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1261发布日期:2019-02-01 19: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插排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26483.2,申请日为2016.08.25,申请公布号为cn106129733a,申请公布日为2016.11.16,该装置包括插头和与插头相连的电源线,电源线与插排本体相连,插排本体通过延长线与多个子插排电连接,插排本体与子插排之间还通过可拆卸装置连为一体。其不足之处在于:子插排均与一根电源线连接,电源线的负载过重,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该插排不能呈树杈状延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难以适应当前办公夹具线路布置需求,提供一种便于布线、模块化、呈树杈状延伸的插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包括设置有多对火零线组以及一根地线的主路电线组,主路电线组两端均设有主插接头,还包括插接连接器以及插排本体,所述插排本体包括盒状壳体以及位于盒状壳体内的三脚插头、二脚插头以及usb插孔,所述盒状壳体内的三脚插头、二脚插头以及usb插孔均经支路电线组连接有副插接头,所述插接连接器包括方管状的外壳,外壳的两端头均分割成与主插接头连接的主插接孔以及与副插接头连接的副插接孔,插接连接器一端主插接孔内的引脚与另一端主插接孔内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一端主插接孔内的每对火零线组与同侧副插接孔内火零线引脚电连接,副插接孔内的地线引脚与主插接孔内的地线引脚电连接,所述主路电线组的火零线组数与插接连接器一端侧副插接孔的个数相同,使主插接孔内的每组火零线引脚与单一的副插接头电连接。

本发明工作时,先将多根主路电线组与插接连接器连接,沿家具放置位置布置,根据生活需求,将副插接头与对应位置的插接连接器连接,形成树杈状的插排本体,便于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主路电线组与插接连接器配合,可根据需要无限延伸,又由于副插接头与插接连接器相配合,使用人员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位置的插接连接器插接,形成树杈状的插排本体,同时整个部件都是模块化的插接,使用方便,加工快捷。

所述主插接头包括与主插接孔相配合的块状体以及将块状体与主路电线组连接的塑料壳,所述塑料壳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均设有限位孔,块状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有外凸的限位块与限位条,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经螺丝连接,使限位块与限位孔嵌接,上壳体端面与下壳体端面抵触在对应的限位条上,块状体内引脚与主路电线组内的火零线对应连接。限位条、限位块与塑料壳相配合,将块状体牢牢地固定在塑料壳内。

所述外壳两端面均设有外凸的翻边,所述块状体两侧面均设有与外壳对应翻边卡接的公扣,公扣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公扣根部与公扣尖端之间的公扣上设有支点,支点另一端与块状体连接,使公扣根部与支点之间形成空腔,按压空腔从而使公扣的台阶与翻边分离。

所述副插接头包括叠加设置上壳与下壳,所述下壳内表面设有一排相互间隔的限位柱,相邻限位柱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引脚,各引脚与对应支路电线组电连接,下壳两侧边缘设有尖端向上的公扣,公扣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上壳侧壁设有内凹的卡接孔,所述台阶与卡接孔相配合,形成副插接头。

所述上壳两侧面均设有与外壳对应翻边卡接的公扣,公扣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公扣根部与公扣尖端之间的公扣上设有支点,支点另一端与上壳侧面连接,使公扣根部与支点之间形成空腔,按压空腔从而使公扣的台阶与翻边分离。

所述主路电线组与支路电线组均包括有扁口状的波纹管,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穿插在波纹管内。

所述盒状壳体经螺钉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便于插排本体与外设桌体固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路电线组,2主插接头,201块状体,202塑料壳,203上壳体,204下壳体,205限位孔,206限位块,207限位条,3插接连接器,301外壳,302翻边,4插排本体,401盒状壳体,5支路电线组,6副插接头,601上壳,602下壳,7公扣,701台阶,702支点,8波纹管,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述,为一种便于布线的模块化插排,包括设置有多对火零线组以及一根地线的主路电线组1,主路电线组1两端均设有主插接头2,主插接头2包括与主插接孔相配合的块状体201以及将块状体201与主路电线组1连接的塑料壳202,塑料壳202包括上壳体203与下壳体204,上壳体203与下壳体204上均设有限位孔205,块状体20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有外凸的限位块206与限位条207,上壳体203与下壳体204经螺丝连接,使限位块206与限位孔205嵌接,上壳体203端面与下壳体204端面抵触在对应的限位条207上,块状体201内引脚与主路电线组1内的火零线对应连接,还包括插接连接器3以及插排本体4,插排本体4包括盒状壳体401以及位于盒状壳体401内的三脚插头、二脚插头以及usb插孔,盒状壳体401经螺钉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便于插排本体4与外设桌体固接,盒状壳体401内的三脚插头、二脚插头以及usb插孔均经支路电线组5连接有副插接头6,副插接头6包括叠加设置上壳601与下壳602,下壳602内表面设有一排相互间隔的限位柱,相邻限位柱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引脚,各引脚与对应支路电线组5电连接,下壳602两侧边缘设有尖端向上的公扣7,公扣7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701,上壳601侧壁设有内凹的卡接孔,台阶701与卡接孔相配合,形成副插接头6,上壳601两侧面均设有与外壳301对应翻边302卡接的公扣7,公扣7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701,公扣7根部与公扣7尖端之间的公扣7上设有支点702,支点702另一端与上壳601侧面连接,使公扣7根部与支点702之间形成空腔,按压空腔从而使公扣7的台阶701与翻边302分离,插接连接器3包括方管状的外壳301,外壳301两端面均设有外凸的翻边302,块状体201两侧面均设有与外壳301对应翻边302卡接的公扣7,公扣7尖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701,公扣7根部与公扣7尖端之间的公扣7上设有支点702,支点702另一端与块状体201连接,使公扣7根部与支点702之间形成空腔,按压空腔从而使公扣7的台阶701与翻边302分离,外壳301的两端头均分割成与主插接头2连接的主插接孔以及与副插接头6连接的副插接孔,插接连接器3一端主插接孔内的引脚与另一端主插接孔内的引脚一一对应电连接,一端主插接孔内的每对火零线组与同侧副插接孔内火零线引脚电连接,副插接孔内的地线引脚与主插接孔内的地线引脚电连接,主路电线组1的火零线组数与插接连接器3一端侧副插接孔的个数相同,使主插接孔内的每组火零线引脚与单一的副插接头6电连接,主路电线组1与支路电线组5均包括有扁口状的波纹管8,火线、零线以及地线穿插在波纹管8内,。

工作时,先将多根主路电线组1与插接连接器3连接,沿家具放置位置布置,根据生活需求,将副插接头6与对应位置的插接连接器3连接,形成树杈状的插排本体4,便于使用方便。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或变形,这些替换或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