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4198发布日期:2019-02-26 18:49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铲运机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势,国内外矿山主力出矿设备多选型为电动铲运机。以某山矿出矿设备选型为电压等级1000v的est-3.5型电动铲运机为例,由于该电动铲运机无排缆器,井下作业环境恶劣,投产后经常性的出现拖拽电缆划伤、拉断。该设备使用1000v电压,其电压等级较高,受损的电缆未经妥善处理不可能再使用,还给操作人员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若每次都换新,因拖拽电缆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矿山整体效益影响较大。

对于拉断的拖拽电缆连接处理,现有的电工接线技术都无法达到较长时间的安全使用要求,电缆接点难以经受不断地来回拖拽受力,往往很快又被拽脱接点,或者造成接点处导体截面积小,不能满足承载该电力的要求,成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点,或者电缆接点整体截面比原电缆本身的截面大很多,影响电缆拖拽,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各种尝试,创造性地找到一种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如果电缆断头处有损伤,则先将需要连接的电缆断头损伤部分去掉,再进行连接,连接工艺方法是:将电缆(1)两个断头端(2)的外层绝缘皮(5)剥掉一段,最好是把外绝缘皮(5)剥掉至少40cm长度露出电缆内的相应长度的各相线芯(3);再将电缆(1)外层绝缘皮(5)剥掉后露出的各相线芯(3)的内绝缘皮(6)剥掉一段,内绝缘皮(6)最好是剥掉至少20cm长度露出相线芯(3)内的相应长度的导体丝(4);然后对各相线芯(3)分别进行连接,单根相线芯(3)的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把电缆(1)两个断头端(2)将要连接为同一相线芯(3)的导体丝(4)分别分成多股,可以是3股或者3股以上,一个断头端(2)的各股导体丝(4)分别计为a1、a2…an,另一个断头端(2)的各股导体丝(4)分别计为b1、b2…bn,n为所分成的股数;为了防止同股导体丝(4)打散,可将同股导体丝(4)分别用胶布将导体丝(4)头部与根部缠住;

步骤二、将上一步骤的两个断头端(2)相线芯(3)的分股导体丝(4)分别从中间部位对折,以对折后形成的钩形一一对应地相互钩连,即:a1的折点与b1的折点钩连,a2的折点与b2的折点钩连,以此类推至an的折点与bn的折点钩连;

步骤三、将上一步骤的各股导体丝(4)对折点(10)后的折回段(9)依次交错从对折点(10)前的保留段(11)相邻股间的间隙中穿过,相互编织在一起,例如:将a1的折回段(9)从a1、a2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a2的折回段(9)从a2、a3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以此类推,也就是说an的折回段(9)从an、a1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每次穿过两条导体丝(4)的间隙,如此反复循环依次穿插直到折回段(9)长度都编织完成;采用同样方法对b1、b2…bn股导体丝(4)进行编织,编织完成后,拆除防止同股导体丝(4)打散而在导体丝(4)头部与根部缠住的胶布,对该单根相线芯(3)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绝缘处理可以是用相应电压的绝缘胶带缠绕,为了保证绝缘效果,最好缠绕不少于3层;

各相线芯(3)连接完毕后,可以用黑胶带把各相线芯(3)全部缠绕成一体。为了增强电缆该连接部位的防磨性能,在绝缘处理外部增加防磨层(8),防磨层(8)可以是缠绕黑胶带,最好缠绕不少于3层。另外,根据需要,为了增加防水性能,在绝缘处理外部增加防水层(7),防水层(7)可以是在防磨层(8)黑胶带缠绕前先用防水胶带缠绕成防水层(7),防水胶带缠绕不少于3层防水效果更有保障。在使用过程中,最好每使用8小时进行一次检查,看看电缆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防磨层(8)的修复,以更好地保证连接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式,步骤一中把同一相线芯(3)的导体丝(4)分成的各股保持粗细均匀,以保证各股承拉能力相对一致。

作为优选方式,步骤一中把同一相线芯(3)的导体丝(4)分别分成5-12股,不会因为分股数太多导致每股太小而单股承拉力太小,能保证连接强度需要,且编织太复杂;又不会因分股数太少使单股太粗不好编织,且影响编织强度。

作为优选方式,步骤一中把同一相线芯(3)的导体丝(4)分别分成偶数股,若同一相线芯(3)内的导体丝(4)根数为单数,可以将其中1根导体丝(4)从步骤二导体丝对折部位截除,以使编织过程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方式,步骤二中股导体丝(4)对折点(10)位于同一断面,以使各股导体丝(4)使用时所承担的拉力相对均匀,不会因为拉力不均造成单股断裂而影响导体通电截面积,甚至发生事故。

采用此种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相线芯(3)的导体丝(4)别分成多股进行交叉编织,在保证导体丝(4)的过电截面积的基础上,还保障了电缆(1)拖拽时的抗拉应力;通过对连接部位进行防水、绝缘、耐磨处理,确保供电安全可靠,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电缆连接处截面粗细均匀,没有鼓包,方便设备拖拽电缆,且兼美观。该工艺方法在某矿进行了试用与研究,确定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保证了电动铲运机操作人员安全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该工艺方法简便易操作,改造成本非常低廉,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相线芯中多股导体丝对折钩连示意图;

图2为电缆断裂示意图;

图3为电缆横截面示意图,该示意图选择的是含三条相线芯的电缆;

图4为电缆断头端剥掉部分绝缘皮后的示意图,该示意图选择的是含三条相线芯的电缆;

图5为电缆的相线芯连接处理截面示意图;

图中:1-电缆,2-断头端,3-相线芯,4-导体丝,5-外层绝缘皮,6-内绝缘皮,7-防水层,8-防磨层,9-导体丝(4)的折回段,10-导体丝(4)的对折点,11-导体丝(4)的保留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某个实施例对该拖拽电缆连接工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只是该工艺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并非是唯一实施方式,所以该实施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实施范围的限定。

该实施例连接工艺方法是:先把电缆(1)两个断头端(2)的外层绝缘皮(52)剥掉40cm长度的一段,露出电缆(1)内的约40cm长度的各相线芯(3);再将露出的40cm长度的各相线芯(3)的内绝缘皮(6)剥掉约20cm长度的一段,相线芯内的导体丝(4)露出20cm长度的一截;然后对各相线芯(3)分别进行连接,单根相线芯(3)的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一、把两个断头端(2)将要连接为同一相线芯(3)的20cm长度的导体丝(4)分别分成均匀的6股,一个断头端(2)的各股导体丝(4)分别计为a1、a2…a6,另一个断头端(2)的各股导体丝(4)分别计为b1、b2…b6;为了防止同股导体丝(4)打散,将同股导体丝分别用胶布将导体丝(4)头部与根部缠住;

二、将上一步骤的两个断头端(2)相线芯(3)的分股导体丝(4)分别从露出部分的中间约10cm部位对折,以对折后形成的钩形一一对应地相互钩连,即:a1的折点与b1的折点钩连,a2的折点与b2的折点钩连,以此类推,a6的折点与b6的折点钩连;该步骤保持各股导体丝对折点(10)断面位置相同;

三、将上一步骤的各股导体丝(4)对折点(10)后的折回段(9)依次交错从对折点前的保留段(11)相邻股间的间隙中穿过,相互编织在一起,例如:将a1的折回段(9)从a1、a2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a2的折回段(9)从a2、a3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以此类推,也就是说a6的折回段(9)从a6、a1股的保留段(11导体丝(4)的间隙中穿过,每次穿过两条导体丝(4)的间隙,如此反复循环依次穿插直到折回段(9)长度都编织完成;采用同样方法对b1、b2…b6股导体丝(4)进行编织,编织完成后,拆除防止同股导体丝(4)打散而在导体丝(4)头部与根部缠住的胶布,对该单根相线芯(3)连接处缠绕3层绝缘胶带进行绝缘处理;

各相线芯(3)连接完毕后,为了增加防水性能,先用防水胶带缠绕3层成防水层(7),再用黑胶带缠绕3层作为防磨层(8),增强电缆该连接部位的防磨性能。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安排电工人员,每使用8小时进行一次检查,看看电缆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防磨层(8)的修复,以更好地保证连接处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