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5209发布日期:2019-04-23 21:1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两个电路体导通连接导线线束的、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汽车的电气安装系统中,采用进行来自蓄电池的电力的供给/切断/分配等的接线箱等电路体、对包括上述电路体在内的各种设备之间进行导通连接的导线线束,实现高效的电气布线。

另外,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的车辆的电动化的要求,所采用的电路体、导线线束的种类、数量也存在增加倾向。例如,如日本特开2016—22047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中,具备电池模块和接线箱的电池组配置于座位的地板等下,需要用直径比通常大的高压系统的导线线束将蓄电池组的接线箱与外部的pcu(功率控制单元)、充电器之间连接。另外,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所采用的接线箱的数量也有时为两个以上。

然而,伴随着在电气安装系统中采用的电路体、导线线束的种类、数量增加,将导线线束经由连接器等连接于电路体的工序增加,产生车辆组装时的可操作性变差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地,伴随着车辆的紧凑化等的要求,需要更高密度地配置多个电路体、连接该多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因此,还考虑相邻配置两个电路体而削减空间,但需要确保配置导线线束、连接器的空间,空间的削减也有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04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以上述情形为背景,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且空间效率高地对两个电路体进行导线线束连接的、新颖的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设于作为所述两个电路体中的一方的第1电路体的第1连接端子与设于作为所述两个电路体中的另一方的第2电路体的第2连接端子相邻地配置,另一方面,分别设于与所述第1连接端子连接的第1电线的末端和与所述第2连接端子连接的第2电线的末端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被共同的连接器外壳收容保持而构成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并且,包括从该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和所述第2电线而构成所述导线线束,所述导线线束的所述电线侧连接端子导通连接于所述第1电路体的所述第1连接端子和所述第2电路体的所述第2连接端子。

根据本方式,首先,具备将设于作为两个电路体中的一方的第1电路体的第1连接端子与设于作为两个电路体中的另一方的第2电路体的第2连接端子相邻地配置这样的特有的构造。此外,分别设于与第1连接端子连接的第1电线的末端和与第2连接端子连接的第2电线的末端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被共同的连接器外壳收容保持而构成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包括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及从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第2电线而构成导线线束。由于具备这样的独特的构造,从而能够相对于以往分别连接有设置于特殊的导线线束末端的特殊的连接器的第1电路体的正极侧连接端子和第2电路体的负极侧连接端子,来连接设置于导线线束末端的单个连接器。

由此,能够以少的作业工时简便地对两个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还能够实现元件件数的削减。另外,虽然以往需要确保能够装配配置两个导线线束的线束末端连接器的空间,但能够整合成导线线束的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能够实现空间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根据所述第一方式的记载,所述第1连接端子是正极侧连接端子,所述第2连接端子是负极侧连接端子,而所述第1电线是正极侧电线,所述第2电线是负极侧电线。

根据本方式,从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是一方电路体的正极侧电线和另一方电路体的负极侧电线,所以,在接近地拉出的电线中流过反向的电流。因此,所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从而能够降低乃至防止电磁感应噪声的产生,并且,一方的电线对另一方的电线发挥屏蔽效应,所以,能够降低来自马达、各种车载品的混入噪声。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方式的记载,从所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所述正极侧电线与所述负极侧电线被收容于共同的被覆部件的内部而构成所述导线线束。

根据本方式,从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是正极侧电线和负极侧电线,在接近地拉出的电线中流过反向的电流,所以,所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降低乃至防止噪声,一方的电线能够对另一方的电线发挥屏蔽效应。而且,将正极侧电线和负极侧电线收容于共同的被覆部件的内部并接近地布置,所以,能够在进一步地降低噪声等的同时,还兼顾实现导线线束的处置性的提高。特别是,即使在导线线束用于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屏蔽构造的简化等,除了空间效率的实现之外,还能够有助于成本削减。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方式的记载,设于所述第1电路体的所述第1连接端子被收容配置于设于所述第1电路体的连接器外壳中,从而构成第1连接用连接器,另一方面,设于所述第2电路体的第2连接端子被收容配置于设于所述第2电路体的连接器外壳中,从而构成第2连接用连接器,所述导线线束的所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同时与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嵌合连接,另一方面,所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和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第2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所述连接端子及包围该连接端子的外壳可动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主体位移的方式被保持的浮动构造。

根据本方式,成为线束末端连接器同时嵌合连接于分别设于不同电路体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第2连接用连接器的构造,所以,有可能尺寸公差累积而难以进行各连接器间的对位。因此,通过将线束末端连接器和第1连接用连接器/第2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方设为浮动构造,从而能够吸收尺寸公差而有利地解除所担心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根据所述第四方式的记载,所述第1电路体与所述第2电路体收容配置于一个壳体内,另一方面,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与设于所述壳体的壁部的贯通孔相向地配置,所述线束末端连接器插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贯通孔而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

根据本方式,即使在第1电路体和所述第2电路体进一步地收容配置于一个壳体内的情况下,也将设于壳体的壁部的贯通孔插通而对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第2连接用连接器连接线束末端连接器。因此,不需要追加的连接器、布线,维持少的作业工时而能够将导线线束连接于收容配置于壳体内的两个电路体。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担心的由公差的累积导致的位置偏移等问题能够通过采用线束末端连接器和第1连接用连接器/第2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浮动构造而在未发生前解决。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根据所述第五方式的记载,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各自的相向面之间,设置有由定位凸部和定位凹部的凹凸嵌合形成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凸部设于所述壳体而所述定位凹部设于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或者所述定位凸部设所述第1连接用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用连接器而所述定位凹部设于所述壳体,以比由所述浮动构造形成的所述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位移尺寸小的尺寸来削减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定位凹部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公差。

根据本方式,将浮动构造的连接器及由壳体与电路体的相向面之间的定位凸部和凹部构成的定位机构组合来采用,从而能够在比浮动构造的位移尺寸小的尺寸范围内削减定位机构的间隙尺寸公差。由此,能够将壳体中的第1电路体/第2电路体的配置位置的偏差抑制得更加小,能够有利地降低乃至解除壳体的贯通孔与第1连接用连接器/第2连接用连接器的位置偏移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至第六中的任一方式的记载,所述线束末端连接器中的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外周面隔着密封部件而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压配合。

根据本方式,线束末端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外周面隔着密封部件而与壳体的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压配合,所以,还能够确保贯通孔中的防水性及吸收贯通孔与连接器外壳之间的振动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设于作为两个电路体中的一方的第1电路体的第1连接端子及设于作为另一方的第2电路体的第2连接端子相邻地配置。此外,设于与第1连接端子连接的第1电线的末端及与第2连接端子连接的第2电线的末端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被共同的连接器外壳收容保持而构成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包括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及从线束末端连接器延伸出的第1电线/第2电线而构成导线线束。由此,能够对以往分别连接有设置于特殊的导线线束末端的特殊的连接器的第1电路体的第1连接端子和第2电路体的第2连接端子连接设置于导线线束末端的单个连接器。因此,能够以少的作业工时简便地将导线线束连接于两个电路体,能够实现元件件数的削减、空间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地示出图1所示的电路体和壳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从图2拆卸了设置于导线线束的末端的线束末端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容纳有图1所示的电路体的壳体的局部主视图,是相当于图1的a向视图的图。

图5是示出设置于导线线束的末端的线束末端连接器和电路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2中的vi—vi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1~6中示出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10应用于电池组36的例子。即,示出将导线线束16a、16b、16c导通连接于容纳于构成电池组36的壳体的壳体主体12内的构成两个电路体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构造。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上方是指图1、4~6中的上方,下方是指图1、4~6中的下方,另外,前方是指图2~3中的左方,后方是指图2~3中的右方。

如图1~3、5所示,导线线束16a设为将与后述的低压电路的正极侧的连接端子52连接的正极侧电线15a收容于由屏蔽部件、绝缘部件构成的被覆部件17的内部的构造,导线线束16b设为将与后述的蓄电池模块33的正极侧的连接端子52(第1连接端子)连接的正极侧电线15a(第1电线)及与蓄电池模块33的负极侧的连接端子52(第2连接端子)连接的负极侧电线15b(第2电线)收容于被覆部件17的内部的构造。进一步地,导线线束16c设为将与后述的低压电路的负极侧的连接端子52连接的负极侧电线15b收容于被覆部件17的内部的构造。

如图1所示,壳体主体12例如使用铝合金,通过压铸法而形成,具有在整体上在俯视时为大致矩形浅底的大致箱体形状。另外,壳体主体12使用未图示的固定构造,例如在车身的座位的地板下,在多个点处支撑固定于未图示的车身强度部件。进一步地,壳体主体12利用未图示的卡合构造,能够使用螺栓和螺母来将例如未图示的壳体盖体连结固定。此外,在壳体主体12的前方侧的周壁部24,如图3及图4所示,设置有剖面形状为大致圆形且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相同形状的、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隔开的4个贯通孔30。设置有上述贯通孔30的壳体主体12的前方侧的周壁部24在贯通孔30的下方侧、并且比壳体主体12的底面29靠上方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前方以大致矩形平板形状突出的线束末端连接器固定部31(参照图2~4)。将大致圆形剖面形状的固定孔32贯通设置于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固定部31(参照图3),例如能够对后述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的连接器外壳62a~c进行螺栓固定。

在设为这样的构造的壳体主体12的内部,如图1所示,收容有构成两个电路体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及由层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而成的组电池构成的蓄电池模块33。在这里,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均构成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切换蓄电池模块33与导线线束16b的导通连接/切断的接线箱,经由未图示的布线连接于蓄电池模块3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及蓄电池模块33收容于构成壳体的壳体主体12的内部,构成电池组36。

图5示出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导线线束16a~c及设置于导线线束16a~c的末端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均具有在整体上在俯视时为大致矩形箱状的树脂箱体38a、38b,在树脂箱体38a、38b的内部,例如收容配置有构成为包括汇流条等的未图示的内部电路。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具备连接于蓄电池模块33的正极侧和负极侧而切换导通/切断的继电器34a及发出上述切换导通/切断的指示的蓄电池控制器44。此外,在第1电路体14a处,设置有构成蓄电池模块33的正极侧的旁通电路并且用于测定流过正极侧的电流的继电器34b和电阻电路46及用于进行未图示的低压电路的正极侧的连接/切断的继电器34c。

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1电路体14a的前方侧的侧壁的上部,在周向上隔开地设置有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第3连接用连接器48(iii)。同样地,在第2电路体14b的前方侧的侧壁的上部,也在周向上隔开地设置有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第4连接用连接器48(iv)。上述连接用连接器48(i)~(iv)均具备连接器外壳50及保持于连接器外壳50的连接端子52(参照图4、6)。连接器外壳50具有剖面为大致矩形且向后方(在图5中,右斜上方)延伸、并且向前方(在图5中,左斜下方)开口的有底的大致矩形筒形状。另一方面,连接端子52设为从连接器外壳50的底壁54的大致中央部向前方以不达到开口的长度尺寸突出的大致平板状的端子。此外,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用假想线记载连接用连接器48和壳体主体12。在各连接器外壳50的4个侧壁,在预定的部位处设置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肋部55a、凹槽55b(参照图4)。特别是,左右的侧壁处的凹槽55b的位置不对称,防止后述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的误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电路体14a处,在接近第2电路体14b地设置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的连接器外壳50处,收容配置有连接于蓄电池模块33的正极侧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另一方面,在设置于从第2电路体14b隔开的一侧的第3连接用连接器48(iii)的连接器外壳50处,收容配置有连接于低压电路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进一步地,在第2电路体14b处,在接近第1电路体14a地设置的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的连接器外壳50处,收容配置有连接于蓄电池模块33的负极侧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另一方面,在设置于从第1电路体14a隔开的一侧的第4连接用连接器48(iv)的连接器外壳50处,收容配置有连接于低压电路的负极侧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即,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及设置于第2电路体14b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相邻地配置,分别收容配置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的连接器外壳50及设置于第2电路体14b的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的连接器外壳5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树脂箱体38a、38b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定位于壳体主体12的定位凹部56。上述定位凹部56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树脂箱体38a、38b的大致圆孔形状。在将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配置于壳体主体12时,针对这些定位凹部56,将突出设置于壳体主体12的底壁部18的适当部位的大致圆筒状的定位凸部58插通配置于设置于对应的位置的定位凹部56,从而将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相对于壳体主体12进行定位。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壳体主体12的底壁部18的定位凸部58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定位凹部56的凹凸嵌合,构成它们的定位机构。在这里,将制造公差等考虑在内来决定定位凹部56与定位凸部58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公差:α(参照图2)。

这样,在将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相对于壳体主体12进行了定位固定时,如图3所示,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用连接器48在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隔出间隙β(参照图3)地相向的状态下收容配置于壳体内。并且,如图2所示,针对上述连接用连接器48,使设置于导线线束16的末端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60b、60c将设置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插通而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用连接器48(iii)、48(i)(ii)、48(iv)连接。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分别具备连接器外壳62a~c及保持于连接器外壳62a~c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在这里,线束末端连接器60a与线束末端连接器60c是基本相同的构造,线束末端连接器60b除了分别收容配置分别连接于正极侧电线15a和负极侧电线15b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64的连接器外壳并列配置、并且相邻的侧壁彼此(后述的主体保持部70的相邻侧壁彼此)经由连结部65一体化这点以外,基本构造相同。因此,下面,以线束末端连接器60a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线束末端连接器60a的连接器外壳62a构成为包括:设为沿轴向(在图6中,左右方向)开口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壳主体66;安装于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在图6中,右侧)的外壳可动部68;以内插状态保持外壳主体66的基端侧(在图6中,左侧)的主体保持部70;及后述的罩部件72。在外壳主体66的轴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利用螺栓100将构成电线侧连接端子64的后述的第一压接端子88与第二压接端子90的连接部96、98连结固定的作业孔69。上述作业孔69在作业后由大致π字剖面形状的盖体覆盖。另外,在比作业孔69稍微靠前端侧的外壳主体66的外周面,配置有剖面形状为大致梯形且在整周上延伸出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71。在这里,密封部件71通过嵌着于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的外周面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罩部件72而固定于预定位置。由此,外壳主体66的外周面隔着密封部件71而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的内周缘部压配合。因此,能够将水等沿着导线线束16a~c进入到壳体主体12的内部这一情况防患于未然,并且,也能够有利地吸收贯通孔30与外壳主体66之间的振动等。

另一方面,外壳可动部68具有大径的基端部74(在图6中,左侧)及直径小于基端部74的前端部76,呈在轴向上开口的阶梯式圆筒形状。该外壳可动部68的基端部74在径向上隔出预定的间隙γ(参照图6)而内插配置于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开口部。即,外壳可动部68的基端部74的外径尺寸比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开口部的内径尺寸小了与γ相当的量。由此,相对于外壳主体66,外壳可动部68能够在径向上进行位移。此外,通过与从罩部件72的前端部(在图6中,右侧)向径向内侧延伸出的内凸缘部78的抵接来阻止外壳可动部68从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脱落。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于罩部件72的锁定爪82锁定嵌合于设置于外壳主体66的前端部的锁定孔80,从而将罩部件72固定于外壳主体66。进一步地,内凸缘部78的内径尺寸比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的外径尺寸大出与间隙γ相当的量,不阻碍外壳可动部68相对于外壳主体66的径向的位移。

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76呈大致矩形筒状,在前端部76的4个外表面,设置有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器外壳50的4个侧壁对应的形状的肋部84a和凹槽84b。即,相对于连接器外壳50的内周面,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76的外周面设为外形尺寸小了与外壳主体66和外壳可动部68的径尺寸差即间隙γ相当的量的剖面相似形状,通过隔出肋部55a与凹槽84b及肋部84a与凹槽55b的间隙的嵌合,外壳可动部68相对于连接器外壳50以能够位移的方式在周向上定位,并且,将其位移方向限制为作为连接端子52的延伸方向的轴向的正交两个方向即上下、左右方向。另外,在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76的下方侧的侧壁,设置有与后述的第三压接端子93的锁定孔86嵌合的锁定爪87。

连接器外壳50的主体保持部70具有基端侧(在图6中,左侧)设为稍小直径的大致中空圆筒形状,安装于外壳主体66的基端侧(在图6中,左侧)的外周面。在上述主体保持部70的前端侧,设置有向后方(在图6中,右方)以大致l字剖面形状突出的固定用突起部91。将固定孔92贯通设置于固定用突起部91,在线束末端连接器60a将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插通而安装于第1电路体14a的连接用连接器48时,经由固定孔32、87,能够利用例如螺栓和螺母来将壳体主体12的线束末端连接器固定部31与配置于线束末端连接器固定部31的下部的固定用突起部91连结固定。此外,将锁紧环85外嵌并压接于在主体保持部70的基端侧处设为稍小直径的部位。

如图6所示,线束末端连接器60a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构成为从轴向(在图6中,左右方向)的基端侧(在图6中,左侧)向前端侧(在图6中,右侧),包括与导线线束16a的正极侧电线15a压接而成的第一压接端子88、与柔软导体89的一个端部压接而成的第二压接端子90及与柔软导体89的另一个端部压接而成的第三压接端子93。此外,柔软导体89例如由编织线等公知的部件构成。第一压接端子88收容于外壳主体66的基端侧,在与第一压接端子88以压接的方式连接的正极侧电线15a的外周面,配置有剖面形状为大致矩形且在整周上延伸出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94。通过安装于该密封部件94的基端侧(在图6中,左侧)的大致环状的罩部件95,固定于导线线束16a~c的外周面的预定位置。由此,正极侧电线15a的外周面隔着密封部件94而与外壳主体66的内周面压配合。将第二压接端子90收容于外壳主体66的中央部分,第一压接端子88的连接部96与第二压接端子90的连接部98在设置于外壳主体66的作业孔69中,用螺栓100来连结。由此,对第一压接端子88与第二压接端子90进行导通连接,另一方面,第二压接端子90与第三压接端子93经由柔软导体89被导通连接。柔软导体89收容于外壳主体66的前端侧,第三压接端子93从外壳主体66的前端突出地配置。外壳可动部68的基端部74以围绕柔软导体89和第三压接端子93的压接部的方式配置,第三压接端子93的连接部102收容配置于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76内并进行锁定嵌合。此外,第三压接端子93的连接部102具备上下相向配置的弹性接触片104和压花部106,在它们之间夹持第1电路体14a的连接用连接器48的连接端子52而实现导通。

在这样的构造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中,如上所述,具有电线侧连接端子64及包围电线侧连接端子64的外壳可动部68能够相对于构成连接器外壳62a的外壳主体66在径向上位移而以能够相对于外壳主体66位移的方式被保持的浮动构造。进一步地,相对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用连接器48(i)~(iv)的连接器外壳50的内周面,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的外壳可动部68的前端部76的外周面的外形尺寸小了相当于间隙γ的量。由此,即使在存在壳体主体12中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公差所导致的配置位置的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浮动构造来吸收它们的位置偏移。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如将线束末端连接器60a、60b与配置于壳体主体12内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用连接器48(i)~(iv)连接的构造那样尺寸公差累积的情况下,也能够有利地降低乃至解除难以两连接器的对位的担忧。另外,也能够在由上述浮动构造形成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相对于外壳主体66能够位移的间隙γ的尺寸的范围内,削减定位凸部58与定位凹部56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公差:α(参照图2),能够抑制由尺寸公差导致的偏差幅度。

此外,如图3所示,在线束末端连接器60b中,分别设置于与第1电路体14a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连接的导线线束16b的正极侧电线15a的末端及与第2电路体14b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连接的导线线束16b的负极侧电线15b的末端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64、64被共同的连接器外壳62b收容保持而构成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而且,从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延伸出的正极侧电线15a与负极侧电线15b收容于共同的被覆部件17的内部,构成导线线束16b。并且,将上述导线线束16b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64、64分别导通连接于第1电路体14a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与第2电路体14b的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即,导线线束16b的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同时嵌合连接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及设置于第2电路体14b的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此外,在导线线束16a中,将线束末端连接器60a设置于低压的正极侧电线15a的末端,导线线束16a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插通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而导通连接于第1电路体14a的第3连接用连接器48(iii)处的低压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同样地,在导线线束16c处,将线束末端连接器60c设置于低压的负极侧电线15b的末端,导线线束16c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插通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而导通连接于第2电路体14b的第4连接用连接器48(iv)处的低压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

根据设为这样的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10,设于第1电路体14a的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及设于第2电路体14b的负极侧连接端子52b相邻地配置。另外,与上述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和负极侧连接端子52b连接的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64、64被共同的连接器外壳62b收容保持而构成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进一步地,从上述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延伸出的正极侧电线15a与负极侧电线15b收容于共同的被覆部件17的内部,构成导线线束16b。由此,与如以往那样对正极侧连接端子和负极侧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有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的情况相比,仅通过连接设置有两个电线侧连接端子64、64的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就能够一次性地进行连接。

因此,能够以少的作业工时简便地进行对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及负极侧连接端子52b的连接,并且由于能够用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进行连接,所以,还能够实现元件件数的削减、并且能够实现空间效率的提高。另外,将正极侧连接端子52a和负极侧连接端子52b设置于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流过反向的电流,所以,所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从而能够降低乃至防止电磁感应噪声的产生。而且,从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延伸出的一方的电线15a对另一方的电线15b发挥屏蔽效应,所以,能够降低来自马达、各种车载品的混入噪声。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将导线线束16b连接于蓄电池模块33的用于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被覆部件17中的屏蔽构造的简化等,除了实现空间效率之外,还能够有助于成本削减。

此外,在将单个线束末端连接器60b连接于分别设置于各个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及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的情况下,由于尺寸公差的累积,难以进行连接器间的对位。与此相对地,在线束末端连接器60b中,第三压接端子93及包围它的外壳可动部68能够相对于外壳主体66在径向上进行位移,所以,能吸收尺寸公差,实现顺利的连接器连接。

另外,将连接用连接器48(i)~(iv)设置于容纳于壳体主体12的内部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连接用连接器48(i)~(iv)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隔出间隙而相向地配置。进一步地,设置于导线线束16a~c的末端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将设置于壳体主体12的贯通孔30插通而直接连接于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连接用连接器48(i)~(iv)。由此,能够不需要在以往构造中需要的、设置于壳体的周壁部的壳体连接器、对壳体连接器与电路体进行导通连接的导线线束、汇流条。因此,能够削减壳体连接器、导线线束等元件、降低与此相伴的作业工时,并且,还能够削减电路体与导线线束的连接所需的空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记载的任何限定。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的第1连接端子是正极侧连接端子52a、设置于第2电路体14b的第2连接端子是负极侧连接端子52b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都是正极侧或者都是负极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在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都是正极侧的情况下,与它们连接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也都为正极侧,从具有共同的连接器外壳50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将正极侧的第1电线/第2电线都拉出。在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都是负极侧的情况下,与它们连接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也都为负极侧,从线束末端连接器60b将负极侧的第1电线/第2电线都拉出。在任一情况下,都能够将与相互分离地突出设置于分别分开的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的第1连接端子和第2连接端子连接的线束末端连接器60b整合成单个部件,能够以少的作业工时、元件件数并且空间效率高地实现导线线束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线束末端连接器60a~c的电线侧连接端子64以能够相对于外壳主体66位移的方式被保持的浮动构造,但既可以是具有连接用连接器48(i)~(iv)的连接端子52以能够相对于连接器外壳62a~c位移的方式被保持的浮动构造,也可以是两者具有浮动构造。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定位凸部58突出设置于壳体主体12,而将定位凹部56设置于第1电路体14a和第2电路体14b,但也可以相反。进一步地,本发明除了例示的电池组36之外,还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向容纳于各种壳体内的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0:对壳体内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12:壳体主体(壳体)、14a:第1电路体、14b:第2电路体、15a:正极侧电线(第1电线)、15b:负极侧电线(第2电线)、16a~c:导线线束、17:被覆部件、24:周壁部(壁部)、30:贯通孔、33:蓄电池模块、34a~c:继电器、36:电池组、48:连接用连接器、48(i):第1连接用连接器、48(ii):第2连接用连接器、48(iii):第3连接用连接器、48(iv):第4连接用连接器、50:连接器外壳、52:连接端子、52a:正极侧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52b:负极侧连接端子(第1连接端子)、56:定位凹部、58:定位凸部、60a~c:线束末端连接器、62a~c:连接器外壳、64:电线侧连接端子、66:外壳主体(主体)、68:外壳可动部、71:密封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