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耦合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3880发布日期:2018-11-30 23:3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射频电子技术,具体涉及应用于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报警器,如超市eas等中的无源耦合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源耦合感应线圈,其结构如下:线圈骨架、电容、线圈,线圈骨架的绕线端设置绕线槽,线圈两端绕在电容的两个针脚上,针脚置于绕线槽内,生产时,生产顺序如下:1,在自动绕线机上进行绕线,2,加电容:人工加装电容,3,缠脚:人工将导线与电容针脚进行缠脚,4,剪脚:人工剪断针脚的多余长度,5,焊接:人工焊锡,6,套管:人工套管,7,烘干,上述生产中,人工手动完成大部分工作,因线圈骨架及与电容针脚活动配合,针脚与线圈骨架之间不利用他物如胶等固定,电容针脚难以定位,使得2-6的工序中无法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过程无法采用自动化的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无源耦合感应线圈,通过改变线圈骨架的结构,在第一档边外缘的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设置凸块,使得第一段针脚弯折90度后电容的外端面位于第一档边内端面和凸块内端面之间使得电容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从而使得感应线圈在生产时,可先将针脚粘接在凸块上的凹槽内,再弯折针脚的第一段针脚进行绕线,实现自动化加电容、缠脚、剪脚、焊接、套管等工序,进而实现自动化的量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无源耦合感应线圈,包括线圈骨架、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线圈、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电容,线圈骨架,包括骨架本体,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骨架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一档边,另一端设置第二档边,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第一档边外缘具有一用于与所述电容配合安装的端面,所述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具有凸块,凸块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且两端拉通的凹槽;电容具有两个针脚,每个针脚对应一个凹槽,针脚由第一段针脚、第二段针脚、第三段针脚构成,第一段针脚位于所述凸块内端面与第二档边之间,第二段针脚粘接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第三段针脚位于凸块外端面外;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第一段针脚在弯折90度后电容及第一段针脚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线圈两端对应绕在两个针脚的第三段针脚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所述凸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侧拉通的侧凹槽,线圈两端经过对应的侧凹槽后绕在相应的第三段针脚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档边包括内档边、外档边,在所述骨架本体径向方向上,外档边突出内档边形成凸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档边、第二档边、骨架本体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线圈骨架的结构,在第一档边外缘的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设置凸块,使得第一段针脚弯折90度后电容的外端面位于第一档边内端面和凸块内端面之间使得电容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从而使得感应线圈在生产时,可先将针脚粘接在凸块上的凹槽内以进行定位,再弯折针脚的第一段针脚进行绕线,实现自动化加电容、剪脚、缠脚、焊接、套管等工序,进而实现自动化的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线圈骨架与电容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弯折状态下线圈骨架与电容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无源耦合感应线圈,包括线圈骨架1、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线圈、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电容,线圈骨架,包括骨架本体11,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骨架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一档边12,另一端设置第二档边13,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第一档边外缘具有一用于与所述电容配合安装的端面,所述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具有凸块5,凸块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且两端拉通的凹槽51;电容具有两个针脚3,每个针脚对应一个凹槽,针脚由第一段针脚31、第二段针脚32、第三段针脚33构成,第一段针脚位于所述凸块内端面与第二档边之间,第二段针脚粘接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第三段针脚位于凸块外端面外;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第一段针脚弯折至少90度后电容及第一段针脚位于第一档边内端面和凸块内端面之间使得电容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线圈两端对应绕在两个针脚的第三段针脚上。

更具体的,下述内容以骨架本体、第一档边、第二档边为中空四棱柱结构,骨架本体、第一档边、第二档边上端面为水平面为例。

骨架本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档边12,另一端设置第二档边13,第一档边包括内档边121、外档边122,外档边上端面突出内档边121上端面4的部分为凸块5,沿骨架本体轴线方向,在该凸块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且两端拉通的凹槽51,凹槽用于将针脚上的第二段针脚粘接在该凹槽内,故该凹槽的宽度相对于目前市场的骨架本体上用于放置绕线后针脚的凹槽窄,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的宽度略大于针脚的直径,一方面可以节约粘接针脚所需要的胶用量,另一方面也便于定位针脚。

在所述骨架本体轴线方向上,所述凸块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侧拉通的侧凹槽52,线圈两端经过对应的侧凹槽后绕在相应的第三段针脚上,便于定位线圈以完成绕线工作。

因第二段针脚粘接固定在凹槽内,故第一段针脚折弯时必然有一部分位于凸块内端面与第二挡块之间,因此,设计了内档边,使得第一段针脚弯折至少90度后电容及第一段针脚位于第一档边内端面和凸块内端面之间使得电容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

此外,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替代,上述的侧凹槽也可采用凸起替代。

上述的无源耦合感应线圈,在使用时,先将电容的第二段针脚粘接在凹槽内,然后剪脚至合适长度,再利用设备翻转电容,折弯第一段针脚,机械绕线,套管封装,实现量化生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无源耦合感应线圈,包括线圈骨架、线圈、电容,线圈骨架,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上设置第一档边、第二档边,第一档边外缘具有一用于与所述电容配合安装的端面,所述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具有凸块,凸块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且两端拉通的凹槽。通过改变线圈骨架的结构,在第一档边外缘的端面上距离第二档边远的一端设置凸块,使得第一段针脚弯折90度后电容的外端面位于第一档边内端面和凸块内端面之间使得电容不干涉线圈在骨架本体上的绕线,从而使得感应线圈在生产时,可先将针脚粘接在凸块上的凹槽内,再弯折针脚的第一段针脚进行绕线,实现自动化加电容、缠脚、剪脚、焊接、套管等工序,进而实现自动化的量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贤
技术研发日:2018.08.17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