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8398发布日期:2019-05-07 19:5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未来绿色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当前已经广泛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动力储能领域。近年来尤其是在动力储能领域的应用需求急剧增长,比如: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电站,大型移动储能设备等。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开发过程中,需要满足振动、冲击、安全和可靠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整车匹配对电池包一阶主频率的相关要求。总体来说,电池包的下壳体上的加强梁需要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以提升整包一阶主频率,保证动力电池包能够通过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的检测。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通常布置在车身下方,为保证整车通过性能,电池包的高度可调整范围有限,甚至被一再压缩。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下壳体上加强梁的刚度和强度,就需要对模组安装梁和加强梁进行加宽和加厚。

现有的设计方式想要提升下壳体上加强梁的刚度和强度,受限于整车通过性要求,不能增加梁的高度(实际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只能增加梁的宽度和板厚,这种加强方案效果差,不利于电池包机械性能提升和轻量化。并且,模组和下壳体分别设计,成组效率差,不容易降低整包质量,整包质量能量密度提升困难。同时,为了布线和水冷系统,加强梁会被断开,,在主要传力路径上会形成断点,严重影响结构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池包,以解决加强梁、电池包的刚度和强度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电池包包括:下壳体、电池模组和加强梁,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电池模组具有模组本体和模组端板,所述模组端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本体的至少一端;所述加强梁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模组端板固定,并且所述加强梁向上延伸且与所述模组端板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组端板具有凹陷空间,所述加强梁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凹陷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组端板包括:下板部和设置在所述下板部上的上板部,所述上板部向着远离所述电池模组的方向凸出所述下板部,从而在所述上板部的下方以及所述下板部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凹陷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板部的下表面支撑在所述加强梁的上表面,且所述加强梁和所述上板部通过穿设二者的紧固件将彼此紧固。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强梁向着远离所述电池模组的方向凸出所述上板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强梁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凸出所述模组端板的同侧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板部的厚度,并且所述上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下板部的内侧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板部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下板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体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包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梁的外侧壁相连,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加强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重孔,多个所述第一减重孔贯穿所述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减重孔在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包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梁的外侧壁相连,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加强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重孔,多个所述第一减重孔贯穿所述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减重孔在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所述加强梁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多个所述第二减重孔贯穿所述加强梁,多个所述第二减重孔在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所述第一减重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减重孔一一对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包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电池包,通过下壳体、电池模组和加强梁配合,能够将模组端板与加强梁集成在一起,可以使电池包的结构更加紧凑,也可以增加加强梁的高度,从而可以提升加强梁、电池包的刚度和强度,并且,还可以使电池包更加轻量化,有利于电池包的降重和质量能量密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下壳体1;

电池模组2;模组本体21;模组端板22;凹陷空间23;下板部24;上板部25;

加强梁3;第二减重孔31;

紧固件4;

加强板5;第一减重孔51;

水冷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电池包包括:下壳体1、电池模组2和加强梁3。电池模组2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电池模组2可以具有模组本体21和模组端板22,模组端板22可以设置于模组本体21的至少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模组端板22可以只设置于模组本体21的左端,也可以只设置于模组本体21的右端,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模组本体21的左端和右端。加强梁3可以固定在下壳体1上,加强梁3可以与模组端板22固定连接,加强梁3向上延伸,而且加强梁3与模组端板22在电池模组2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

其中,加强梁3既是电池模组2的安装梁,又是下壳体1的加强梁3,通过把加强梁3与模组端板22在电池模组2的高度方向上重叠设置,能够把加强梁3、电池模组2的安装梁和模组端板22集成在一起,可以使电池包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由于模组端板22与电芯连接部分高度不变,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模组端板22与电芯的连接可靠性,也能够使加强梁3的高度变高,可以提升加强梁3、电池包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可以为电芯的热膨胀提供充足的防护能力,同时,通过加强梁3与模组端板22重叠设置,能够使模组端板22的高度减少,可以减小模组端板22的重量,从而可以使电池包更加轻量化,有利于电池包的降重和质量能量密度的提升。

由此,通过下壳体1、电池模组2和加强梁3配合,能够将模组端板22与加强梁3集成在一起,可以使电池包的结构更加紧凑,也可以增加加强梁3的高度,从而可以提升加强梁3、电池包的刚度和强度,并且,还可以使电池包更加轻量化,有利于电池包的降重和质量能量密度的提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模组端板22可以具有凹陷空间23,加强梁3向上延伸,而且加强梁3至少部分地伸入到凹陷空间23内,如此设置可以为加强梁3的高度提升预留出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加强梁3与模组端板22重叠设置的工作目的,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加强梁3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模组端板22可以包括:下板部24和设置在下板部24上的上板部25,上板部25向着远离电池模组2的方向凸出下板部24,需要解释的是,以位于左侧模组端板22为例,位于左侧模组端板22的上板部25向左凸出下板部24,从而可以在上板部25的下方以及下板部24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凹陷空间2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板部25的下表面支撑在加强梁3的上表面,而且加强梁3和上板部25通过穿设二者的紧固件4将彼此紧固。其中,紧固件4可以为螺栓,加强梁3和上板部25上均可以设置有连接孔,螺栓可以同时穿过加强梁3和上板部25上的连接孔将加强梁3与上板部25装配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3向着远离电池模组2的方向凸出上板部25,需要说明的是,以位于电池模组2左侧的加强梁3为例,加强梁3向左凸出上板部25,其中,在电芯膨胀时,电芯会施加给模组端板22一个膨胀力,如此设置能够使上板部25的下表面始终位于加强梁3的上表面上,可以使加强梁3更好地支撑上板部25,从而可以使模组端板22更好地抵抗电芯得膨胀力,进而可以防止模组端板22受到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3在电池模组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凸出模组端板22的同侧侧面,其中,在电芯膨胀时,电芯会施加给模组端板22一个膨胀力,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上板部25的下表面始终位于加强梁3的上表面上,可以使加强梁3更好地支撑上板部25,从而可以更好地抵抗电芯前后方向的冲击载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板部25的厚度大于下板部24的厚度,并且上板部25的内侧面与下板部24的内侧面平齐,如此设置能够保证上板部25与加强梁3的连接强度,可以使上板部25与加强梁3连接更加可靠,并且,也能够使上板部25的内侧面与下板部24的内侧面在一个平面内,可以将模组端板22更好地与电芯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提升电池模组2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板部25在电池模组2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与下板部24在电池模组2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体一致,这样设置能够保证上板部25和下板部24的结构强度,可以避免上板部25和下板部24断裂,从而可以使模组端板22的尺寸更加合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加强板5,加强板5的一端与加强梁3的外侧壁相连,加强板5的另一端与下壳体1相连,如此设置能够使加强板5、下壳体1、加强梁3共同围成一个三角形形腔,通过设置加强板5能够提升加强梁3的结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抵抗电芯膨胀力和前后方向的冲击载荷。

并且,加强板5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重孔51,多个第一减重孔51贯穿加强板5,多个第一减重孔51在加强板5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其中,第一减重孔5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半椭圆形,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加强板5的重量,可以使电池包更加轻量化,同时,也可以保证线束和水冷系统6的布置具有足够的空间,又不会在主要传力路径上形成断点,还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抗压性能,可以保证加强梁3的刚度和抗弯性能不会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加强板5,加强板5的一端与加强梁3的外侧壁相连,加强板5的另一端与下壳体1相连,加强板5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重孔51,多个第一减重孔51贯穿加强板5,多个第一减重孔51在加强板5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加强梁3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31,多个第二减重孔31贯穿加强梁3,多个第二减重孔31在加强板5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间隔开,多个第一减重孔51与多个第二减重孔31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减重孔51与第二减重孔31可以在左右方向对应设置,第二减重孔3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半椭圆形,如此设置能够减小加强梁3的重量,可以进一步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保证线束和水冷系统6的布置具有足够的空间,又不会在主要传力路径上形成断点,还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抗压性能,可以进一步保证加强梁3的刚度和抗弯性能不会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