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母线电容器及电动汽车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3325发布日期:2019-01-16 00:0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直流母线电容器及电动汽车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流母线电容器及电动汽车驱动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驱动器中,直流母线电容可用于稳定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如图1所示,是现有电动汽车驱动器中薄膜电容器的示意图。上述薄膜电容器包括三组电容芯子10,且该三组电容芯子10通过第一铜排11和第二铜排12引出电极,并联连接到逆变器的逆变桥臂上。

在上述薄膜电容器中,第一铜排11和第二铜排12分别覆盖于电容芯子10的喷金面上,从而将所有电容芯子10进行并联,即第一铜排11和第二铜排12分别采用一体化铜排结构。

然而,上述结构的薄膜电容器中,由于第一铜排11和第二铜排12是整面覆盖于电容芯子10喷金面上,将所有电容芯子10进行并联,需要消耗大面积的铜排,使得薄膜电容器的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薄膜电容器中因需消耗大面积铜排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母线电容器及电动汽车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流母线电容器,包括M组电容芯子和N组接线端子,且每一组接线端子包括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一个第二接线端子,M和N分别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直流母线电容器还包括N个独立的第一铜排和N个独立的第二铜排,且每一所述第一铜排上具有一个第一接线端子,每一所述第二铜排上具有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每一所述第一铜排分别焊接在所述M组电容芯子中的部分组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每一所述第二铜排分别焊接在所述M组电容芯子中的部分组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电容芯子的顶面喷金面,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面喷金面;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分别包括焊接部、连接部以及接线部,所述焊接部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的第一侧,所述接线部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铜排的接线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二铜排的接线部;每一所述第一铜排的焊接部分别焊接在一组或两组所述电容芯子的顶面喷金面,每一所述第二铜排的焊接部分别焊接在一组或两组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面喷金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直流母线电容器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M组电容芯子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在所述绝缘外壳内,且所述M组电容芯子的顶面喷金面分别露出所述绝缘外壳的顶面、所述M组电容芯子的底面喷金面分别露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同一组所述接线端子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在的第一铜排焊接到一组或两组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在的第二铜排焊接到同一组或两组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N个第一铜排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M组电容芯子的长度之和,所述N个第二铜排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M组电容芯子的长度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M等于N,且每一所述第一铜排分别焊接在一组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每一所述第二铜排分别焊接在一组所述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M比N大1,且每一所述第一铜排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组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每一所述第二铜排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组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中,所述N为3或3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驱动器中,所述电动汽车驱动器包括逆变模块,且所述逆变模块包括N个单相桥臂;所述直流母线电容的N组接线端子分别与N个单相桥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母线电容器及电动汽车驱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独立的第一铜排和多个独立的第二铜排分别将多组电容芯子的电极引出,从而大大节省了电容芯子的电极引出铜排,节省了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可减小流经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电流,使得载流分布相对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薄膜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电容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电容器实施例中电容芯子与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焊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电容器实施例中电容芯子与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电容器另一实施例中电容芯子与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焊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驱动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电容器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直流母线电容可用于电机驱动器,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器。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母线电容器包括三组电容芯子20和三组接线端子,且每一组接线端子包括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一个第二接线端子。该直流母线电容器还包括三个独立的第一铜排21和三个独立的第二铜排22,且每一第一铜排21上具有一个第一接线端子,每一第二铜排22上具有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每一第一铜排21焊接在一组电容芯子20的第一电极,每一第二铜排22分别焊接在一组电容芯子20的第二电极。这样,每一电容芯子20通过一个独立的第一铜排21将第一电极引出,并通过一个独立的第二铜排22将第二电极引出。

上述三个第一铜排21的长度之和小于三组电容芯子20的长度之和,三个第二铜排22的长度之和也小于三组电容芯子20的长度之和。

特别地,在上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的同一组接线端子中,第一接线端子所在的第一铜排21焊接到一组电容芯子20的第一电极,第二接线端子所在的第二铜排22则焊接到同一组电容芯子20的第二电极,并且同一组接线端子中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邻设置,从而便于接线。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直流母线电容中电容芯子20的数量以及接线端子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调整,例如当直流母线电容应用于三相电机的电机驱动器时,电容芯子20的数量以及接线端子的数量可为3的整数倍。

上述直流母线电容器通过多个独立的第一铜排21和多个独立的第二铜排22分别将多组电容芯子20的电极引出,电极引出铜排不再覆盖所有电容芯子20,从而大大节省了电容芯子的电极引出铜排,节省了成本。

具体地,上述电容芯子20的第一电极位于该电容芯子20的顶面喷金面,电容芯子20的第二电极则位于该电容芯子20的底面喷金面。相应地,如图4所示,每一第一铜排21包括焊接部211、连接部212以及接线部213,且在该第一铜排中,焊接部211垂直连接在连接部212的顶端的第一侧,接线部213则垂直连接在连接部212的底端的第二侧;同样地,每一第二铜排22包括焊接部221、连接部222以及接线部223,且在该第二铜排中,焊接部221垂直连接在连接部222的顶端的第一侧,接线部223垂直连接在连接部222的底端的第二侧;每组接线端子中的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一铜排21的接线部213,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第二铜排22的接线部223。每一第一铜排21的焊接部分别焊接在一组电容芯子20的顶面喷金面,每一第二铜排22的焊接部分别焊接在一组电容芯子20的底面喷金面,从而实现与电容芯子20的导电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容芯子20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也可位于电容芯子20的其他位置,此时只需要调整第一铜排21和第二铜排22的相应结构即可。

上述直流母线电容器还可包括绝缘外壳23,例如,该绝缘外壳23可由PPS(Phenylene sulfide,聚苯硫醚)加工而成;三组电容芯子20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在绝缘外壳23内,且三组电容芯子20的顶面喷金面分别露出绝缘外壳23的顶面、三组电容芯子20的底面喷金面分别露出绝缘外壳23的底面。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母线电容器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四组电容芯子50以及三组接线端子(每一组接线端子包括位于独立的第一铜排51的第一接线端子以及位于独立的第二铜排52的第二接线端子),即电容芯子50的数量比接线端子的数量大1,且每一第一铜排51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组电容芯子50的第一电极,每一第二铜排52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组电容芯子50的第二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适用于具有更多组电容芯子的直流母线电容,例如直流母线电容器可包括M组电容芯子、N组接线端子、N个独立的第一铜排和N个独立的第二铜排,且每一组接线端子包括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一个第二接线端子,M和N分别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每一第一铜排上具有一个第一接线端子,每一第二铜排上具有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每一第一铜排分别焊接在M组电容芯子中部分组电容芯子的第一电极,每一第二铜排分别焊接在M组电容芯子中部分组电容芯子的第二电极。从而通过多个独立的第一铜排和多个独立的第二铜排分别将多组电容芯子的电极引出,大大节省了电容芯子的电极引出铜排,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直流母线电容器。如图6所示,该电动汽车驱动器包括逆变模块,且该逆变模块包括三个单相桥臂(每一单相桥臂包括一个上桥开关管和一个下桥开关管);直流母线电容的三组接线端子分别与三个单相桥臂连接。

由于直流母线电容的三组电容芯子分别通过独立的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并联在单相桥臂,可减小流经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的电流,使得载流分布相对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