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开关防撞击复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6516发布日期:2018-07-31 22:4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压开关防撞击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复位结构工作时,一般是勾簧由从初始位置最低点从一侧上升至最高点,然后回落停留在中间点,实现档位的锁止;然后勾簧再从中间点上升至最高点,并从另一侧回落至初始位置最低点,实现档位的复位。但在复位这一过程中,勾簧从中间点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通常就容易出现勾簧与轨迹顶部发生撞击,从而产生异响或是无法复位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开关防撞击复位结构,解决现有复位结构易出现钩簧与轨迹顶部发生撞击,产生异响或无法复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开关防撞击复位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钩簧,按钮,随按钮一起运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钩簧配合的复位轨迹;所述复位轨迹为环形结构,在复位轨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锁止凸台,复位轨迹位于锁止凸台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凸起;所述复位轨迹共分为8段,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初始轨迹段,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轨迹段、第二过渡轨迹段、第三过渡轨迹段、锁止轨迹段,第四过渡轨迹段、第五过渡轨迹段和回程轨迹段,回程轨迹段与初始轨迹段对接;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与第三过渡轨迹段间、第三过渡轨迹段与锁止轨迹段间台阶过渡,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高于第三过渡轨迹段,第三过渡轨迹段高于锁止轨迹段,所述顶部凸起位于第三过渡轨迹段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高于初始轨迹段,所述第一过渡轨迹段为高度从初始轨迹段向第二过渡轨迹段平顺过渡的斜面结构。

为实现锁止,所述锁止凸台位于锁止轨迹段的底部设置有锁止沟,所述锁止轨迹段为靠近第三过渡轨迹段的一侧低,靠近第四过渡轨迹段的一侧高的斜面结构,所述锁止轨迹段高于第四过渡轨迹段且两者台阶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回程轨迹段高于初始轨迹段和第四过渡轨迹段,回程轨迹段与初始轨迹段台阶过渡,第四过渡轨迹段与回程轨迹段间通过第五过渡轨迹段平顺过渡。

为保证钩簧压在复位轨迹的一端有一定的活动量,使钩簧一直压在复位轨迹上,所述钩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卡入壳体的安装孔内,还设置有用于压住钩簧的U型卡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轨迹的设计,使钩簧与复位轨迹配合的一端落入锁止轨迹段后,再按压按钮回程时,钩簧由于第三过渡轨迹段d与锁止轨迹段e间的台阶阻挡,使得钩簧不会顶撞顶部凸起,避免发生异响。同时,第二过渡轨迹段c高于第三过渡轨迹段d且台阶过渡,防止钩簧从第三过渡轨迹段d到锁止轨迹段e运动时误退回第二过渡轨迹段c;所述回程轨迹段h高于初始轨迹段a且台阶过渡,防止钩簧从初始位置运动时从回程轨迹段h处向上运动。因此,该复位轨迹设计,使钩簧的运动更加的准确,且平顺性好,可靠性高。所述钩簧的安装结构,能够保证钩簧有一定的自由活动量,符合在有高低面差的复位轨迹上运动的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轨迹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轨迹的面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按压开关防撞击复位结构,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钩簧2,还包括按钮3,随按钮3一起运动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上设置有与钩簧2配合的复位轨迹5。所述钩簧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轴8,安装轴8卡入壳体1的安装孔内,且安装轴8可在安装孔内晃动,即安装孔的孔径大于安装轴8的直径。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压住钩簧2的U型卡簧9,防止安装轴8从安装孔内脱出,同时,也能够保证钩簧的另一端始终压在复位轨迹5上。所述复位轨迹5为环形结构,在复位轨迹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锁止凸台6,复位轨迹5位于锁止凸台6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凸起7。

所述复位轨迹5共分为8段,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初始轨迹段a,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轨迹段b、第二过渡轨迹段c、第三过渡轨迹段d、锁止轨迹段e,第四过渡轨迹段f、第五过渡轨迹段g和回程轨迹段h,回程轨迹段h与初始轨迹段a对接;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c与第三过渡轨迹段d间、第三过渡轨迹段d与锁止轨迹段e间台阶过渡,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c高于第三过渡轨迹段d,第三过渡轨迹段d高于锁止轨迹段e,所述顶部凸起7位于第三过渡轨迹段d上方。所述第二过渡轨迹段c高于初始轨迹段a,所述第一过渡轨迹段b为高度从初始轨迹段a向第二过渡轨迹段c平顺过渡的斜面结构。所述锁止凸台6位于锁止轨迹段e的底部设置有锁止沟61,所述锁止轨迹段e为靠近第三过渡轨迹段d的一侧低,靠近第四过渡轨迹段f的一侧高的斜面结构,所述锁止轨迹段e高于第四过渡轨迹段f且两者台阶过渡。所述回程轨迹段h高于初始轨迹段a和第四过渡轨迹段f,回程轨迹段h与初始轨迹段a台阶过渡,第四过渡轨迹段f与回程轨迹段h间通过第五过渡轨迹段g平顺过渡。

勾簧首先从左侧初始轨迹段a向上运动,经过第一过渡轨迹段b、第二过渡轨迹段c,到达第三过渡轨迹段d,然后回落至锁止轨迹段e的锁沟处,至此,实现勾簧的锁止。第二过渡轨迹段c和第三过渡轨迹段d之间设置高低面差,使得第二过渡轨迹段c比第三过渡轨迹段d高出0.2mm,防止勾簧从第三过渡轨迹段d回落至锁止轨迹段e的锁沟处时误退至第二过渡轨迹段c。初始轨迹段a与回程轨迹段h之间设置高低面差,防止勾簧从初始位置运动时从右侧回程轨迹段h处向上运动。

当勾簧复位时,首先从锁止轨迹段e的锁沟处向上运动,此时在第三过渡轨迹段d与锁止轨迹段e间设置一个台阶限位面,使得该台阶限位面相对于顶部凸起存在一定的提前角度,这样,勾簧向上运动时则会沿着限位面滑动至第四过渡轨迹段f,并通过第五过渡轨迹段g和回程轨迹段h回到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