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6768发布日期:2019-03-30 08: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瓶夹。



背景技术:

电瓶夹是汽车修理时与应急供电设备连接用的夹子,在连接时要分别将不同的夹子连接到应急供电设备上的正、负极上。但是,如果因使用时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或者光线比较昏暗难以分辨应急供电设备正、负极的情况下,造成了使用的不便。

传统的电瓶夹包括通过弹簧和铆钉实现相互铰接的两个夹片,且两个夹片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导电金属件。两个导电金属件上设有开口相对的齿状结构,进而实现对电瓶电极的夹持。两个夹片分别为大夹片与下夹片,以安装在大夹片上的导电金属件为大齿,以安装在小夹片上的导电金属件为小齿。

目前已存有带灯的电瓶夹,现有的带灯电瓶夹,在电瓶夹上安装有照明模块,实现照明的需求,但是,现有的带灯的电瓶夹结构复杂,且照明模块外置于夹头,进而导致了夹头处体积大,不适用于目前小型化的设计趋势。此外,现有的带灯电瓶夹往往采用的是外置按压式手动开关控制灯的亮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手动将开关开启,给予电瓶夹在夹持过程中的照明,当电瓶夹使用过后,需要手动将灯关闭。这种灯的开关方式较为不便,容易导致灯的忘关,造成电能的浪费,导致了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的繁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包括一电瓶夹主体,所述电瓶夹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片以及导电金属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两个夹片中的任意一个夹片的头部内侧,两个夹片中另一个夹片与导电金属件两者均设有齿状结构,且以两者齿状结构上的内凹处为用于夹持电瓶电极的夹持部;

还包括一通过开关动作控制灯亮暗的集成式的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设置在两个夹片中任意一个夹片的头部内侧,且位于齿状结构处的内侧;

以两个夹片中安装有照明模块的夹片为第二夹片,另一个夹片为第一夹片;

所述第一夹片的头部固定有一用于触动开关的通断状态的压块;

当电瓶夹主体处于施力张开状态下,所述压块不接触开关,开关导通,灯亮;当电瓶夹主体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所述压块接触开关,开关断开,灯暗。

本专利的改良点在于:(1)将照明模块设置在齿状结构处的内侧,有效的控制电瓶夹头部的尺寸,解决了传统照明模块外置导致的电瓶夹头部尺寸大的问题。

(2)将传统上下设置两个导电金属件,省略了一个,以第二夹片代替省略的导电金属件,在保证正常的电性导通的同时,有利于照明模块设置在第二夹片时,给予一定的照明模块的安装空间,适用于目前电瓶夹的头部的小型化设计。省略小齿,内置照明模块的电瓶夹的结构为行业内的首创,符合当今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与需求。

(3)通过压块与开关的结合,便于实现电瓶夹在施力张开与松力闭合的操作过程中,实现灯的联动开关。

所述照明模块的灯是led灯;

所述照明模块的开关是常闭式的微动开关;

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壳体以及电池,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导出led灯发出的光的出光口,所述led灯以及电池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弹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

所述led灯的两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个引脚焊接相连,另一个引脚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微动开关的另一个引脚相连。

省略了连接导线,直接将引脚作为导线,实现小型化设计。

所述壳体包括槽体以及槽盖;

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的头部分别位于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左端部;所述槽体通过隔板分隔成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led灯容纳槽、电池容纳槽以及微动开关容纳槽;

所述led灯嵌设在所述led灯容纳槽内;

所述电池嵌设在所述电池容纳槽内;

所述微动开关嵌设在所述微动开关容纳槽内;

所述槽盖盖设在所述led灯容纳槽、电池容纳槽的上方。

通过led灯容纳槽、电池容纳槽以及微动开关容纳槽的独立设置便于实现各个部件相对位置的保证,进而保证电路整体的连通效果。

所述led灯容纳槽与电池容纳槽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led灯连接电池的引脚的缺口;

所述微动开关容纳槽与电池容纳槽通过第二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微动开关连接电池的引脚的缺口;

所述led灯容纳槽与所述微动开关容纳槽之间设有用于容纳led灯连接微动开关的引脚的联通通道;

所述联通通道与所述电池容纳槽前后相邻。

通过合理布局,便于实现led灯、电池以及微动开关三者连接线路的小型化设计。

所述led灯的两个引脚均呈z字形弯折。

易于后期的安装的同时,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所述槽盖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定位柱,两个定位柱前后设置;

所述槽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分别用于插入定位柱的定位孔。

便于实现槽盖盖设在槽体上方的对位性。

所述槽盖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状凸台,所述圆柱状凸台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螺纹孔,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螺钉的通孔,所述槽盖与所述槽体通过依次穿过通孔与螺纹孔的螺钉可拆卸连接;

所述圆柱状凸台的下端部的径向外围设有一圆环状的缺口;

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环状凸起,圆环状凸起的内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且大于螺钉的螺纹部的外径,所述圆环状凸起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槽盖盖合在所述槽体上时,所述圆柱状凸台插接在所述圆环状凸台开设有缺口处,且所述圆环状凸起与所述圆环状凸台之间的轴向间隙为用于夹持led灯的两个引脚的空间。

通过圆柱状凸台与圆环状凸起的结合,提高螺纹孔与通孔的对位效果的同时,提供了夹持led灯的两个引脚的空间。防止led灯的晃动。

所述槽盖的左端部设有一向下的槽盖翻边,所述槽盖翻边上开设有半圆孔,所述槽盖翻边上的半圆孔的外围设有半圆环状凸缘;

所述槽体的左侧板上开设有嵌入槽盖翻边的缺口,且,所述槽体的左侧板上还开设有半圆孔,所述槽体上的半圆孔的外围设有半圆环状凸缘;

所述槽盖盖合在所述槽体上时,所述槽盖翻边上的半圆孔与所述槽体上的半圆孔拼合构成所述出光口,所述槽盖翻边上的半圆环状凸缘与所述槽体上的半圆环状凸缘拼合构成一用于夹持led灯的灯珠的夹持环。

本专利通过夹持环,实现对led灯珠的夹持固定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led灯发出的光线的汇聚出光。避免光线从径向外围发射,提高了光源的聚集性。

所述导电金属件安装在第一夹片上,所述第一夹片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二夹片的头部的上方。

所述第二夹片上的齿状结构的最低端均高于所述壳体的最高端。便于保证夹持接线效果。避免齿状结构进行夹持时,与壳体的干扰。

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均包括片状基体以及位于片状基体的前后两侧的前侧板和后侧板;

所述第二夹片的前侧板或后侧板的左端部均超出所述led灯的左端;

且所述第二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中的任意一个侧板的最左端位于另一个侧板的最左端的右侧。

便于前侧板与后侧板的结构优化,便于在夹持过程中,防止led灯对照射到人眼,造成眩光。

以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上端部为所述第二夹片头部的上端部,

所述第二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的上端部均设有齿状结构。

所述导电金属件与所述第一夹片通过一螺钉可拆卸连接。

便于导电金属件的安装。

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转轴的外围套设有一扭转弹簧;

所述第一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均设有向内弯折的限位翻边;

所述第二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作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两者的头部的最小闭合程度的限位件;

当电瓶夹主体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所述第一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的限位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相抵;

以所述第一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任意一个上的限位翻边为所述压块。

便于实现通过压块实现微动开关开启闭合控制的同时,实现对电瓶夹主体最小闭合程度的控制。

当电瓶夹主体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导电金属件两者的齿状结构上存有间隙。

避免两者在闭合状态下的夹持磨损。

所述导电金属件内焊接固定有一弹性导电结构,所述弹性导电机构包括一弹簧以及弧形导电片;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金属件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导电片。

通过弹性导电机构,此外,通过弹簧,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导电电极,进而增加导电的接触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瓶夹主体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夹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夹片上安装有照明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照明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照明模块采用图4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照明模块的一种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照明模块的槽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导电金属件的一种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瓶夹主体,2为照明模块,3为导电金属件,11为第一夹片,12为第二夹片,21为槽体,22为槽盖,23为led灯,24为电池,25为微动开关,31为齿状结构,32为弹簧,33为弧形导电片,111为压块,112为限位翻边,211为第一分隔板,212为第二分隔板,213为led灯容纳槽,214为电池容纳槽,215为微动开关容纳槽,216为联通通道,217为圆环状凸起,218为通孔,221为圆柱状凸台,222为定位柱,251为开关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专利中的上下左右方位是以图1的视角作为参考视角所定义的,图9显示的是本专利产品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下安装有导电金属件的夹片位于下方。

参见图1至图8,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包括一电瓶夹主体1,电瓶夹主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

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还包括断面呈开口向下u形的导电金属件3,导电金属件3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基板前后两侧的翻边,导电金属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夹片11的头部内侧;翻边的下端部与第二夹片12头部的上端部设有开口相对的齿状结构31,以导电金属件与第二夹片12两者的齿状结构31上的内凹处为用于夹持电瓶电极的夹持部。固定件可以是螺钉或者铆钉。

联动开启式带灯电瓶夹,还包括一照明模块2,照明模块2安装在第二夹片12的头部设有齿状结构处的内侧;照明模块2包括壳体、灯、电源、常闭式的微动开关25,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导出灯发出的光的出光口,灯以及电源安装在壳体内,电源通过微动开关25与灯相连,微动开关25的开关弹片251设置在壳体外;第一夹片11的头部固定有一用于触动微动开关25的通断状态的压块111,压块111位于微动开关的上方。当电瓶夹主体1处于施力张开状态下,压块111不接触微动开关的开关弹片251,微动开关导通,灯亮;当电瓶夹主体1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压块111接触微动开关的开关弹片251,微动开关断开,灯暗。

照明模块的左端距离第二夹片的左端的距离为2cm-3cm。照明模块的右端位于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铰接点的左端。

本专利的改良点在于:(1)将照明模块2设置在第二夹片12的头部内侧,有效的控制电瓶夹头部的尺寸,解决了照明模块2外置导致的电瓶夹头部尺寸大的问题。

(2)将传统上下设置两个导电金属件,省略了一个,以第二夹片代替省略的导电金属件,在保证正常的电性导通的同时,有利于照明模块2设置在第二夹片12时,给予一定的照明模块2的安装空间,适用于目前电瓶夹的头部的小型化设计。省略小齿,内置照明模块的电瓶夹的结构为行业内的首创,符合当今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与需求。

(3)通过压块111与常闭式的微动开关25的结合,便于实现电瓶夹在施力张开与松力闭合的操作过程中,实现灯的联动开关。电瓶夹未打开时,因压块111压住微动开关的开关弹片251,灯灭;当电瓶夹打开时,压块111移开微动开关的开关弹片251,灯亮。

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即为参照图1视角,上下设置的上夹片与下夹片。

针对于照明模块2的结构可以采用如下:(参见图3至图6)

灯的发光方向为朝左。灯是led灯23,电源为电池24;led灯23的两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与微动开关的一个引脚焊接相连,另一个引脚与电池24的负极相连,电池24的正极与微动开关的另一个引脚相连。省略了连接导线,直接将引脚作为导线,实现小型化设计。电池可以是2颗纽扣电池。

壳体包括槽体21以及槽盖22;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的头部分别位于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的左端部;槽体21通过隔板分隔成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led灯容纳槽213、电池容纳槽214以及微动开关容纳槽215;led灯23嵌设在led灯容纳槽213内;电池24嵌设在电池容纳槽214内;微动开关嵌设在微动开关容纳槽215内;槽盖22盖设在led灯容纳槽213、电池容纳槽214的上方。通过led灯容纳槽213、电池容纳槽214以及微动开关容纳槽215的独立设置便于实现各个部件相对位置的保证,进而保证电路整体的连通效果。

led灯容纳槽213与电池容纳槽214通过第一分隔板211分隔,第一分隔板211上开设有用于穿过led灯23连接电池24的引脚的缺口;微动开关容纳槽215与电池容纳槽214通过第二分隔板212分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微动开关25连接电池24的引脚的缺口;led灯容纳槽213与微动开关容纳槽215之间设有用于容纳led灯连接微动开关的引脚的联通通道216;联通通道216与电池容纳槽214前后相邻。通过合理布局,便于实现led灯23、电池24以及微动开关25三者连接线路的小型化设计。

led灯23的两个引脚均呈z字形弯折。易于后期的安装的同时,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槽盖2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定位柱222,两个定位柱222前后设置;槽体21的前后两端设有分别用于插入定位柱222的定位孔。便于实现槽盖22盖设在槽体21上方的对位性。

槽盖22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状凸台221,圆柱状凸台221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螺纹孔,槽体2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通孔218,槽盖22与槽体21通过依次穿过通孔218与螺纹孔的螺钉可拆卸连接;圆柱状凸台221的下端部的径向外围设有一圆环状的缺口;槽体21的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环状凸起217,圆环状凸起217的内径小于通孔218的内径,且大于螺钉的螺纹部的外径,圆环状凸起217与通孔218的中心轴线重合;槽盖22盖合在槽体21上时,圆柱状凸台221插接在圆环状凸台开设有缺口处,且圆环状凸起217与圆环状凸台之间的轴向间隙为用于夹持led灯23的两个引脚的空间。通过圆柱状凸台221与圆环状凸起217的结合,提高螺纹孔与通孔218的对位效果的同时,提供了夹持led灯23的两个引脚的空间。防止led灯23的晃动。

槽盖22的左端部设有一向下的槽盖翻边,槽盖翻边上开设有半圆孔,槽盖翻边上的半圆孔的外围设有半圆环状凸缘;槽体21的左侧板上开设有嵌入槽盖翻边的缺口,且,槽体21的左侧板上还开设有半圆孔,槽体21上的半圆孔的外围设有半圆环状凸缘;槽盖22盖合在槽体21上时,槽盖翻边上的半圆孔与槽体21上的半圆孔拼合构成出光口,槽盖翻边上的半圆环状凸缘与槽体21上的半圆环状凸缘拼合构成一用于夹持led灯23的灯珠的夹持环。本专利通过夹持环,实现对led灯23珠的夹持固定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led灯23发出的光线的汇聚出光。避免光线从径向外围发射,提高了光源的聚集性。

针对于电瓶夹主体1的结构可以采用如下:(参见图1至图3)

第二夹片12上的齿状结构31的最低端均高于壳体的最高端。便于保证夹持接线效果。

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均包括片状基体以及位于片状基体的前后两侧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第二夹片12的前侧板或后侧板的左端部均超出led灯23的左端;且第二夹片1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中的任意一个侧板的最左端位于另一个侧板的最左端的右侧。便于前侧板与后侧板的结构优化,便于在夹持过程中,防止led灯23对照射到人眼,造成眩光。

以前侧板与后侧板的上端部为第二夹片12头部的上端部,第二夹片1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的上端部均设有齿状结构31。

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通过一转轴铰接,转轴的外围套设有一扭转弹簧。转轴是一铆钉。第一夹片11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均设有向内弯折的限位翻边112;第二夹片1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作为用于控制第一夹片11与第二夹片12两者的头部的最小闭合程度的限位件;当电瓶夹主体1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第一夹片11的前侧板与后侧板的限位翻边112分别与第二夹片1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相抵;以第一夹片11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任意一个上的限位翻边112为压块111。便于实现通过压块111实现微动开关25开启闭合控制的同时,实现对电瓶夹主体1最小闭合程度的控制。当电瓶夹主体1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第二夹片12与导电金属件3两者的齿状结构31上存有间隙。避免两者在闭合状态下的夹持磨损。

第一夹片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设有齿状结构,齿状结构中的最右端为从左至右向上延伸的限位部。微动开关设置在限位部的内侧。限位部为当电瓶夹主体1处于未施力状态闭合下第一夹片与压块相抵的限位部。

针对于导电金属件的结构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导电金属件为铜片。或者导电金属件为外表面电镀有铜膜的石墨片。导电金属件上固定有导线。便于通过导电金属件,实现电瓶与导线之间的导通。导线压铆在导电金属件上。

参见图8,导电金属件3内焊接固定有一弹性导电结构,弹性导电机构包括一弹簧以及弧形导电片;弹簧32的一端与导电金属件3相连,弹簧32的另一端与弧形导电片33。通过弹性导电机构,此外,通过弹簧,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导电电极,进而增加导电的接触面。

在本发明中,需要解释的是,“上”、“下”、“左”、“右”、“前”、“后”等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