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575发布日期:2018-11-16 23:2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方位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日益现代化,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设备都要求宽带化、共用化。天线是辐射和接受电磁波的部件,是无线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天线,就不可能建立起任何无线电系统,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因此,与无线电设备发展趋势相适应,宽频带全向天线的研究也日益活跃,成为天线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宽频带全向技术的原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宽频带全向天线的应用中。

随着现代无线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全向宽带的天线来覆盖尽量多的通信频段。双锥天线最早由Schelkunoff提出并作为研究天线辐射特性的模型,由于其自身具有渐变结构形式和水平旋转对称的特点,而具有天然良好的宽频带特性和全向特性,因此在有关宽带天线的研究中,双锥天线是最受关注的天线形式之一。

双锥天线由两个圆锥体构成,两锥轴线共线,锥顶相对,锥顶间留有少量空隙。电信号从锥顶间馈入,在上下锥面间产生谐振,从而向外辐射电磁波。工程中,在不影响天线的电性能的条件下,如何固定上锥和下锥的位置是一个关键。

随着对天线需求的日益增多、通信信号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安装天线,出现倾斜地段或不平的地段需要安装天线的可能越来越多。而双锥天线倾斜安装不仅影响上下锥面件产生谐振,向外辐射电磁波,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双锥天线的上锥和下锥倾斜安装还会降低天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该天线采用可调节的底座安装双锥天线,便于在倾斜或不平整的地面上安装天线,使双锥天线的上锥和下锥保持垂直底面安装,提高双锥天线在倾斜地面或不平整地面上的通信效果,减少安装难度和安装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包括双锥天线和用于固定双锥天线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用于支撑双锥天线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法兰盘和设置在法兰盘下方的固定盘;所述法兰盘与固定盘之间通过三个沿固定盘轴线周向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的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为气动杆,包括金属伸缩杆和套设在金属伸缩杆外的金属气筒,所述金属气筒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盘上,所述金属伸缩杆上端与法兰盘固定连接。

所述双锥天线包括用于接收或辐射信号的辐射部、用于馈入或馈出信号的馈电部,所述辐射部包括呈锥形结构的上辐射部和下辐射部,所述上辐射部和下辐射部呈上下结构镜像对称设置,所述馈电部包括沿辐射部轴线设置的金属管和设置在金属管内的馈电线,所述馈电线与辐射部连接且外接信号源或信号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水平双轴倾角传感器,用于测定法兰盘的双向水平角,判断双锥天线是否垂直地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环、锥形架、天线罩;所述支撑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环、中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中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分别对应设置在双锥天线的上端、中部和下端;所述锥形架包括与双锥天线锥形结构相同且中空设置的上锥架和下锥架;所述上锥架和下锥架通过中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上锥架通过上支撑环与天线罩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锥架通过下支撑环与天线罩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天线罩固定安装在法兰盘上。

所述支撑环和锥形架固定连接成一个与双锥天线形状相同的中空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双锥天线。所述双锥天线设置在该中空结构内,使其不易变形、受损,影响其通信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天线罩套设在双锥天线外,用于避免外界气候对双锥天线的影响和支撑固定支撑环和锥形架形成的中空结构,使支撑架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上锥架、下锥架与镂空天线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固的鱼骨状加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双锥天线为复合双锥天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双锥天线和下双锥天线,所述上双锥天线和下双锥天线之间设置有弱介电材料制备的间隔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采用可调节的底座安装双锥天线,便于在倾斜或不平整的地面上安装天线,使双锥天线的上锥和下锥保持垂直底面安装,提高双锥天线在倾斜地面或不平整地面上的通信效果,减少安装难度和安装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采用锥形架、天线罩和多个支撑环共同固定双锥天线,使双锥天线不易变形受损,且不易被恶劣气候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的双锥天线采用复合双锥天线,提高天线的宽带全向特性,提高通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双锥天线,2—底座,3—支撑架,4—上双锥天线,5—下双锥天线,6—间隔层, 21—法兰盘,22—固定盘,23—支撑杆,31—支撑环,32—锥形架,33—天线罩,34—上支撑环,35—中支撑环,36—下支撑环,37—上锥架,38—下锥架,39—鱼骨状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方位立体天线,包括双锥天线1和用于固定双锥天线1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2和用于支撑双锥天线1的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法兰盘21和设置在法兰盘21下方的固定盘22;所述法兰盘21与固定盘22之间通过三个沿固定盘22轴线周向均匀分布的可调节的支撑杆2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与法兰盘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3为气动杆,包括金属伸缩杆和套设在金属伸缩杆外的金属气筒,所述金属气筒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盘22上,所述金属伸缩杆上端与法兰盘21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杆通过供气管道外接气泵,所述供气管道和气泵均为市售产品,故不详述。

所述双锥天线1包括用于接收或辐射信号的辐射部、用于馈入或馈出信号的馈电部,所述辐射部包括呈锥形结构的上辐射部和下辐射部,所述上辐射部和下辐射部呈上下结构镜像对称设置,所述馈电部包括沿辐射部轴线设置的金属管和设置在金属管内的馈电线,所述馈电线与辐射部连接且外接信号源或信号接收装置。

所述支撑架3包括支撑环31、锥形架32、天线罩33;所述支撑环3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环34、中支撑环35和下支撑环36,所述上支撑环34、中支撑环35和下支撑环36分别对应设置在双锥天线1的上端、中部和下端;所述锥形架32包括与双锥天线1锥形结构相同且中空设置的上锥架37和下锥架38;所述上锥架37和下锥架38通过中支撑环35固定连接;所述上锥架37通过上支撑环34与天线罩33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锥架38通过下支撑环36与天线罩33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天线罩33固定安装在法兰盘21上。

所述支撑环31和锥形架32固定连接成一个与双锥天线1形状相同的中空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双锥天线1。所述双锥天线1设置在该中空结构内,使其不易变形、受损,影响其通信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天线罩33套设在双锥天线1外,用于避免外界天气对双锥天线1的影响和支撑固定支撑环31和锥形架32形成的中空结构,使支撑架3更加稳固。

所述支撑杆23还可采用可调节的螺纹杆或电磁伸缩杆,用于调节法兰盘21与固定盘22之间的角度,使法兰盘21水平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法兰盘21上设置有水平双轴倾角传感器,所述水平双轴倾角传感器外接电源,用于测定法兰盘21的双向水平角,判断双锥天线1是否垂直地面设置。所述上锥架37、下锥架38与镂空天线罩33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固的鱼骨状加固件39。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双锥天线1为复合双锥天线1,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双锥天线4和下双锥天线5,所述上双锥天线4和下双锥天线5之间设置有弱介电材料制备的间隔层6。采用复合双锥天线1时,所述固定架也对应上双锥天线4和下双锥天线5设置,即上双锥天线4对应设置有支撑环31、锥形架32;所述下双锥天线5对应设置有支撑环31、锥形架32,所述固定盘22固定设置在下双锥天线5的下方。所述金属管从上双轴天线穿过间隔层6延伸至下双轴天线,并固定安装在法兰盘21上。所述上双锥天线4和下双锥天线5分别采用个两个馈电线,避免馈线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