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127发布日期:2018-11-09 21:2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电气线路中常用的保护设备,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当人触电或者电网泄露电流超过预设值时,漏电断路器在极端的时间内迅速切断电路,从而保护人身和电路设备的安全。然而现有技术的漏电保护器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如图1、图2所示,型号为DZ47-60的一种空气开关的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有外壳体1、手柄5、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以及两个第一接线端6,当手柄5向右打时,两个第一接线端6之间通路,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外壳体1的转动件14,转动件14包括有第一转动部35和第二转动部36。图1为手柄5向左打的状态(即为向下打的状态),此时的两个第一接线端6之间断路;图2为手柄5向右打的状态(即为向上打的状态),此时的两个第一接线端6之间通路。将手柄5从左往右打时,第一转动部35向朝右下方转动。现有技术中,将空气开关与漏电保护开关进行结合,组成功能全面的断路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4275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能够提供两极过电流保护,漏电断路器的各部件被一体地集成到壳体1内,结构简单,能够在确保提供两极过电流保护的同时有效地减小漏电断路器的尺寸。

但是这种断路器与常规的断路器一样,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断路器均只有对火线进行断开,零线不断开,因此使用人员在接入火线和零线时必须区别清楚,但是总会有使用在因为疏忽等原因导致火线和零线接反,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在断开电路时,火线和零线同时断开,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有空气开关部和漏电保护部,所述空气开关部和漏电保护部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空气开关部包括有用于串联在火线上的第一接线端、手柄以及机械锁定手柄装置;所述机械锁定手柄装置包括有第一动触头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有第一转动部,所述分隔板上开有穿孔,所述第一转动部上一体生成有穿过穿孔并进入至漏电保护部内的凸块,所述漏电保护部内转动连接有鸟支架,所述鸟支架的一端开有供凸块插入的插入孔,所述鸟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动触头,所述漏电保护部还包括有与第二动触头配合的第二静触头以及用于串联在零线上的第二接线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柄向上打时,两个第一接线端通路,同时第一转动部转动并通过凸块使得鸟支架转动,鸟支架上固定的第二动触头与漏电保护部内的第二静触头接触,两个第二接线端通路,当出现短路、漏电、过热时,手柄向下打,第一转动部转动使得鸟支架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分离,从而实现火线和零线均断开连接,因此无需区别火线和零线接入至第一接线端还是第二接线端,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的侧身上一体成型有与鸟支架接触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朝向鸟支架的端面平行于所述分隔板与鸟支架接触的一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插入鸟支架后,支撑部与鸟支架接触,使得凸块带动鸟支架转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电保护部的外壳上开有漏电指示口,所述漏电保护部内设有漏电脱扣器,所述漏电脱扣器包括有固定架、滑设于固定架的金属杆以及与金属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所述漏电保护部还滑设有漏电指示片,所述漏电指示片上设有指示部,所述漏电指示片上一体生成有位于滑动杆与固定架之间的延伸部,当漏电保护部内出现漏电时,所述滑动杆移动并使得漏电指示片移动,从而使得指示部移动至漏电指示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断路器发生漏电现象时,漏电脱扣器工作,金属杆带动滑动杆移动,从而使得漏电指示片移动,进而使得指示部移动至漏电指示口处,起到提醒使用人员该断路器出现漏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杆上套设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固定,所述顶出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弹簧使得滑动杆在自然状态下远离固定架,避免滑动杆在金属杆上滑动并带动漏电指示片移动,排除漏电指示片进行错误信息提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电指示片上一体生成有导向端,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导向端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导向端的设置限制的漏电指示片的移动方向,使得漏电指示片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电指示片上一体生成有凸杆,所述凸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分隔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漏电指示片上的指示部在自然状态时与漏电指示口错位,排除漏电指示片进行错误信息提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鸟支架上一体生成有鸟头,所述漏电指示片上一体生成有与鸟头抵接的阻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断路器发生漏电时,漏电指示片发生移动,阻挡块随着漏电指示片移动,同时鸟支架转动,鸟头与阻挡块抵接从而限制漏电指示片回复至自然状态,加强漏电指示片在进行漏电提示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包括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上设有防滑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手柄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便于使用者对手柄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凸块和鸟支架的配合,使得空气开关部上的第一接线端和漏电保护部的第二接线端同时通路或者断路,使用者在安转该断路器时无需辨别火线应该接入哪一组接线端,即使火线接入到第二接线端也没有关系,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开关的两个第一接线端断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开关的两个第一接线端通路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开关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漏电保护部中隐藏掉漏电脱扣器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漏电保护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分隔板;3、空气开关部;4、漏电保护部;5、手柄;6、第一接线端;7、第二接线端;8、热双金属片;9、电磁脱扣器;10、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1、灭火弧;12、第一动触头;13、第一静触头;14、转动件;15、抵接件;16、穿孔;17、凸块;18、鸟支架;19、第二动触头;20、第二静触头;21、三角板;22、控制线路板;23、漏电脱扣器;24、漏电指示片;25、固定架;26、牵引线圈;27、金属杆;28、滑动杆;29、限位块;30、顶出弹簧;31、间隔板;32、延伸部;33、指示部;34、漏电指示口;35、第一转动部;36、第二转动部;37、支撑部;38、插入孔;39、导向端;40、限位槽;41、凸杆;42、第二弹簧;43、鸟头;44、阻挡块;45、放置口;46、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如图3所示,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分隔板2,分隔板2的左侧为空气开关部3,分隔板2的右侧为漏电保护部4。空气开关部3包括有铰接于壳体1的手柄5,壳体1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接入火线的第一接线端6。漏电保护部4包括有平行于两个第一接线端6并且用于接入零线的第二接线端7。该断路器为手柄5向上打的状态,此时的短路器中的空气开关部3内的两个第一接线端6导通。

如图4所示,空气开关部3包括有与第一接线端6连接并用于过载保护的热双金属片8,热双金属片8连接有用于短路保护的电磁脱扣器9,还包括有受控于手柄5的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和灭火弧11,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上固定有第一动触头12,壳体1内固定有第一静触头13,当手柄5向上翻转时,第一动触头12与第一静触头13抵接,空气开关部3上两个第一接线端6之间通路。

如图4所示,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包括有与手柄5联动并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转动件14,转动件14包括有第一转动部35和第二转动部36。转动件14的一侧设置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抵接件15。

如图5、图6所示,分隔板2上开有穿孔16,转动件14上一体生成有穿过穿孔16至漏电保护部4内的凸块17,且该凸块17呈圆台状,凸块17的侧身上一体成型有插入穿孔16的支撑部37。

如图5、图6所示,漏电保护部4包括有与分隔板2铰接的鸟支架18,鸟支架18的一端固定有供凸块17插入的插入孔38,且凸块17的横截面直径等于插入孔38的孔径,鸟支架18与支撑部37接触,支撑部37朝向鸟支架18的一面平行于分隔板2朝向鸟支架18的一面,有利于鸟支架18的稳定。鸟支架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动触头19,第二动触头1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在壳体1上并与其中一个第二接线端7抵接的第二静触头20。

如图4、图5所示,当手柄5朝下时,空气开关部3内的第一动触头12与第一静触头13分离,当手柄5从下往上打时,机械锁定手柄装置10运动,转动件14转动,转动件14上的凸块17向右下方转动并使得鸟支架18转动,鸟支架18转动并使得第二动触头19与第二静触头20抵接,此时的漏电保护部4的两个第二接线端7通路。

如图7所示,漏电保护部4还包括有控制线路板22、漏电脱扣器23和漏电指示片24,漏电脱扣器23包括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缠绕有牵引线圈26,固定架25内滑设有金属杆27,金属杆27上套设有滑动杆28,金属杆27上远离固定架25的一端一体生成有用于阻止滑动杆28滑出金属杆27的限位块29,滑动杆28上还套设有位于滑动杆28与固定架25之间的顶出弹簧30,该顶出弹簧30的一端与固定架25抵接,顶出弹簧30的另一端与滑动杆28抵接,顶出弹簧30的设置使得滑动杆28处于远离固定架25的最远端。

如图4、图7所示,间隔板31上开有连通空气开关部3的第二开口,滑动杆28的一端穿过第二开口至空气开关部3内并位于抵接件15一侧,当漏电保护部4检测到电路发生漏电现象时,金属杆27受到磁力向固定架25内移动,滑动杆28移动并压迫抵接件15转动,从而使得转动件14转动,第一动触头12和第一静触头13分离,同时,转动件14上的凸块17转动,鸟支架18转动,第二动触头19和第二静触头20分离。

如图7所示,漏电指示片24一体生成有位于滑动杆28和固定架25之间的延伸部32,漏电指示片24上涂有指示部33,壳体1上开有漏电指示口34,当滑动杆28靠近固定架25滑动时,滑动杆28与延伸部32抵接并使得漏电指示片24移动,漏电指示片24上指示部33对准漏电指示口34,起到警示效果。

如图6、图7所示,漏电指示片24上一体生成有导向端39,分隔板2上开有用于放置导向端39的限位槽40,限位槽40和导向端39的设置限制的漏电指示片24的移动方向,使得漏电指示片24在移动时更加稳定。漏电指示片24底部一体生成有凸杆41,凸杆4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另一端与分隔板2抵接,第二弹簧42的设置使得漏电指示片24上的指示部33在自然状态时与漏电指示口34错位,排除漏电指示片24进行错误信息提示的情况。鸟支架18上一体生成有鸟头43,漏电指示片24的底部一体生成有位于凸杆41左侧的阻挡块44,阻挡块44与凸杆41之间开有对应于鸟头43的放置口45,当断路器正常工作时,鸟支架18转动,鸟头43插入放置口45或者转出放置口45;当断路器发生漏电时,漏电指示片24向右发生移动从而使得指示部33移动至漏电指示口34处,阻挡块44随着漏电指示片24向右移动,同时鸟支架18转动,鸟支架18上的第二动触头19与漏电保护部4内的第二静触头20分离,鸟头43随着鸟支架18转动且鸟头43与阻挡块44的左侧抵接以限制漏电指示片24向左移动并回复至自然状态,加强漏电指示片24在进行漏电提示时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手柄5包括有三角板21,三角板21的表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条纹46,增大了手柄5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便于使用者对手柄5进行操作。

具体工作如下:

两个第一接线端6串联至火线上,两个第二接线端7串联至零线上,当出现短路、漏电和过热现象时,转动件14均会发生转动,使得第一动触头12与第一静触头13分离,同时转动件14上的凸块17转动,凸块17带动鸟支架18转动,鸟支架18上的第二动触头19与固定在壳体1内的第二静触头20分离,完成对火线零线同时断开。该断路器实现了空气开关部和漏电保护部的同时通路或者断路。使用人员在接入该断路器时,即使将火线接入第二接线端7,在使用时依旧安全,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