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0947发布日期:2018-10-23 22:1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型能源化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铝-空气电池以铝Al为负极、氧气为正极,电解质通常采用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铝摄取空气中的氧气,在电池放电时产生化学反应,铝和氧作用转化为氧化铝。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铝-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可达8100Wh×kg-1,目前,铝-空气电池的实际比能量只达到400Wh×kg-1左右,但即使如此,它的实际比能量也是铅酸电池的8倍、镍氢电池的6倍、锂电池的2.4倍左右。采用铝-空气电池的车辆能够明显提高续驶里程,据介绍,国外在使用铝-空气电池的电动汽车上,有过只更换一次铝电极续驶里程达1600km的记录。而且铝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不污染环境,可以回收循环使用,。铝的原材料丰富,已具有大规模的铝冶炼厂,生产成本较低。铝回收再生方便,回收再生成本也较低。而且可以采用更换铝电极的方法,来解决铝-空气电池充电较慢的问题。

然而,尽管铝空气电池有高的比能量,但比功率较低,充电和放电速度比较缓慢,电压滞后;在强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由于负极铝的自发溶解而容易导致电池的自发放电。此外,从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看,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基本上采用碳材料,或锰氧化物/碳的复合物,但它们对氧还原反应的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电池的放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一种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2)将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与金属盐水溶液混合,并搅拌,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管与金属盐水溶液的质量:体积为500mg:120 mL;金属盐水溶液为浓度为0.01 mol×L-1醋酸镍溶液与浓度为0.01 mol×L-1醋酸钴溶液的混合溶液,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的体积比为1:(0.5~3)。

(3)将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研磨,然后自然蒸发乙醇,加入水,充分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分散液;接着往该分散液中通入氮气,以赶走其中的氧气;然后0oC水浴,加入吡咯,搅拌均匀后,再逐滴加入浓度为20%(wt%)的三氯化铁溶液;最后在缓慢搅拌下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h,得到PPY/M-O/N-CNT颗粒;

(4)在浓度为0.1 mol× L-1的PBS缓冲溶液中,加入上述PPY/M-O/N-CNT颗粒,将所得混合物超声分散后,加入浓度为1.5mg × mL-1的多巴胺溶液,搅拌均匀,接着在搅拌下加入浓度为4.5mg × mL-1的过硫酸铵溶液,之后再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缓慢充分搅拌,过滤,水洗,40oC下真空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PPY/M-O/N-CNT复合物,记为PDA/PPY/M-O/N-CNT;

(5) 将上述PDA/PPY/M-O/N-CNT固体颗粒在氮气气氛下,以4 oC×min-1的升温速度升温到80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中性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4)的PBS缓冲溶液是由等摩尔的磷酸二氢钾与磷酸氢二钾组成的水溶液。、

一种根据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中性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在中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先利用水热法,将镍钴氧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于氮掺杂的碳纳米管上,随后再在其表面用聚吡咯修饰,最后再在表面用聚多巴胺修饰;高温热解后,聚吡咯分解为C-N复合物颗粒,镍钴氧化物部分还原为金属镍钴,它们组成了C-N/NiCo-CNT复合物;而在最外层的聚多巴胺高温热解后形成一层C-N复合物薄膜,覆盖在C-N/NiCo-CNT复合物表面,最终形成高度稳定、电催化活性优异的中性铝-空气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进行有效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通过使用这种高稳定性的催化剂作为中性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通过机械式更换负极铝片,可以实现电池的快速机械式充电的目的。这种新型的中性铝-空气电池在实际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按通常方法,在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中加入碳纳米管,于80oC下回流处理4小时,之后离心分离,用水洗至中性,60oC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酸化碳纳米管;接着,根据改进的现在技术(O.S.G.P. Soares, R.P. Rocha, A.G. Goncalves, et al., Easy method to prepare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by ball milling, CARBON 91 ( 2015 ) 114 –121),将碳纳米管进行掺氮处理:将该酸化碳纳米管与三聚氰胺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放入球磨罐中混合,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在频率为30 Hz下球磨处理3 h后,自然蒸发乙醇,得到的固体颗粒再转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2 oC×min-1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颗粒在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于60oC水浴中搅拌处理1h,然后过滤,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0.5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3)聚吡咯修饰的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PPY/M-O/N-CNT)的制备。

将500mg上述M-O/N-CNT固体与50m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在石英研钵中反复研磨1h;随后自然蒸发乙醇,将得到的固体粉末转入三口烧瓶中,加入2mL水,充分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分散液;接着往该分散液中通入氮气10分钟,以赶走其中的氧气;然后将该三口烧瓶置于0oC的水浴中,再往瓶内加入0.1 mL吡咯,搅拌均匀后,再逐滴加入1mL浓度为20%(wt%)的三氯化铁溶液;最后在缓慢搅拌下继续反应1h,之后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至中性;4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PPY/M-O/N-CNT颗粒。

(4)聚多巴胺修饰PPY/M-O/N-CNT复合物(PDA/PPY/M-O/N-CNT)的制备。

在200mL 浓度为0.1 mol× L-1的PBS缓冲溶液(由等摩尔的磷酸二氢钾与磷酸氢二钾组成的水溶液)中,加入400mg上述PPY/M-O/N-CNT颗粒,将所得混合物超声分散0.5 h后,加入35 mL浓度为1.5mg × mL-1的多巴胺溶液,搅拌均匀,接着在搅拌下加入30mL浓度为4.5mg × mL-1的过硫酸铵溶液,之后再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缓慢搅拌15h,最后过滤,用纯水洗三次,4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聚多巴胺修饰PPY/M-O/N-CNT复合物,记为PDA/PPY/M-O/N-CNT。

(5)PDA/PPY/M-O/N-CNT高温热解。

将上述PDA/PPY/M-O/N-CNT固体颗粒转入管式反应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4 oC×min-1的升温速度升温到800o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随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应用于中性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

(6)上述正极材料在中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组装铝-空气电池:将上述正极材料、无水乙醇、Nafion溶液(5wt%)按1mg:0.19mL:10mL的比例混合,并超声处理2h后,形成墨水状浓稠液体,随后将墨水状浓稠液体涂覆在碳纸的表面上,空气中干燥后,形成空气电极,其中正极材料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4mg×cm-2;将该空气电极、铝片、1 mol×L-1的NaCl溶液组装成中性铝-空气电池,其中铝片置于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空气电极中涂有正极材料的一面与中性电解质溶液接触,另外一面直接与空气接触。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75 V,最大功率密度为44 mW 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290小时,155小时和12小时。

实施例2: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步骤(1)相同。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步骤(3)、(4)、(5)和(6)与实施例1的步骤(3)、(4)、(5)和(6)相同。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92 V,最大功率密度为49 mW 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305小时,187小时和19小时。

实施例3: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步骤(1)相同。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3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步骤(3)、(4)、(5)和(6)与实施例1的步骤(3)、(4)、(5)和(6)相同。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81V,最大功率密度为41W 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312,177和16。

实施例4: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步骤(1)相同。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步骤(3)、(4)和(5)与实施例1的步骤(3)、(4)和(5)相同。

(6)上述正极材料在中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组装铝-空气电池:将上述正极材料、无水乙醇、Nafion溶液(5wt%)按1mg:0.19mL:10mL的比例混合,并超声处理2h后,形成墨水状浓稠液体,随后将墨水状浓稠液体涂覆在碳纸的表面上,空气中干燥后,形成空气电极,其中正极材料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4mg×cm-2;将该空气电极、铝片、1 mol×L-1的NH4Cl溶液组装成中性铝-空气电池,其中铝片置于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空气电极中涂有正极材料的一面与中性电解质溶液接触,另外一面直接与空气接触。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74V,最大功率密度为43mW 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295小时,161小时和13小时。

实施例5: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步骤(1)相同。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步骤(3)、(4)和(5)与实施例1的步骤(3)、(4)和(5)相同。

(6)上述正极材料在中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组装铝-空气电池:将上述正极材料、无水乙醇、Nafion溶液(5wt%)按1mg:0.19mL:10mL的比例混合,并超声处理2h后,形成墨水状浓稠液体,随后将墨水状浓稠液体涂覆在碳纸的表面上,空气中干燥后,形成空气电极,其中正极材料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4mg×cm-2;将该空气电极、铝片、1 mol×L-1的NaNO3溶液组装成中性铝-空气电池,其中铝片置于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空气电极中涂有正极材料的一面与中性电解质溶液接触,另外一面直接与空气接触。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94V,最大功率密度为53 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311小时,179小时和21小时。

实施例6:

(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步骤(1)相同。

(2)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的制备

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醋酸镍溶液与醋酸钴溶液按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形成120mL的混合溶液;随后将500mg上述氮掺杂碳纳米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在搅拌下,用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8;随后将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内,加热至180oC并保持4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所得颗粒用水洗至中性,50oC下真空干燥12h,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M-O/N-CNT)。

步骤(3)、(4)和(5)与实施例1的步骤(3)、(4)和(5)相同。

(6)上述正极材料在中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组装铝-空气电池:将上述正极材料、无水乙醇、Nafion溶液(5wt%)按1mg:0.19mL:10mL的比例混合,并超声处理2h后,形成墨水状浓稠液体,随后将墨水状浓稠液体涂覆在碳纸的表面上,空气中干燥后,形成空气电极,其中正极材料在碳纸上的负载量为4mg×cm-2;将该空气电极、铝片、体积比为1:1的1 mol×L-1的NaCl溶液和1 mol×L-1的NH4Cl溶液的混合溶液组装成中性铝-空气电池,其中铝片置于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空气电极中涂有正极材料的一面与中性电解质溶液接触,另外一面直接与空气接触。

电池测试结果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96,最大功率密度为57cm-2;在电流密度分别为20 mA cm-2, 50 mA cm-2和100 mA cm-2下进行恒流放电时,持续放电时间分别为324小时,186小时和24小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