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3028发布日期:2018-11-14 00:5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箱状的主体部的端子,已知日本特开2004-31034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阴端子零件。该阴端子零件设为如下结构,即:将呈大致方筒状的主体部和能压接连接于电线末端的筒部沿前后连接的结构。主体部由底壁、从底壁的两侧缘立起的一对侧壁、与底壁对置的顶壁、以及与顶壁的外侧重合的外壁构成。在外壁的侧缘设置有向底壁侧突出的前部保持片,在侧壁设置有能从侧方嵌合前部保持片的前部保持槽。由此,在例如电线被向后方拉拽等而作用有将要使外壁向前方移位的力的情况下,通过前部保持片的前缘从后方卡止于前部保持槽的前缘,从而能抑制外壁卷翘而开放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阴端子零件中,因为前部保持片的前缘和前部保持槽的前缘的卡止量仅为板厚量,所以在前部保持片朝向主体部的外部侧变形板厚以上的情况下,则不能维持卡止状态,会容许外壁卷翘而开放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设为如下结构,该端子由板材形成,具备呈方筒状、在前后方向开口的箱部,所述箱部构成为具备:底壁;一对侧壁,其从所述底壁的两侧缘立起;顶壁,其从一个所述侧壁的上缘朝向另一个所述侧壁延伸;以及外壁,其从另一个所述侧壁的上缘沿着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朝向一个所述侧壁延伸,在所述外壁的伸出端部突出地设置有保持片,在一个所述侧壁的上端部设置有保持凹部,该保持凹部在内部收纳有所述保持片,所述保持片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箱部的内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保持片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保持片也仍然位于保持凹部的内部,因此能维持保持片和保持凹部的卡止状态。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保持片的基端部以所述保持片的突出端部位于所述箱部的内部的方式向所述箱部的内部侧弯曲,在所述保持片的后缘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被限制部,在所述保持凹部的后缘以向后方凹陷的方式设置有限制部,所述被限制部能从该限制部的下方卡止于所述限制部。

在对外壁从后方作用力的情况下,通常外壁将要以与相对于来自后方的力正交的折弯线为轴卷翘,从而保持片将要与外壁一起向前方移位并且向上方移位。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被限制部从限制部的下方卡止于限制部,所以能抑制保持片向上方的移位,因而能防止外壁的卷翘。

另外,在外壁将要以相对于来自后方的力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折弯线为轴卷翘的情况下,保持片会与外壁一起向前方移位,同时也向侧方移位。在此,即使保持片向侧方仅移位板厚量,根据上述结构,被限制部也仍然留在能与限制部卡止的位置,因此通过被限制部从限制部的下方卡止于限制部,从而能抑制保持片向上方的移位,因此能防止外壁的卷翘。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保持片的突出端部具有下端面、配置于所述下端面的内侧的内侧面、以及配置于所述下端面的外侧的外侧面,所述下端面和所述内侧面的角部超过所述保持凹部而位于所述箱部的内部,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保持凹部的内部。

为了使保持片的一部分位于箱部的内部,需要在能避免与嵌合到箱部的内部的对方端子干扰的范围内考虑保持片的突出端部突出到箱部的内部的尺寸。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保持片的外侧面位于保持凹部的内部,所以能将保持片的突出端部突出到箱部的内部的尺寸留在最小限度。进一步地,因为保持片的下端面和内侧面的角部超过保持凹部而位于箱部的内部,所以即使保持片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也能将保持片的突出端部留在保持凹部的内部。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保持凹部具有与所述保持片的下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从所述对置面和一个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角部到所述保持片的角部的距离为所述保持片的板厚以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保持片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也能将保持片的角部留在保持凹部的内部。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保持片的内侧面设置有向所述箱部的内部侧突出至少板厚量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能从所述顶壁的下方卡止于所述顶壁。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外壁将要卷翘的情况下,通过突出部从顶壁的下方卡止于顶壁,从而能防止外壁的卷翘。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即使保持片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也能维持保持片和保持凹部的卡止状态,从而能防止外壁的卷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从端子的左斜前方观看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从端子的右斜前方观看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端子的主视图。

图4是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端子的俯视图。

图6是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在图6的b-b线的位置切断的端子的剖视图。

图8是在图6的c-c线的位置切断的端子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被限制部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将实施方式2中的端子在图7的切断位置切断的剖视图。

图11是将实施方式2中的端子在图8的切断位置切断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被限制部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9的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1中的端子10是阴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其构成为具备与未图示的阳端子连接的箱部20、和与箱部20的后方相连地设置的电线连接部80(参照图3和图4)。电线连接部80具有压接于未图示的电线的芯线的线筒81、和压接于绝缘包覆层的绝缘筒82。端子10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制的板材制成,箱部20形成为呈方筒状、并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形态。

如图3所示,箱部20构成为具备:底壁30;一对侧壁40、50,其从底壁30的两侧缘31立起;顶壁60,其从一个侧壁40的上缘41朝向另一个侧壁50向侧方延伸;以及外壁70,其从另一个侧壁50的上缘51朝向一个侧壁40向侧方延伸。如图1所示,外壁70分开地配置于箱部20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在前侧的外壁70设置有向下方锻打而成的碰触部71f,碰触部71f抵接于顶壁60的上表面。外壁70具有相当于碰触部71f的突出尺寸的余隙部,并沿着顶壁60的上表面配置。在后侧的外壁70也设置有与碰触部71f同样的碰触部71r。

在前侧的外壁70中的碰触部71的后方设置有卡止突出部72f,设置于未图示的壳体的矛状部90(参照图9)能从卡止突出部72f的后方卡止于卡止突出部72f。卡止突出部72f通过将外壁70的一部分向上方锻打而形成。当端子10插入到壳体的内部时,矛状部90从卡止突出部72f的后方卡止于卡止突出部72f,从而端子10保持于壳体。在后侧的外壁70也设置有与卡止突出部72f同样的卡止突出部72r。但是,前侧的卡止突出部72f通过在预先设置狭缝后进行锻打而形成。

在前侧的外壁70的伸出端部73f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前侧保持片74f。另一方面,在后侧的外壁70的伸出端部73r也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后侧保持片74r。后侧保持片74r以与一个侧壁40呈平行的方式配置,与此相对,前侧保持片74f的基端部以突出端部朝向箱部20的内部侧的方式朝内弯曲。

在一个侧壁40的上端部,在前后方向分开地设置有:前侧保持凹部45f,其在内部收纳有前侧保持片74f;和后侧保持凹部45r,其在内部收纳有后侧保持片74r。

如图4所示,在前侧保持片74f的后缘的下端部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被限制部76。另一方面,在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后缘以向后方凹陷的方式设置有限制部47,被限制部76能从限制部47的下方卡止于限制部47。被限制部收纳于限制部47的内部。

如图7所示,前侧保持片74f的一部分位于箱部20的内部。更详细地讲,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具有下端面74f1、配置于下端面74f1的内侧的内侧面74f2、以及配置于下端面74f1的外侧的外侧面74f3,下端面74f1和内侧面74f2的角部74f4超过前侧保持凹部45f而位于箱部20的内部,外侧面74f3位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以从一个侧壁40的内侧面44算起的突出高度处于前侧保持片74f的板厚以内的方式配置。进一步详细地讲,前侧保持片74f的下端面74f1呈向下方突出的山形,其下端74f5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与一个侧壁40的内侧面44一致的位置。

前侧保持凹部45f具有与前侧保持片74f的锥面74f5对置的对置面45f1,从对置面45f1和一个侧壁40的外侧面42的角部43到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的距离为前侧保持片74f的板厚以上。因此,即使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移位板厚量,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也会位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

图9示出通过电线被向后方强烈拉拽从而前侧保持片74f变形的情况。当电线被拉拽时,则与电线连接的端子10被向后方拉拽,前侧卡止突出部72f被矛状部90向前方推入,并且对外壁70从后方作用力。

当对外壁70从后方作用力时,通常前侧的外壁70将要以与来自后方的力正交的折弯线l1(参照图5)为轴向上方卷翘,从而前侧保持片74f将要与前侧的外壁70一起向前方移位并且向上方移位。此时,如图9所示,通过前侧保持片74f的前缘抵接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前缘,从而可限制前侧保持片74f向前方的移位。进一步地,当前侧保持片74f被向前方推入时,则前侧的外壁70将要以前侧保持片74f的前缘和前侧保持凹部45f的抵接部c1为中心向上方移位。于是,被限制部76从下方抵接于限制部47,并在该抵接部c2处相互卡止,因此能抑制前侧保持片74f向上方的移位,从而能防止外壁70的卷翘。

但是,在外壁70将要以相对于来自后方的力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折弯线l2(参照图5)为轴卷翘的情况下,前侧保持片74f与外壁70一起向前方移位,同时也向侧方(图8的箭头线d的方向)移位。但是,因为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预先配置于箱部20的内部侧,所以即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移位板厚量,被限制部76也仍然留在能与限制部47卡止的位置,所以如图9所示,通过在抵接部c2处被限制部76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47,从而能抑制前侧保持片74f向上方的移位,因此能防止外壁70的卷翘。

如上,在实施方式1中,即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移位板厚量,前侧保持片74f也仍然位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因此能维持前侧保持片74f和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卡止状态。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前侧保持片74f的基端部以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位于箱部20的内部的方式向箱部20的内部侧弯曲,在前侧保持片74f的后缘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被限制部76,在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后缘以向后方凹陷的方式设置有限制部47,被限制部76能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47。

在对外壁70从后方作用力的情况下,通常外壁70将要以与来自后方的力正交的折弯线l1为轴卷翘,从而前侧保持片74f将要与外壁70一起向前方移位,并且向上方移位。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被限制部76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47,所以能抑制前侧保持片74f向上方的移位,因而能防止外壁70的卷翘。

另外,在外壁70将要以相对于来自后方的力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折弯线l2为轴卷翘的情况下,前侧保持片74f会与外壁70一起向前方移位,同时也向侧方移位。在此,即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仅移位板厚量,根据上述结构,被限制部76也仍然留在能与限制部47卡止的位置,因此,通过被限制部76从下方卡止于限制部47,从而能抑制前侧保持片74f向上方的移位,因此能防止外壁70的卷翘。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具有下端面74f1、配置于下端面74f1的内侧的内侧面74f2、以及配置于下端面74f1的外侧的外侧面74f3,下端面74f1和内侧面74f2的角部74f4超过前侧保持凹部45f而位于箱部20的内部,外侧面74f3位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

为了使前侧保持片74f的一部分位于箱部20的内部,需要在能避免与嵌合到箱部20的内部的阳端子干扰的范围内考虑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突出到箱部20的内部的尺寸。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前侧保持片74f的外侧面74f3位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所以能将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突出到箱部20的内部的尺寸留在最小限度。进一步地,因为前侧保持片74f的下端面74f1和内侧面74f2的角部74f4超过前侧保持凹部45f而位于箱部20的内部,所以即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也能将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留在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前侧保持凹部45f具有与前侧保持片74f的下端面74f1对置的对置面45f1,从对置面45f1和一个侧壁40的外侧面42的角部43到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的距离为前侧保持片74f的板厚以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前侧保持片74f向侧方移位板厚量,也能将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留在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至图12的附图说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的端子110是将实施方式1的端子10的一部分结构变更而得到的端子,对与实施方式1共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端子110的箱部120中,如图11所示,取代实施方式1的前侧保持片74f,而设置有与一个侧壁40呈平行的前侧保持片174f。在前侧保持片174f的后端部设置有向箱部120的内部侧突出至少板厚量的突出部178。突出部178形成从前侧保持片174f的内侧面174f2向内方突出的形态。突出部178位于顶壁60的下方。因此,如图12所示,在外壁70将要卷翘的情况下,通过突出部178从顶壁60的下方卡止于顶壁60,从而能防止外壁70的卷翘。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1、2,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前侧保持片74f的基端部朝内弯曲,但是弯曲部位也可以不是基端部。

(2)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被限制部76和限制部47,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被限制部76和限制部47。

(3)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前侧保持片74f的突出端部的外侧面74f3配置于前侧保持凹部45f的内部,但是外侧面74f3也可以配置于箱部20的内部。

(4)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从对置面45f1和一个侧壁40的外侧面42的角部43到前侧保持片74f的角部74f4的距离为前侧保持片74f的板厚以上,但是该距离也可以为板厚以下。

(5)在实施方式2中突出部178设置于前侧保持片174f的后端部,但是也可以在前侧保持片174f的前端部设置突出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端子

20:箱部

30:底壁

31:侧缘

40:一个侧壁

41:上缘

42:外侧面

43:角部

45f:前侧保持凹部

45f1:对置面

47:限制部

50:另一个侧壁

51:上缘

60:顶壁

70:外壁

73f:伸出端部

74f:前侧保持片

74f1:下端面

74f2:内侧面

74f3:外侧面

74f4:角部

76:被限制部

110:端子

120:箱部

174f:前侧保持片

174f2:内侧面

178:突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