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854发布日期:2018-08-04 17:3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领域,具体涉及电源充电线材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这USB充电应用盛行的年代,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乃至于行车纪录仪、GPS卫星导航等设备都是通过USB充电,USB在充电方面的应用早已让人司空见惯,大家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应该也不少。

现有的USB充电线还存在以下缺陷:1)线头与公端的连接位置因长期使用而容易出现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2)线头经常被摆动而受力被扯断,影响正常使用;3)使用时与用电器连接的公端均采用插入式的接头结构,如type-c接口,micro-USB接口,或者更老一代的mini USB接口,这些接口的结构连接不便,需要经常进行拔插动作,长期拔插则会直接影响接口的使用寿命;4)均不具备防漏电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USB充电线,其连接方便,稳定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USB充电线,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带两根导线的连接线,连接线的首末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及电源输出端进行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为USB接口,电源输出端包括公端外壳及设置于公端外壳前端的导电铁柱,公端外壳包括圆柱形底壳及圆形面盖,圆柱形底壳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内设有防扯管,防扯管的前端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往外延伸的左防扯横梁和右防扯横梁,容纳腔的开口向前,容纳腔的开口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安装圆形面盖的定位平台,圆柱形底壳的后端设有与容纳腔导通的穿线孔,连接线的一端从穿线孔穿入,同时穿过防扯管,并在连接线的一末端设有定位夹,定位夹夹紧固定在连接线的一末端,且位于防扯管的前方,用于阻挡防扯管往前移动,导电铁柱共设有两根,两根导电铁柱均相互绝缘且垂直固定在圆形面盖内,两根导电铁柱的前端往前凸出至圆形面盖的前端面,两根导电铁柱的后端往后凸出至圆形面盖的后端面,两根导电铁柱的后端分别与连接线的两根导线进行焊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自恢复保险丝,自恢复保险丝与任意一根导线进行并连。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两根导电铁柱为具有磁性的磁铁柱。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圆形面盖通过紧配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平台上,且圆形面盖的前端面与圆柱形底壳的前端面平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左防扯横梁与右防扯横梁的长度相等,且左防扯横梁与右防扯横梁的末端紧贴着圆柱形底壳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扯管的前端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往外延伸的左防扯横梁和右防扯横梁,同时设计有定位夹,确保连接线穿入圆柱形底壳后不会轻易被扯断,整体稳定性良好,不会轻易摆动,另外设置有安装在圆形面盖上的导电铁柱,导电铁柱与两根导线进行焊接,配对的电子产品的母端接口可设计为可进行导电的磁吸结构,使用时导电铁柱可直接与配对的电子产品的母端接口进行连接,连接后可直接进行供电,连接方便,不需要任何拔插动作即可实现连接,操作方便,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为USB接口,2为连接线,3为圆柱形底壳,4为圆形面盖,5为导电铁柱,6为防扯管,7为左防扯横梁,8为右防扯横梁,9为定位平台,10为定位夹,11为自恢复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一

本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其具体实施的USB充电线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带两根导线的连接线2,连接线2的首末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及电源输出端进行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为USB接口1。

电源输出端包括公端外壳及设置于公端外壳前端的导电铁柱5,公端外壳包括圆柱形底壳3及圆形面盖4,圆柱形底壳3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内设有防扯管6,防扯管6的前端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往外延伸的左防扯横梁7和右防扯横梁8,左防扯横梁7与右防扯横梁8的长度相等,且左防扯横梁7与右防扯横梁8的末端紧贴着圆柱形底壳3的内壁,容纳腔的开口向前,容纳腔的开口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安装圆形面盖4的定位平台9,圆形面盖4通过紧配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平台9上,且圆形面盖4的前端面与圆柱形底壳3的前端面平齐。

圆柱形底壳3的后端设有与容纳腔导通的穿线孔,连接线2的一端从穿线孔穿入,同时穿过防扯管6,并在连接线2的一末端设有定位夹10,定位夹10夹紧固定在连接线2的一末端,且位于防扯管6的前方,用于阻挡防扯管6往前移动,导电铁柱5共设有两根,两根导电铁柱5均相互绝缘且垂直固定在圆形面盖4内,两根导电铁柱5的前端往前凸出至圆形面盖4的前端面,两根导电铁柱5的后端往后凸出至圆形面盖4的后端面,两根导电铁柱5的后端分别与连接线2的两根导线进行焊接。

防扯管6的前端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往外延伸的左防扯横梁7和右防扯横梁8,同时设计有定位夹10,确保连接线2穿入圆柱形底壳3后不会轻易被扯断,整体稳定性良好,不会轻易摆动,另外设置有安装在圆形面盖4上的导电铁柱5,导电铁柱5与两根导线进行焊接,配对的电子产品的母端接口可设计为可进行导电的磁吸结构,使用时导电铁柱5可直接与配对的电子产品的母端接口进行连接,连接后可直接进行供电,连接方便,不需要任何拔插动作即可实现连接,操作方便,连接稳定。

实施二

本实施例参照图3,其具体实施的USB充电线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带两根导线的连接线2,连接线2的首末两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及电源输出端进行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为USB接口1。

电源输出端包括公端外壳及设置于公端外壳前端的导电铁柱5,公端外壳包括圆柱形底壳3及圆形面盖4,圆柱形底壳3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内设有防扯管6,防扯管6的前端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往外延伸的左防扯横梁7和右防扯横梁8,左防扯横梁7与右防扯横梁8的长度相等,且左防扯横梁7与右防扯横梁8的末端紧贴着圆柱形底壳3的内壁,容纳腔的开口向前,容纳腔的开口设有用于配对固定安装圆形面盖4的定位平台9,圆形面盖4通过紧配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平台9上,且圆形面盖4的前端面与圆柱形底壳3的前端面平齐。

圆柱形底壳3的后端设有与容纳腔导通的穿线孔,连接线2的一端从穿线孔穿入,同时穿过防扯管6,并在连接线2的一末端设有定位夹10,定位夹10夹紧固定在连接线2的一末端,且位于防扯管6的前方,用于阻挡防扯管6往前移动,导电铁柱5共设有两根,两根导电铁柱5为具有磁性的磁铁柱,两根导电铁柱5均相互绝缘且垂直固定在圆形面盖4内,两根导电铁柱5的前端往前凸出至圆形面盖4的前端面,两根导电铁柱5的后端往后凸出至圆形面盖4的后端面,两根导电铁柱5的后端分别与连接线2的两根导线进行焊接,容纳腔内设有自恢复保险丝11,自恢复保险丝11与任意一根导线进行并连,增设的自恢复保险丝11可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