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0171发布日期:2019-01-22 18: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充电站,具体涉及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出门在外路途过程中,手机一方面方便了用户的远程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用于用户的日常娱乐,如果不带手机,总感觉浑身不自在,而且在使用手机时,手机没电也会让我们非常尴尬,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目前各大公共场所也出现了一些充电接口,例如,汽车站、火车站、大型超市、连锁快餐店以及一些娱乐场所等等,以便用户能够随时补充电量,这种设置确实方便了用户的生活,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手机充电站其包括充电箱以及设置于充电箱外部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裸露在充电箱的外部,公共场所由于人员较为杂乱,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充电接口的损坏,严重影响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屏蔽门敞开阶段;

s1:控制器控制启动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屏蔽传动机构,屏蔽传动机构接受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并且将该动力传递至充电箱开口处的屏蔽门构件,屏蔽门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

充电箱包括呈矩形竖直布置的箱体,箱体上端面设置有敞口,敞口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固定于箱体内壁上的矩形底板,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避让口,敞口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屏蔽门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架一,支撑架一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支撑架一之间水平架设有引导杆一,引导杆一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一上滑动设置有开口向上布置的安装筒,安装筒与引导杆一沿引导杆一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筒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筒盖,筒盖上穿设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二,引导杆二与筒盖之间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二设置有两个并且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二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筒外部并且该端水平设置有升降板,两升降板相互靠近一端侧设置有屏蔽门,两屏蔽门相互配合与敞口相匹配并且用于对敞口进行屏蔽封堵,屏蔽门位于升降板的上方并且屏蔽门的表面设置成圆弧面,两屏蔽门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穿设充电插头构件输出端的夹口,所述的引导杆二上套设有限位台并且限位台位于安装筒的内部,引导杆二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台抵触、另一端与安装筒的筒底抵触并且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安装筒的筒底指向限位台;

屏蔽门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的具体表现为,两安装筒沿着引导杆一相互远离滑动,安装筒将带动引导杆二、升降板相互远离运动,升降板将带动屏蔽门相互远离运动并且使屏蔽门对敞口的屏蔽封堵解除,在此过程中,箱体的内部将对屏蔽门的弧形面进行挤压,屏蔽门竖直向下运动并且带动升降板同步向下运动,升降板将推动引导杆二朝向安装筒内部滑动,压紧弹簧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

(二)充电插头伸出充电阶段;

s2:动力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升降控制机构,升降控制机构接受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解除对充电插头构件的锁紧约束,充电插头构件自动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此时,屏蔽门构件切换至封堵状态,充电插头构件的充电输出端由屏蔽门构件穿出至箱体的外部,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构件的充电输出端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充电;

所述的充电插头构件与敞口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充电插头构件包括穿设于避让口内的竖直安装板,底板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三,引导杆三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板与引导杆三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套筒,套筒穿设于限位板并且延伸至限位板的下端面,套筒的外部套设有升起弹簧,升起弹簧的一端与底板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并且升起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底板指向限位板,所述套筒内穿设有充电线,充电线的输入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底板的下端面并且该端与电源线连接接通,充电箱线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套筒的顶端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凸台上端面设置有与充电线输出端连接接通的充电插头,所述安装板靠近避让口一端面设置有升降齿条;

充电插头构件在工作过程,将屏蔽门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撤销对升降齿条的锁紧,升起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限位板竖直向上运动,限位板将带动安装板、套筒同步向上运动,套筒将推动凸台向上运动由敞口伸出至箱体的外部,凸台将带动充电插头同步向上运动伸出至箱体的外部,充电插头构件切换至伸出状态,而后,将屏蔽门构件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两安装筒沿着引导杆一相互靠近滑动,安装筒将带动引导杆二、升降板相互靠近运动,升降板将带动屏蔽门相互靠近运动并且相互贴合,当屏蔽门运动至敞口处时,箱体内壁撤销对屏蔽门弧形面的挤压,此时,压紧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引导杆二朝向安装筒的外部运动,引导杆二将推动升降板、屏蔽门同步向上运动,屏蔽门对敞口进行封堵,此时,屏蔽门构件切换至封堵状态,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接通,手机开始充电;

(三)隐藏复位阶段;

s3:当手机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切换至敞开状态,而后,再次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接受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带动充电插头构件切换至缩回状态复位;

当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升降控制机构恢复对升降齿条的锁紧,而后,将屏蔽门构件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驱动升降齿条竖直向下运动,升降齿条将带动安装板沿着引导杆三竖直向下滑动,安装板的运动将带动限位板、套筒同步向下运动,套筒将推动凸台向下运动由敞口缩回至箱体的内部,凸台将带动充电插头同步向下运动缩回至箱体的内部,升降弹簧的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充电插头构件切换缩回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当用户需要充电时,通过触控系统控制使充电插头自动伸出至充电箱的外部;当充电结束时,充电插头缩回隐藏于充电箱的内部,避免由于外力作用造成充电插头的损坏,延长了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管理人员的检测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充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充电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充电箱的剖视图。

图8为屏蔽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屏蔽门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屏蔽门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充电插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充电插头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屏蔽传动机构与屏蔽门构件的连接图。

图14为屏蔽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处的放大图。

图16为屏蔽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升降控制机构与充电插头构件的连接图。

图18为升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升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升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触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动力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动力传动机构与动力源的连接图。

图25为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充电箱;101、箱体;102、敞口;103、检修盖;104、触控系统;105、底板;105a、避让口;110、屏蔽门构件;111、支撑架一;112、引导杆一;113、安装筒;114、筒盖;115、引导杆二;116、升降板;117、屏蔽门;118、夹口;119a、限位台;119b、压紧弹簧;120、充电插头构件;121、安装板;122、引导杆三;123、限位板;124、套筒;125、升起弹簧;126、升降齿条;127、充电线;128、凸台;129、充电插头;

200、屏蔽传动机构;201a、支撑架二;201b、支撑架三;202、引导杆四;203a、滑动架一;203b、连接架一;204、上齿条;205、引导杆五;206、引导杆六;207a、滑动架二;207b、连接架二;207c、传动架一;208、下齿条;209、中间齿轮;209a、吊架;

300、升降控制机构;301、固定杆;302、固定齿条;310、触发构件;311、矩形架;312、引导槽一;313、转轴;314、引导槽二;315、保持架;316、触发齿轮;317、触发弹簧;318、楔形块;319、传动架二;

400、动力驱动装置;410、动力源;411、安装架一;412、电机;413、蜗杆;414、安装架二;415、主轴;416、涡轮;417、转盘;420、动力传动机构;421、安装架三;421a、水平导杆;421b、抵推弹簧;422、水平滑块;423、竖直导杆;424、竖直滑块;425、衔接杆;426、驱动盘;427、连杆一;428、从动盘;429、连杆二;

5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图1-27,应用于公共场所的隐藏式手机充电站,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箱100,充电箱100包括呈矩形竖直布置的箱体101,箱体101上端面设置有敞口102,敞口102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110,箱体101内设置有活动布置的充电插头构件120,屏蔽门构件11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与屏蔽状态,充电插头构件12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伸出状态为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由敞口102伸出至箱体101的外部、缩回状态为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由敞口102缩回于箱体101的内部,箱体10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构件110在敞开状态与屏蔽状态相互切换/充电插头构件120在伸出状态与回缩状态相互切换的动力驱动装置400,动力驱动装置400与屏蔽门构件110之间设置有屏蔽传动机构200,动力驱动装置400与充电插头构件120之间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300,所述的箱体101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驱动装置400运行进程的控制器500。

用户在充电过程中,控制器500控制启动动力驱动装置400,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动力传递至屏蔽传动机构200,屏蔽传动机构2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将该动力传递至屏蔽门构件110,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动力传递至升降控制机构300,升降控制机构3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解除对充电插头构件120的锁紧约束,充电插头构件120自动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此时,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封堵状态,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由屏蔽门构件110穿出至箱体101的外部,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充电,当手机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敞开状态,而后,再次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带动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缩回状态复位。

参见图5-7,所述箱体101的上端面后侧设置有用于用户自助服务的触控系统104,触控系统104与控制器500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敞口10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固定于箱体101内壁上的矩形底板105,底板105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避让口105a,屏蔽门构件110、充电插头构件120、屏蔽传动机构200、升降控制机构300、动力驱动装置400以及控制器500均设置于底板105上,为了便于对设置于底板105上的机构进行检修维护,所述箱体101的前端面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的开口处设置与其匹配并且启闭式连接配合的检修盖103,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检修口的开口方向。

用户使用过程中,操作触控系统104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固定金额充电模式或者选择固定时间充电模式,模式选择完成后用户进行支付,此时,充电插头构件120的输出端供电,通过触控系统104将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伸出状态,将充电插头构件120的输出端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接通,手机开始充电。

具体的,参见图7-10,所述的屏蔽门构件110包括设置于底板105上的支撑架一111,支撑架一11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支撑架一111之间水平架设有引导杆一112,引导杆一112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一112上滑动设置有开口向上布置的安装筒113,安装筒113与引导杆一112沿引导杆一112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筒11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筒113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筒盖114,筒盖114上穿设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二115,引导杆二115与筒盖114之间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二115设置有两个并且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二115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筒113外部并且该端水平设置有升降板116,两升降板116相互靠近一端侧设置有屏蔽门117,两屏蔽门117相互配合与敞口102相匹配并且用于对敞口102进行屏蔽封堵。

更为具体的,屏蔽门117位于升降板116的上方并且屏蔽门117的表面设置成圆弧面,两屏蔽门117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穿设充电插头构件120输出端的夹口118,所述的引导杆二115上套设有限位台119a并且限位台119a位于安装筒113的内部,引导杆二115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119b,压紧弹簧119b的一端与限位台119a抵触、另一端与安装筒113的筒底抵触并且压紧弹簧119b的弹力始终由安装筒113的筒底指向限位台119a。

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的具体表现为,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远离滑动,安装筒113将带动引导杆二115、升降板116相互远离运动,升降板116将带动屏蔽门117相互远离运动并且使屏蔽门117对敞口102的屏蔽封堵解除,在此过程中,箱体101的内部将对屏蔽门117的弧形面进行挤压,屏蔽门117竖直向下运动并且带动升降板116同步向下运动,升降板116将推动引导杆二115朝向安装筒113内部滑动,压紧弹簧119b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敞开状态;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的具体表现为,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靠近滑动,安装筒113将带动引导杆二115、升降板116相互靠近运动,升降板116将带动屏蔽门117相互靠近运动并且相互贴合,当屏蔽门117运动至敞口102处时,箱体101内壁撤销对屏蔽门117弧形面的挤压,此时,压紧弹簧119b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引导杆二115朝向安装筒113的外部运动,引导杆二115将推动升降板116、屏蔽门117同步向上运动,屏蔽门117对敞口102进行封堵,此时,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封堵状态。

参见图11、图12,所述的充电插头构件120与敞口102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充电插头构件120包括穿设于避让口105a内的竖直安装板121,底板105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三122,引导杆三12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板121与引导杆三122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121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123,限位板123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套筒124,套筒124穿设于限位板123并且延伸至限位板123的下端面,套筒124的外部套设有升起弹簧125,升起弹簧125的一端与底板105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123抵触并且升起弹簧125的弹力始终由底板105指向限位板123,所述套筒124内穿设有充电线127,充电线127的输入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底板105的下端面并且该端与电源线连接接通,充电线127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套筒124的顶端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128,凸台128上端面设置有与充电线127输出端连接接通的充电插头129,所述安装板121靠近避让口105a一端面设置有升降齿条126。

充电插头构件120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将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撤销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升起弹簧125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限位板123竖直向上运动,限位板123将带动安装板121、套筒124同步向上运动,套筒124将推动凸台128向上运动由敞口102伸出至箱体101的外部,凸台128将带动充电插头129同步向上运动伸出至箱体101的外部,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伸出状态,而后,将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129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接通,手机开始充电;当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升降控制机构300恢复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而后,将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驱动升降齿条126竖直向下运动,升降齿条126将带动安装板121沿着引导杆三122竖直向下滑动,安装板121的运动将带动限位板123、套筒124同步向下运动,套筒124将推动凸台128向下运动由敞口102缩回至箱体101的内部,凸台128将带动充电插头129同步向下运动缩回至箱体101的内部,升降弹簧125的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缩回状态。

参见图13-16,屏蔽传动机构200的驱动端与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其中一动力输出端连接、屏蔽传动机构200的动力输出端与屏蔽门构件110连接,所述的屏蔽传动机构200包括设置于底板105上端面的支撑架二201a,支撑架二201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支撑架201a之间设置有支撑架三201b,两支撑架二201a之间架设有水平布置的引导杆四202,引导杆四202设置有两个并且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四202上套设有滑动架一203a,滑动架一203a与引导杆四202相匹配并且沿引导杆四20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架一203a上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上齿条204并且上齿条204的齿面朝下布置,所述支撑架二201a与支撑架三201b之间水平架设有引导杆五205,两支撑架二201a之间水平架设有引导杆六206,引导杆五205与引导杆六206均位于引导杆四202的下方并且引导杆五205与引导杆六206平行间距布置,其中一引导杆五205与引导杆六206上套设置有滑动架二207a,滑动架二207a与引导杆五205/引导杆六206相匹配并且沿其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架二207a上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下齿条208并且下齿条208的齿面朝上布置,所述上齿条204与下齿条208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相啮合的中间齿轮209,中间齿轮209与箱体10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吊架209a并且吊架209a固定安装于箱体101的内壁上,中间齿轮209转动设置于吊架209a上并且中间齿轮209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

具体的,通过上齿条204与下齿条208相互靠近/远离运动实现屏蔽门117的开启与关闭,为此,所述的上齿条204与其中一安装筒113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架一203,所述下齿条208与另一安装筒113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架二207b,连接架二207b还连接设置有传动架一207c,传动架一207c与动力驱动装置400连接。

屏蔽传动机构200驱动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的具体表现为,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带动传动架一207c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远离连接架一203b运动,传动架一207c将带动连接架二207b、下齿条208、滑动架二207a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远离连接架一203b同步运动,下齿条208将带动中间齿轮209绕自身轴向顺时针转动,中间齿轮209将带动上齿条204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远离下齿条208运动,下齿条208将带动滑动架一203a、连接架一203b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架一203b与连接架二207b沿底板205的长度方向相互远离运动,连接架一203b与连接架二207b将带动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117相互远离运动,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敞开状态;屏蔽传动机构200驱动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的具体表现为,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带动传动架一207c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靠近连接架一203b运动,传动架一207c将带动连接架二207b、下齿条208、滑动架二207a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靠近连接架一203b同步运动,下齿条208将带动中间齿轮209绕自身轴向逆时针转动,中间齿轮209将带动上齿条204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靠近下齿条208运动,下齿条208将带动滑动架一203a、连接架一203b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架一203b与连接架二207b沿底板205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运动,连接架一203b与连接架二207b将带动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靠近滑动,屏蔽门117相互靠近运动,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封堵状态。

参见图17-21,升降控制机构300驱动端与动力驱动装置400中的另一动力输出端连接、升降控制机构300的动力输出端与充电插头构件120连接,升降控制机构300包括水平架设于两支撑架二201a之间的固定杆301,固定杆301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间距布置,固定杆30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固定齿条302并且固定齿条302的齿面朝向升降齿条126布置,固定齿条302与升降齿条126平行间距布置,固定齿条302与升降齿条126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触发构件310,触发构件31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啮合状态与分离状态,啮合状态为触发构件310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相啮合,分离状态为触发构件310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相脱离。

具体的,所述的触发构件310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齿条302与升降齿条126之间的矩形架311并且矩形架311的长度方向竖直布置,矩形架311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槽一312,两滑槽一312之间穿设有水平布置的转轴313并且转轴313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转轴313与滑槽一312相匹配并且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转轴313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保持架315并且保持架315位于方形架311内,转轴313上同轴套设置有触发齿轮316并且触发齿轮316位于保持架315内,触发齿轮316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相匹配,所述转轴313的外部套设有触发弹簧317,触发弹簧317一端与方形架311抵触、另一端与保持架315抵触并且触发弹簧317的弹力始终推动触发齿轮316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相啮合,所述的触发组件3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架201b上竖直布置的引导槽二314,引导槽二314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转轴31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引导槽二314内,转轴313与引导槽二314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构件310啮合状态下转轴313位于引导槽一312的顶部并且位于引导槽二314的底部。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触发构件310在啮合状态与分离状态相互切换,所述方形架311内设置有楔形块318并且楔形块318位于啮合状态下保持架315的正下方,楔形块318紧贴于方形架311的一侧布置并且楔形块318与方形架311另一侧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为了使触发齿轮316能够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顺利啮合,所述的触发齿轮316靠近固定齿轮302一侧面设置成尖锐状,通过方形架311的向上运动,驱动升降齿条126的向上运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方形架311的向上运动,所述方形架311的底部与动力驱动装置400之间设置有传动架二319并且传动架319活动穿设于避让口105a内,传动架二319一端与方形架31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另一动力输出端连接。

参见图18-20,升降控制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解除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约束,具体表现为,动力驱动装置400将驱动传动架二319竖直向上运动,传动架二319将带动方形架311向上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楔形块318将挤压推动保持架315沿着转轴313朝向触发弹簧317一端滑动,保持架315将带动触发齿轮317同步运动,触发弹簧317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触发弹簧317将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脱离,此时,方形架311的底部与保持架315抵触,转轴313与引导槽一312的底部配合并且转轴313与引导槽二314的底部配合,此时,触发构件310切换至分离状态,触发齿轮316对升降齿轮126的锁紧约束解除,此时,升起弹簧125将推动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伸出状态,而后,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动力驱动装置400将继续驱动传动架二319竖直向上运动,传动架二319将带动方形架311向上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方形架311将推动保持架315、触发齿轮316、转轴313同步向上运动,此时,转轴313与引导槽一312的底部配合并且转轴313沿引导槽二314向上滑动至与引导槽二314的顶部配合。

充电结束后,升降控制机构300在复位过程中,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升降控制机构300恢复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约束,具体表现为,动力驱动装置400将驱动传动架二319竖直向下运动,传动架二319将带动方形架311向下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楔形块318将对保持架315的挤压解除,触发弹簧317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保持架315沿着转轴313远离触发弹簧317运动,保持架315将带动触发齿轮316同步运动并且促使触发齿条316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啮合,此时,方形架311的顶部与保持架315抵触,转轴挤压推动保持架315沿着转轴313朝向触发弹簧317一端滑动,保持架315将带动触发齿轮317同步运动,触发弹簧317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触发齿条316将与固定齿条302、升降齿条126脱离,此时,方形架311的底部与保持架315抵触,转轴313与引导槽一312的顶部配合并且转轴313与引导槽二314的顶部配合,此时,触发构件310切换至啮合状态,而后,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动力驱动装置400将继续驱动传动架二319竖直向下运动,传动架二319将带动方形架311向下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方形架311将推动保持架315、触发齿轮316、转轴313同步向下运动,转轴313与引导槽一312的顶部配合并且转轴313与引导槽二314的底部配合,触发齿轮316将带动升降齿条126竖直向下运动复位,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缩回状态。

参见图22-27,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400包括动力源410以及动力传动机构420,动力传动机构420其中一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架一207c连接并且驱动传动架一207c沿着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运动、另一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架二319连接并且驱动传动架二319沿竖直方向运动。

具体的,参见图23,所述的动力源410包括设置于底板105上端面的安装架一411与安装架二414,安装架一411上设置有电机412并且电机412的输出端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电机412的输出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蜗杆413并且蜗杆413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414上,蜗杆413上方水平设置有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布置的主轴415并且主轴415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414上,主轴415上同轴套设有涡轮416,涡轮416与蜗杆413相啮合,主轴415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为输出端并且该输出端同轴设置有转盘417,转盘417与动力传动机构420连接。

具有的,参见图24-27,动力传动机构420设置于动力源410与屏蔽传动机构200之间,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420包括设置于底板105上端面上的安装架三421,安装架三42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安装架三421之间设置有水平导杆421a,水平导杆421a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间距布置,水平导杆421a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矩形水平滑块422,水平滑块422靠近传动架一207c一端连接设置有抵推架,抵推架与传动架一207c均滑动套设于水平导杆421a上并且两者固定连接,水平导杆421a的外部套设有抵推弹簧421b并且抵推弹簧421b背离抵推架布置,抵推弹簧421b一端与安装架三421抵触、另一端与水平滑块422抵触并且抵推弹簧421b的弹力始终由安装架三421指向水平滑块422,所述水平导杆421a与屏蔽传动机构200之间设置有竖直导杆423并且竖直导杆423固定设置于底板105与箱体101内壁之间,竖直导杆42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竖直方向对称布置,竖直导杆423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矩形竖直滑块424,竖直滑块424的下端面与传动架二319固定连接。

更为具体的,水平滑块422与竖直滑块424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设置衔接杆425,衔接杆425与水平滑块422中部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衔接杆425与竖直滑块424的中部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水平滑块422背离衔接杆425一侧铰接设置有连杆一427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连杆一427与转盘417之间设置有驱动盘426,连杆一427背离水平滑块422一端与驱动盘426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驱动盘426与转盘427同轴固定连接,竖直滑块424背离衔接杆425一侧铰接设置有连杆二429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连杆二429与吊架209a之间设置有从动盘428,连杆二429背离竖直滑块424一端与从动盘428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105的宽度方向,从动盘428转动设置于吊架209a上,驱动盘426与从动盘428的轴线方向重合,初始状态下衔接杆425、连杆一427以及连杆二429均竖直布置。

动力驱动装置400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500控制启动电机412正转,电机412的输出端将带动蜗杆413绕自身轴线正转,蜗杆413将带动涡轮416、主轴415绕自身轴线正转,主轴415将带动转盘417绕自身轴线正转,转盘417将带动驱动盘426绕自身轴线正转90°,驱动盘426通过连杆一427带动水平滑块422沿着水平导杆421a远离抵推弹簧421b滑动,水平滑块422将带动抵推架、传动架一207c同步运动,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平滑块422将通过衔接杆425带动竖直滑块424沿着竖直导杆423向上滑动,触发构件310切换至分离状态,充电插头构件120自动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此时,电机412继续正转,转盘417将带动驱动盘426继续绕自身轴线正转90°,驱动盘426通过连杆一427带动水平滑块422沿着水平导杆421a靠近抵推弹簧421b滑动,水平滑块422将带动抵推架、传动架一207c同步运动,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平滑块422将通过衔接杆425带动竖直滑块424沿着竖直导杆423继续向上滑动。

充电结束后,控制器500控制启动电机412反转,电机412的输出端将带动蜗杆413绕自身轴线反转,蜗杆413将带动涡轮416、主轴415绕自身轴线反转,主轴415将带动转盘417绕自身轴线反转,转盘417将带动驱动盘426绕自身轴线反转90°,驱动盘426通过连杆一427带动水平滑块422沿着水平导杆421a远离抵推弹簧421b滑动,水平滑块422将带动抵推架、传动架一207c同步运动,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平滑块422将通过衔接杆425带动竖直滑块424沿着竖直导杆423下滑动,触发构件310切换至啮合状态,此时,电机412继续反转,转盘417将带动驱动盘426继续绕自身轴线反转90°,驱动盘426通过连杆一427带动水平滑块422沿着水平导杆421a靠近抵推弹簧421b滑动,水平滑块422将带动抵推架、传动架一207c同步运动,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水平滑块422将通过衔接杆425带动竖直滑块424沿着竖直导杆423继续向下滑动,触发构件310将带动升降齿条126竖直向下运动复位,充电插头构件120由伸出状态切换至缩回状态并且触发构件310自动复位。

手机的高安全性智能化共享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屏蔽门敞开阶段;

s1:控制器500控制启动动力驱动装置400,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动力传递至屏蔽传动机构200,屏蔽传动机构2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将该动力传递至充电箱100开口处的屏蔽门构件110,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

充电箱100包括呈矩形竖直布置的箱体101,箱体101上端面设置有敞口102,敞口10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固定于箱体101内壁上的矩形底板105,底板105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避让口105a,敞口102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110,屏蔽门构件110包括设置于底板105上的支撑架一111,支撑架一11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支撑架一111之间水平架设有引导杆一112,引导杆一112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一112上滑动设置有开口向上布置的安装筒113,安装筒113与引导杆一112沿引导杆一112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筒11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筒113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筒盖114,筒盖114上穿设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二115,引导杆二115与筒盖114之间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二115设置有两个并且平行间距布置,引导杆二115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筒113外部并且该端水平设置有升降板116,两升降板116相互靠近一端侧设置有屏蔽门117,两屏蔽门117相互配合与敞口102相匹配并且用于对敞口102进行屏蔽封堵,屏蔽门117位于升降板116的上方并且屏蔽门117的表面设置成圆弧面,两屏蔽门117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用于穿设充电插头构件120输出端的夹口118,所述的引导杆二115上套设有限位台119a并且限位台119a位于安装筒113的内部,引导杆二115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119b,压紧弹簧119b的一端与限位台119a抵触、另一端与安装筒113的筒底抵触并且压紧弹簧119b的弹力始终由安装筒113的筒底指向限位台119a;

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的具体表现为,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远离滑动,安装筒113将带动引导杆二115、升降板116相互远离运动,升降板116将带动屏蔽门117相互远离运动并且使屏蔽门117对敞口102的屏蔽封堵解除,在此过程中,箱体101的内部将对屏蔽门117的弧形面进行挤压,屏蔽门117竖直向下运动并且带动升降板116同步向下运动,升降板116将推动引导杆二115朝向安装筒113内部滑动,压紧弹簧119b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敞开状态;

(二)充电插头伸出充电阶段;

s2:动力驱动装置400将动力传递至升降控制机构300,升降控制机构3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解除对充电插头构件120的锁紧约束,充电插头构件120自动由缩回状态切换至伸出状态,此时,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封堵状态,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由屏蔽门构件110穿出至箱体101的外部,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构件120的充电输出端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充电;

所述的充电插头构件120与敞口102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充电插头构件120包括穿设于避让口105a内的竖直安装板121,底板105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三122,引导杆三12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105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板121与引导杆三122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121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123,限位板123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套筒124,套筒124穿设于限位板123并且延伸至限位板123的下端面,套筒124的外部套设有升起弹簧125,升起弹簧125的一端与底板105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123抵触并且升起弹簧125的弹力始终由底板105指向限位板123,所述套筒124内穿设有充电线127,充电线127的输入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底板105的下端面并且该端与电源线连接接通,充电箱线127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套筒124的顶端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128,凸台128上端面设置有与充电线127输出端连接接通的充电插头129,所述安装板121靠近避让口105a一端面设置有升降齿条126;

充电插头构件120在工作过程,将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撤销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升起弹簧125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限位板123竖直向上运动,限位板123将带动安装板121、套筒124同步向上运动,套筒124将推动凸台128向上运动由敞口102伸出至箱体101的外部,凸台128将带动充电插头129同步向上运动伸出至箱体101的外部,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伸出状态,而后,将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两安装筒113沿着引导杆一112相互靠近滑动,安装筒113将带动引导杆二115、升降板116相互靠近运动,升降板116将带动屏蔽门117相互靠近运动并且相互贴合,当屏蔽门117运动至敞口102处时,箱体101内壁撤销对屏蔽门117弧形面的挤压,此时,压紧弹簧119b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引导杆二115朝向安装筒113的外部运动,引导杆二115将推动升降板116、屏蔽门117同步向上运动,屏蔽门117对敞口102进行封堵,此时,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封堵状态,用户手动将充电插头129与手机充电插口对接接通,手机开始充电;

(三)隐藏复位阶段;

s3:当手机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110切换至敞开状态,而后,再次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接受动力驱动装置400的动力并且利用该动力带动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至缩回状态复位;

当充电结束时,将屏蔽门构件110由封堵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升降控制机构300恢复对升降齿条126的锁紧,而后,将屏蔽门构件110由敞开状态切换至封堵状态,在此过程中,升降控制机构300驱动升降齿条126竖直向下运动,升降齿条126将带动安装板121沿着引导杆三122竖直向下滑动,安装板121的运动将带动限位板123、套筒124同步向下运动,套筒124将推动凸台128向下运动由敞口102缩回至箱体101的内部,凸台128将带动充电插头129同步向下运动缩回至箱体101的内部,升降弹簧125的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充电插头构件120切换缩回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