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贴片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752发布日期:2019-03-13 23:5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贴片电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贴片电容,属于电子元器件安装结构技术领。



背景技术:

贴片电容又叫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目前用量比较大的常用元件,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英文缩写mlcc)是一种适合smt表面贴装的片式电容器,几乎所有的电子整机都必须配套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移动通信产品、数码相机、高清晰度大屏幕彩电以及汽车电子整机产品,对mlcc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种电容器是由多层内电极片和介质层交替叠加并烧结形成,是一种层叠电容器,这种电容器的介质层材料通常为陶瓷,并在介质层材料中通过多层内电极片连接两端电极,具有体积小、耐压高的优点,并且在某些领域能取代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及钽电解电容器,然而,目前的贴片电容由于容易发热,并且散热效果差,电极端容易脱落,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在封装或者制造过程中容易使得电极出现折弯,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贴片电容,散热性能好,电极端抗弯力性能强,集热层吸收陶瓷主体内腔的热量经导热层传输给散热层进行散热,使得本产品具有较好的散热特性,镀银层、镀镍层以及锡铅混合层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组成第一电极端,提高第一电极端的抗弯力,通过在陶瓷主体外侧设置半圆凸起一方面增大陶瓷主体与集热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集热层脱落,另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通过在陶瓷主体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置倒角,防止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脱落,提高贴片电容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贴片电容,包括陶瓷主体,所述陶瓷主体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且所述第一电极端位于第二电极端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极端靠近陶瓷主体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组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端靠近陶瓷主体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组第二电极片,且所述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层叠交错穿设于陶瓷主体内腔,所述陶瓷主体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集热层,所述集热层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散热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电极端为三层叠设的银钯混合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远离陶瓷主体的一侧均焊接有金属接线柱。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电极端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的镀银层、镀镍层以及锡铅混合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层外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本体的散热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陶瓷主体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有倒角,且所述倒角镶嵌在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内腔。

进一步而言,所述陶瓷主体外侧均匀设有半圆凸起。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新型贴片电容,散热性能好,电极端抗弯力性能强,集热层吸收陶瓷主体内腔的热量经导热层传输给散热层进行散热,使得本产品具有较好的散热特性,镀银层、镀镍层以及锡铅混合层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组成第一电极端,提高第一电极端的抗弯力,通过在陶瓷主体外侧设置半圆凸起一方面增大陶瓷主体与集热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集热层脱落,另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通过在陶瓷主体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置倒角,防止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脱落,提高贴片电容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贴片电容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贴片电容的第一电极端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贴片电容主视图。

图中标号:1、陶瓷主体;2、第一电极端;3、第二电极端;4、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集热层;7、导热层;8、散热层;9、镀银层;10、镀镍层;11、锡铅混合层;12、金属接线柱;13、半圆凸起;14、散热孔;15、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贴片电容,包括陶瓷主体1,所述陶瓷主体1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极端2与第二电极端3,且所述第一电极端2位于第二电极端3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极端2靠近陶瓷主体1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组第一电极片4,所述第二电极端3靠近陶瓷主体1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组第二电极片5,且所述第一电极片4与第二电极片5层叠交错穿设于陶瓷主体1内腔,所述陶瓷主体1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集热层6,快速吸收陶瓷主体1内腔的热量加快散热,所述集热层6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导热层7,快速把热量传输给散热层8,所述导热层7外侧通过导热粘接胶粘接有散热层8,快速的把热量散发出去。

所述第二电极端3为三层叠设的银钯混合层,增强第二电极端3的抗弯力性能,所述第一电极端2与第二电极端3远离陶瓷主体1的一侧均焊接有金属接线柱12,贴片电容通电方便,所述第一电极端2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的镀银层9、镀镍层10以及锡铅混合层11,增强第一电极端2的抗弯力性能,所述散热层8外侧表面均匀设有若干贯穿其本体的散热孔14,增大散热面积,加快陶瓷主体1内腔的散热效率,所述陶瓷主体1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有倒角15,且所述倒角15镶嵌在第一电极端2与第二电极端3内腔,防止第一电极端2与第二电极端3脱离陶瓷主体1,提高贴片电容的使用寿命,所述陶瓷主体1外侧均匀设有半圆凸起13,一方面增大陶瓷主体1与集热层6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集热层6脱落,另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

本发明工作原理:集热层6吸收陶瓷主体1内腔的热量经导热层7传输给散热层8进行散热,镀银层9、镀镍层10以及锡铅混合层11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组成第一电极端2,提高第一电极端2的抗弯力,半圆凸起13一方面增大陶瓷主体1与集热层6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集热层6脱落,另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陶瓷主体1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置的倒角15可以防止第一电极端2与第二电极端3脱离陶瓷主体1。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贴片电容,包括陶瓷主体,所述陶瓷主体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且所述第一电极端位于第二电极端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极端靠近陶瓷主体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三组第一电极片,散热性能好,电极端抗弯力性能强,集热层吸收陶瓷主体内腔的热量经导热层传输给散热层进行散热,使得本产品具有较好的散热特性,镀银层、镀镍层以及锡铅混合层由内往外依次叠设组成第一电极端,提高第一电极端的抗弯力,通过在陶瓷主体外侧设置半圆凸起一方面增大陶瓷主体与集热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集热层脱落,另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通过在陶瓷主体顶部与底部对称固定设置倒角,防止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昇攀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9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