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火花塞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060发布日期:2018-10-19 22:3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机火花塞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花塞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花帽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火花塞帽作为连接高压线和火花塞的部件,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保护火花塞。由于一般的火花塞帽中有一只5K或10K的电阻,这个电阻能减弱电火花对电极的烧蚀,从而保护火花塞,延长其使用寿命。二是将点火高压电传到火花塞。要将点火电压有效地传到火花塞,火花塞帽内部连接必须可靠,另外,火花塞帽外壳的绝缘必须良好,如果火花塞帽漏电,会引起点火高压降低,使火花塞火花减弱,影响汽油机的启动性能。现有的火花帽连接时装配较为复杂,需要对诸如连接螺钉等相应零件进行滚花后再压入装配,不便于拆装维护,绝缘套与内部元件之间的机械性连接也不稳定,而且,火花帽在插入火花塞时,由于火花帽与火花塞连接不牢固,也会在插入后容易脱落,而导电帽与连接螺钉容易产生松动,整体结构抗震性和抗干扰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机火花塞帽,该汽油机火花塞帽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便于装拆,与火花塞连接时也不易脱落,抗震动、抗干扰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油机火花塞帽,包括外套部件和设置在外套部件内的芯体;

所述芯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电帽、连接头、阻尼电阻和连接螺钉;

导电帽为管孔是沉孔的圆管结构,导电帽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圈沟槽,每圈沟槽同一段位置处的槽底上设有沿径向贯穿导电帽相应管壁的穿孔,在所述沟槽内沿其槽底缠绕有弹簧钢丝制成的卡簧,卡簧在穿孔处的部分以导电帽管孔内壁横截面的圆上的弦的形式呈直线型地位于所述沉孔内;

连接头包括两段大小不同的一体成型的连接部,两段连接部之间互成第一夹角为钝角,其中一段连接部端部可牢牢地插入所述沉孔远离沟槽的一端,另一段连接部的端部设有一个圆柱形的盲孔,所述阻尼电阻的一端嵌入所述盲孔内,另一段嵌入连接螺钉螺帽端的盲孔内;

所述外套部件包括塑封本体和塑胶套管;塑封本体以注塑成型的结构形式包裹在所述芯体除导电帽上卡簧所在端以外的所有部分,在所述连接螺钉除螺帽以外的螺钉本体所在的塑封本体内设有完全容纳所述螺钉本体的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孔与螺钉本体同轴设置,圆柱形孔的孔壁不与螺钉本体接触;所述芯体和塑封本体完全位于所述塑胶套管之内,所述塑胶套管以注塑成型的结构形式使得塑封本体完全嵌入塑胶套管内,并且芯体未被所述塑封本体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塑胶套管之间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弹簧钢丝的直径等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直径小于另一段连接部直径并在相接处形成一台阶,台阶面与其中一段连接部的端面平行。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直径为2.6~5.6cm,所述另一段连接部与阻尼电阻相连的一段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正方形的边长为5~9cm;所述塑封本体包裹导电帽和连接头的部分直径为13.5~16.5cm,包裹阻尼电阻的部分直径为9.5~11.5cm。

进一步地,所述沉孔包括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中的较大通孔位于沟槽所在的一端,较小通孔与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端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套管包括外形呈啤酒瓶状的套管主体部和管状结构的套管分支部,所述套管主体部内部设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轴线相连且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的第二夹角,第一圆孔同轴地位于套管主体部的瓶底端,第二圆孔与所述套管分支部的管孔同轴连通;所述导电帽同轴地位于所述第一圆孔内,阻尼电阻同轴地位于所述第二圆孔和套管分支部的管孔内,并使得塑胶套管与芯体之间的间隙结构与注塑出所述塑封本体的模腔结构完全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孔上的与第二圆孔相接处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圈横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孔靠套管主体部瓶底端处的内壁设有若干道密封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帽与连接头相接的一端呈阶梯轴状,且阶梯轴结构的两大小不同轴段中的较小轴段位于导电帽的端部,在所述较小轴段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一道横截面呈矩形的咬合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零部件均可便于拆卸,导电帽、连接头、阻尼电阻和连接螺钉之间均可采用过盈联接的方式承插连接,可以迅速装拆,便于维护,连接螺钉的螺帽端直接加个出相应的配合盲孔即可,不用滚花加工,也不用原先的压入装配工艺,直接采用挤压方式连接,连接更可靠,整个连接结构简单紧凑;连接头可以采用压铸工艺制造,尺寸稳定,导电帽、连接头、阻尼电阻及连接螺钉装配后,尺寸一致性好。同时,导电帽上的卡簧可以使得插入导电帽管孔内的火花塞接头被固定得更加牢靠,不易在使用时被拔出、脱落。零件装配成芯体后,采用塑封工艺形成一个整体,两次注塑成型,不会产生松动,可靠性好;在最外面注塑形成一个绝缘胶套类的塑胶套管,防止火花塞帽漏电,与高压线、火花塞的连接更方便,由于采用塑料材质,可抗震抗干扰,更加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芯体拆分示意图。

图4为导电帽插入端的端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所示连接头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导电帽1、连接头2、阻尼电阻3、连接螺钉4、卡簧5、塑封本体6、塑胶套管7、较大通孔101、较小通孔102、沟槽103、咬合槽104、另一段连接部201、其中一段连接部202、螺帽401、卡簧在穿孔处的部分501、套管主体部701、套管分支部 702、穿孔1031、密封沟槽7011、环形凹槽70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汽油机火花塞帽,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电帽1、连接头2、阻尼电阻3和连接螺钉4。

导电帽1为管孔是沉孔的圆管结构,导电帽1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圈沟槽103,每圈沟槽103同一段位置处的槽底上设有沿径向贯穿导电帽1相应管壁的穿孔1031,在所述沟槽103内沿其槽底缠绕有弹簧钢丝制成的卡簧5,卡簧5在穿孔1031处的部分以导电帽1管孔内壁横截面的圆上的弦的形式呈直线型地位于所述沉孔内,即卡簧5呈一个整圆被一根弦削去一侧的形状,卡簧5位于穿孔1031处的部分像沉孔内壁圆周上的一根圆上的弦,以便在火花塞的类球形连接端伸入所述沉孔内与沉孔佩合时还可与卡簧5位于穿孔 1031处的部分挤压接触,将火花塞进一步箍紧,使得连接更加紧固的同时又便于拆装。并且卡簧5位于穿孔1031处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O为80度到90度,可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连接头2包括两段大小不同的一体成型的连接部,两段连接部之间互成第一夹角C为钝角,该第一夹角C优先取120度到160,最佳取150度时结构最合理;并且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202直径小于另一段连接部201直径并在相接处形成一台阶,台阶面与其中一段连接部202的端面平行,以便于安装制作。其中一段连接部202端部可牢牢地插入所述沉孔远离沟槽103的一端,另一段连接部201的端部设有一个圆柱形的盲孔,所述阻尼电阻3的一端嵌入所述盲孔内,另一段嵌入连接螺钉4螺帽401端的盲孔内。

所述外套部件包括塑封本体6和塑胶套管7;塑封本体6以注塑成型的结构形式包裹在所述芯体除导电帽1上卡簧所在端以外的所有部分,在所述连接螺钉4除螺帽以外的螺钉本体所在的塑封本体6内设有完全容纳所述螺钉本体的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孔与螺钉本体同轴设置,圆柱形孔的孔壁不与螺钉本体接触;所述芯体和塑封本体6完全位于所述塑胶套管7之内,所述塑胶套管7以注塑成型的结构形式使得塑封本体6完全嵌入塑胶套管7内,并且芯体未被所述塑封本体6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塑胶套管7之间不接触。在制造时,可先将芯体装配好,然后放到相应的模腔中,将塑封本体6注塑包裹在芯体上,实现芯体与塑封本体6之间的连接,然后再将覆盖有塑封本体6的芯体再次放入另一个相应的模腔中,将塑胶套管7注塑包裹在塑封本体6上,实现塑封本体6与塑胶套管7之间的嵌套连接,三个部件之间采用注塑成型,其连接强度更好,整体结构更为稳定。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塑胶套管靠导电帽一端的直径宜为B=18~22cm,所述导电帽开有所述沟槽的一端直径宜为H=8~10.5cm,所取得的连接整体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103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弹簧钢丝的直径等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以便更好地将卡簧5紧紧地缠绕在沟槽103内,提升连接性能。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202直径为F=2.6~5.6cm,所述另一段连接部201与阻尼电阻3相连的一段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正方形的边长为5~9cm。该尺寸范围下的连接头连接尺寸就现有的火花帽与火花塞连接而言更加牢固可靠。所述塑封本体6包裹导电帽1和连接头2的部分直径为 D=13.5~16.5cm,包裹阻尼电阻3的部分直径为E=9.5~11.5cm。

进一步地,所述沉孔包括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中的较大通孔101 位于沟槽103所在的一端,较小通孔102与所述其中一段连接部202端部过盈配合,这种设计便于分精度加工两个通孔,便于将其中一段连接部202与较小通孔102过盈配合,提高公差配合精度,从而提高连接强度,优化整体结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套管7包括外形呈啤酒瓶状的套管主体部701和管状结构的套管分支部702,所述套管主体部701内部设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轴线相连且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夹角相等的第二夹角,第一圆孔同轴地位于套管主体部 701的瓶底端,第二圆孔与所述套管分支部702的管孔同轴连通;所述导电帽同轴地位于所述第一圆孔内,阻尼电阻同轴地位于所述第二圆孔和套管分支部702的管孔内,并使得塑胶套管7与芯体之间的间隙结构与注塑出所述塑封本体6的模腔结构完全一致。塑胶套管7设计成该种结构,利于在注塑成型时的拔模,脱模迅速,且便于使用,在实际使用中也拔插方便,便于手捏,整体结构稳定,光滑而不易出现裂纹,同时保证将芯体和塑封本体6更好地嵌于塑胶套管7内,避免使用中拔出时脱落、分离,大大提高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孔上的与第二圆孔相接处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圈横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凹槽7012,该环形凹槽7012的存在使得塑封本体6注塑时产生一个类似圆环的凸起,从而提升塑封本体6与塑胶套管7的咬合力,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孔靠套管主体部701瓶底端处的内壁设有若干道密封沟槽7011,以便连接火花塞时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帽1与连接头2相接的一端呈阶梯轴状,且阶梯轴结构的两大小不同轴段中的较小轴段位于导电帽1的端部,在所述较小轴段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一道横截面呈矩形的咬合槽104,该结构使得塑封本体6与芯体连接接触处生成一个所述咬合凹槽104,目的是为了提升芯体与塑封本体6之间的连接咬合力,防止拉拔时脱落,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