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285发布日期:2018-10-19 22:2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器型美化天线。



背景技术:

由于天线辐射信号受到场景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建筑物密集的场景,如城中村、楼宇内部等。在建筑物密集的场景常规的板型天线体积较大、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便于安装的路由器型美化天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由器型美化天线,包括底盒、顶盒、反射板、振子组以及功分器。顶盒与底盒扣合连接在一起,且顶盒与底盒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反射板设置在上述容纳空间内,且反射板与底盒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底盒上;振子组设置在反射板的一侧;功分器设置在反射板的另一侧并与振子组连接。

作为对上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盒具有底板以及从底板边缘垂直延伸的底板侧板;所述顶盒具有顶板以及从顶板边缘垂直延伸的顶板侧板,所述顶板侧板与底板侧板扣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对上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板与底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底板上。

作为对上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子组具有两个双极化振子,两个双极化振子的设置在反射板的一侧。

作为对上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反射板上,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底盒上或与底盒一体成型。

作为对上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路由器型美化天线还包括天线状体,天线状体的一端枢接在一顶盒上,天线状体的另一端呈自由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通过顶盒和底盒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将反射板设置在顶盒和底盒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且反射板与底盒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底盒上,从而减小了体积、方便了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在顶盒剖除部分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反射板、振子组以及功分器组合在一起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的一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型美化天线包括底盒10、顶盒20、反射板30、振子组40以及功分器50。

底盒10具有底板110以及从底板110边缘垂直延伸的底板侧板120。

顶盒20具有顶板210以及从顶板210边缘垂直延伸的顶板侧板220;顶板侧板220与底板侧板120扣合连接接在一起,从而顶盒20和底盒1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反射板30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呈长方形的基板310以及从基板310边沿垂直延伸出的反射侧板320。基板310设置在顶盒20和底盒1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且基板310与底板11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底板110上。

振子组40具有两个双极化振子410,该两个双极化振子410的固定设置在基板310的一侧,其频段范围为1710~2700MHz。

功分器50固定设置在基板310的另一侧并与两个双极化振子410连接,用于将信号按预定的功率分配比例输入两个双极化振子410

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还包括固定件60和天线状体70。固定件60的一端固定在基板310上,固定件60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110上或与底板110一体成型,从而将基板310与底板110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在顶盒20和底盒1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以降低顶盒20和底盒10对信号的影响。天线状体70呈长柱状,其一端枢接在一底板侧板120上,其另一端呈自由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型美化天线通过顶盒20和底盒1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将反射板30固定在顶盒20和底盒1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并与底盒1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在底盒10上,从而减小了体积、方便了安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