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374发布日期:2018-10-19 22:1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很多操作需要使用到按键开关作为输入手段,按键开关的好坏决定了输入设备的体验,这就需要按键开关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声感。现有的薄型按键开关因为开关内部空间的限制,发声结构设计相对不足,缺乏按压手感,始终无法像大按键开关一样具有按压声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充分利用内部空间,能够在按键开关尽量小的前提下,使按键开关在按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手感,并实现按压发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整个过程动作精确度高,结构稳定性高,发声效果的促发灵敏精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包括一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方的一盖子,该盖子与基座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导芯、及位于导芯下方的一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导芯下端的一发声组件,该发声组件包括一主动片、一从动块、及连接于主动片与从动块之间的一从动片,在该从动块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敲击块,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与第一敲击块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敲击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敲击块设置于从动块上表面,所述第二敲击块设置于盖子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片为一金属弹片,且该主动片包括一主动中心片、及分别向下倾斜设置于主动中心片两端的一主动侧片,其中,在该主动中心片上开设有一主动插孔,在该主动侧片端部延伸设置有一插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片包括一从动中心片、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从动中心片两端并向上倾斜设置的一从动侧片,其中,该从动侧片下端具有连接至从动中心片端部的一弧形连接块,在该从动中心片上开设有位于主动插孔正下方的一从动上插孔,该从动侧片向内侧倾斜,且在该从动侧片端部开设有供插块插入的一插孔,同时,在该从动侧片端部向外弯折形成一弯折让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中心片设置于从动块上端面上,且在该从动中心片上开设有若干连接插孔;在该从动块上端面向上凸设有插入连接插孔中的若干连接插柱,并在该从动块上端面边缘设置有延伸至从动中心片边缘的若干限位凸块,且在该从动块上开设有位于从动上插孔正下方的一从动下插孔;在该从动块上端面两端且位于弧形连接块下方分别具有一倾斜面,且该倾斜面由上至下依次向外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芯下端具有一下导块,在该导芯下端且位于下导块两侧边分别具有一让位槽口,所述主动中心片设置于下导块下端面上;在所述下导块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定位插柱,在该定位插柱上部外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限位凸起,该定位插柱由上至下依次插入主动插孔、从动上插孔与从动下插孔中,且该主动片的主动中心片限位于限位凸起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该弹簧套设于定位插柱外围并位于限位凸起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座上向上凸设有一导向柱,在该导向柱上端面向下凹设有供定位插柱插入的一导向插槽,且在该导向插槽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簧下端的一支撑凸台;在该基座上且位于导向柱外围设置有供发声组件活动的一活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插设于基座上的一机械式导通组件,该机械式导通组件包括插设于基座上的一动片、及插设于基座上且位于动片内侧的一静片,在该动片靠近导芯的一侧边上凸设有一凸包,在该导芯侧边上设置有与凸包相对应的一按压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下端面的一PCB板、及设置于PCB板下端面的一光电式导通组件,其中,该光电式导通组件包括一LED发射管与一LED接收管;在所述基座下端面且位于导向柱下端设置有一导向柱延伸部,在该导向柱延伸部上开设有与导向插槽相连通的一光线导通孔,该LED发射管位于光线导通孔的一侧边,该LED接收管位于光线导通孔的另一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由主动片、从动片与从动块三者相结合形成的发声组件,并在从动块上与盖子上同时增设相匹配的敲击块,在导芯下移时,可由主动片触发从动片与从动块两者整体上移,从而促使从动块上的敲击块敲击盖子上的敲击块发出声音,从而实现按压发声功能,整个过程动作精确度高,结构稳定性高,发声效果的促发灵敏精确;同时,由于主动片与从动片相结合,提高了按压手感,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芯、弹性件与发声组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从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从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芯、弹性件与主动片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导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未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基座与光电式导通组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压发声的按键开关,包括一基座1、及设置于基座1上方的一盖子2,该盖子2与基座2相结合形成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分别设置有一导芯3、及位于导芯3下方的一弹性件4,在该盖子2上开设有供导芯3上端穿出的一上开口21。本实施例按键开关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导芯3下端的一发声组件5,该发声组件5包括一主动片51、一从动块52、及连接于主动片51与从动块52之间的一从动片53,在该从动块52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敲击块521,如图8所示,在该容置腔内设置有与第一敲击块521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敲击块22。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敲击块521在从动块52上的具体位置、及第二敲击块22设置的位置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定,第一敲击块521可以设置于从动块52上的任意位置,而第二敲击块22设置的位置只要与第一敲击块521相对应即可,在导芯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第一敲击块521敲击第二敲击块22发出声音。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敲击块521设置于从动块52上表面,且第一敲击块521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从动块52上表面四个边角处,所述第二敲击块22设置于盖子2下端面,且第二敲击块22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第一敲击块521上方,如图11、图12与图1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片51为一金属弹片,具体的,如图5与图6所示,该主动片51包括一主动中心片511、及分别向下倾斜设置于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一主动侧片512,其中,在该主动中心片511上开设有一主动插孔5111,在该主动侧片512端部延伸设置有一插块5121。在未按压导芯3时,主动片51处于自然状态,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下倾斜,使主动片51呈中部向上拱起的弧形体;而当导芯3被按压向下移动时,导芯3对主动中心片511施加作用力,并带动主动中心片511下移,则促使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弹起,则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倾斜,使主动片51呈中部向下凹的弧形体,如图12所示。

如图5与图7所示,所述从动片53包括一从动中心片531、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从动中心片531两端并向上倾斜设置的一从动侧片532,其中,该从动侧片532下端具有连接至从动中心片531端部的一弧形连接块5321,在该从动中心片531上开设有位于主动插孔5111正下方的一从动上插孔5311,该从动侧片532向内侧倾斜,且在该从动侧片532端部开设有供插块5121插入的一插孔5322,同时,在该从动侧片532端部向外弯折形成一弯折让位块5323。由主动片51上的插块5121插入从动片53的插孔5322中,实现主动片51与从动片53两者的连接,在主动片51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弹起时,会带动从动片53整体上移。

如图5与图8所示,所述从动中心片531设置于从动块52上端面上,且在该从动中心片531上开设有若干连接插孔5312;在该从动块52上端面向上凸设有插入连接插孔5312中的若干连接插柱522,并在该从动块52上端面边缘设置有延伸至从动中心片531边缘的若干限位凸块523,且在该从动块52上开设有位于从动上插孔5311正下方的一从动下插孔524;同时,在该从动块52上端面两端且位于弧形连接块5231下方分别具有一倾斜面525,且该倾斜面525由上至下依次向外倾斜。在本实施例中,由从动中心片531上的若干连接插孔5312与从动块52上的若干连接插柱522相结合,可实现从动片53与从动块52两者铆接在一起,即从动片53固定于从动块52上,当然从动片53与从动块52两者的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别的结构实现。由于从动片53固定于从动块52上,在主动片51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弹起时,会带动从动片53整体上移,则从动块52随着上移,从而促使从动块52上的第一敲击块521敲击盖子2下端面上的第二敲击块22发出声音,实现按压发声功能。

如图4、图9与图10所示,所述导芯3下端具有一下导块31,在该导芯3下端且位于下导块31两侧边分别具有一让位槽口32,所述主动中心片511设置于下导块31下端面上;在所述下导块31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定位插柱33,在该定位插柱33上部外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限位凸起331,该定位插柱33由上至下依次插入主动插孔5111、从动上插孔5311与从动下插孔524中,且该主动片51的主动中心片511限位于限位凸起331上端面。由以上结构设计可知,导芯3为发声组件5发生移动的触发件,发声组件5不但能够随着导芯3的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而且能够沿着定位插柱33作竖直移动,不会发生倾斜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发声原理为:

在未按压导芯3时,如图11所示,主动片51处于自然状态,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下倾斜,使主动片51呈中部向上拱起的弧形体,其未对从动片53产生向上的拉力,此时,从动块52上的第一敲击块521与盖子2下端面上的第二敲击块22处于分离状态。

而当导芯3被按压向下移动时,如图12所示,导芯3对主动中心片511施加作用力,并带动主动中心片511下移,则促使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弹起,则主动中心片511两端的主动侧片512向上倾斜,使主动片51呈中部向下凹的弧形体;此时,主动片51两侧的主动侧片512带动从动片53与从动块52整体上移,从而促使从动块52上的第一敲击块521敲击盖子2下端面上的第二敲击块22发出声音,实现按压发声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4',该弹簧4'套设于定位插柱33外围并位于限位凸起331下方,在导芯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4'为导芯3的上移提供弹性恢复力。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所述基座1上向上凸设有一导向柱11,在该导向柱11上端面向下凹设有供定位插柱33插入的一导向插槽12,且在该导向插槽12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簧4'下端的一支撑凸台121;在该基座1上且位于导向柱11外围设置有供发声组件5活动的一活动槽13。本实施例由限位凸起331与支撑凸台121两者相结合,对弹簧4'的位置关系、及形变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防止弹簧4'偏离位置,使弹簧4'能为导芯3的复位提供准确的弹性恢复力。

如图2与图14所示,在所述基座1外侧边上具有若干纵向嵌入槽14,在所述盖子2下端边缘向下延伸设置有嵌入纵向嵌入槽14中的若干嵌入块23,且在该纵向嵌入槽14上部向外凸设有一卡块15,在该嵌入块23上开设有供卡块15卡入的一卡孔231。由基座1与盖子2上的特殊结构设计,形成相互配合的卡合结构,从而实现基座1与盖子2之间的紧密稳固结合,提高按键开关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可以作成机械式按键开关,也可以作成光电式按键开关,主要由其导通组件区分。

当基座1上插设有一机械式导通组件6时,形成的按键开关为机械式按键开关,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该机械式导通组件6包括插设于基座1上的一动片61、及插设于基座1上且位于动片61内侧的一静片62,在该动片61靠近导芯3的一侧边上凸设有一凸包611,在该导芯3侧边上设置有与凸包611相对应的一按压凸块34。机械式导通组件6的导通原理为:在处于未按压状态时,导芯3侧边上的按压凸块34正好位于动片61侧边凸包611的内侧边,并向外挤压推动凸包611,使动片61整体向外发生形变,则动片61上的动触点与静片62上的静触点分离,则按键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导芯3下移时,按压凸块34随着下移,当按压凸块34下移到动片61的凸包611下方时,按压凸块34对凸包611的挤压推动力消失,则动片61回弹,使动片61上的动触点与静片62上的静触点重新接触,则按键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当导通组件为光电式导通组件8时,形成的按键开关为光电式按键开关,具体的,如图15所示,按键开关还包括设置于基座1下端面的一PCB板7、及设置于PCB板7下端面的一光电式导通组件8,其中,该光电式导通组件8包括一LED发射管81与一LED接收管82;在所述基座1下端面且位于导向柱11下端设置有一导向柱延伸部16,在该导向柱延伸部16上开设有与导向插槽12相连通的一光线导通孔161,该LED发射管81位于光线导通孔161的一侧边,该LED接收管82位于光线导通孔161的另一侧边。光电式导通组件8的导通原理为:当LED接收管82接收到LED发射管81发生的光线时,按键开关导通,当LED接收管82无法接收到LED发射管81发生的光线时,按键开关断开,而LED接收管82是否能接收到LED发射管81发出的光线,由导芯3的上下移动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