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插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752发布日期:2018-11-13 22: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智能插排。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智能设备的充电,大多数采用充电排插,这类排插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不能够智能方便使用,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不能够根据需求对排插内部进行高效散热与防尘保护,无形中减少了排插的使用寿命,夜晚无照明条件下使用,对人员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威胁,致使排插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多功能智能插排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插排,结构简单,智能方便,功能齐全,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散热装置和防尘装置对排插内部高效散热与防尘保护,增大排插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排插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插排,包括外壳、散热装置和防尘装置,所述外壳的壳内底端对称设有支柱,支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排插本体的底面,所述外壳的壳底设有散热装置,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防尘装置,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孔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温度计,温度计的底端触头贯穿排插本体的内壁,所述外壳的右侧设有照明灯,所述排插本体的上端后侧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电线的输出端,电线的顶端穿过排插本体与外壳的后侧通孔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排插本体的上端中部设有插座组,插座组的上端自前往后依次设有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所述排插本体的上端设有USB插口,所述排插本体的上端前侧设有显示器,所述排插本体的上端前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两孔插口、三孔插口和USB插口的插口边缘均设有荧光圈,所述排插本体的内部底端自后至前依次设有交流电变压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电源开关、显示器、PLC控制器、交流电变压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处理器双向电性连接存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电机,所述外壳的壳底对称设有电机,电机的上端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轴的底端,转轴的表面上端均设有扇叶片,所述排插本体的左右侧面均布满散热孔,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装置包括T型滑槽,所述外壳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的槽内均滑动连接T型滑块,T型滑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防尘盖的底面两侧,防尘盖的表面上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外壳的上端后侧设有固定孔,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螺纹与固定孔的孔内螺纹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盖的大小与外壳的大小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叶片的上表面均与排插本体的底面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智能插排,结构简单,使用者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信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经过处理器处理,照明灯辅助照明,对充电设备充电,进而实现装置本身的智能使用,通过两孔插口、三孔插口和USB插口实现不同插口设备的充电,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散热装置中,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及扇叶片的旋转,在散热孔及通气孔的作用下,对排插本体内部高效散热,通过防尘装置中,防尘盖对排插内部防尘保护,增大排插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排插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壳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排插本体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散热装置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尘装置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支柱、3排插本体、4散热装置、41电机、42转轴、43扇叶片、44散热孔、5防尘装置、51T型滑槽、52T型滑块、53防尘盖、54紧固螺栓、55固定孔、6通气孔、7过滤网、8温度计、9照明灯、10电源开关、11电线、12插座组、13两孔插口、14三孔插口、15USB插口、16显示器、17PLC控制器、18荧光圈、19交流电变压模块、20语音识别模块、21处理器、22数据采集模块、23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插排,包括外壳1、散热装置4和防尘装置5,外壳1为上方装置提供支撑及安放场所的作用,也为内部排插本体3提供天然保护屏障,外壳1的壳内底端对称设有支柱2,支柱2起到支撑连接作用,支柱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排插本体3的底面,排插本体3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充电,外壳1的壳底设有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包括电机41,外壳1的壳底对称设有电机41,电机41的上端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轴42的底端,转轴42的表面上端均设有扇叶片43,扇叶片43的上表面均与排插本体3的底面存在间隙,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42及扇叶片43的旋转,在散热孔44及通气孔6的作用下,对排插本体3内部高效散热,排插本体3的左右侧面均布满散热孔44,散热孔44保障排插本体3内外气体的流通,外壳1的上端设有防尘装置5,防尘装置5包括T型滑槽51,T型滑槽51为T型滑块52提供滑动场所,外壳1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T型滑槽51,T型滑槽51的槽内均滑动连接T型滑块52,T型滑块5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防尘盖53的底面两侧,T型滑块52在T型滑槽51内的滑动连接,实现上方防尘盖53对外壳1上方开口的开闭,防尘盖53的大小与外壳1的大小一致,防尘盖53的表面上端设有紧固螺栓54,外壳1的上端后侧设有固定孔55,紧固螺栓54的底端螺纹与固定孔55的孔内螺纹可拆卸连接,紧固螺栓54的底端螺纹与固定孔55的孔内螺纹可拆卸连接实现防尘盖53的紧固与释放,外壳1的左侧设有通气孔6,通气孔6保障内外气体的流动,通气孔6的孔内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起到外部灰尘的过滤,外壳1的左侧设有温度计8,温度计8实时监测排插本体3内部温度变化,温度计8的底端触头贯穿排插本体3的内壁,外壳1的右侧设有照明灯9,照明灯9运转,对照明条件不好情况下的辅助照明,排插本体3的上端后侧设有电源开关10,电源开关10实现对电线11的开闭,电源开关10的输入端电连接电线11的输出端,电线11的顶端穿过排插本体3与外壳1的后侧通孔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排插本体3的上端中部设有插座组12,插座组12为上方装置的安放提供场所,插座组12的上端自前往后依次设有两孔插口13和三孔插口14,两孔插口13和三孔插口14分别对两孔与三孔插口的设备充电,排插本体3的上端设有USB插口15,USB插口15实现对USB接口充电,排插本体3的上端前侧设有显示器16,显示器16实时显示数据采集模块22采集出来的信息,排插本体3的上端前侧设有PLC控制器17,PLC控制器17调节各设备的正常运转,也方便人员键入控制信息,提升设备的智能化,两孔插口13、三孔插口14和USB插口15的插口边缘均设有荧光圈18,荧光圈18便于夜晚或照明调节不良条件下的准确定位充电,排插本体3的内部底端自后至前依次设有交流电变压模块19、语音识别模块20、处理器21、数据采集模块22和存储器23,数据采集模块22实时采集语音信息,存储器23实时存储数据信息,交流电变压模块19运转,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的转换,实现对USB插口15的充电,处理器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9、电源开关10、显示器16、PLC控制器17、交流电变压模块19、语音识别模块20、数据采集模块22和电机41的输入端,照明灯9实现辅助照明,处理器2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处理器21双向电性连接存储器23。

在使用时:夜晚或照明条件不良的使用充电时,使用者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模块20识别语音信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22采集数据,经过处理器21处理,照明灯9运转辅助照明,扭动紧固螺栓54,由于T型滑块52在T型滑槽51内的滑动连接,实现上方防尘盖53在外壳1的上方打开,在荧光圈18的辅助作用下,对待充电设备准确定位充电,两孔插口13和三孔插口14分别对两孔与三孔插口的设备充电,交流电变压模块19运转,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的转换,USB插口15实现对USB接口充电,温度计8实时监测排插本体3内部温度变化,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42及扇叶片43的旋转,在散热孔44及通气孔6的作用下,对排插本体3内部高效散热,使用完毕后,各装置恢复原样即可,推动防尘盖53,扭紧紧固螺栓54,对外壳1的上方封闭防尘。

本实用新型使用者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模块20识别语音信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22采集数据,经过处理器21处理,照明灯9运转辅助照明,对充电设备充电,进而实现装置本身的智能使用,通过两孔插口13、三孔插口14和USB插口15实现对不同插口设备的充电,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散热装置4中,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42及扇叶片43的旋转,在散热孔44及通气孔6的作用下,对排插本体3内部高效散热,通过防尘装置5中,防尘盖53对排插内部起到防尘保护,增大排插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排插的使用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