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7532发布日期:2018-09-04 22:5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带有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的断路器,都是采用一个或多个微动或行程开关来作为报警触发装置。例如专利CN203910702U公开的“一种具有热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的塑壳断路器”和CN102299028A,公开的“一种断路器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就是采用一个微动开关作为导通接触部件,信号采集是用一个带有报警牵引杆或转动杠杆的机构。这两种结构比较相似,其中过载信号采集都是采用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构部件。将感温元件的过载信号传递给微动开关。这种结构的不足是报警模块部件机构复杂,可靠性差。同传统的过载脱扣断路器之间不能实现模块化切换。专利CN202084489U公开的“具有过载报警不脱扣的热磁式断路器”,采用的是3个微动开关,固定在感温元件上。该发明有三组脱扣机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3个微动开关的6根导线,散落在断路器中,得不到有效防护,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和封装于壳体内部的活动接触模块,所述壳体固定于塑壳断路器上,所述塑壳断路器上与感温元件连接的拉钩,穿过壳体与活动接触模块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接触模块包括静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所述静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均固定于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动接触组件在塑壳断路器报警时与静接触组件相互接触,所述活动接触模块与外部报警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静接触组件包括静触头片和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静触头片的第一端连接,穿出壳体与外部报警器连接,所述静触头片固定于壳体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片上设有第一接触弧面,所述第一接触弧面的弧度面向动接触组件。

优选地,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动触头片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动触头片的第一端连接,穿出壳体与外部报警器连接,所述动触头片固定于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动触头片的第二端与拉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片包括可动触头端和固定端,所述可动触头端的第一端与拉钩连接,所述可动触头端的第二端与固定端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动触头端呈水平的“J”字型。

优选地,所述可动触头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接触弧面,所述第二接触弧面的弧度面向静接触组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端盖,所述活动接触模块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拉钩穿过端盖与活动接触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倒钩,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通过壳体进行封装,实现模块化的形式,便于制造和安装,同时壳体内部封装活动接触模块,通过感温元件上的拉钩带动活动接触模块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不脱扣过载报警,这种实现形式与现有的通过微动开关来作为导通接触部件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从而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2)活动接触模块包括静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二者在塑壳断路器发生报警时相互接触,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导通,继而实现通过外部警报器实现报警,这种一端固定另一端触头运动导通的方式,十分简单且无需电气控制,因此大大节省了整个装置的成本。

3)静触头片上设有弧度面向动接触组件的第一接触弧面,可以减小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距离,既不会使二者直接接触,同时可以减小动触头的运动范围,从而延长动触头的寿命,继而延长整个报警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4)动触头片通过可动触头端来实现活动,通过固定端来与导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保证了导线的稳定性,避免动触头片运动时带动导线一起运动,从而造成整个装置的不稳定,因而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5)动触头片上同样设有第二接触弧面,与第一接触弧面的作用相同,因而可以增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6)可动触头端呈水平的J字型,这种形状使得可以活动的端面长度较高,因此可以达到较大的活动范围,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灵敏程度。

7)壳体包括底座和端盖两部分,二者之间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整个报警装置模块化,便于安装的同时也便于拆卸维修,进一步延长装置寿命。

8)端盖上设有倒钩,底座上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从而可以使得壳体和端盖二者连接的较为稳定,保证整个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壳体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静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壳体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塑壳断路器,2为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3为底座,4为端盖,5为静接触组件,6为动接触组件,31为静触头卡槽,32为动触头卡槽,33为定位凸台,34为导线槽,35为卡孔,41为导线孔,42为前后挡板,43为定位孔,44为倒钩,51为第一接触弧面,52为第一导线,61为第二接触弧面,62为可动触头端,63为弯钩,64为第二导线,65为弯形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和封装于壳体内部的活动接触模块,壳体固定于塑壳断路器1上,塑壳断路器1上与感温元件连接的拉钩,穿过壳体与活动接触模块相互连接,活动接触模块与外部报警器连接,该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2在塑壳断路器1上的连接示意图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2封装为一个整体的模块,该模块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结构,提出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2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静触头片通过底座3的静触头卡槽31,固定在底座3上,其中底座3的结构如图3所示。静触头片左端焊接第一导线52构成静接触组件5,如图4所示。三个动触头片也通过弯形定位面65,与底座3的3个动触头卡槽32配合,固定在底座3上。三个动触头片尾部都焊有第二导线64,构成动接触组件6,如图5所示。静触头片的三个第一接触弧面51与三个动触头片的第二接触弧面61相对应,达到距离最近点。动触头片的3根第二导线64卡在底座3的导线槽34中。将第一导线52和第二导线64穿过端盖4的导线孔41,把端盖4定位孔43对齐底座3的定位凸台33,端盖4的结构如图6所示,同时把端盖4的2个倒钩44插入底座3的2个卡孔35中。压紧端盖4,倒钩44勾住底座3。完成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2的安装。端盖4的前后挡板42,将底座3反扣在里面,有效保护动静触头片,防止断路器的电弧进入报警模块内部。

把该报警装置安装到断路器的基座上,如图7所示。断路器合上盖子,压住报警装置底座3的两端面,将报警装置固定在塑壳断路器1中。报警装置的4根导线接入外接报警线路中。当塑壳断路器1出现一相或多相电流过载故障时,断路器感温元件受热向前弯曲,带动套在上面的拉钩,拉钩拉动动触头片的可动触头端62,该可动触头端62呈水平的“J”字型,围绕固定端逆时针旋转。动触头片的顶端设有弯钩63,防止拉钩滑出接触面。当动触头片旋转到一定位置,第二接触弧面61与静触头的第一接触弧面51接触,动静触头导通,外部报警设备开始报警。由于报警故障不会很快排除,感温元件会继续弯曲,拉钩也会继续拉动动触头片逆时针旋转,动静触头的接触面会继续相互挤压。由于动静触头片都是具有足够弹性变量的,在挤压的过程中,不会造成部件的损坏。当过载故障排除后,感温元件恢复弯曲变形,拉钩往后移动。动触头片顺时针旋转,恢复至初始位置。动静触头片的接触弧面有挤压变形,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只在动触头片上设置接触弧面,静触头片上不设置相应的接触弧面,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误触的情况,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塑壳断路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端盖上不设置倒钩,底座上也不设置相配合的卡孔,而是在壳体的端盖和底座的四周处设置相应的相互卡接的卡扣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内不设置定位孔和定位凸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不脱扣过载报警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端盖上设置两个过线孔,分别用于通过与静触头片相连接的第一导线和与动触头片相连接的第二导线,从而避免接线混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