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环绕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50167发布日期:2018-10-26 17:30阅读:2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环绕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环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组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中不可避免地经常使用电磁组件,因此,其制造质量的优劣与该电子产品的实用寿命及质量息息相关。

磁环感应线圈在电磁组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绕线机一般是包括放线器、送线机构、绕线机构、送料机构和料斗,送线机构将漆包线由放线器送到绕线机构,磁环放入可以振动的料斗内并由送料机构送入绕线机构的卷绕工作位置,然后由绕线机构将漆包线卷绕到磁环上,但是现有的磁环绕线机整体结构布局不合理,机台占地面积大,绕线效率不高,绕心质量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磁环绕线机整体结构布局不合理,机台占地面积大,绕线效率低,绕线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环绕线设备,其包括:机架、操作面板、电控柜以及特性机构,所述特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进线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送线机构、绕线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夹持机构、上料机构、剪线机构;

进线机构:所述进线机构包括储线器、进线定位机构、压线机构、盖板二和底座二,所述进线定位机构和所述压线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二上;

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下送线轮、上送线轮、从动轮四、传动轴九、送线底座和送线盖板,所述传动轴九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四,另一端固连所述下送线轮,并安装在所述送线底座上,所述上送线轮安装在所述送线盖板上,所述下送线轮与所述上送线轮共同驱动导线进入所述绕线机构;

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导引导线机构、驱动导线机构、左板、右板、绕线支撑座一、绕线支撑座二和绕线底座,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构成所述绕线机构中部环形绕线工作区域,所述导引导线机构引导导线穿过磁环,所述驱动导线机构驱动导线在所述环形绕线工作区域内做环形运动;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共同构成绕线工作时的磁环容纳空间;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磁环振动筛、送料侧板、振动筛出料轨道、传感器、推磁环机构、垫块、调整块、上料底座,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入料端与磁环振动筛出口相连通,出料端与推磁环机构工作端相接,所述传感器布置于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出料端;

剪线机构:所述剪线机构包括气缸滑台、滑块二、压块、剪线针、斜杆和剪线气缸,所述滑块二安装在所述气缸滑台上,所述剪线气缸固连在所述滑块二上,所述剪线气缸经由所述斜杆与所述剪线针连接,并驱动所述剪线针执行剪线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线器包括储线器底座和储线筒,所述进线定位机构包括上固定圆柱、下固定圆柱和定位块,所述下固定圆柱与所述底座二连接,所述上固定圆柱与所述盖板二连接,所述上固定圆柱和所位述下固定圆柱中间固连所述定块,所述定位块中心有进线细孔;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轮一、从动轴一、压线轮二、压线轮三、压线轮四,传动轴五、传动轴五侧盖、上压板一、下压板一、上压板二和下压板二,所述上压板一上设有环形凹槽一,所述下压板一上设有环形凹槽二,所述下压板二上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压线轮一固定在所述从动轴一上,所述压线轮二、所述压线轮三和所述压线轮四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五上,所述传动轴五外侧设有所述传动轴五侧盖,导线经由所述进线细孔、所述方形凹槽、所述压线轮一、所述压线轮二和所述环形凹槽一、所述环形凹槽二构成的环形凹槽,并由所述压线轮二驱动,进入所述送线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引导线机构包括导引机构一和导引机构二,所述驱动导线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一和驱动机构二,所述左板包括左上板和左下板,所述右板包括右上板一,右下板一和右上板二,右下板二;所述导引机构一包括气缸一、连接杆一、引导槽一和导引针一,所述导引机构二包括气缸二、连接杆二、引导槽二和导引针二;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从动轮一、传动轴七、主动锥轮一、从动锥轮一和从动锥轮轴一,所述驱动机构二包括从动轮二、转动轴八、主动锥轮二、从动锥轮二和从动锥轮轴二;所述左下板、所述右下板一和所述右下板二分别有l形槽一、l形槽二、l形槽三。

更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七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一,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锥轮一,并安装在所述绕线底座上,所述传动轴八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二,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锥轮二,并安装在所述绕线底座上,所述从动锥轮一固定在所述从动锥轮轴一一端,且所述从动锥轮轴一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撑座一上,所述从动锥轮二固定在所述从动锥轮轴二一端,且所述从动锥轮轴二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撑座二上,所述主动锥轮一与所述从动锥轮一、所述主动锥轮二与所述从动锥轮二分组啮合驱动导线在所述l形槽一、l形槽二、l形槽三内做环形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主动铜轮、从动铜轮、前带齿滚轮、后带齿滚轮、定位底座和定位盖板,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三、连接杆、连接头、活动块、主动轮四、从动轮三和驱动压轮;所述主动铜轮驱动所述从动铜轮转动,所述从动铜轮驱动所述前带齿滚轮和所述后带齿滚轮转动,所述前带齿滚轮和所述后带齿滚轮共同构成磁环放置空间;所述活动块经由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气缸三连接,并由所述气缸三驱动做上下圆弧运动;所述主动轮四驱动所述从动轮三转动,所述从动轮三驱动所述驱动压轮转动,且所述主动轮四、所述从动轮三和所述驱动压轮均固定在所述活动块上。

优选地,所述推磁环机构包括气缸四、气缸四安装座、滑块一和推针,所述气缸四安装在所述气缸四安装座上,所述推针经由所述滑块一与所述气缸四连接并由所述气缸四驱动做往返运动;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位于所述送料侧板内并沿所述送料侧板上边缘处,所述推磁环机构经由所述垫块固定在所述上料底座上,所述调整块用于调整所述垫块在所述上料底座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驱动电机一、电机支架一、联轴器一和联轴器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光轴支架一、锥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轴一、侧板、盖板一、底座一和光轴支架二,所述传动轴一安装在所述光轴支架一和所述光轴支架二上,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一经由所述联轴器一与所述传动轴一连接,再经由所述联轴器二与所述传动轴五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一上。

更优选地,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锥齿轮三、锥齿轮四、锥齿轮五、支撑座一、支撑座二、支撑座三、主动轮一、主动轮二、传动轴二、转动轴三和传动轴四,所述锥齿轮一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一上,所述锥齿轮二和所述锥齿轮三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二上,所述锥齿轮四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三上,所述锥齿轮五安装在所述传动轴四上,其中所述传动轴二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一上,所述传动轴三另一端固连有所述主动轮一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二上,所述传动轴四另一端固连有所述主动轮二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三上,所述主动轮一经由所述传动带一驱动所述从动轮一,所述主动轮二经由所述传动带二驱动所述从动轮二。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伺服驱动电机二、电机支架二和联轴器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六和主动轮三,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二经由所述联轴器三与所述传动轴六一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二上,所述传动轴六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轮三,所说主动轮三经由所述传动带三驱动所述从动轮四。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伺服电机三、动力轮、上驱动轮、下驱动轮和箱体,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上万向节一、下万向节一、上传动轴、下传送轴、上万向节二和下万向节二,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三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轮固连,并经由所述动力轮驱动所述上驱动轮和所述下驱动轮,所述上驱动轮经由所述上万向节一、上传动轴、上万向节二与所述主动轮四连接,所述下驱动轮经由所述下万向节一、下传动轴、下万向节二与所述主动铜轮连接。

一种基于磁环绕线设备的磁环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设备无隐患,人工操作控制面板的启动按钮,磁环振动筛将磁环至振动筛出料轨道,此处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到磁环,反馈信号给气缸四,气缸四动作向前推动滑块,此时推针向前推动到指定位置;

2)导线从进线机构进入,经送线机构输送到绕线机构中由左板和右板组成的内圆,人工将导线穿入磁环内圈,并且沿着该内圆的两对锥轮中间接触位置环绕内圆,气缸三向上推动,通过气缸三轴端的连接杆和连接头驱动活动块,在活动块前端安装的驱动压轮随之抬起,该位置是驱动压轮的初始状态,当气缸四作动向前推动滑块一,此时推块向前推动磁环到指定位置,该处布置传感器感应到磁环,反馈信号给气缸三,气缸三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活动块向下运动,驱动压轮随之下压并且接触到磁环,伺服驱动电机三启动,随之驱动驱动压轮转动、前带齿轮和后带齿轮转动,磁环在前带齿轮、后带齿轮和驱动压轮之间转动,伺服l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启动,驱动进线机构、送线机构和绕线机构工作,使得导线不断在左板和右板组成的内圆运动,磁环的绕线圈数通过伺服电机一转动的次数进行计数,当转动到一定次数之后,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停止;

3)气缸三活塞杆向上移动指定行程,活动块向上运动,驱动压轮随之上行并且离开磁环,气缸滑台的滑块向上运动,固定在滑块上的压块随之对磁环压紧,绕线穿过剪线机构的小孔,气缸随之上行,端部固定的剪线针对绕在磁环末端的尾线进行切断,取下磁环,各机构复位,人工检查绕线之后的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绕线设备整体结构布局合理、紧凑,机台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小;磁环绕线效率提高,绕线质量提高。

其一,根据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可明晰的认识到,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布局合理、紧凑,传动系统路线及结构设计较现有技术有较大的优化,使得整台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机进一步减小,充分提高了工厂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方便工人进行辅助性操作。

其二,根据实施例1可知,得益于本发明优化设计的结构布局和传动系统路线及结构,本发明的磁环绕线效率相较于现有技术有较大提升,磁环绕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磁环s绕线设备的特性机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部分特性机构右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部分特性机构左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部分特性机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一驱动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一驱动机构剖视图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一传动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一传动机构右侧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一传动机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进线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进线机构右侧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进线机构上环形凹槽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进线机构上方形凹槽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二驱动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二传动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送线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绕线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绕线机构右侧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绕线机构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三驱动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三驱动机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三驱动机构e-e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三传动机构右侧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第三传动机构俯视图。

图26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夹持机构左侧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夹持机构右侧面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夹持机构俯视图。

图29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夹持机构g-g剖视图。

图30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上料机构右视图。

图31是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剪线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驱动机构11、伺服驱动电机一12、电机支架一

13、联轴器一14、联轴器二2、第一传动机构

21、光轴支架一24、锥齿轮传动机构241、锥齿轮一

242、锥齿轮二243、锥齿轮三244、锥齿轮四

245、锥齿轮五246、支撑座一247、支撑座二

248、支撑座八249、主动轮一24-10、主动轮二

24-11、传动轴二24-12、传动轴三24-13、传动轴四

23、传动轴一25、侧板26、盖板一

27、底座一28、传动带一29、传动带二

22、光轴支架二3、进线机构31、储线器

311、储线器底座312、储线筒32、进线定位机构

321、上固定圆柱322、下固定圆柱323、定位块

3231、进线细孔33、压线机构331、压线轮一

332、从动轴一333、压线轮二334、压线轮三

335、压线轮四336、传动轴五337传动轴五侧盖

338、上压板一3381、环形凹槽一339、下压板一

3391、环形凹槽二33-10、上压板二33-11、下压板二

33-11-1、方形凹槽34、底座二35、盖板二

4、第二驱动机构41、伺服驱动电机二42、电机支架二

43、联轴器三5、第二传动机构51、传动轴六

52、主动轮三53、传动带三6、送线机构

61、下送线轮62、上送线轮63、从动轮四

64、传动轴九65、送线底座66、送线盖板

7、绕线机构71、导引导线机构711、导引机构一

7111、气缸一7112、连接杆一7113、引导槽一

7114、导引针一712、导引机构二7121、气缸二

7122、连接杆二7123、引导槽二7124、导引针二

72、驱动导线机构721、驱动机构一7211、从动轮一

7212、传动轴七7213、主动锥轮一7214、从动锥轮一

7215、从动锥轮轴一722、驱动机构二7221、从动轮二

7222、传动轴八7223、主动锥轮二7224、从动锥轮二

7225、从动锥轮轴二73、左板731、左上板

732、左下板7321、l形槽一74、右板

741、右上板一742、右下板一7421、l形槽二

743、右上板二744、右下板二7442、l形槽三

75、绕线底座76、绕线支撑座一77、绕线支撑座二

8、第三驱动机构81、箱体82、伺服驱动电机三

83、动力轮84、上驱动轮85、下驱动轮

9、第三传动机构91、上万向节一92、下万向节一

93、上传动轴94、下传动轴95、上万向节二

96、下万向节二10、夹持机构10-1、定位机构

10-1-1、主动铜轮10-1-2、从动铜轮10-1-3、前带齿滚轮

10-1-4、后带齿滚轮10-1-5、定位底座10-1-6、定位盖板

10-2、压紧机构10-2-1、气缸三10-2-2、连接杆

10-2-3、连接头10-2-4、活动块10-2-5、主动轮四

10-2-6、从动轮三10-2-7、驱动压轮11、上料机构

11-1、磁环振动筛11-2、送料侧板11-3、振动筛出料轨道

11-4、传感器11-5、推磁环机构11-5-1、气缸四

11-5-2、气缸四安装座11-5-3、滑块一11-5-4、推针

11-6、垫块11-7、调整块11-8、上料底座

12、剪线机构12-1、气缸滑台12-2、滑块二

12-3、压块12-4、剪线针12-5、斜杆

12-6、剪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明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见说明书附图,可完整、清晰的阐述本发明一种磁环绕线设备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其中,在附图6至10中:

本发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一传动机构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包括伺服驱动电机一11、电机支架一12、联轴器一13和联轴器二14,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包括光轴支架一21、锥齿轮传动机构24、传动轴一23、侧板25、盖板一26、底座一27、传动带一28、传动带二29和光轴支架二22,所述传动轴一23安装在所述光轴支架一21和所述光轴支架二22上,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一11经由所述联轴器一13与所述传动轴一23连接,再经由所述联轴器二14与所述传动轴五336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一12上。

进一步地,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24包括锥齿轮一241、锥齿轮二242、锥齿轮三243、锥齿轮四244、锥齿轮五245、支撑座一246、支撑座二247、支撑座三248、主动轮一249、主动轮二24-10、传动轴二24-11、转动轴三24-12和传动轴四24-13,所述锥齿轮一241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一23上,所述锥齿轮二242和所述锥齿轮三243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二24-11上,所述锥齿轮四244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三24-12上,所述锥齿轮五245安装在所述传动轴四24-13上,其中所述传动轴二24-1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一246上,所述传动轴三24-12另一端固连有所述主动轮一249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二247上,所述传动轴四24-13另一端固连有所述主动轮二24-10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三248上,所述主动轮一249经由所述传动带一28驱动所述从动轮一7211,所述主动轮二24-10经由所述传动带二29驱动所述从动轮二7221。

工作时,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一11启动并运转,通过所述联轴器一1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传动轴一23,再通过所述联轴器二14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传动轴五336;其中,所述传动轴一23通过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24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传动轴三24-12和所述传动轴四24-13,并分别通过所述主动轮一249、传动带一28和主动轮二24-10、传动带二29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轮一7211和所述从动轮二7221。

其中,在附图12至14中:

本发明还包括进线机构3,所述进线机构3包括储线器31、进线定位机构32、压线机构33、盖板二34和底座二35,所述进线定位机构32和所述压线机构33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二35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线器31包括储线器底座311和储线筒312,所述进线定位机构32包括上固定圆柱321、下固定圆柱322和定位块323,所述下固定圆柱322与所述底座二34连接,所述上固定圆柱321与所述盖板二35连接,所述上固定圆柱321和所位述下固定圆柱322中间固连所述定位块323,所述定位块323中心有进线细孔3231;所述压线机构33包括压线轮一331、从动轴一332、压线轮二333、压线轮三334、压线轮四335,传动轴五336、传动轴五侧盖337、上压板一338、下压板一339、上压板二33-10和下压板二33-11,所述上压板一338上设有环形凹槽一2281,所述下压板一229上设有环形凹槽二3391,所述下压板二33-11上设有方形凹槽33-11-1;所述压线轮一331固定在所述从动轴一332上,所述压线轮二333、所述压线轮三334和所述压线轮四335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五336上,所述传动轴五336外侧设有所述传动轴五侧盖337,导线经由所述进线细孔3231、所述方形凹槽33-11-1、所述压线轮一331、所述压线轮二333和所述环形凹槽一3381、所述环形凹槽二3391构成的环形凹槽,并由所述压线轮二333驱动,进入所述送线机构6。

工作时,动力经由所述传动轴五336进入所述进线机构3,并通过所述压线轮二333驱动导线自所述储线筒312进入所述压线机构33并送入到所述送线机构6中,其中导线通过的路线为进线细孔3231,方形凹槽33-11-1,压线轮一331,压线轮二333,环形凹槽一3381和环形凹槽二3391。

其中,在附图15和16中:

本发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和第二传动机构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驱动电机二41、电机支架二42和联轴器三43,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轴六51、主动轮三52和传动带三53,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二41经由所述联轴器三43与所述传动轴六51一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二42上,所述传动轴六51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轮三52,所述主动轮三52经由所述传动带三53驱动所述从动轮四63。

工作时,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二41启动并运转,通过所述联轴器三43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六51,所述传动轴六51通过主动轮三52、传动带三5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从动轮四63。

其中,在附图17中:

本发明还包括送线机构6,所述送线机构6包括下送线轮61、上送线轮62、从动轮四63、传动轴九64、送线底座65和送线盖板66,所述传动轴九64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四63,另一端固连所述下送线轮61,并安装在所述送线底座65上,所述上送线轮62安装在所述送线盖板66上,所述下送线轮61与所述上送线62轮共同驱动导线进入所述绕线机构7。

工作时,动力经由从动轮四63和传动轴九64进入送线机构6,并通过所述下送线轮61和所述上送线轮62驱动导线自所述送线机构6进入所述绕线机构7,其中所述下送线轮61位主动驱动轮,所述上送线轮62位从动驱动轮。

其中,在附图18至20中:

本发明还包括绕线机构7,所述绕线机构7包括导引导线机构71、驱动导线机构72、左板73、右板74、绕线支撑座一76、绕线支撑座二77和绕线底座75,所述左板73和所述右板74构成所述绕线机构7中部环形绕线工作区域,所述导引导线机构71引导导线穿过磁环,所述驱动导线机构72驱动导线在所述环形绕线工作区域内做环形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导线机构71包括导引机构一711和导引机构二712,所述驱动导线机构72包括驱动机构一721和驱动机构二722,所述左板73包括左上板731和左下板732,所述右板74包括右上板一741,右下板一742和右上板二743,右下板二744;所述导引机构一711包括气缸一7111、连接杆一7112、引导槽一7113和导引针一7114,所述导引机构二712包括气缸二7121)、连接杆二7122、引导槽二7123和导引针二7124;所述驱动机构一721包括从动轮一7211、传动轴七7112、主动锥轮一7213、从动锥轮一7214和从动锥轮轴一7215,所述驱动机构二722包括从动轮二7221、转动轴八7222、主动锥轮二7223、从动锥轮二7224和从动锥轮轴二7225;所述左下板732、所述右下板一742和所述右下板二744分别有l形槽一7321、l形槽二7421、l形槽三7422。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七7212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一7211,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锥轮一7214,并安装在所述绕线底座75上,所述传动轴八7222一端固连所述从动轮二7221,另一端固连所述主动锥轮二7223,并安装在所述绕线底座75上,所述从动锥轮一7214固定在所述从动锥轮轴一7215一端,且所述从动锥轮轴一7215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撑座一76上,所述从动锥轮二7224固定在所述从动锥轮轴二7225一端,且所述从动锥轮轴二7225安装在所述绕线支撑座二77上,所述主动锥轮一7213与所述从动锥轮一721、所述主动锥轮二7223与所述从动锥轮二7224分组啮合驱动导线在所述l形槽一7321、l形槽二7421、l形槽三7422内做环形运动。

工作时,动力经由所述从动轮一7211、所述传动轴七7212和所述从动轮7221、所述传动轴八7222进入所述绕线机构7,并通过所述主动锥轮一7213、所述从动锥轮一7214和所述主动锥轮二7223和所述从动锥轮二7224驱动导线在所述环形绕线工作区内运动;所述引导槽一、所述导引针一和所述引导槽二、所述导引针二分别在所述气缸一和所述气缸二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将导线卷绕到磁环上。

其中,在附21和25中:

本发明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8和第三传动机构9,所述第三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伺服电机三82、动力轮83、上驱动轮84、下驱动轮85和箱体81,所述第三传动机构9包括上万向节一91、下万向节一92、上传动轴93、下传送轴94、上万向节二95和下万向节二96,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三82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轮83固连,并经由所述动力轮83驱动所述上驱动轮84和所述下驱动轮85,所述上驱动轮84经由所述上万向节一91、上传动轴93、上万向节二95与所述主动轮四10-2-6连接,所述下驱动轮85经由所述下万向节一92、下传动轴94、下万向节二96与所述主动铜轮10-1-1连接。

工作时,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三启动并运行,一路动力通过所述动力轮83、所述上驱动轮84、所述上万向节一91、所述上传动轴93、所述上万向节二95传递给所述主动轮四10-2-6,另一路动力通过所述动力轮83、所述下万向节一92、所述下传动轴94、所述下万向节二96传递给所述主动铜轮10-1-1。

其中,在附图26至29中:

本发明还包括夹持机构10,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定位机构10-1和压紧机构10-2,所述定位机构10-1和所述压紧机构10-2共同构成绕线工作时的磁环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10-1包括主动铜轮10-1-1、从动铜轮10-1-2、前带齿滚轮10-1-3、后带齿滚轮10-1-4、定位底座10-1-5和定位盖板10-1-6,所述压紧机构10-2包括气缸三10-2-1、连接杆10-2-2、连接头10-2-3、活动块10-2-4、主动轮四10-2-5、从动轮三10-2-6和驱动压轮10-2-7;所述主动铜轮10-1-1驱动所述从动铜轮10-1-2转动,所述从动铜轮10-1-2驱动所述前带齿滚轮10-1-3和所述后带齿滚轮10-1-4转动,所述前带齿滚轮10-1-3和所述后带齿滚轮10-1-4共同构成磁环放置空间;所述活动块10-2-4经由所述连接头10-2-3和所述连接杆10-2-2与所述气缸三10-2-1连接,并由所述气缸三10-2-1驱动做上下圆弧运动;所述主动轮四10-2-5驱动所述从动轮三10-2-6转动,所述从动轮三10-2-6驱动所述驱动压轮10-2-7转动,且所述主动轮四10-2-5、所述从动轮三10-2-6和所述驱动压轮10-2-7均固定在所述活动块10-2-4上。

工作时,一路动力经由所述主动轮四10-2-5进入所述压紧机构10-2,并通过所述从动轮三10-2-6传递到所述驱动压轮10-2-7;另一路动力经由所述主动铜轮10-1-1进入所述定位机构10-1,并通过所述从动铜轮10-1-2传递到所述前带齿滚轮10-1-3和所述后带齿滚轮10-1-4;其中,所述桥带齿滚轮10-1-3、所述后带齿滚轮10-1-4和所述驱动压轮10-2-7共同驱动磁环在所述磁环容纳空间内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三10-2-1通过所述连接杆10-2-2和所述连接头10-2-3驱动作数活动块做上下圆弧运动,其中,当前一个磁环绕线完成后,所述气缸三10-2-1驱动所述活动块10-2-2并带动所述驱动压轮10-2-7向上脱离磁环,磁环落料;当后一个待绕线磁环进入所述定位机构10-1的定位位置后,气缸三10-2-1驱动所述活动块10-2-2并带动所述驱动压轮10-2-7向下运动并紧贴合磁环。

其中,在附图30中:

本发明还包括上料机构11,所述上料机构11包括磁环振动筛11-1、送料侧板11-2、振动筛出料轨道11-3、传感器11-4、推磁环机构(11-5、垫块11-6、调整块11-7、上料底座11-8,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3入料端与磁环振动筛11-1出口相连通,出料端与推磁环机构11-5工作端相接,所述传感器11-4布置于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3出料端。

进一步地,所述推磁环机构11-5包括气缸四11-5-1、气缸四安装座11-5-2、滑块一11-5-3和推针11-5-4,所述气缸四11-5-1安装在所述气缸四安装座11-5-2上,所述推针11-5-4经由所述滑块一11-5-3与所述气缸四11-5-1连接并由所述气缸四11-5-1驱动做往返运动;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1位于所述送料侧板11-2内并沿所述送料侧板11-2上边缘处,所述推磁环机构11-5经由所述垫块11-6固定在所述上料底座11-8上,所述调整块11-8用于调整所述垫块11-7在所述上料底座11-8上的位置。

工作时,所述磁环振动筛11-1利用振动将磁环一个一个送入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3入料端,磁环经由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3到达所述振动筛出料轨道11-3出料端,传感器11-4检测到前一磁环已下线后反馈信号给所述气缸四11-5-1,所述气缸四11-5-1作动并通过所述推针11-5-4将后一磁环推到绕线位置。

其中,在附图31中:

本发明还包括剪线机构12,所述剪线机构12包括气缸滑台12-1、滑块二12-2、压块12-3、剪线针12-4、斜杆12-5和剪线气缸12-6,所述滑块二12-2安装在所述气缸滑台12-1上,所述剪线气缸12-6固连在所述滑块二12-2上,所述剪线气缸12-6经由所述斜杆12-5与所述剪线针12-4连接,并驱动所述剪线针12-4执行剪线动作。

工作时,当前一磁环绕线结束,所述剪线气缸12-6作动并驱动所述剪线针12-4剪断导线。

进一步地,一种基于磁环绕线设备的磁环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设备无隐患,人工操作控制面板的启动按钮,磁环振动筛11-1将磁环至振动筛出料轨道11-3,此处安装有传感器11-4,传感器11-4感应到磁环,反馈信号给气缸四11-5-1,气缸四11-5-1动作向前推动滑块一11-5-3,此时推针11-5-4向前推动到指定位置;

2)导线从进线机构3进入,经送线机构6输送到绕线机构7中由左板73和右板74组成的内圆,人工将导线穿入磁环内圈,并且沿着该内圆的两对锥轮中间接触位置环绕内圆,气缸三10-2-1向上推动,通过气缸三10-2-1轴端的连接杆10-2-2和连接头10-2-3驱动活动块10-2-4,在活动块10-2-4前端安装的驱动压轮10-2-7随之抬起,该位置是驱动压轮10-2-7的初始状态,当气缸四11-5-1作动向前推动滑块一11-5-3,此时推针11-5-4向前推动磁环到指定位置,该处布置传感器11-4感应到磁环,反馈信号给气缸三10-2-1,气缸三10-2-1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活动块10-2-4向下运动,驱动压轮10-2-7随之下压并且接触到磁环,伺服驱动电机三82启动,随之驱动驱动压轮10-2-7转动、前带齿轮10-1-3和后带齿轮10-1-4转动,磁环在前带齿轮10-1-3、后带齿轮10-1-4和驱动压轮10-2-7之间转动,伺服驱动电机一11、驱动电机二41启动,驱动进线机构3、送线机构6和绕线机构7工作,使得导线不断在左板73和右板74组成的内圆运动,磁环的绕线圈数通过伺服电机一11转动的次数进行计数,当转动到一定次数之后,伺服电机一11和伺服电机二41停止;

气缸三10-2-1活塞杆向上移动指定行程,活动块10-2-4向上运动,驱动压轮10-2-7随之上行并且离开磁环,气缸滑台12-1的滑块向上运动,固定在滑块二12-2上的压块12-3随之对磁环压紧,导线穿过剪线机构12的小孔,剪线气缸12-6随之上行,端部固定的剪线针12-4对绕在磁环末端的尾线进行切断,取下磁环,各机构复位,人工检查绕线之后的状态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磁环绕线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磁环绕线机相比,取布置4台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机的面积,可布置本发明的一种磁环绕线设备5台,面积利用率提高25%。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磁环绕线设备,一个工人可看管5台设备,每台设备每小时可加工110个,而现有技术中的磁环绕线机,一个工人只能看管4台设备,每台设备每小时只能加工80个,可知,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人工成本降低20%,加工效率提高37.5%。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性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