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2964发布日期:2019-02-22 20:2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中i/o单元通常使用分线器与外部电路连接。i/o单元现使用的分线器结构为:在线路板上设置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和线芯插座,其中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和线芯插座之间通过电线直接连接,在数控机床i/o单元出现异常情况报警时,报警系统通常会出现反复报警的情况,现有分线器的结构还无法解决这种反复报警的情况,i/o单元报警目的虽已达到,但反复报警却会影响工作人员工作。另外,由于现有分线器结构存在的缺点,还不能解决外部电路电磁阀、继电器触点烧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本发明中防反复报警电路能够泄放分线器电路中的反向电压,解决数控机床i/o单元中存在的反复报警问题,避免反复报警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影响;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能够解决外部电路中电磁阀、继电器触点烧毁的问题,保证外部电路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分线器散端接线的接线端子和线芯插座,所述接线端子上设有多个输入或输出接线口,每个所述输入或输出接线口都通过防反复报警电路与线芯插座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

其中,所述防反复报警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和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串联连接后又与二极管并联连接形成防反复报警电路,所述防反复报警电路分别与线芯插座和对应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口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线路板上与对应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口相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中包括多个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方案中接线端子上的每个输入或输出接线口都通过防反复报警电路与线芯插座连接,防反复报警电路能够泄放分线器电路中的反向电压,从而有效解决数控机床i/o单元中存在的反复报警问题,在分线器控制异常报警的前提下,避免反复报警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影响;

2、本方案在线路板上设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与外部电路连接,能够解决外部电路中电磁阀、继电器触点烧毁的问题,保证外部电路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反复报警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线路板1,所述线路板1上设有用于分线器散端接线的接线端子3和线芯插座2,所述接线端子3上设有多个输入或输出接线口4,每个所述输入或输出接线口4都通过防反复报警电路5与线芯插座2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防反复报警电路5包括发光二极管6、限流电阻7和二极管8,所述发光二极管6和限流电阻7串联连接后又与二极管8并联连接形成防反复报警电路5,所述防反复报警电路5分别与线芯插座2和对应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口4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6固定于线路板1上与对应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口4相应的位置处,用于指示线芯插座2与对应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口4之间的连接工作是否正常,在发光二极管6串联限流电阻7,可以减小流过发光二极管6的电流,防止损坏指示灯。其中,防反复报警电路5中的二极管8能够泄放分线器电路中的反向电压,从而有效解决数控机床i/o单元中存在的反复报警问题,在分线器控制异常报警的前提下,避免反复报警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影响。

所述线路板1上还设有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9,如图3所示,所述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9中包括多个并联的续流二极管10,续流二极管10与外部电路连接,能够解决外部电路中电磁阀、继电器触点烧毁的问题,保证外部电路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I/O单元的分线器模块,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用于分线器散端接线的接线端子和线芯插座,接线端子上设有多个输入或输出接线口,每个输入或输出接线口都通过防反复报警电路与线芯插座连接,防反复报警电路能够泄放分线器电路中的反向电压,解决数控机床I/O单元中存在的反复报警问题,避免反复报警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影响;线路板上还设有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电磁阀续流二极管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能够解决外部电路中电磁阀、继电器触点烧毁的问题,保证外部电路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刚;杨晓东;袁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海力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