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4280发布日期:2019-01-28 12:3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内部有储存电荷的电解质材料,分正、负极性,类似于电池,不可接反。正极为粘有氧化膜的金属基板,负极通过金属极板与电解质(固体和非固体)相连接。

无极性(双极性)电解电容器采用双氧化膜结构,类似于两只有极性电解电容器将两个负极相连接后构成,其两个电极分别为两个金属极板(均粘有氧化膜)相连,两组氧化膜中间为电解质。有极性电解电容器通常在电源电路或中频、低频电路中起电源滤波,退耦(ǒu)、信号耦合及时间常数设定、隔直流等作用。无极性电解电容器通常用于音响分频器电路、电视机s校正电路及单相电动机的起动电路。

铝电解电容器由于其各种优点被广泛使用,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由于在长时间使用后,铝电解电容器内部的电解液蒸发,导致电解电容器的效果下降,从而导致电压铝箔被击穿,从而使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下降;电解电容器外部的正极线和负极线在运输和移动过程中会发生断裂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解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铝电解电容器内部的电解液蒸发,导致电解电容器的效果下降和电解电容器外部的正极线和负极线会发生断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封闭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底端的第一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的内部缠绕有阳极铝箔和阴极铝箔,所述阳极铝箔和阴极铝箔之间通过电解纸隔绝,所述阳极铝箔上固定连接有阳极板,所述阴极铝箔上固定连接有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线,两个所述引线的上端均贯穿第一密封壳体、第二密封壳体、连接板和封盖,两个所述引线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在阳极板上端的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正极线,在阴极板上端的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线,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的上端均贯穿引线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球。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套接在壳体上端的封盖,所述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下端延伸至壳体内部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板。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封盖的内侧壁和环形板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环,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密封环匹配的密封槽。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壳体,所述第二密封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电解质,所述电解质的内部设有填充蓬松体,所述第二密封壳体的内部连通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下端贯穿第二密封壳体和第一密封壳体并延伸至两个电解纸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内部摩擦连接有引流条。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引线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绝缘套。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滑块与空腔的侧壁有较大的摩擦力。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和封盖的上端共同固定套接有包装套。

在上述的电解电容器中,所述第二密封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的外侧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解电容器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引流条将第二密封壳体内的电解液引流至第一密封壳体内的电解纸上,从而使第一密封壳体内充满电解液,从而保证了电容器元件的稳定,避免电解液蒸发减少后铝箔被击穿从而导致报废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不使用时,正极线和负极线收缩在空腔内,从而避免了运输和移动过程中,正极线和负极线受损的问题,且需要使用时,通过限位球拉出正极线和负极线使用即可,避免工作人员额外寻找的问题,减少工作人员的精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避免电解液蒸发减少后铝箔被击穿从而导致报废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保护了正极线和负极线,且需要使用时,通过限位球拉出正极线和负极线使用即可,避免工作人员额外寻找的问题,减少工作人员的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的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的b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中电容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中阳极板与阳极铝箔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解电容器中阴极板与阴极铝箔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封盖、3环形板、4连接板、5密封环、6密封槽、7弹性套、8第一密封壳体、9阳极铝箔、10阴极铝箔、11电解纸、12第二密封壳体、13填充蓬松体、14第一绝缘套、15引流条、16阳极板、17阴极板、18第二绝缘套、19引线、20滑块、21正极线、22负极线、23限位球、24密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套接在壳体1上端的封盖2,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弹性套7,弹性套7和封盖2的上端共同固定套接有包装套,弹性套7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且电解电容器发热时,电解电容器会发生膨胀,弹性套7可以包裹电解电容器使壳体1收缩,包装套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且包装套上可以印有文字和图案,封盖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3,环形板3的下端延伸至壳体1内部并与壳体1滑动连接,环形板3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板4,环形板3和封盖2夹紧壳体1,使连接更稳定,通过连接板4的支撑,避免环形板3受到压力时坍塌收缩,从而起到提高密封性的效果,封盖2的内侧壁和环形板3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环5,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密封环5匹配的密封槽6密封环5可以提高密封性,在密封环5弹入密封槽6并与密封槽6的内侧壁贴合时,密封性更好,且密封环5卡在密封槽6内,避免封盖2被轻易的向上拉动,起到竖向摩擦力的作用。

壳体1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底端的第一密封壳体8,第一密封壳体8的内部缠绕有阳极铝箔9和阴极铝箔10,阳极铝箔9和阴极铝箔10之间通过电解纸11隔绝,此为现有电容元件的技术,其具体的功能和作用不作赘述,电容器元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壳体12,第二密封壳体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体24,通过密封体24最大程度的密封了壳体1内部的空间,且避免减少壳体1内部电解质的蒸发。

密封体24的外侧壁与壳体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壳体12的内部填充有电解质,电解质的内部设有填充蓬松体13,填充蓬松体13起到吸附电解质的作用,避免电解质发生晃动的问题,第二密封壳体12的内部连通有第一绝缘套14,第一绝缘套14的下端贯穿第二密封壳体12和第一密封壳体8并延伸至两个电解纸11之间,第一绝缘套14的内部摩擦连接有引流条15,在电容器元件内部电解液蒸发减少时,通过引流条15将第二密封壳体12内的电解液引流至第一密封壳体8内的电解纸11上,从而使第一密封壳体8内充满电解液,从而保证了电容器元件的稳定,避免电解液蒸发减少后铝箔被击穿从而导致报废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填充蓬松体13填充在第二密封壳体12内,起到稳定的作用,第一绝缘套14起到绝缘密封的作用,避免电解质导电和外协的问题。

阳极铝箔9上固定连接有阳极板16,阴极铝箔10上固定连接有阴极板17,阳极板16和阴极板1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引线19,引线19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绝缘套18,两个引线19的上端均贯穿第一密封壳体8、第二密封壳体12、连接板4和封盖2,两个引线19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0,滑块20与空腔的侧壁有较大的摩擦力,在阳极板16上端的滑块20上固定连接有正极线21,在阴极板17上端的滑块20上固定连接有负极线22,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的上端均贯穿引线19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球23,限位球23避免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完全收缩至空腔内无法复出的问题,安装电解电容器时,通过限位球23拉出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在拉不动时稳定,此时长度较长的位正极线21,长度较短的为负极线22,因为滑块20与空腔的侧壁有较大的摩擦力,所以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会稳定,不会收缩,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焊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将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稳定。

本发明中,在电容器元件内部电解液蒸发减少时,通过引流条15将第二密封壳体12内的电解液引流至第一密封壳体8内的电解纸11上,从而使第一密封壳体8内充满电解液,从而保证了电容器元件的稳定,避免电解液蒸发减少后铝箔被击穿从而导致报废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填充蓬松体13填充在第二密封壳体12内,起到稳定的作用,避免第二密封壳体12内的电解液减少时,电解液发生晃动的问题,安装电解电容器时,通过限位球23拉出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在拉不动时稳定,此时长度较长的位正极线21,长度较短的为负极线22,因为滑块20与空腔的侧壁有较大的摩擦力,所以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会稳定,不会收缩,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焊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将正极线21和负极线22稳定。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封盖2、环形板3、连接板4、密封环5、密封槽6、弹性套7、第一密封壳体8、阳极铝箔9、阴极铝箔10、电解纸11、第二密封壳体12、填充蓬松体13、第一绝缘套14、引流条15、阳极板16、阴极板17、第二绝缘套18、引线19、滑块20、正极线21、负极线22、限位球23、密封体2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