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677发布日期:2018-10-13 00: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在当前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是智能手表领域,在保证智能手表的通话功能、定位功能、无线连接功能的性能要求下,表壳和表带的材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例如,表壳和表带无法同时使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否则天线效率很低,通话功能、定位功能会受到较大限制,或者根本无法实现。

为此,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表通常采用非金属材质,例如塑胶材质,表壳或者表带至少一个部件要采用非金属材质。但是,非金属材质降低了智能智能手表的外观质感。

因此,如何能将传统智能手表这种较好的金属质感、厚重感和智能智能手表通讯功能相结合,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在智能手表的表壳和表带都为金属材质的情况下,将表耳与表带绝缘连接,解决了智能手表的通话功能、定位功能和无线连接功能受表壳、表带材质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表耳,所述表耳内侧设置有内凹孔,所述内凹孔中设置有绝缘材质的衬套,所述表带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凹孔的生耳针,所述生耳针插入所述衬套中,所述衬套将所述表耳和表带绝缘。

可选地,所述表壳和表耳分体制成,所述表耳与所述表壳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表壳上对应所述表耳的内螺纹孔设置有通孔,从所述通孔向所述内螺纹孔中装入螺钉将所述表壳和表耳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表壳的侧面上与所述表耳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为所述表耳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绝缘衬垫,所述绝缘衬垫为槽状,所述绝缘衬垫将所述表耳和表壳绝缘。

可选地,围绕所述通孔在所述表耳与表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表耳与所述表壳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衬套为圆柱形或T字形,内部设置有轴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透孔或者底端封闭。

可选地,所述衬套通过注塑或点胶方式固定在所述表耳的内凹孔中。

可选地,所述表壳为金属材质,连接所述表壳的内部天线、或者所述表壳与内部天线构成耦合电路,所述表壳构成外部天线。

可选地,所述表壳和表耳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智能手表中将与表壳连接的表耳内侧设置内凹孔,内凹孔中设置绝缘材质的衬套,将表带上的生耳针插入衬套中,从而在表壳与表带连接的同时,实现了表带与表壳的绝缘。

由于表带与表壳是绝缘的,表壳可以构成外天线,实现通话或GPS通讯功能,保证了智能手表的天线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表壳和表带均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提高了智能手表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的剖视图(在表耳位置横向剖切);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耳和生耳针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的剖视图(在表耳位置纵向剖切);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壳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手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耳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耳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耳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衬套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衬套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衬套的剖视图。

图中:1.表带;2.表壳;3.表耳;4.表耳;5.衬套;6.生耳针;7.内螺纹孔;8.通孔;9.螺钉;10.第一凹槽;11.密封圈;12.第二凹槽;1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在智能手表的表壳和表带都为金属材质的情况下,在与表壳连接的表耳内侧设置内凹孔,在内凹孔中设置绝缘材质的衬套,使表带上的生耳针插入衬套中,从而实现表带与表壳绝缘,解决了智能手表的通话功能、定位功能和无线连接功能受表壳、表带材质限制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属于智能手表类型。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壳2和表带1,其中,表壳2、表带1均为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表壳2连接内部天线、或者表壳2与内部天线构成耦合电路,表壳2构成外部天线(内部天线未图示),实现通话或GPS通讯功能,保证了智能手表的天线效率。

如图1所示,表壳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表耳,分别为表耳3和表耳4,下面以表耳3举例说明,表耳4的结构参考表耳3。表带1两端分别连接表耳3和表耳4。

如图2、图3所示,表耳3内侧设置有内凹孔,内凹孔中设置有绝缘材质的衬套5,表带1上设置有连接内凹孔的生耳针6,生耳针6插入衬套5中,衬套5将表耳3和表带1绝缘。

生耳针6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通常包括一根空心轴,空心轴两端设置有插针,空心轴中设置有弹簧,该弹簧顶推一端或两端的插针,插针可伸缩,生耳针6就可以从表耳3上安装和拆卸。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衬套5为圆柱形或T字形,衬套5通过注塑或点胶方式固定在表耳3的内凹孔中,衬套5的轴向高度要求大于表耳3的内凹孔深度,这样表带1与表耳3的内侧面就不会接触。

图11中的衬套5内部设置有轴向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为透孔式,安装孔13的轴向长度大于生耳针6的长度,使生耳针6不与表耳3的内凹孔底端接触,从而实现了表壳2与表带1绝缘。

图12中,衬套5的安装孔13为底端封闭式,使生耳针6与表耳3的内凹孔绝缘,从而实现了表壳2与表带1的绝缘。

图13中,衬套5为T字形,外端设置有径向凸出一圈边沿,该边沿能够隔离表带1与表耳3的内侧面,起到更好的绝缘作用。

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表壳2和表耳3分体制成,表耳3与表壳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7,表壳2上对应表耳3的内螺纹孔7设置有通孔8,从通孔8向内螺纹孔7中装入螺钉9将表壳2和表耳3连接固定,围绕通孔8在表耳3与表壳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1。

由于表壳2是要求密封的,所以围绕通孔8必须设置密封部件,密封圈11就起到了对该部位密封的作用。

因为表壳2通常是圆形的,在表壳2的弧形侧面上不方便安装表耳3,所以在表壳2的侧面上与表耳3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的底面为平面,通孔8位于第一凹槽10的底面上,第一凹槽10可以为表耳3定位,方便了安装表耳3。

表耳3与表壳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密封圈11固定在第二凹槽12中,起防水、防潮、防尘的作用,密封圈11可以粘接固定在第二凹槽12中。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可以在第一凹槽10中设置有绝缘衬垫代替绝缘材质的衬套5,绝缘衬垫将表耳3和表壳2绝缘,其中,绝缘衬垫为槽状,适配表耳3的端部形状。

由于绝缘衬垫将表耳3和表壳2绝缘,此时无论表带1与表耳3是绝缘还是非绝缘关系,表带1与表壳2均构成了绝缘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提到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表壳2和表耳3一体制成,在表耳3内侧也同样设置有内凹孔,内凹孔中设置有绝缘材质的衬套5,表带1上设置有连接内凹孔的生耳针6,生耳针6插入衬套5中,衬套5将表耳3和表带1绝缘,从而将表壳2与表带1绝缘。

表壳2和表耳3一体制成,这样就省去了它们之间的连接组合结构,从而简化了智能手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提到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