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1560发布日期:2019-01-16 07:3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架空线路的避雷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可防直击雷。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雷击会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架空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目前架空线路上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有:氧化锌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氧化锌型避雷器易受潮、易老化、故障率高且检修维护困难;保护间隙避雷器在雷击保护动作后不能灭弧,不能有效解决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断线事故;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多采用单一金属球形电极,金属球形电极经工频电弧多次烧蚀易融化变化造成间隙间的短接,且灭弧间隙串处于较封闭的空间,工频续流在过零熄弧后,介质绝缘不易恢复,电弧易重燃。同时结构复杂、生产困难,产品一致性差,工频放电、冲击放电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线路避雷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绝缘支撑棒a、上连接金具b、下连接金具c、上球形电极d1、下球形电极d2和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绝缘支撑棒a上部设置上连接金具b,下部设置下连接金具c,上球形电极d1与上连接金具b连接,下球形电极d2与下连接金具c连接,在上连接金具b和下连接金具c之间依次串联有第1、2、……n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n是自然数,1≤n≤8。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避免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

②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

③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

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批量生产。

⑤独特的多外间隙在工频续流过零熄弧后,因介质绝缘恢复速度快,电弧不再重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a—绝缘支撑帮;

b—上连接金具;

c—下连接金具;

d1—上球形电极,d2—下球形电极;

e—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10—主间隙球形电极,

11—主间隙上球形电极,12—主间隙下球形电极。

2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

21—t型陶瓷管,

211—半球形空腔,

212—空心圆筒,

22—石墨半球电极,23—金属半球电极。

30—外间隙球形电极

31—左球形电极,32—右球形电极;

40—内绝缘层;

50—外绝缘层;

a—灭弧间隙串;b—大圆弧间隙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组合型避雷器的结构

1、总体

如图1,包括绝缘支撑棒a、上连接金具b、下连接金具c、上球形电极d1、下球形电极d2和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绝缘支撑棒a上部设置上连接金具b,下部设置下连接金具c,上球形电极d1与上连接金具b连接,下球形电极d2与下连接金具c连接,在上连接金具b和下连接金具c之间依次串联有第1、2、……n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n是自然数,1≤n≤8。

2、功能部件

1)绝缘支撑棒a

绝缘支撑棒a由玻璃钢或环氧管加工而成。

其功能是起绝缘支撑作用。

2)上连接金具b

绝缘支撑棒a是一种金属导体,由铝或铜压铸而成。

其功能是起连接固定作用。

3)下连接金具c

下连接金具c是一种金属导体,由铝或铜压铸而成。

其功能是起连接固定作用。

4)上、下球形电极d1、d2

上、下球形电极d1、d2是一种不锈钢加工件。

其功能是电弧放电通道(输入、输出)的电极。

5)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

如图2,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e是本发明的核心部件,包括主间隙球形电极1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外间隙球形电极30、内绝缘层40和外绝缘层50;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由6-1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串接组成灭弧间隙串a,呈小段弧形;

由6-8个灭弧间隙串a和5-7个外间隙球形电极30依次交错串接组成一大圆弧间隙b,在大圆弧间隙b首尾分别连接有主间隙球形电极10的上球形电极11和下球形电极12;

在大圆弧间隙b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40;

在内绝缘层40外包裹有外绝缘层50。

其功能部件是:

(1)主间隙球形电极10

如图1、2,主间隙球形电极10包括主间隙上球形电极11和主间隙下球形电极12;

均是一种由不锈钢加工而成的球形导体,球形直径在15~25mm。

主间隙上球形电极11和主间隙下球形电极12分别连接于大圆弧间隙b首尾端,其作用是放电的输入、输出端。

(2)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

如图2、3,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包括t型陶瓷管21、石墨半球电极22和金属半球电极23;

在t型陶瓷管21的上下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石墨半球电极22和金属半球电极23;

所述的t型陶瓷管21包括左、右连通的空心圆筒212和半球形空腔211,半球形空腔211的直径15~19mm,厚度9~13mm;空心圆筒212的内外直径分别是2.4~5mm,5.6~9mm;

所述的石墨半球电极22的半径为4~6mmm;

所述的金属半球电极23的半径为4~6mmm。

若干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首尾相接组成灭弧间隙串a,其作用是将电弧粉碎熄灭。

(3)外间隙球形电极30

如图1,外间隙球形电极30包括左球形电极31和右球形电极32;

均是一种不锈钢加工而成的球形导体,球形直径在15~25mm。

外间隙球形电极30在两个灭弧间隙串a之间,其作用是帮助灭弧和在电弧熄灭后提高介质绝缘恢复速度,使电弧不重燃。

(4)内绝缘层40

内绝缘层40是一种耐电弧和高温的增强尼龙包裹层,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强度和刚性。

(5)外绝缘层50

外绝缘层50是一种硅橡胶包裹层,呈轮毂状,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耐候性和绝缘水平。

本发明的工作机理:

当高压架空线路遭受雷击时,过电压由主间隙球形电极10引入,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被逐个击穿,形成放电通道;雷电流通过本装置泄放入地,同时工频电压会沿着这个放电通道产生工频续流;当电弧通过第1个石墨半球电极22到达第2个石墨半球电极22时会通过t型陶瓷管21,此时高温电弧遇到冷却的t型陶瓷管21内壁会产生自膨胀气流,气流通过t型陶瓷管21的空心圆筒212喷出,强大的自膨胀气流作用于电弧将电弧的长度拉伸,同时温度降低有利于电弧熄灭,电弧随着气流从空心圆筒212的管口喷出形成淬弧,每一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的空心圆筒212都会形成一个断电,因此多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形成多个断电,将电弧粉碎熄灭,避免其重燃,从而完成一次雷击放电动作。石墨半球电极22的热容量大、耐高温和强度好,能够承受住电弧高温不被汽化;采用石墨半球电极22不会因雷电电流和工频电流的多次烧蚀而融化,发生短路影响产品性能引发安全事故;本装置会大大提高产品承受雷击的次数,延长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