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383发布日期:2018-08-31 23:3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漆包线使用方在设计产品时,为保证产品的尺寸往小型化发展,通常电机的线槽尺寸设计的较小,给漆包线的柔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再次,现在每个行业竞争都非常激烈,产品的加工效率提高很多。尤其是产品在嵌线入线过程中,对漆包线的柔软性提出苛刻的要求。通常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满足高速化发展的要求。常规产品在进行高要求产品时常常达不到客户使用要求被投诉。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拉细又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但过度的拉细,势必影响产品的柔软性下降,给客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为此研发设计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以减少产品过程中的拉细程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材会被拉细,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电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接触导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接触导轮与线材在涂漆前的第一片循环导轮相接触;

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所述接触导轮带动循环导轮进行旋转;进而减少漆包线在循环导轮上的阻力,从而减少漆包线的应力作用,从而减少了漆包线的拉细程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导轮的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接触导轮与循环导轮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为橡胶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3mm-1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导轮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以增强所述接触导轮与循环导轮之间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导轮的直径是循环导轮的直径的1/3~1/4;所述接触导轮的转速是循环导轮的转速的1~1.1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通过具有辅助作用的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所述接触导轮带动循环导轮进行旋转,可以有效减少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的拉细程度,提高漆包线的柔软性,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为客户绕线嵌线提供更好的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漆包线拉细调整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和接触导轮2。

其中,驱动电机1分别与电源和控制器3电性连接;接触导轮2设置在驱动电机1的转轴上,接触导轮2与线材在涂漆前的第一片循环导轮4相接触;在驱动电机1的作用下,接触导轮2带动循环导轮4进行旋转;进而减少漆包线在循环导轮4上的阻力,从而减少漆包线的应力作用,从而减少了漆包线的拉细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导轮2的表面设有耐磨层5,接触导轮2与循环导轮4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的,耐磨层5为橡胶层,耐磨层5的厚度为3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导轮4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6,以增强接触导轮2与循环导轮4之间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导轮2的直径是循环导轮4的直径的1/3~1/4;接触导轮2的转速是循环导轮4的转速的1~1.1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接触导轮2会给循环导轮4一个顺方向的力,对循环导轮4的转动有一个帮助作用,从而减少漆包线在导轮上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减少了漆包线的拉细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