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276发布日期:2019-02-19 19:1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电器产品数量繁多,一般家庭的固定式插座往往不能满足家用电器的需求。排插是人们家庭常常用到的电力电力配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插座不足的问题。排插的优点是插座数量多,可以随时随地移动位置,使用方便,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排插的安全性问题是排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排插居家使用中,很多情况是放置在地面,大人使用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大人疏于看护的时候,小孩有可能出于好奇把排插当成玩具把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小孩手持尖细金属件(如钥匙)时发生触电安全的概率极大。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安全排插,但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插本体1、插头2和安全电路板3,安全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排插本体1内并于所述插头2电连接,所述安全电路板3上设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若干个开关;所述排插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插座,每个插座包括插座孔11、移动压块111、插座铜片12和一个所述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该插座触点插座铜片12的通电;插座铜片12内设在插座孔11内并与所述安全电路板3上的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移动压块111包括顶柱112和复位弹簧,所述顶柱112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所述移动压块111可以上下移动,设有原始位和工作位,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原始位和工作位的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为按钮开关31。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插本体1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显示各触点插座铜片12的通电情况,在触点插座铜片12带电时该触点的指示灯亮。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插本体1背面设有电线收卷凹孔,用于将插头2的电线收卷,节省排插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插本体1上还设有总按钮开关,用于打开或断开排插的电源,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电路板上开关控制相应插座内插座铜片的通电,在电器插头完全插入时插座铜片才通电,极大地保证了排插的安全性,避免了误触插座铜片引发的触点安全事故,特别是儿童误触插座铜片引发的触电事故;排插的通电情况通过指示灯指示,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知道排插的使用情况和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包括排插本体1、插头2和安全电路板3,安全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排插本体1内并于所述插头2电连接,所述安全电路板3上设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若干个按钮开关31;所述排插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插座,每个插座包括插座孔11、移动压块111、插座铜片12和一个按钮开关31,所述按钮开关31用于控制该插座触点插座铜片12的通电;插座铜片12内设在插座孔11内并与所述安全电路板3上的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移动压块111包括顶柱112和复位弹簧,所述顶柱112与所述按钮开关31位置对应,所述移动压块111可以上下移动,设有原始位和工作位,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原始位和工作位的转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使用时,通过插头2插入有电插座取电,安全电路板3接通可以取电,但此时插座内所述插座铜片12并未接通电源,即每个插座在其按钮开关31未接通时不带电;只有在需要使用电器把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并下压所述移动压块111使其处于工作位,即所述移动压块111陷入所述排插本体1内,所述顶柱112下压所述按钮开关31使其接通,该插座才可接通取电,电器可以常常工作,此时由于其他插座的按钮开关31不接通,即对应插座孔11内插座铜片12不接通电源,不可取电。本实施例的压块式安全电子排插极大地保证了排插的安全性,避免了误触插座铜片12引发的触点安全事故。所述移动压块111的复位可以在拔出电器插头后再次下压所述移动压块111,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使其复位,其结构和原理与一般的复位按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排插本体1设有指示灯13,用于显示各触点插座铜片12的通电情况,在触点插座铜片12带电时该触点的指示灯亮。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插本体1背面设有电线收卷凹孔,用于将插头2的电线收卷,节省排插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插本体1上还设有总按钮开关4,用于打开或断开排插的电源,减少能耗。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