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铅酸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983发布日期:2018-09-18 22:39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铅酸电池。



背景技术:

在电池技术领域,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一个单格铅酸电池的标称电压是2.0V,能放电到1.5V,能充电到2.4V;在应用中,经常用6个单格铅酸电池串联起来组成标称是12V的铅酸电池,还有24V、36V、48V等。现在大多数汽车用蓄电池是铅酸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电池廉价、高功率、可靠和98% 可回收利用的特性,然而现有商用铅酸电池的低比能量和短循环寿命阻碍了它们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因此提供一种具有相对低的成本、高能量比和长循环寿命的铅酸电池是人们所期望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铅酸电池。

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包括壳体,外壳体,内壳体,底部壳体,壳盖,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正极柱,负极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离板,安全阀,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壳盖间隔板,连接孔,正极导体分支块,负极导体分支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底部壳体,所述的底部壳体四周连接外壳体,所述的底部壳体的上部与外壳体的内侧连接有若干平行的内壳体,所述的内壳体上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有壳盖,所述的壳盖底部设置有壳盖间隔板,所述的壳盖上部左侧设置有正极端子,所述的壳盖上部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端子,所述的壳盖间隔板中轴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安全阀,所述的内壳体、外壳体、底部壳体以及壳盖间隔板将壳体间隔出若干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置有若干正极板,负极板和隔离板,所述的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片,所述的隔离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所述的正极板连接正极导体分支块,所述的正极导体分支块连接正极导体,所述的正极导体通过内壳体上的连接孔连接正极柱,所述的正极柱连接正极端子,所述的负极板连接负极导体分支块,所述的负极导体分支块连接负极导体,所述的负极导体通过内壳体上的连接孔连接负极柱,所述的负极柱连接负极端子,所述的正极导体分支块对应每一片正极板,所述的负极导体分支块对应每一片负极板,所述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通过内壳体后,所述的内壳体与外壳体,底部壳体以及壳盖间隔板间隔出的若干腔体之间互相不连通,所述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吸附有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隔离板采用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解液密度为1.30-1.35g/ml。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安全阀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部壳体内侧设置有若干和内壳体底部十字交叉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新型铅酸电池,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通过内壳体后,正好将内壳体的连接孔填满,使得内壳体与外壳体,底部壳体以及壳盖间隔板间隔出的若干腔体之间互相不连通,形成相对密封的腔体,在铅酸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可以留在腔体内,重新被正负极板吸收,使得电解液的密度稳定得更持久,增加了铅酸电池的高能量比和长循环寿命;隔离板采用玻璃纤维棉,有孔率高,孔径小,具有优良的耐酸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不分泌有害杂质,有一定强度,具有优良的吸收和保留电解液的能力,在电解液中电阻小,化学性能稳定,同时滤酸,防爆,抗震,耐酸,耐高低温;采用的安全阀为单向阀,可以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电池形成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都通过内壳体的连接孔来串联正负极板,不使用跨桥连接,结构更为简单,具有相对底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就行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极导体分支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导体分支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铅酸电池,包括壳体1,外壳体2,内壳体3,底部壳体4,壳盖5,正极端子6,负极端子7,正极柱8,负极柱9,正极板10,负极板11,电解液12,隔离板13,安全阀14,正极导体15,负极导体16,壳盖间隔板17,连接孔18,正极导体分支块19,负极导体分支块20,加强筋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外壳体2,内壳体3和底部壳体4,所述的底部壳体4四周连接外壳体2,所述的底部壳体4的上部与外壳体2的内侧连接有若干平行的内壳体3,所述的底部壳体4内侧设置有若干和内壳体3底部十字交叉的加强筋21,所述的内壳体3上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8,所述的壳体1上部设置有壳盖5,所述的壳盖5底部设置有壳盖间隔板17,所述的壳盖5上部左侧设置有正极端子6,所述的壳盖5上部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端子7,所述的壳盖间隔板17中轴线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安全阀14,所述的安全阀14为单向阀,所述的内壳体3、外壳体2、底部壳体4以及壳盖间隔板17将壳体1间隔出若干个腔体,所述的腔体内置有若干正极板10,负极板11和隔离板13,所述的隔离板13采用的材料为玻璃纤维棉,所述的负极板11比正极板10多一片,所述的隔离板13设置在正极板10和负极板11之间,所述的正极板10连接正极导体分支块19,所述的正极导体分支块19连接正极导体15,所述的正极导体15通过内壳体3上的连接孔18连接正极柱8,所述的正极柱8连接正极端子6,所述的负极板11连接负极导体分支块20,所述的负极导体分支块20连接负极导体16,所述的负极导体16通过内壳体3上的连接孔18连接负极柱9,所述的负极柱9连接负极端子7,所述的正极导体分支块19对应每一片正极板10,所述的负极导体分支块20对应每一片负极板11,所述的正极导体15和负极导体16通过内壳体3后,所述的内壳体3与外壳体2,底部壳体4以及壳盖间隔板17间隔出的若干腔体之间互相不连通,所述的正极板10和负极板11均吸附有电解液12,所述的电解液12密度为1.30-1.35g/ml。

工作原理:电池在充电后,正极板为二氧化铅,负极板为海绵状铅,电解液中硫酸分子增多,水分子减少,电解液变浓,比重增加;电池在放电后,正负两极都产生细小而松软的硫酸铅,电解液中硫酸分子不断减少,水分子相应增加,电解液变稀,比重下降,充电后又恢复为二氧化铅和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铅酸电池,提供了一种新型铅酸电池,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通过内壳体后,正好将内壳体的连接孔填满,使得内壳体与外壳体,底部壳体以及壳盖间隔板间隔出的若干腔体之间互相不连通,形成相对密封的腔体,在铅酸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可以留在腔体内,重新被相应腔体内的正负极板吸收,使得电解液的密度稳定得更持久,增加了铅酸电池的高能量比和长循环寿命;隔离板采用玻璃纤维棉,有孔率高,孔径小,具有优良的耐酸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不分泌有害杂质,有一定强度,具有优良的吸收和保留电解液的能力,在电解液中电阻小,化学性能稳定,同时滤酸,防爆,抗震,耐酸,耐高低温;采用的安全阀为单向阀,可以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电池形成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都通过内壳体的连接孔来串联正负极板,不使用跨桥连接,结构更为简单,具有相对底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