装在导体杆38环形侧面,绝缘压帽34设置在绝缘套一33上侧面,连接架35安装在绝缘压帽34上端面,螺杆一36下端安装在连接架35内部,螺杆一36上端穿过固定板37,并延伸至固定板37上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接线柱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人触碰而发生触电危险,且容易受潮腐蚀,减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连接组件4包括绝缘套二41、开口42、微型电动推杆43、螺杆二44、移动环45、上夹环46、螺杆三47以及下夹环48,绝缘套二41固定在绝缘套一33前端,绝缘套二41环形侧面上端以及下端均开设有开口42,微型电动推杆43右端连接在绝缘套一33前侧面,微型电动推杆43前端连接移动环45后侧面,螺杆二44装配在移动环45环形侧面上端,且螺杆二44上端穿过开口42,并延伸至绝缘套二41上侧,上夹环46通过弹簧一与移动环45内部上侧面相连接,且弹簧一设置在螺杆二44环形侧面,螺杆三47装配在绝缘套二41环形侧面下端,螺杆三47下端穿过开口42,并延伸至绝缘套二41下侧,下夹环48通过弹簧二与绝缘套二41内部下侧面相连接,且弹簧二设置在螺杆二44环形侧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楼控电子继电器连接时需要使用螺栓拧紧,操作繁琐,容易松动,连接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固定板37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二,螺杆一36装配在螺纹孔二内部,移动环45环形侧面上端开设有螺纹孔二,螺杆二44装配在螺纹孔二内部,移动环45环形侧面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三,螺杆三47装配在螺纹孔三内部,螺杆一36上端固定有海绵套,螺杆一36下端固定有挡台,挡台设置在连接架35内部,上夹环46下侧面以及下夹环48上侧面均加工有防滑纹,微型电动推杆43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将绝缘套一33装配在接线柱31环形侧面,从而导体环32与接线柱31环形侧面相贴合,使用人员转动螺杆一36,使螺杆一36在螺纹孔一内部移动,螺杆一36移动带动连接架35移动,连接架35移动带动绝缘压帽34移动,当绝缘压帽34与绝缘套一33上侧面紧密贴合时,停止转动螺杆一36即可,绝缘套一33以及绝缘压帽34的存在使接线柱31处于完全封闭的空间中,防护性好。

使用人员连接电线时,使电线穿过上夹环46与下夹环48之间的间隙,并向导体杆38方向移动,当电线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移动电线,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杆二44以及螺杆三47,使螺杆二44在螺纹孔二内部移动,螺杆二44移动对上夹环46产生推力,使上夹环46向电线方向移动,同时螺杆三47在螺纹孔三内部移动,螺杆三47移动带动下夹环48向电线方向移动,当上夹环46以及下夹环48均与电线环形侧面紧密贴合时,停止转动螺杆二44以及螺杆三47,然后使微型电动推杆43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接通,微型电动推杆43工作带动移动环45移动,移动环45移动带动螺杆一36以及螺杆二44沿着开口42移动,从而带动上夹环46以及下夹环48移动,继而实现电线的移动,当电线移动至与导体杆38前端紧密贴合时,使微型电动推杆43停止运行即可,该设计便于电线的连接,且连接稳定性好。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