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0463发布日期:2018-12-22 08:4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中会使用到各种用电器,这些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这些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当发生雷击现象或者进电线电流不稳定时都会造成用电器的烧坏而造成损失,甚至可能造成火灾,因此,在我们家庭使用的电路中加设电压保护器十分必要,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在发生雷击或者电路中有大电流经过时径电路断开进而对用电器进行保护的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断电装置,所述断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上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的上端相连通的设置开口向右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齿条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的前侧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右侧同轴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上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上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通入上下侧的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五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五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拉线的右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七空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八空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及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八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五滑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分别朝向上下两侧的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九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六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通电块,所述第九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通电块相配合的第二通电块,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通电块之间通过第一通电导线连接,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六滑块相互远离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七滑块,所述第九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十空腔,所述第十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七滑块,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靠近有右端开口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开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开腔,所述第二开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开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其中,所述第五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左右两侧端面上电性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所述第二转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块靠近所述第三滑块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下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下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上端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开腔在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的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十空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七滑块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远离所述第二通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导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市电电性连接,下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用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七滑块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端面下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固定孔,本装置可通过所述固定孔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电路保护时,当发生漏电现象时,第二通电导内有电流通过,此时第一电磁铁产生磁进而对第二电磁铁进行吸引,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向下反转,当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与第二滑块的右侧内壁脱离抵接时第一滑块受到第一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齿条结构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空腔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拉紧第一拉线,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左侧移动,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时,第七滑块受到第三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第二通孔一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卡入第二通孔内,此时第七滑块靠近第二通孔一侧的端面与第二通孔靠近第八空腔一侧的开口相齐平,第四滑块靠近第五滑块一侧的端面与第八空腔的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受到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六滑块受到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相对第五滑块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通电块脱离与第二通电块之间抵接,此时电路断开,当第二开腔与第一凹槽相连通时第一滑动块受到第二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卡入第一凹槽内,同时带动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块上升进而卡入第二凹槽内,进而限制了第五滑块的左右移动,此时可通过断开电路对用电器进行保护,当电路漏电修复时,使用人员向左按动第一滑块,此时通过设置于第一凹槽上的斜面结构推挤第一滑动块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动块缩回第三开腔内进而对第五滑块进行解锁,同时移动的第一滑块通过齿条结构带动第二转动轴反转,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松开第一拉线,同时通过设置与第二滑块及第二转动块上的斜面的挤压作用可带动第二转动块向下翻转进而顺利使得第二滑块的右侧端面与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再次恢复至抵接状态,此时使用人员向右侧推动第五滑块,当第五滑块移动至第十空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时,第一拉线对第三滑块已无拉力作用,此时第三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卡回至第十空腔内,此时第五滑块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本装置可实现在未对漏电处进行修复并检测完毕后对第一滑块进行复位时使用人员无法连通电路,进而可更深层次的保护用电器在发生漏电或者打雷现象时不会对用电器造成损坏,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断电状态时的内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型的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断电装置,所述断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的左侧内壁上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动块24,所述第一转动块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28,所述第一转动块24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空腔21右侧内壁的上端相连通的设置开口向右的第二空腔50,所述第二空腔50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30,所述第一滑块3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7,所述第二滑块27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块28的左侧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空腔50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35,所述第三空腔35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滑块30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2啮合配合连接的齿条结构38,所述第一齿轮32的前侧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所述第一锥齿轮31的左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9,所述第二锥齿轮2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2,所述第三空腔35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39,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39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41的上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三齿轮43的右侧同轴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4,所述第三锥齿轮44的上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49,所述第四锥轮4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51,所述第四锥齿轮49的上下侧对称的设置有第五空腔42,所述第二转动轴5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通入上下侧的所述第五空腔4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绕线轮53,所述第一绕线轮53上绕设有第一拉线54,所述第五空腔42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56,所述第六空腔5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71,所述第三滑块71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56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3,所述第六空腔56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五空腔42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55,所述第一拉线54的右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七空腔55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71的左侧端面上,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六空腔56之间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空腔68,所述第八空腔68的上下侧内壁与所述第六空腔56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74,所述第一通孔74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75,所述第三滑块7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块7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72,所述第八空腔68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及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8,所述第八空腔68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67,所述第五滑块67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68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9,所述第五滑块67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分别朝向上下两侧的第九空腔59,所述第九空腔5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块63,所述第六滑块63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九空腔59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61,所述第六滑块63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通电块64,所述第九空腔59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通电块64相配合的第二通电块65,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通电块65之间通过第一通电导线66连接,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六滑块63相互远离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七滑块62,所述第九空腔59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通孔74相连通的第十空腔60,所述第十空腔60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七滑块77,所述装置主体1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有益地,所述第二空腔50靠近有右端开口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开腔82,所述第一开腔8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齿轮85,所述第一开腔82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且与所述第二空腔50相连通的第二开腔83,所述第二开腔83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四齿轮85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84,所述第一滑块30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84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6,所述第一开腔82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开腔70,所述第三开腔70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85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81,其中,所述第五滑块67内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第二滑动块8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89。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23,所述第一电磁铁23的左右两侧端面上电性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22,所述第二转动块28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25。

有益地,所述第四滑块75靠近所述第三滑块71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72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块75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块84的下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6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84下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二滑块27的下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转动块28的上端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27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有益地,所述第二空腔50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33,所述第一滑块30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33内的第一导滑块34,所述第一导滑块34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33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37,所述第二开腔83在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88,所述第一滑动块84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88内的第二导滑块86,所述第二导滑块86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88的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87,所述第十空腔60的左右两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76,所述第七滑块77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76内的第三导滑块78,所述第三导滑块78远离所述第二通孔72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导滑槽76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回位弹簧79。

有益地,上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块58与市电电性连接,下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块58与用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8与所述第七滑块62电性连接。

有益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11左右两侧端面下端的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固定孔202,本装置可通过所述固定孔202进行固定。

初始状态时,第二转动块28的左侧端面与第二滑块27的右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滑块30的右侧端面与第二空腔50的右端开口相齐平,同时第一滑动块84的下端面与第一滑块30的上端面相抵接,第二滑动块81的上端面与第八空腔68的下侧内壁相齐平,同时,第五滑块67在第八空腔68内最大限度左移,此时第一通电块64的右侧端面与第二通电块65的左侧端面相抵接,此时上下侧的第一固定块58之间电性相接,同时,第一通孔74与第十空腔60相连通,同一侧的第七滑块77与第四滑块75相抵接,且第四滑块75延伸入第十空腔60内。

通过本装置进行电路保护时,当发生漏电现象时,第二通电导22内有电流通过,此时第一电磁铁23产生磁进而对第二电磁铁25进行吸引,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28向下反转,当第二转动块28的左侧端面与第二滑块27的右侧内壁脱离抵接时第一滑块30受到第一回位弹簧37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齿条结构38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31带动第二锥齿轮29转动,进而通过第五空腔42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43带动第三锥齿轮44转动,进而通过第四锥齿轮49带动第二转动轴5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53拉紧第一拉线54,进而带动第三滑块71向左侧移动,当第二通孔72与第一通孔74相连通时,第七滑块77受到第三回位弹簧79的弹力作用向第二通孔72一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75卡入第二通孔72内,此时第七滑块77靠近第二通孔72一侧的端面与第二通孔72靠近第八空腔68一侧的开口相齐平,第四滑块75靠近第五滑块67一侧的端面与第八空腔68的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67受到第三弹簧69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六滑块63受到第四弹簧61的弹力作用相对第五滑块67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通电块64脱离与第二通电块65之间抵接,此时电路断开,当第二开腔83与第一凹槽36相连通时第一滑动块84受到第二回位弹簧87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卡入第一凹槽36内,同时带动第四齿轮8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块81上升进而卡入第二凹槽89内,进而限制了第五滑块67的左右移动,此时可通过断开电路对用电器进行保护,当电路漏电修复时,使用人员向左按动第一滑块30,此时通过设置于第一凹槽36上的斜面结构推挤第一滑动块84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动块81缩回第三开腔70内进而对第五滑块67进行解锁,同时移动的第一滑块30通过齿条结构38带动第二转动轴51反转,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53松开第一拉线54,同时通过设置与第二滑块27及第二转动块28上的斜面的挤压作用可带动第二转动块28向下翻转进而顺利使得第二滑块27的右侧端面与第二转动块28的左侧端面再次恢复至抵接状态,此时使用人员向右侧推动第五滑块67,当第五滑块67移动至第十空腔60与第一通孔74相连通时,第一拉线54对第三滑块71已无拉力作用,此时第三滑块71受到第二弹簧73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75卡回至第十空腔60内,此时第五滑块67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本装置可实现在未对漏电处进行修复并检测完毕后对第一滑块30进行复位时使用人员无法连通电路,进而可更深层次的保护用电器在发生漏电或者打雷现象时不会对用电器造成损坏,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电路保护时,当发生漏电现象时,第二通电导内有电流通过,此时第一电磁铁产生磁进而对第二电磁铁进行吸引,进而带动第二转动块向下反转,当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与第二滑块的右侧内壁脱离抵接时第一滑块受到第一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齿条结构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空腔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拉紧第一拉线,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左侧移动,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时,第七滑块受到第三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第二通孔一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卡入第二通孔内,此时第七滑块靠近第二通孔一侧的端面与第二通孔靠近第八空腔一侧的开口相齐平,第四滑块靠近第五滑块一侧的端面与第八空腔的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受到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六滑块受到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相对第五滑块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通电块脱离与第二通电块之间抵接,此时电路断开,当第二开腔与第一凹槽相连通时第一滑动块受到第二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卡入第一凹槽内,同时带动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块上升进而卡入第二凹槽内,进而限制了第五滑块的左右移动,此时可通过断开电路对用电器进行保护,当电路漏电修复时,使用人员向左按动第一滑块,此时通过设置于第一凹槽上的斜面结构推挤第一滑动块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动块缩回第三开腔内进而对第五滑块进行解锁,同时移动的第一滑块通过齿条结构带动第二转动轴反转,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松开第一拉线,同时通过设置与第二滑块及第二转动块上的斜面的挤压作用可带动第二转动块向下翻转进而顺利使得第二滑块的右侧端面与第二转动块的左侧端面再次恢复至抵接状态,此时使用人员向右侧推动第五滑块,当第五滑块移动至第十空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时,第一拉线对第三滑块已无拉力作用,此时第三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推动第四滑块卡回至第十空腔内,此时第五滑块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本装置可实现在未对漏电处进行修复并检测完毕后对第一滑块进行复位时使用人员无法连通电路,进而可更深层次的保护用电器在发生漏电或者打雷现象时不会对用电器造成损坏,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