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104发布日期:2018-11-27 23:1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动作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飞行过程控制系统给出可靠连续的过载信号,以便指挥系统对控制系统指令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并提供判断依据。作为为动作系统提供过载信号的加速度过载开关,其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动作系统执行任务的成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该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通过低通接线端、高通接线端、导向套、动触模组和吸振模组等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确保低通加速度过载信号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包括低通接线端、高通接线端、导向套和动触模组;低通接线端和高通接线端分别固定于导向套两端;导向套内放置动触模组,动触模组可在导向套中移动,导通于低通接线端或高通接线端,动触模组和高通接线端之间固定有弹簧使得动触模组在自然状态下导通于低通接线端;;在低通接线端朝向动触模组的端面上固定有吸振模组使得低通接线端和动触模组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

所述低通接线端由低通接线脚穿过低通基板构成,低通接线脚的内端钎焊固定有低通接触片。

所述低通基板为圆盘状,低通接线脚和低通接触片均为四个沿圆周均布,四个低通接触片组成等高接触圈,低通接触片内端靠等高接触圈外位置有弧状凸起;低通衬套内端固定垫圈,垫圈上沿圆周均布至少两条倾斜的吸振簧片,垫圈和吸振簧片构成吸振模组。

所述高通接线端由高通接线脚穿过高通基板构成,高通接线脚内端钎焊固定有高通接触片,高通接线脚中心位置固定有公共端接线脚,公共端接线脚电路接线于动触模组。

所述高通基板为圆盘状,高通接线脚和高通接触片均为四个沿圆周均布,四个高通接触片组成等高接触圈,高通接触片内端靠等高接触圈外位置有弧状凸起。

所述动触模组由两块截面为U型的动触片组成,两块动触片的U型弯部相背并穿过螺钉、螺钉上套螺母固定,两块动触片之间的外侧面固定有配重块,动触片的U型侧沿向外倾斜;弹簧套装固定在配重块上。

所述配重块侧部固定有导向键,在导向套内壁上对应导向键的位置开有槽。

所述低通基板内端面上固定有低通衬套,低通基板外端套装固定低通固定盖;在水平投影上,低通衬套完全覆盖低通接线脚超过低通基板内端面的部分,低通接触片超过低通衬套。

所述高通基板内端面上固定有高通衬套,高通基板外端套装固定高通固定盖;在水平投影上,高通衬套完全覆盖高通接线脚超过高通基板内端面的部分,高通接触片超过高通衬套;高通衬套外侧固定有限位套,弹簧套装固定在限位套上。

所述垫圈侧边沿有凸台状突出,使得垫圈转动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低通接线端、高通接线端、导向套、动触模组和吸振模组等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确保低通加速度过载信号的稳定性,尤其能依靠吸振簧片的预压变形将动触模组谐振能量吸收,降低谐振振幅,保证振动过程触点始终可靠接触,实现高品质的工作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低通接线端和动触模组接触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吸振模组的仰视图。

图中:11-低通接线脚,12-低通基板,13-低通接触片,14-低通衬套,15-低通固定盖,16-垫圈,17-吸振簧片,21-高通接线脚,22-高通基板,23-高通接触片,24-高通衬套,25-高通固定盖,26-限位套,27-公共端接线脚,31-螺母,32-螺钉,33-动触片,34-配重块,35-导向键,41-导向套,4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速度过载吸振开关装置,包括低通接线端、高通接线端、导向套41和动触模组;低通接线端和高通接线端分别固定于导向套41两端;导向套41内放置动触模组,动触模组可在导向套41中移动,导通于低通接线端或高通接线端,动触模组和高通接线端之间固定有弹簧42使得动触模组在自然状态下导通于低通接线端;;在低通接线端朝向动触模组的端面上固定有吸振模组使得低通接线端和动触模组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

所述低通接线端由低通接线脚11穿过低通基板12构成,低通接线脚11的内端钎焊固定有低通接触片13。

所述低通基板12为圆盘状,低通接线脚11和低通接触片13均为四个沿圆周均布,四个低通接触片13组成等高接触圈,低通接触片13内端靠等高接触圈外位置有弧状凸起。

所述高通接线端由高通接线脚21穿过高通基板22构成,高通接线脚21内端钎焊固定有高通接触片23,高通接线脚21中心位置固定有公共端接线脚27,公共端接线脚27电路接线于动触模组。

所述高通基板22为圆盘状,高通接线脚21和高通接触片23均为四个沿圆周均布,四个高通接触片23组成等高接触圈,高通接触片23内端靠等高接触圈外位置有弧状凸起。

所述动触模组由两块截面为U型的动触片33组成,两块动触片33的U型弯部相背并穿过螺钉32、螺钉32上套螺母31固定,两块动触片33之间的外侧面固定有配重块34,动触片33的U型侧沿向外倾斜;弹簧42套装固定在配重块34上。

所述配重块34侧部固定有导向键35,在导向套41内壁上对应导向键35的位置开有槽。

所述低通基板12内端面上固定有低通衬套14,低通基板12外端套装固定低通固定盖15;在水平投影上,低通衬套14完全覆盖低通接线脚11超过低通基板12内端面的部分,低通接触片13超过低通衬套14;低通衬套14内端固定垫圈16,垫圈上沿圆周均布至少两条倾斜的吸振簧片17,垫圈16和吸振簧片17构成吸振模组。

所述高通基板22内端面上固定有高通衬套24,高通基板22外端套装固定高通固定盖25;在水平投影上,高通衬套24完全覆盖高通接线脚21超过高通基板22内端面的部分,高通接触片23超过高通衬套24;高通衬套24外侧固定有限位套26,弹簧42套装固定在限位套26上。

所述垫圈16侧边沿有凸台状突出,使得垫圈16转动限位。

加工时,先将低通接线脚11和低通基板12经烧结成型,然后钎焊4个低通接触片13组成等高接触圈;高通接线端部分类似,先将高通接线脚21和高通基板22经烧结成型,之后在高通基板22上铆装公共端接线脚27,然后钎焊4个高通接触片23组成等高接触圈;用螺钉32将动触片33组装,套上螺母31固定,然后将配重块34组装,再将导向键35组装;总装时,依次将限位套26、高通衬套24装在导向套41端部,然后将高通接线端半穿过高通衬套24装在导向套41下端限位台阶上,并用高通固定盖25拧紧固定,将弹簧42以一端套入配重块34的限位台阶后,再以另一端从导向套41低通端装入,之后依次装入垫圈16、低通衬套14、低通接线端,最后低通固定盖15拧紧固定。

初始状态下,加速度过载开关低通信号接通,信号通路为低通接线脚11—低通接触片13—动触片33—配重块34—弹簧42—限位套26—高通基板22—公共端接线脚27,当敏感外部加速度过载时,动触模组压缩弹簧42向高通接线端运动,靠近低通端的动触片33先与低通接触片13脱开,低通信号中断,断开后直到靠近高通端的动触片33与高通接触片23接触前,高、低通信号均中断,当动触片33与高通接触片23接触后,输出高通过载信号,信号通路为:高通接线脚21—高通接触片23—动触片33—配重块34—弹簧42—限位套26—高通基板22—公共端接线脚27,当外部加速度过载消失,动触模组又在弹簧42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

由此,动触模组和弹簧42组成弹簧——质量系统,振动式动触模组压缩弹簧42在导向套41内内腔沿弹簧42伸缩方向做谐振运动,若谐振振幅小于低通接触片13与动触片33的有效接触行程(即低通接触片13处于向内弯曲变形状态),则低通过载信号可靠输出,若谐振振幅大于或等于有效接触行程(低通接触片13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则低通过载信号出现瞬断乃至中断。因实际中一般动作加速度小(低通加速度小于1g),弹簧42初始预压反力小,弹簧——质量系统谐振点低,且动触模组与低通衬套14间呈刚性碰撞接触方式,振动谐振时动触模组因与低通衬套14刚性碰撞,回弹位移容易超过有效接触行程,导致低通过载信号出现瞬断乃至中断,而吸振模组的设置可有效改变这种刚性碰撞接触方式,削弱乃至消除振动过程配重块组合的谐振能量,达到保证过载开关低通过载信号可靠输出。

由于吸振模组的设置,在低通衬套14与动触模组之间,依靠吸振簧片17与弹簧42的初始预压作用力达到平衡;当振动过程动触模组与弹簧42发生谐振时,动触模组与吸振模组的接触方式为柔性接触,弹簧——质量系统谐振能量直接被吸振簧片17吸收,谐振振幅缩小,确保配重块组合在谐振方向的位移小于接触系统可靠有效接触行程,从而获得理想的低通信号连续性。同时,垫圈16凸台与导向套41对应导向键35的槽有止转作用,防止吸振模组轴向转动导致吸振簧片17施加给动触模组的作用力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保证加速度过载开关低通加速度过载值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