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及其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8948发布日期:2019-03-22 21: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及其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及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导电体,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也随之增加,对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电缆通过一定负载电流时,一定会发热的,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电缆表面温度就越高,如果电线电缆的载流能力超出其极限承载能力,就可能会由于散热不及时引起火灾,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传统的散热方式为降低缆芯保护层的厚度来提高电缆的散热效果,但是会增加电缆损坏的可能,如何有效的提高电缆的散热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及其检测设备,能够很好地解决电缆散热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包括有缆芯;所述缆芯外表面设置有绕包层,所述缆芯与绕包层之间填充设置有绝缘材料;所述绕包层包覆设置在耐火层内;所述耐火层包覆设置在隔热层内,所述隔热层包覆设置在散热层内,所述散热层包覆设置在防水层内,所述防水层包覆设置在保护层内;还包括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包括有导热端和散热端,所述耐火层的中心设置有空腔,所述导热端设置在耐火层的空腔内,所述散热端垂直贯穿耐火层和隔热层设置在散热层内;所述防水层内沿电缆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腔,所述孔腔内填充设置有吸水物质。通过导热柱将缆芯产生的热量导入到散热层上,有效地对缆芯进行散热,提高了电缆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传热片,所述传热片相互平行设置在耐火层内,且若干所述传热片沿长度方向垂直于导热柱设置,所述传热片的长度由导热柱的导热端到散热端逐渐减小;所述导热柱的散热端呈弧面状设置,所述散热层的内设置有与散热端相配合的弧面凹槽,所述导热柱的散热端设置在弧面凹槽内,且散热端与弧面凹槽之间填充有硅胶。通过在导热柱上设置有传热片和导热柱的散热端呈弧面状设置,增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为绝缘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层由散热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层通过导热柱分隔形成若干个耐火区域,且每个耐火区域内包覆设置有一个缆芯;所述缆芯的数量为4根。通过将4根缆芯均匀分开设置,有利于缆芯产生的热量均匀扇热到耐火层上,不会使耐火层因为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由若干软铜线绞合而成,且软铜线的数量为4根;所述绝缘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物质为颗粒状活性炭,是为了吸收通过保护层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到缆芯上从而引起电缆的损坏。

进一步地,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的检测设备:包括有检测箱本体;所述检测箱本体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检测箱本体内部通过支撑架支撑设置有圆筒形的行走通道,所述检测箱本体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检测箱本体进料口、行走通道和检测箱本体出料口同一轴线设置;所述检测箱进料口的孔径大于电缆的直径;且行走通道的直径与检测箱本体进料口等大设置;所述行走通道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电缆的滚筒机构;所述行走通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的发射端发出的激光垂直于电缆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伸缩装置与检测箱本体的内箱顶部伸缩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模块正对行走通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高清摄像仪;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装置来检测样品电缆外表面是否损坏,通过设置第二检测装置来检测样品电缆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有呈圆筒状的固定架;所述探测器均匀圆周分布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与行走通道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检测箱本体底部;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与探测器的安装部位大小相对应的凹槽结构,所述探测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凹槽结构内;所述探测器的数量为8个;所述探测器的发射端发出的声波呈扇形状,且扇形夹角呈45°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本体顶部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报警装置和第二报警装置,所述检测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高清摄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报警装置为黄色闪烁灯,所述第二报警装置为红色闪烁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及其检测设备,通过导热柱将缆芯上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层上,能够快速降低缆芯处的温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缆的散热问题;通过在散热层上设置有防水层,能够吸收进入电缆的水蒸气,从而保证了缆芯的正常使用,又可以通过散热层上产生的热量来烘干防水层上的水蒸气,使防水层能够持续使用,从而解决了电缆的防水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缆芯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导热柱与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电缆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5,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包括有缆芯1;所述缆芯1外表面设置有绕包层11,所述缆芯1与绕包层11之间填充设置有绝缘材料12,所述绝缘材料12为低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所述绕包层11包覆设置在耐火层2内,耐火层2材质燃点高,不易因为缆芯1持续发热引起火灾;所述耐火层2包覆设置在隔热层3内,所述隔热层3包覆设置在散热层4内,隔热层3能够防止散热层4上的温度向缆芯1处传递,所述散热层4包覆设置在防水层5内,所述防水层包覆设置在保护层6内,保护层6能够保护电缆内部不会受到外界冲击和摩擦影响;还包括有导热柱7;所述导热柱42为绝缘导热的陶瓷制成,能够在很好的导热的同时也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缆芯1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所述导热柱7包括有导热端71和散热端72,所述耐火层2的中心设置有空腔,所述导热端71设置在耐火层2的空腔内,所述散热端72垂直贯穿耐火层2和隔热层3设置在散热层4内;导热柱7将耐热层2上的温度导入到散热层上,防止因为缆芯1持续产生温度传递到耐火层2上影响火灾;防水层5内沿电缆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腔,所述孔腔内填充设置有吸水物质51,所述吸水物质51为颗粒状活性炭,颗粒状活性炭能够吸收通过保护层6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到缆芯1上从而引起电缆的损坏,所述散热层4由散热金属制成,导热柱7将热量传递给散热金属后,散热金属向四周散热,散热层4上产生的热量烘干防水层上颗粒状活性炭内的水蒸气,使颗粒状活性炭能够持续使用,从而解决了电缆的防水问题。

所述导热柱7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传热片73,所述传热片73相互平行设置在耐火层2内,且若干所述传热片73沿长度方向垂直于导热柱7设置,传热片73增大了导热柱7与耐热层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耐热层2上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柱7上;所述传热片73的长度由导热柱7的导热端71到散热端72逐渐减小,缆芯1向四周发散传递热量到耐热层2上,因此耐热层2中间处温度较高,因此通过设置导热端71处的传热片73与耐热层2接触的面积大,更能够将耐热层2中心处热量传递出去;所述导热柱7的散热端72呈弧面状设置,所述散热层4的内设置有与散热端72相配合的弧面凹槽,所述导热柱7的散热端72设置在弧面凹槽内,且散热端72与弧面凹槽之间填充有硅胶,硅胶能够增强导热柱7与散热层4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导热柱的散热端72呈弧面状增大了与散热层4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地将导热柱7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层4上。

所述耐火层2通过导热柱7分隔形成若干个耐火区域,且每个耐火区域内包覆设置有一个缆芯1,通过将4根缆芯均匀分开设置,有利于缆芯1产生的热量散热到耐火层2上,不会使耐火层2因为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的情况;所述缆芯1的数量为4根;所述缆芯1由若干软铜线绞合而成,且软铜线的数量为4根。

电缆与检测设备配套检测使用;一种散热防水型电缆的检测设备:包括有检测箱本体8;所述检测箱本体8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81,所述检测箱本体8内部通过支撑架支撑设置有圆筒形的行走通道82,所述检测箱本体8右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83;所述检测箱本体进料口81、行走通道82和检测箱本体出料口83同一轴线设置;所述检测箱进料口81的孔径大于电缆的直径;且行走通道82的直径与检测箱本体进料口81等大设置;所述行走通道82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电缆的滚筒机构,通过滚筒机构使电缆在检测箱本体8从左到右移动;所述行走通道8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9;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包括有探测器92,所述探测器92的发射端发出的激光垂直于电缆的移方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0通过伸缩装置与检测箱本体8的内箱顶部伸缩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0的检测模块正对行走通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0为高清摄像仪,通过高清摄像仪对电缆横截面进行摄像对比;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装置来检测样品电缆外表面是否损坏,通过设置第二检测装置来检测样品电缆的内部结构。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9包括有呈圆筒状的固定架91;所述探测器92均匀圆周分布设置在固定架91内;所述固定架91与行走通道82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架9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检测箱本体8底部;所述固定架91内部设置有与探测器92的安装部位大小相对应的凹槽结构911,凹槽结构911能够对探测器92进行定位,所述探测器92通过螺栓93固定设置在凹槽结构911内,通过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来探测电缆表皮是否破损;所述探测器92的数量为8个;所述探测器92的发射端发出的声波呈扇形状,且扇形夹角呈45°设置,使探测器92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对电缆表面进行探测。

所述检测箱本体8顶部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报警装置84和第二报警装置85,所述第一报警装置84为黄色闪烁灯,所述第二报警装置85为红色闪烁灯,也可以设置第一报警装置84和第二报警装置85为蜂鸣器、喇叭等。所述检测箱本体8内部设置有控制器86;所述探测器9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86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控制器86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报警装置84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高清摄像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86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以控制器86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报警装置85的信号输入端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