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275发布日期:2018-09-11 22:46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组的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优异的电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尤其是随着物联网行业和安防行业的飞速发展,其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可靠性,降低加工成本,需要不断的对一次锂电池的技术和工艺进行革新。目前全密封锂电池常规盖组芯柱2为直杆结构,盖板1上带一注液孔4(如图1),其与电芯5焊接时采用平行焊接的方式(芯柱2与极耳6平行连接,如图2),电芯5入壳后,盖组平面即完全遮盖住钢壳口部,没有实现定量注液的操作空间,只能在焊接完盖组后,通过盖组上的注液孔4采用真空倒吸的方式进行过量注液,难以实现精确的定量注液,这样一方面造成了电解液的浪费,另外也不利于电池性能的一致性控制,并且注完液后还需要进行压钢珠密封,多一道工序的同时也增加一个漏液隐患点。本专利所设计的盖组就能够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通过特殊的盖组结构设计,改进作业顺序和操作方式,降低电池在盖组焊接工序形成微短路的风险,便于实现定量注液,并且取消了压钢珠工序,使得电池的一致性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升电池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结构,包括盖板、芯柱、玻璃绝缘子、电芯和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由柱体和柱板构成,柱体上端通过玻璃绝缘子与盖板连接,柱体下端与柱板垂直连接,所述盖板与水平面呈夹角的放置于电芯上方边缘位置,所述极耳下端位于电芯内,极耳上端采用点焊与柱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柱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极耳与柱体之间呈垂直布置,且极耳与柱板之间呈平行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改变盖组点焊方式,减少点焊火花对电池隔膜的损伤,减小电池内短路的几率;

(2)实现全密封锂电池的定量注液,一方面提升电池的一致性,另外减少电解液的损耗;

(3)取消压钢珠的操作,节约人工成本,降低电池漏液的隐患,提升电池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盖板、芯柱和玻璃绝缘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芯柱和玻璃绝缘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2-芯柱,3-玻璃绝缘子,4-注液孔,5-电芯,6-极耳,7-柱体,8-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全密封锂电池盖组结构,包括盖板1、芯柱2、玻璃绝缘子3、电芯5和极耳6,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2由柱体7和柱板8构成,柱体7上端通过玻璃绝缘子3与盖板1连接,柱体7下端与柱板8垂直连接,所述盖板1与水平面呈夹角的放置于电芯5上方边缘位置,所述极耳6下端位于电芯5内,极耳6上端采用点焊与柱板8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板8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极耳6与柱体7之间呈垂直布置,且极耳6与柱板8之间呈平行布置。

本发明为全密封锂电池的正极盖组,芯柱2上端作为电池的正极引出端子,盖板1通过与电池壳的激光焊接完成对电池的密封,玻璃绝缘子3起到连接盖板1和芯柱2同时又绝缘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将芯柱2下端设计成倒T头结构,有效增加芯柱2端面的点焊面积,便于实现极耳6与芯柱2端面的点焊操作,从而改变芯柱2与极耳6的点焊方向(极耳6与盖组芯柱2呈90°焊接,如图4),给定量注液腾出操作空间。当定量注液可以通过敞开的电池壳口部实现后,就没必要采用倒吸的过量注液方式,那么盖板上也就不需要预留注液孔4了,注液完成后进行真空静置,加快电解液的吸收,然后将盖组90°翻转进行盖组压合,再进行密封焊接,完成装配。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