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串口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4668发布日期:2018-09-28 20:3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串口线。



背景技术:

九针串口的功能如下:

载波检测(DCD)、接收数据(RXD)、发送数据(TXD)、数据终端准备好(DTR)、信号地(GND)、数据准备好(DSR)、发送请求(RTS)、发送清除(CTS)、振铃指示(RI);

现有技术的接线方法:

1:公头和公头的接法:(不同计算机之间的COM口就是这种接法)

COM1公头2——数据线母头2——数据线母头3——COM2公头3

3——数据线母头3——数据线母头2——COM2公头2

5——数据线母头5——数据线母头5——COM2公头5

2:公头和母头的接法:(有些实验开发板的串口接口用的是母头,这种连接方法一般用于计算机COM口与其他外部设备相连的一种接法。)

计算机COM1公头2——数据线母头2——数据线公头2——开发板COM2母头2

3——数据线母头3——数据线公头3——开发板COM2母头3

5——数据线母头5——数据线公头5——开发板COM2母头5

产品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传输测试以及系统修改工作,传统的接口无法满足该数据板的接口。

综上所述,现阶段市面上的9针串口线只能满足PC端的使用;却不满足编程数据板快速检测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串口线,满足一系列此类数据板通信测试、程序修改、修复工作;由于其接口的特殊性保证了数据板数据加解密以及编写的特殊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检测串口线,包括,九针串口,对应的载波检测DCD、接收数据RXD、发送数据TXD、数据终端准备好DTR、信号地GND、数据准备好DSR、发送请求RTS、发送清除CTS、振铃指示RI;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RXD与端子线端的中间插针b连通;所述发送数据TXD与端子线端的端部插针a连通;所述信号地GND与端子线端的端部插针c连通。

这样,通过将接收数据RXD、发送数据TXD和信号地GND三组信号接通,能够快速配合检测程序板快速检测及修复检测。

进一步,所述端子线的端部为公头或母头结构。

这样,端部能够快速与程序板上的插孔/插针配合。

进一步,所述端子线可拆卸,通过端子线中段的公头插入母头实现串联。

这样,端子线长度可适当调节,满足实际操作中的长度需求。

进一步,所述端子线为TX1.25规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串口线转接后可以在pc端使用,采取9针母头和TX1.25接插件按照串口通信的方式连接,满足产品测试以及修复要求;同时,优化了传统串口线的使用距离,能够满足与不同场景的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端子为公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端子为母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结合附图1,一种快速检测串口线,包括,九针串口,对应的载波检测DCD1、接收数据RXD2、发送数据TXD3、数据终端准备好DTR4、信号地GND5、数据准备好DSR6、发送请求RTS7、发送清除CTS8、振铃指示RI9;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RXD2与端子线13端的中间插针b11连通;所述发送数据TXD3与端子线13端的端部插针a10连通;所述信号地GND5与端子线13端的端部插针c12连通。

优选的,所述端子线13的端部为公头。

如附图2,所述端子线13的端部为母头。

优选的,所述端子线13为TX1.25规格。

TX1.25规格的端子线刚好满足与常规的程序板上插槽/插片。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将所述接收数据RXD2、发送数据TXD3和信号地GND5单独的引出,并通过TX1.25规格的端子线与程序板和电脑连通,实现产品测试以及修复过程中的信号快速检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