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3042发布日期:2018-11-14 00:5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



背景技术:

rtk(real-timek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目前,使用接口的设备众多,如盘、播放器、以及手机、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为此,数据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现有的rtk手簿数据线中,插头是单向插拔,插接时必须对着接口才能插入,给人们使用插头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插孔采用的是市场已少见的数据线插孔结构,其手簿数据传入一旦不稳定,无法找到及时有效的替代数据线,导致数据处理无法进行。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且结构简单,数据传输稳定,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针对rtk手簿在使用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gnssrtk手簿数据传入插孔及数据线接头,数据传输插孔包括,过渡弧状插孔,内置冲压成型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

数据线接口包括镀镍插头本体,以及本体上下部的端子,纯铜线芯。

通过一体注塑形成插接板,具有结构简单,同时双面可用,插拔体验顺畅,gnssrtk数据传输工作稳定快捷,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输孔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数据传输插孔的外部前视图。

图3是数据线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数据线接头结构上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其过渡弧对插拔数据插头有一个引导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数据传输孔端子,为市场上通用的段子数目的结构,目的是可可以在数据线因折损时及时可以用身边的在用数据线替代。

本实施例中,传统的rtk手簿接口长时间久会生锈,所以在选择数据线时要选铝合金材质的接口。

因为数据线有电阻,所以在数据线上会产生压降,如果电阻过大,会导致功率大量损耗在数据线上。影响传输速度,甚至无法进行数据传输,需要用纯铜作为传输介质。且严格按照标准直径加工。

在由于外业作业时的限制,在手簿数据线上,建议设计长1.2米的线材长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煤矿RTK监测设备接头,数据传输插孔包括,过渡弧状插孔,内置冲压成型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数据线接口包括镀镍插头本体,以及本体上下部的端子,纯铜线芯,本发明一种新型GNSSRTK手簿数据传输插孔及数据线接头通过一体注塑形成插接板,具有结构简单,同时双面可用,插拔体验顺畅,GNSSRTK数据传输工作稳定快捷,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9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