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718发布日期:2018-11-16 23: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绝缘套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



背景技术:

电缆绝缘套主要作用是使电缆中的导体与周围环境或相邻导体间相互绝缘,现有的绝缘结构通常为实心的绝缘结构,为了增强绝缘效果需要不断地加大绝缘结构的厚度,这样的结构不尽浪费材料,增加制作成本,同时使得绝缘套容易磨损和损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保证绝缘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柔性的新型电缆绝缘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的内套是合成氟金云母材质,所述的内套包绕在电缆外侧,所述的内套外设有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通过热烫工艺粘接在内套外侧,所述的铝箔层和外套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框,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框是多根沿电缆经向和纬向的聚四氟乙烯条拼接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内套采用合成氟金云母材质,包绕在电缆外侧保证良好的绝缘性,外套和内套之间增加铝箔层,在外套磨损的时候,醒目的反光银白色方便及时发现磨损并进行修补,且铝箔层和外套之间的聚四氟乙烯框使得外套和铝箔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加强绝缘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优选的,所述的外套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聚合度为590~720聚氯乙烯55~65份,聚合度为1110~1340聚氯乙烯35~45份,天然橡胶str2030~36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15~25份,环保钙锌复合稳定剂5~10份,复合稀土稳定剂5~10份,三氧化二锑4~8份,润滑剂0.3~1份,抗氧剂0.1~0.5份,纳米硫酸钡3.5~7份,煅烧高岭土2.6~5.2份,纳米二氧化硅3.5~7份,纳米粘土30~33、硅烷偶联剂38~46份、硬脂酸钡18~20份、氢氧化铝30~40份、阻燃体系60~70份,增加纳米耐水材料,提高产品的紧实度,避免潮湿环境的水汽对电缆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的聚四氟乙烯框示意图。

如图所示:1、内套;2、外套;3、铝箔层;4、聚四氟乙烯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包括内套1和外套2,所述的内套1是合成氟金云母材质,所述的内套1包绕在电缆外侧,所述的内套1外设有铝箔层3,所述的铝箔层3通过热烫工艺粘接在内套1外侧,在外套磨损的时候,醒目的反光银白色方便及时发现磨损并进行修补;所述的铝箔层3和外套2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框4,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框4是多根沿电缆经向和纬向的聚四氟乙烯条拼接而成,聚四氟乙烯条拼接形成框架,聚四氟乙烯条之间形成正方形空气间隙,在保证绝缘的同时增加电缆绝缘套的柔性且减轻重量节约成本;

结合图1,所述的外套2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聚合度为590~720聚氯乙烯55份,聚合度为1110~1340聚氯乙烯35份,天然橡胶str2030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15份,环保钙锌复合稳定剂5份,复合稀土稳定剂5份,三氧化二锑4份,润滑剂0.3份,抗氧剂0.1份,纳米硫酸钡3.5份,煅烧高岭土2.6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纳米粘土30、硅烷偶联剂38份、硬脂酸钡18份、氢氧化铝30份、阻燃体系60份,增加纳米耐水材料,提高产品的紧实度,避免潮湿环境的水汽对电缆线的影响,同时内外双层绝缘套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绝缘套,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的内套是合成氟金云母材质,所述的内套包绕在电缆外侧,所述的内套外设有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通过热烫工艺粘接在内套外侧,所述的铝箔层和外套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框,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框是多根沿电缆经向和纬向的聚四氟乙烯条拼接而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内套采用合成氟金云母材质,包绕在电缆外侧保证良好的绝缘性,外套和内套之间增加铝箔层,在外套磨损的时候,醒目的反光银白色方便及时发现磨损并进行修补,且铝箔层和外套之间的聚四氟乙烯框使得外套和铝箔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加强绝缘特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汉兴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