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664发布日期:2018-08-08 00:03阅读:16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绕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包机。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生产行业,往往涉及到在缆芯外缠绕绕包带的工艺,绕包带如云母带、聚酯薄膜带、铝箔带、棉纸带等,根据绕包带的不同性质和工艺要求而起到屏蔽、绝缘或阻燃的作用。

前述的绕包带通常加工成盘状的构造,当一盘绕包带用完或称用尽后需要停机换盘,已有技术通常将多个绕包带盘套置在固定于绕包机的机架上的套盘管上,套盘管是中空的,以便导体从其管腔中经过,并且在对应于套盘管的位置枢轴设置一枚叠盘板,以便供绕包带盘搁置。当处于绕包状态的绕包带盘用尽后,便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先前存储于叠盘板上的并且处于最下部的一盘绕包带投入使用,如此以接力方式直至所有的绕包带盘用尽。由于通常在叠盘板上并且套置于套盘管上的绕包带盘的数量多达十几乃至数十个,因此当要启用最下面的一个绕包带盘时,需要由工人将位于最底部的一个绕包带盘上方的所有绕包带盘向上抬起,并且将叠盘板转过一个角度,以便使最底部的一个绕包带盘移到绕包机上,再将叠盘板返回,使先前处于抬空状态的绕包带盘返回到叠盘板上。这种作业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两处欠缺:首先,由于在取用最下面的一个绕包带盘时,需要将其它所有绕包带盘抬离叠盘板,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影响换盘效率;其次,换盘时需要两名作业人员配合作业,增加了人员配置要求,占用了工时,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包机,可快速换盘,便捷省力,仅由一名作业人员即可完成,节约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绕包机,包括依次连接线缆的放线装置、绕线装置和收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壳体、导轮、绕线转盘、换盘装置和牵引轮;导轮、绕线转盘、换盘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壳体内部,牵引轮设置于壳体上方的一侧,换盘装置包括以悬臂状态连接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套盘管和枢轴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的与套盘管相配合的用于存取备用的包带盘的存取装置;存取装置包括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存带托盘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取带板,存带托盘设置于取带板的下侧,存带托盘与取带板在纵向的最小间距大于一个包带盘的厚度;存带托盘的侧缘部位延伸有一个下回转臂,该下回转臂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下回转臂可沿壳体上下移动,存带托盘固定在下回转臂上,存带托盘上开设有套盘管槽,该套盘管槽与套盘管相配合;取带板的侧缘部位延伸有一个上回转臂,该上回转臂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取带板固定在上回转臂上。

优选地,壳体上设有与下回转臂配合的轴套,下回转臂包括可在轴套内旋转的纵臂和垂直连接纵臂顶端的横臂,存带托盘固定于横臂上,轴套上方可拆卸地设置有中空的限位块,限位块套设于纵臂上。

优选地,限位块为设有一轴向缺口的中空圆柱体,轴向缺口由限位块的顶端延伸至限位块的底端,轴向缺口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纵臂的直径。

优选地,限位块为设有一轴向缺口的中空圆柱体,轴向缺口由限位块的顶端延伸至限位块的底端,轴向缺口的宽度略小于纵臂的直径,轴向缺口的侧壁上设有一层弹性橡胶层。

优选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一个包带盘的厚度。

优选地,取带板靠近套盘管的一侧设有楔形的板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存带托盘和取带板,可通过转动和上下移动存带托盘,以及转动取带板,轻松地将最下面的包带盘取下,再放置于绕线转盘上,操作便捷,节省时间;仅需一名作业人员即可完成换盘工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左右对称的取带板可平衡对包带盘的托力,增加包带盘放置的稳定性,延长了取带板的使用寿命。轴套上设置的限位块,可快速地上下移动存带托盘,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调节存带托盘和取带板的相对位置,节省了换盘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存取装置准备换盘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存取装置换盘中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位块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放线装置;2.绕线装置;21.壳体;22.导轮;23.绕线转盘;24.换盘装置;241.套盘管;25.牵引轮;3.收线装置;4.存带托盘;41.套盘管槽;5.取带板;51.板刃;6.下回转臂;61.纵臂;62.横臂;7.上回转臂;8.轴套;9.限位块;91.轴向缺口;92.弹性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绕包机,包括依次连接线缆的放线装置1、绕线装置2和收线装置3,绕线装置2包括壳体21、导轮22、绕线转盘23、换盘装置24和牵引轮25;导轮22、绕线转盘23、换盘装置24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壳体21内部,牵引轮25设置于壳体21上方的一侧,换盘装置24包括以悬臂状态连接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套盘管241和枢轴设置在壳体21的侧壁上的与套盘管241相配合的用于存取备用的包带盘的存取装置;存取装置包括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存带托盘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取带板5,存带托盘4设置于取带板5的下侧,存带托盘4与取带板5在纵向的最小间距大于一个包带盘的厚度;存带托盘4的侧缘部位延伸有一个下回转臂6,该下回转臂6枢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一侧,下回转臂6可沿壳体21上下移动,存带托盘4固定在下回转臂6上,存带托盘4上开设有套盘管槽41,该套盘管槽41与套盘管241相配合;取带板5的侧缘部位延伸有一上回转臂7,该上回转臂7枢轴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一侧,取带板5固定在上回转臂7上。

工作原理为:调整下回转臂6的纵向位置,使取带板5对齐最下方的包带盘顶部,当处于绕线转盘23上的包带盘趋于用尽之前,由作业人员推着两个取带板5朝着套盘管241的方向旋转,从倒数第二个包带盘的底部插入,直至两个取带板5进入倒数第二个包带盘的底部中间位置,使最下方的包带盘由存带托盘4托住,其他的包带盘全部临时由两个取带板5托住,再向下移动存带托盘4;当处于绕线转盘23上的包带盘用尽时,作业人员先停机,然后朝着远离套盘管241的方向转动存带托盘4,使存带托盘4上的包带盘降落于绕线转盘23上,然后朝着套盘管241的方向转动存带托盘4,朝着远离套盘管241的方向转动取带板5,使取带板5上的包带盘重新放置于存带托盘4上,完成换盘作业,此过程仅需一名作业人员即可完成,并且省时省力。左右对称地设置的两个取带板5,可相对平衡地托取包带盘,避免一侧受力过大,延长取带板5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壳体21上设有与下回转臂6配合的轴套8,下回转臂6包括可在轴套8内旋转的纵臂61和垂直连接纵臂61顶端的横臂62,存带托盘4固定于横臂62上,轴套8上方可拆卸地设置有中空的限位块9,限位块9套设于纵臂61上。作业人员换盘时,稍微顶起横臂62,取下限位块9,从而降下存带托盘4;作业人员完成换盘后,将限位块9放置于纵臂61的枢轴上方,抬起存带托盘4,接住取带板5上的包带盘;限位块9使存带托盘4与取带板5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相对距离,取盘与存盘时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调节存带托盘4和取带板5的相对位置,节省了换盘时间。

作为限位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限位块9为设有一轴向缺口91的中空圆柱体,轴向缺口91由限位块9的顶端延伸至限位块9的底端,轴向缺口9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纵臂61的直径。设置轴向缺口91用于将限位块9安装于纵臂61上或者从纵臂61上拆卸下来。

作为限位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限位块9为设有一轴向缺口91的中空圆柱体,轴向缺口91由限位块9的顶端延伸至限位块9的底端,轴向缺口91的宽度略小于纵臂61的直径,轴向缺口91的侧壁上设有一层弹性橡胶层92。轴向缺口91的宽度略小于纵臂61的直径,避免限位块9由纵臂61上滑落,安装时使弹性橡胶层92挤压纵臂61,从而将限位块9卡装于纵臂61上,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块9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地,限位块9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一个包带盘的厚度,使存带托盘有一个较大的下降行程,可更加方便地取放包带盘。

优选地,取带板5靠近套盘管241的一侧设有楔形的板刃51,便于将取带板5快速插入两个包带盘之间的缝隙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