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生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885发布日期:2018-09-25 19: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能源。



背景技术:

当前,人类应用的电能和动能都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能源转换来的。由于自然能源的短缺,限制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更严重的是,自然能源的应用排放出来的废气污染了自然环境,使人类生活在烟尘之中。尤其是经典理论中明文阐述“能量转换.守恒”,使人们的思维固止在这一雷池铁律之上而难寻新路。更是经典物理学中电磁理论的错误,使人们找不到直接开发电流这一自然能源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磁力生电器,是一台由绝缘软铁片叠压而成的圆体日字形轭铁和缠绕其上由漆包线缠绕的九个线圈组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磁力生电器必须和电池,整流器,充电器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可以随便移动,电流可大可小,电压可高可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源。

上述的磁力生电器,所述的九个线圈位置是:在圆体日字形轭铁框架上下两半圆上各有三个线圈,在横向轭铁上有三个线圈。

上述的磁力生电器,所述的九个线圈中有两个是输入交变电流的主线圈,它俩的位置在圆体日字形轭铁上下两半圆各三个线圈的中间。当然,其他七个线圈都是副线圈。见附图1。

附图说明

图1双芯式变压器

磁力生电器之中没有自然能源的转换机制却能生电而突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关键就在于它的结构。由于它的结构近似于双芯式变压器的结构,为了解开它不消耗自然能源就能产生电流的原因,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双芯式变压器主副线圈之间的磁力关系和副线圈输出功率的原因。

从双芯式变压器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它是由一个矩形轭铁和缠绕其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一组是输入

交变电流的主线圈a,另一组是输出功率的副线圈b。

从双芯式变压器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到,主线圈a输入交变电流后,电流表反映出线圈和轭铁的功率损耗,同时副线圈的电压表反映出电压数据。由于没有输出功率,副线圈不产生磁场。当副线圈输出功率时,它就产生了磁场。

图1表现了双芯式变器工作的真实情况。根据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手则可以确认,副线圈b输出功率产生磁场,磁场运动的方向和主线圈a磁场运动方向截然相反,形成同性相斥的现象。也就是主线圈的n(s)性磁力线在向异性极运动的过程对副线圈构成了切割,使副线圈产生电流。在副线圈输出功率的同时,副线圈的n(s)性磁场在向异性极运动的过程中,又对主线圈的导体产生了切割,使其产生和输入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从而形成电磁现象中的互感作用。

从双芯式变压器电磁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在电磁装置中,功率线圈输出功率的原因是和另一个线圈磁场之间互相切割,同时产生电流,同性相斥,互相激发的结果。

(附注说明:在磁现象中,磁体的n.s性不是固定的,从磁体n.s性的变化中可以确认:磁体的n.s性是磁体内部磁场性质的显示,因为磁体显示出n.s性,所以,磁场中有n性磁场和s性磁场。就如同动物中有雄性和雌性一样)。

图2磁力生电器的结构

磁力生电器是用绝缘软铁片(不使用硅钢片的原因是:硅钢片密度大坚硬,磁分子运动不自由,会产生剩磁而增加功率损耗)叠压而成的圆体日字形轭铁框架(不使用矩形轭铁的原因是:矩体日字形轭铁框架有端点成极,会产生漏磁增加功率损耗)和缠绕其上的九个由漆包线缠绕的线圈组成。

所述的九个线圈的分布:在圆体日字形轭铁框架上下两半圆的轭铁上各有三个线圈,中间横向轭铁上有三个线圈,如(图2)所示。

所述的九个线圈中有两个是输入交变电流的主线圈,它们的位置在圆体日字形轭铁框架上下两半圆轭铁各三个线圈的中间,(示意图2中标1者)。技术要求这两个线圈的扎数必须相等,其因是:只有这两个主线圈的扎数相等,输入交变电流时,中间横向轭铁的三个线圈才不会产生电流(其因以后再论)。

(三)磁力生电器九个线圈的接线方法

在所述圆体日字形轭铁上的九个线圈上,分别标注了1.2.3.4。标1的是主线圈,两个主线圈的接线方法是順向联接。标2的线圈是一组,标3的线圈是一组。标4的线圈是调节功率的线圈。如(图2)所示。

(四)两组副线圈之间的关系

技术要求两组副线圈在两半圆轭铁上的扎数和在横向轭铁上的扎数必须相等,(扎数多少决定总体功率的数量)。

在主线圈闭合后,两组副线圈的电压相等。都接入负载,输出功率也是相等。如果只给其中一组线圈接入负载,输出功率减弱或是不输出功率。主线圈损耗电流增加,另一组副线圈的电压随着增加。这一现象证明:在磁力生电器中,两组副线圈之间有着和双芯式变压器主副线圈一样的相互切割,同性相斥,相互激发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磁力生电器中两组副线圈的应用

磁力生电器之所以能生电,它的技术要求是必须和电池,整流器,充电器组合在一起。其因是:两组副线圈分担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一组是输出功率的线圈,另一组是向电池输入电流的线圈。如果两组线圈的功率相等,由于铜铁的损耗,向电池输入的电流就会入不抵出。为了补偿铜铁的损耗,技术要求输入的电流功率必须多于输出的功率。这时候横向轭铁标4的线圈就派上用场了,标2或是标3两组副线圈,任何一组和标4接通,功率都会降低,而降低的功率会加在另一组线圈上,形成输出功率和输入相等,使得储电池永不枯竭,成为人们向往的聚宝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发明专利名称:磁力生电器二、技术领域:能源三、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四、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和用途:磁力生电器和电池,整流器,充电器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可以随便移动,电流可多可少,电压可高可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源。这一组合装置装在车,船,舰,艇上,它们就不再使用自然能源而永远地驰骋。这一装置用在城市中,城市的生活用电就不用消耗自然能源的外地供电。总之,它的诞生,使人类在能源应用方面不再依靠自然能源而进入全部电气化时代。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乃光;蒋志刚
技术研发日:2018.05.28
技术公布日:2018.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