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403发布日期:2018-07-25 00:0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保护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传统灭弧室一般由灭弧栅片、隔弧板、导弧板组成。断路器遇到大的短路分断电流时动静触头打开时产生电弧,灭弧栅片在电弧电流下磁化将电弧拉入灭弧栅片,使得电弧分成多段短电弧以提高电弧电压,使电弧迅速冷却熄灭,所以空气断路器灭弧栅片间必须绝缘。同时金属材料在电弧的能量下会产生气体和金属粒子。

现有的断路器体积越来越小,需求的分段能力越来越高,断路器在分断时产能的电弧能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灭弧室受断路器空间的限制,栅片数量不能过大,栅片数量大,栅片间隙过小会对电弧进入栅片产生很大阻力,致使栅片烧损。同时,能量越大产生的金属粒子越多,金属粒子飞溅在灭弧栅片间会造成栅片间导通,致使栅片烧损影响产品灭弧性能。

公开号为CN 10387179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灭弧室,灭弧栅片在避让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插槽,该插槽内插设有材质为产气材料的插板,当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时,在电弧的作用下两侧的插板会产生气体,加速电弧离子的复合,加速电弧的熄灭。但是插板安装在灭弧栅片的卡槽中,位置不够稳定,容易受气流冲击而移位、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及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灭弧栅片和灭弧栅片两侧的隔弧板,所述的灭弧室安装有采用阻燃的产气材料制成的灭弧罩,所述的灭弧罩内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的灭弧栅片端部插入第一卡槽,安装后,所述的灭弧罩与隔弧板配合形成包围结构。

所述的灭弧罩的主体为L型弯折板,弯折板的一臂与灭弧栅片平行,另一臂与灭弧栅片排列方向平行。

所述的灭弧罩的主体内侧设有腹板,所述的腹板与主体的两翼垂直连接,靠近灭弧栅片的避让槽边沿,所述的避让槽用于避让断路器动触头的运动。

所述的主体内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凹槽,构成第一卡槽。

各灭弧栅片端部与隔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一卡槽靠近隔弧板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插入第二卡槽。

所述的挡板端部带有倒角,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卡槽的宽度。

所述的挡板根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卡槽的宽度,安装后,挡板与第二卡槽过盈配合。

所述的第一卡槽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不同的灭弧栅片连接。

一种带有所述的断路器灭弧室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灭弧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灭弧罩采用阻燃的产气材料,灭弧罩内侧设有第一卡槽,灭弧栅片端部插入第一卡槽,灭弧罩与隔弧板配合形成包围结构,气吹面积大,增大了灭弧室内的气压并通过灭弧室侧的气孔运动排出。

(2)灭弧罩的主体内侧设有腹板,腹板与主体的两翼垂直连接,靠近灭弧栅片的避让槽边沿,加大了产生气吹的面积。

(3)主体内侧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凹槽,构成第一卡槽,不会削弱主体的力学强度。

(4)各灭弧栅片端部与隔弧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形成第二卡槽,第一卡槽靠近隔弧板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插入第二卡槽,安装牢靠,有效避免了分断时的气流将灭弧罩脱离原来的装配位置而导致的触头分和受阻、金属粒子飞溅至灭弧栅片的现象。

(5)挡板端部带有倒角,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卡槽的宽度,倒角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挡板进入第二卡槽。

(6)挡板根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卡槽的宽度,安装后,挡板与第二卡槽过盈配合,限制了灭弧罩上下、左右及向后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灭弧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灭弧室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1灭弧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灭弧室未安装灭弧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2的灭弧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灭弧栅片;2为隔弧板;3为灭弧罩;31为第一卡槽;32为腹板;33为凸台;35为挡板;4为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灭弧栅片1、隔弧板2、灭弧罩3组成的灭弧室,灭弧栅片1铆接在左右两侧的隔弧板2上,灭弧罩3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别靠近左右两个隔弧板,采用阻燃的产气材料。灭弧罩3内侧设有第一卡槽31,灭弧栅片1端部插入第一卡槽31,安装后,灭弧罩3与隔弧板2配合形成包围结构。

灭弧罩3的主体为L型弯折板,弯折板的一臂与灭弧栅片1平行,另一臂与灭弧栅片1排列方向平行。

灭弧罩3的主体内侧设有腹板32,腹板32与主体的两翼垂直连接,靠近灭弧栅片1的避让槽边沿,避让槽用于避让断路器动触头的运动。

主体内侧设有凸台33,凸台33上设有凹槽,构成第一卡槽31。

各灭弧栅片1端部与隔弧板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形成第二卡槽4,第一卡槽31靠近隔弧板2的一端设有挡板35,挡板35端部带有倒角,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卡槽4的宽度,根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卡槽4的宽度。装配时,灭弧罩3上端板放置在第一片灭弧栅片1上方。挡板35插入第二卡槽4,在卡槽装配的过程中,挡板的倒角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挡板35进入第二卡槽4,挡板35根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卡槽4的宽度有利于灭弧罩3与隔弧板2间的稳定装配。灭弧罩3放置到位,灭弧栅片1的卡槽与灭弧罩3的挡板35相互配合限制了灭弧罩3上下、左右及向后运动。

如图4所示,第一卡槽31设有两个,与2个灭弧栅片1分别连接。

较传统灭弧室磁吹、电弧分割成多段短弧、栅片冷却的熄弧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灭弧室方式增加了气吹。灭弧罩在电弧能量作用下产生气体,气体的产生增大了灭弧室内的气压并通过灭弧室侧的气孔运动排出,气体运动的过程中将电弧吹向灭弧栅片,同时气体中含有H2,H2导热系数大在气体排出时能带走大量热量对栅片进行能冷却。

同时,本实施例采用的灭弧罩能对栅片进行保护,防止大电流分断过程时产生的金属粒子飞溅到灭弧栅片。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弧罩安装牢靠,有效避免了分断时的气流将灭弧罩脱离原来的装配位置而导致的触头分和受阻、金属粒子飞溅至灭弧栅片的现象。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灭弧罩3装配方式与实施例1一致,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灭弧罩3上与灭弧栅片1相对应的第一卡槽31数量增加,第一卡槽31与相邻灭弧栅片1间隙配合的长度加长,此方案更能加强灭弧罩3和其余部件相互装配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加强灭弧栅片1间的绝缘,尤其适用与较高分段的断路器。

实施例3

一种带有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断路器灭弧室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灭弧室。灭弧室放置在断路器底座上,基座上相应特征限位灭弧罩及灭弧室其他部件,限制灭弧室部件在底座上的晃动,同时也限制灭弧罩在灭弧室上向外晃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