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708发布日期:2019-04-09 21:1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连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紧电导体的连接夹具,所述连接夹具具有:

-绝缘材料壳体,所述绝缘材料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导体引入开口,所述导体引入开口引导至弹力夹紧接口;

-在绝缘材料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弹力夹紧接口,所述弹力夹紧接口由汇流件和夹紧弹簧形成;

-至少一个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借助枢转轴承能枢转地支承在绝缘材料壳体中,并且所述操作杆构成为用于打开通过夹紧弹簧和汇流件形成的夹紧部位。



背景技术:

连接夹具以多种形式作为用于将电导体彼此在能够锁定到承载轨道上的接线板、电路板夹具或插接连接器的共同的汇流件上连接的插座夹具已知。为了打开用于夹紧电导体的、通过夹紧弹簧和汇流件形成的夹紧部位,必须将夹紧弹簧的夹紧腿移位。这能够要么通过单独的、引入到绝缘材料壳体的操作开口中的操作工具(例如螺丝刀)来进行。但是通常,在连接夹具的绝缘材料壳体中装有可枢转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作用于夹紧弹簧以打开夹紧部位。

通常,操作杆以能够围绕限定的转动轴线旋转的方式容纳在绝缘材料壳体中,如这例如在de102007050936d4中公开。

从de102011110640d4中已知一种导体连接夹具,其中操作杆以悬浮的方式支承在杆支承轮廓件中,使得所述操作杆能够移动通过锁定位置。

us2003/0008569a1公开一种具有操作杆的连接夹具,所述操作杆以本身可围绕位于枢转轴承部段的面区域中的转动点转动的方式容纳在绝缘材料壳体中。不提出移动操作杆的转动栓。

de1575118a示出一种具有操作杆的无螺丝的夹具,所述操作杆的以直角弯折的下部端部沉入到绝缘材料壳体的袋中。操作杆能够围绕袋的棱边枢转,使得操作杆的端部的弯折部形成转动点。

在de29008384u1中公开一种无螺丝的连接夹具,其中绝缘材料弓以可围绕转动和枢转轴线枢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夹具壳体中。枢转活节通过设置在绝缘材料弓的底端上的长孔和在该长孔中引导的位置固定的活节栓形成,所述活节栓在夹具壳体之内例如模制到夹具壳体上。由此,绝缘材料弓同时是可枢转的和可径向移动的,使得由绝缘材料弓引导的导体不同于圆形轨道基本上平移地运动。

在ep0253239a1中描述一种无螺丝的连接夹具,其中用于打开夹紧弹簧的压力件在其底部上具有滚筒形倒圆的转动点。在压力件枢转时,转动点以从轭式弹簧的贴靠腿处的弹簧底部朝向汇流排的方向向上定向的方式并且远离弹簧底部移动。压力件在此在与转动点间隔开的区域中支承在轭式弹簧的夹紧腿上,以便将所述轭式弹簧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紧凑结构的改进的连接夹具,其中在用于枢转轴承的结构空间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实现操作杆的最佳的运动学。

所述目的借助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连接夹具来实现。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提出:枢转轴承由长孔和沉入到长孔中的长栓形成。长孔具有弯曲的轨道形状。长孔的中线、即居中地在彼此相对置的侧壁之间伸展的线因此是弯曲的。长孔和长栓的轮廓在此优选彼此协调,使得在长栓在长孔中的任意位置中,长栓在至少两个相对置的支承点处与长孔的限界壁进行接触,并且在此防止长栓围绕位于通过长栓展开的面部段中的转动轴线的自身转动。

在此,优选地,长孔设置在绝缘材料壳体中并且长栓设置在操作杆上。但是颠倒的变型形式也是能够考虑的,其中长孔在操作杆上构成并且长栓在绝缘材料壳体上构成。

与操作杆围绕限定的固定的转动轴线枢转的常规的轴支承装置不同,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应阻止围绕位于栓的面部段中的转动点(转动轴线)的这种枢转运动。更确切地提出:操作杆由于设置长栓而不执行单独的旋转运动,而是在枢转时至少也或优选仅执行平移运动。这具有的优点是:将枢转半径转换成夹紧弹簧的相对大的移动路径。此外,能够使用平移运动,以便在没有附加的锁定元件的情况下将操作杆尤其保持在打开位置中,即使操作杆通过夹紧弹簧的力加载时也如此。

长栓对此具有比其宽度更大的长度。在此,长栓的长度大于长孔的宽度。

长栓在没有长栓的纯自身转动的情况下在长孔中的引导因此在空间需求小的同时将改进的运动性与作用于操作杆的操作力良好地转换成用于打开夹紧弹簧的偏转力相组合。将就本发明而言的长栓理解为如下支承栓,所述支承栓沿其长度延伸,所述长度长于长栓横向于其纵向延伸方向的宽度。这种长栓优选构成为具有倒圆的端侧的蛋形,其中端部处的倒圆的端侧在纵向延伸方向上相对置。

同样地,就本发明而言的长孔与圆形孔的区别在于:所述长孔构成为用于容纳长栓并且允许长栓在长孔中的平移运动。长栓在长孔中围绕固定的转动轴线的单独的旋转运动优选通过如下方式防止:长孔和长栓的轮廓彼此协调,使得在长栓在长孔中的任意可能的位置中,长栓在至少两个相对置的支承点上与长孔的限界壁进行接触。因此,长栓不能够在长孔中自身转动。更确切地说,长栓在长孔中的运动限制于叠加的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或者优选限制于纯的平移的移动运动。在这种移动运动中,操作杆的枢转角改变,使得引起长栓围绕移位的转动点的转动。但是,这种转动仅通过长栓在长孔中的移动才是可能的。

尤其有利的是:长栓展开蛋形的面。蛋形的面例如能够是椭圆形的面。然而,尤其有利的是,蛋形的面是由矩形和在矩形的沿纵向延伸相对置的端部上的两个圆部段形成的面。因此,长栓的彼此相对置的长侧是直线的、平坦的面,所述面在彼此相对置的端侧上过渡成弯曲的端面。与在彼此相对置的长侧是弯曲的长栓的纯椭圆形的面的情况下不同地,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出,彼此相对置的长侧是直线形的。

长孔例如具有肾脏形的面。就本发明而言的这种肾脏形的面是弯曲的蛋形,所述蛋形以球面三角形的类型弯曲并且代替球面三角形的尖角具有顿的、弯曲的端部。在此,这种肾脏形的面首先沿第一方向从弯曲的第一端侧开始延伸,以便在优选在大约90°+/-10°的范围中折弯之后沿横向于第一方向离开的第二方向继续伸展并且在弯曲的端部处终止。在这种肾脏形的面中,两个圆部段通过短的弯曲轨道和相对置的长的弯曲轨道彼此连接。

在此,肾脏形的面的短的弯曲轨道优选位于朝向导体引入开口的通口并且背离夹紧弹簧的夹紧棱和夹紧部位的一侧上。长的弯曲轨道于是优选位于朝向夹紧弹簧的夹紧棱或夹紧部位并且背离导体引入开口的从绝缘材料壳体通向外部的进口的一侧上。

尤其有利的是:操作杆的枢转轴承通过绝缘材料壳体中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长孔形成,突出于操作杆的分别彼此远离的侧面的长栓沉入到所述长孔中。因此,操作杆在两侧在其端面处抗翻转地并且稳定地在绝缘材料壳体中引导。

但是也能够考虑颠倒的变型形式,其中操作杆的枢转轴承通过操作杆的侧面中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长孔形成,各一个在绝缘材料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从限界壁突出的、彼此相向的长栓沉入到所述长孔中。

尤其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长孔引入到导体引入开口的限界壁中。在此,长孔在操作杆的打开位置中通过长栓填充,使得长栓形成导体引入开口的限界壁的延续部,以将电导体引导至夹紧部位。以该方式,在打开夹紧部位的情况下,引导电导体通过导体引入开口的限界壁并且在延续部中通过长栓的壁面。这尤其对于细股的或多股的电导体而言是有利的,因为防止绞合线端部沉入到长孔中。在操作杆的闭合位置中,其中夹紧部位为了夹紧电导体是闭合的,导体引入开口的引导壁相反地能够通过长孔再次中断。于是,不存在引导电导体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借助所附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具有操作杆的连接夹具的侧视剖面图;

图2示出处于半打开位置的图1中的具有操作杆的连接夹具的侧视剖面图;

图3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图1和2中的具有操作杆的连接夹具的侧视剖面图;

图4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中的连接夹具的横剖面图;

图5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图3中的连接夹具的横剖面图;

图6示出连接夹具的夹紧弹簧和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7以更从前方的角度示出图6中的夹紧弹簧和操作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绝缘材料壳体2的连接夹具1的侧视剖面图,弹力夹紧接口3装入到所述绝缘材料壳体2中。弹力夹紧接口3由汇流件4和夹紧弹簧5形成。夹紧弹簧5是轭式弹簧,所述轭式弹簧具有安置在汇流件4上的贴靠腿6、在贴靠腿6的与汇流件4相对置的一侧上的弹簧弯曲部7和始于弹簧弯曲部7的夹紧腿8。夹紧腿8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夹紧棱9,所述夹紧棱对准汇流件4,使得形成用于将电导体在夹紧腿8的夹紧棱9和汇流件4之间夹紧的夹紧部位。

现在为了打开所述夹紧部位以取出夹紧的电导体,并且为此将夹紧棱9朝向贴靠腿6的方向远离汇流件4上的夹紧凸起移开,操作杆10借助枢转轴承11可枢转地装入绝缘材料壳体2中。

通过两件式地构成绝缘材料壳体2,实现操作杆10和弹力夹紧接口3的装入,所述绝缘材料壳体具有带有导体引入开口13的基本体12和可借助于锁定元件14与基本体12锁定的覆盖件15。导体引入开口13沿导体插入方向11延伸并且具有从绝缘材料壳体2通向外部的进口16。导体引入开口13延伸至夹紧部位的汇流件4,以便将要夹紧的电导体引导至夹紧部位。在覆盖件15中,沿导体插入方向l观察,在汇流件4后方设有用于容纳要夹紧的电导体的绝缘的自由端部的导体接收袋17。

操作杆10具有杆臂18,所述杆臂向外从绝缘材料壳体2中伸出进而为了用手操作而至少部分地露出。杆臂18在绝缘材料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邻接于夹紧部位过渡到枢转区域中,在所述枢转区域处,至少一个长栓19在操作杆10的至少一侧上侧向地伸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长栓19形成操作杆10的与杆臂18对角线相对置的端部,借助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轮廓,加载夹紧腿8或从夹紧腿8突出的材料凸缘,以朝向贴靠腿6的方向移动夹紧腿8和其夹紧棱9,以便打开夹紧部位。至少一个长栓19沉入到所配设的长孔20中,所述长孔在内壁部处引入基本体12或在导体引入开口13的壁部处引入基本体1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长孔20引入导体引入开口13的彼此相对置的内壁部,操作杆10的对角线彼此远离的长栓19沉入到所述长孔中,以便抗翻倒地支承所述长栓。

长孔20在下部的、邻接于贴靠腿6的区域中优选逐渐变细地(auslaufend)成形。这出于脱模方面和安装方面的原因是有利的。

长孔20的沿导体插入方向l观察在后方的(在图1至3中左侧的)壁部分地通过汇流件4形成并且不通过绝缘材料壳体2的绝缘材料形成。

可见的是:长孔20具有肾脏形的轮廓。相反地,长栓19是蛋形的并且具有比长栓19的宽度更大的纵向延伸方向。蛋形由矩形的面部段形成,在相对置的端部处,部分圆、优选半圆连接到所述矩形的面部段上。

长孔具有弯曲的轨道形状并且对此以球面三角形的类型弯曲。球面三角形的端部节圆式地逐渐变细。因此,两个圆部段在彼此相对置的端部上一方面通过在朝向导体引入开口13的进口16的一侧上的短的弯曲轨道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在与夹紧部位相邻的一侧上的较长的弯曲轨道连接。这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圆部段之间的(假设的)中线同样是弯曲的。长孔因此是肾脏形的。

在图1中,操作杆10位于闭合位置中,其中夹紧棱9在没有电导体插入的情况下贴靠到汇流件4上并且夹紧腿8是去负荷的并且通过夹紧弹簧5的弹力按压到汇流件4上。

图2可见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连接夹具1。清楚的是:操作杆10现在以大致45°的角度枢转。在此,夹紧腿8通过操作杆在长栓19的区域中的端部处的操作轮廓朝向贴靠腿6的方向按压。

当长栓19在长孔20中运动时,长栓19平移地在长孔20中移动。如也在图1中的闭合位置中始终的那样,所述长栓也在整个枢转运动期间在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支承点处贴靠在长孔20的限界壁上。因此,在长栓19没有附加移动的情况下,不可能的是:长栓19简单地本身围绕位于长孔20的面部段中的转动轴线(或转动点)扭转。长栓19在长孔20中的运动通过彼此相对置的至少两个支承点仅通过如下方式是可能的:长栓19沿长孔20的纵向延伸方向在弯曲轨道上从长孔20的一个弯曲的端部区域朝向长孔20的相对置的弯曲的端部区域运动。

图3可见图1和2中的连接夹具,其中操作杆10现在处于打开位置中。在此,夹紧腿尽可能地朝向贴靠腿6向下按压,以便完全地打开通过夹紧棱9和汇流件4形成的夹紧部位。在此,长栓12也支承在长孔20的彼此相对置的限界壁上,使得长栓19的自身扭转是不可能的。这通过长孔2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肾脏形的构成来确保。

在所示出的打开位置中,现在,长孔20在导体引入开口13的彼此相对置的内壁上至少在邻接于汇流件4的区域中通过长栓19填充。因此确保:将引入到导体引入开口13中的电导体以其绝缘的端部尽可能好地引向夹紧部位,并且绞合线或导体端部不在长孔20中卡住。

图4可见处于闭合位置或夹紧位置的图1中的连接夹具1的横剖面图。清楚的是:长栓19分别从操作杆10在彼此相对置的侧面处以对角线相对置的方式突出。所述长栓19分别沉入到所配设的长孔20中,以便在长孔20中以可平移移动的方式引导。在此,通过长栓19的轮廓和长孔20的与此匹配的轮廓,防止长栓19的自身转动。

图5可见处于打开位置的图3中的连接夹具1的横剖面图。杆臂18在此向上翻转。夹紧弹簧5的夹紧腿8朝向贴靠腿6的方向向下按压,使得打开通过夹紧棱9和汇流件4形成的、用于夹紧电导体的夹紧部位。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夹紧腿8的移位:长栓19和/或操作杆的邻接的侧壁22的侧棱加载夹紧腿8。

图6可见在没有绝缘材料壳体包围的情况下的夹紧弹簧5连同操作杆10的立体图。操作杆10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侧壁22,所述侧壁通过横向地在侧壁22和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杆臂18彼此连接。在侧壁22的外侧上,在与杆臂18相对置的端部处,长栓19构成为从侧壁22的表面突出的元件。在侧壁22的自由端部的端侧上并且在此在模制的长栓19上,加载夹紧弹簧。所述端面在操作杆10的端部上形成操作区域21,所述操作区域与杆臂18相对置并且所述操作区域在彼此相对置的长栓19之间延伸。此外,清楚的是:彼此相对置的长栓19之间的连接区域是凹形的,即向内拱曲。因此,提供引导至夹紧部位的导体容纳空间。

清楚的是:在侧壁22之间在杆臂18下方的中间空间提供用于引导和容纳要夹紧的电导体的剥皮的自由端部的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然后引导至夹紧棱9,以便在那里通过夹紧弹簧5夹紧到未示出的汇流件4上。

清楚的是:夹紧棱9从夹紧腿8的平面中朝向操作杆10的方向弯曲。因此,夹紧腿8的其余的侧向部段形成支承面,以通过操作杆10加载夹紧弹簧5。因此,向上调节的夹紧棱9位于侧壁22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也可见的是:贴靠腿6的自由端部是渐缩的,以便因此挂入到汇流排4的开口中。

图7再次在没有绝缘材料壳体的情况下示出夹紧弹簧5与操作杆10的稍微转动的立体图。在此,再次清楚的是:操作杆10的侧壁22在其彼此相对置的内侧上提供用于将电导体引导至夹紧棱9的引导壁。长栓19一体化地模制到所述侧壁22的外壁上。朝向长栓19的方向的纵向延伸大致平行于由操作杆18展开的平面伸展。长栓19相对于杆臂18朝向夹紧弹簧5的方向在高度上错开。

从图6和7中可见:在夹紧弹簧5的夹紧腿8上的侧向的操作部段23分别延伸至长栓19的外部的边缘区域。因此,夹紧弹簧5的所述操作部段23必须容纳在长孔20中并且长孔20相应地轮廓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部段23能够侧向更细长地构成。有利的是:所述操作部段与图6和7中的视图相比至少以长栓19的深度缩短,使得这两个操作部段23能够沿着绝缘材料壳体2中的导体引导部的内壁部引导并且不必沉入到长孔20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